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totoxic activity and phytochemical standardization of Lunasia amara Blanco wood extract
1
作者 Muhammad Sulaiman Zubair Syariful Anam Subehan Lall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6年第11期962-966,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wood extracts of Lunasia amara Blanco(L. amara) and to perform further phytochemical standardization.Methods: The wood extracts of L. amara were assessed for cytotoxic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wood extracts of Lunasia amara Blanco(L. amara) and to perform further phytochemical standardization.Methods: The wood extracts of L. amara were assessed for cytotoxic activity by in vitro tetrazolium bromide(MTT) method against two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cervical cancer cells(He La) and breast cancer cells(T47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Dragendorf,acetic anhydride-sulfuric acid and ferric chloride were used to detect alkaloids, steroids and polyphenol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alkaloid by ultra 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 using lunacrine as a marker compound was performed as well.Results: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exhibited higher cell-growth inhibition than methanol and n-hexane extracts on He La and T47 D cancer line cells with the IC50 of 71.15 and79.04 mg/m L, respectively. Total alkaloid in ethyl acetate extract was counted as(10.46 ± 0.28)%(w/w), while lunacrine determined by ultra 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ion method was found to be(3.55 ± 0.26)%(w/w).Conclusions: The high total alkaloid and lunacrine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 confirm the potential cytotoxic property of ethyl acetate wood extract of L. ama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sia amara ANTICANCER HELA T47D Total alkaloid Lunacrine
下载PDF
Effectiveness of seed dispersal by ants in a Neotropical tree
2
作者 Britta Denise HARDESTY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Seed dispersal and subsequent recruitment is the template on which forest regeneration takes place.Hence,considering the scale over which ecological processes occur is key for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impact of vario... Seed dispersal and subsequent recruitment is the template on which forest regeneration takes place.Hence,considering the scale over which ecological processes occur is key for understanding the overall impact of various dispersal agents.To explore leafcutter ant(Atta colombica)dispersal effectiveness in space and time,seed movement and subsequent recruitment of a large-seeded predominately vertebrate-dispersed tree,Simarouba amara(Aubl.Simaroubaceae),was investigated on Barro Colorado Island,Panama.At each of 218 reproductive-sized adults(>20 cm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leafcutter ant colony was noted,with extensive checks for Atta activity taking place at or in close proximity to seed and seedling transects,which extended 4 cardinal directions for 30 m from each reproductive female tree(n=74).Only at 2 S.amara trees were nests observed,and in these areas a dense S.amara seedling carpet was observed.Although nearby nest and dump sites might increase local S.amara recruitment in the short term,mortality at these sites is complete or nearly so.Hence,the seed dispersal effectiveness by leafcutter ants appears to be ephemeral and likely contributes inconsequentially to the long-term recruitment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species.This finding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valuating disperser effectiveness at ecologically relevant spatiotemporal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a colombica Barro Colorado Island seed dispersal effectiveness Simarouba amara
原文传递
In Vitro and In Silico Studies of Lunacridine from Lunasia Amara Blanco as Anticancer
3
作者 Zubair M. Sulaiman Subehan Lallo Natsir Djide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8期639-645,共7页
Lunasia amara Blanco is a famous plant in South Sulawesi. It was used largely by local people as antibacteria and aphrodisiac. Quinoline alkaloid lunacridine was known as the active principle from Lunasia amara Blanco... Lunasia amara Blanco is a famous plant in South Sulawesi. It was used largely by local people as antibacteria and aphrodisiac. Quinoline alkaloid lunacridine was known as the active principle from Lunasia amara Blanco. Its activity was reported as a DNA Intercalating Topoisomerase II inhibitor. In this study, we have isolated and assayed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lunacridine on P388 murine leukemia cells by MTT colorimetric assay (in vitro). Lunacridine showed the less cytotoxic activity with the IC50 of 39.52 μg/mL. With the aim to explore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responsible for this activity,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have been carried out with DNA model using AutoDock 4.0 software with various total of energy evaluations (in silico). The best docking reached at the total energy evaluations of 2.5 × 107 with the binding free energy of-6.63 kcal/mol. Analysis of the docking result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bility of lunacridine to intercalate between base pairs of DNA. Cytotoxic activity of lunacridine is less probably due to low affinity and molecular interac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suggests to design and to develop lunacridine as a lead compound for anticancer dr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asia amara Blanco lunacridine ANTICANCER P388 murine ubstitu cells docking.
下载PDF
HPLC测定苦杏仁不同炮制方法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被引量:15
4
作者 尚严 李进 +1 位作者 刘伟 崔永霞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831-832,共2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苦杏仁苷在0.019 8-0.198 0 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7...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流动相:甲醇-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苦杏仁苷在0.019 8-0.198 0 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0.5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的控制苦杏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苦杏仁 苦杏仁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帆 金小晶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在于脾气亏虚,肝气犯胃,属虚实夹杂之证。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辨证分型标准,多数医家将本病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5个证型,并据此拟益气健脾和胃、疏肝和胃、辛开...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在于脾气亏虚,肝气犯胃,属虚实夹杂之证。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辨证分型标准,多数医家将本病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5个证型,并据此拟益气健脾和胃、疏肝和胃、辛开苦降、理气化瘀、化浊降逆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益气健脾和胃 疏肝和胃 辛开苦降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闪式提取代代花黄酮的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隋志方 高愿军 秦令祥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以代代花(CAVA)为原料,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代代花黄酮(CAVAF),以CAVAF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1(mL/g)、提取电压145 V、提取时间100 s,在此条件下,CAVAF... 以代代花(CAVA)为原料,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代代花黄酮(CAVAF),以CAVAF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1(mL/g)、提取电压145 V、提取时间100 s,在此条件下,CAVAF得率为10.81%。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CAVAF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CAVAF质量浓度为250μ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5.51%和81.19%,表明CAVAF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黄酮 闪式提取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代代花中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姜明华 姜建国 杨丽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0年第11期1271-1275,1279,共6页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代代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率分别为0.16%、2.18%和2.34%。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方法分别鉴定出55、34、29种化学成分,其... 分别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回流法和超声法提取代代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率分别为0.16%、2.18%和2.34%。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方法分别鉴定出55、34、29种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法以萜品醇(20.98%)、柠檬烯(11.67%)主,回流法以棕榈酸(20.61%)、9,12-十八碳二烯酸-2-氯乙胺(14.54%)为主,超声法以正二十四烷(11.32%)、正二十一烷(11.06%)、棕榈酸(8.76%)为主。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针对目标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水蒸汽蒸馏法对无极性和弱极性的萜烯和萜醇类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好,超声法和回流法对极性稍强的脂肪酸和酯类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挥发油 GC-MS 水蒸汽蒸馏法 回流法 超声法
下载PDF
玳玳花精油的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苏瑾 潘兆平 +2 位作者 肖媛 梁曾恩妮 付复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70,共6页
以玳玳花精油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组分分析,测定了其理化特征,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玳玳花精油是一种具有玳玳花特征香气的琥珀色澄清液体,共分离... 以玳玳花精油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组分分析,测定了其理化特征,采用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玳玳花精油是一种具有玳玳花特征香气的琥珀色澄清液体,共分离出41种成分,占总成分95.80%,其中包括13种醇类化合物(59.34%),16种萜烯类化合物(22.82%),4种烷烃类化合物、3种酸、3种酯类、1种吲哚和1种酚类化合物。玳玳花精油的总抗氧化能力在4 mg/mL时超过VC;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精油浓度为50 mg/mL时清除率为73.51%;对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10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85.63%和94.87%;综上,玳玳花精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花 精油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苦杏仁醇溶蛋白酶解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杨林 严宏孟 +3 位作者 高蕾 伊力夏提·艾热提 靳红 周建中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210,192,共11页
以苦杏仁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甲醛电位滴定法以水解度和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五种生物酶在最适条件下对苦杏仁醇溶蛋白的酶解效果进行酶的优选。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 以苦杏仁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甲醛电位滴定法以水解度和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五种生物酶在最适条件下对苦杏仁醇溶蛋白的酶解效果进行酶的优选。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酶添加量、底物浓度、pH、时间为自变量,通过四因素三水平Box-Bo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生物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酶解苦杏仁醇溶蛋白的最优选择,预测最优工艺条件为时间:4.12 h、酶添加量5208.93 U/g、底物浓度3.21%、pH 9.22,根据最终试验目的,选取条件为:时间:4.0 h、酶添加量5000.0 U/g、底物浓度3.0%、pH 9.0。通过验证试验得出响应值DH%为26.74%±0.54%,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7.86%±0.58%,与预测值相差较小,故此条件下酶解苦杏仁醇溶蛋白抗氧化肽为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 分级蛋白 生物酶 响应面法 甲醛电位滴定法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技术分析代代花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欢 左月明 张忠立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3-2348,共6页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代代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UHPLC-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以0.3mL/min的流速梯度洗... 目的: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对代代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UHPLC-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以0.3mL/min的流速梯度洗脱。采用ESI正离子模式采集检测,Peakview质谱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根据质谱所提供的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量及二级质谱裂解碎片信息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从代代花中共检测出31个化合物。结论:UHPLC-Q-TOF-MS能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代代花中的化学成分,为探讨代代花中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UHPLC-Q-TOF-MS 化学成分 东莨菪内酯
下载PDF
代代花化学成份的分离鉴定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天星 姜建国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80,67,共6页
为了探讨代代花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以代代花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硅胶柱、葡聚糖凝胶柱和聚酰胺柱等传统柱层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现代技术手段,从代代花氯仿相和乙酸乙酯相中分离纯化出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为了探讨代代花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以代代花乙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硅胶柱、葡聚糖凝胶柱和聚酰胺柱等传统柱层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现代技术手段,从代代花氯仿相和乙酸乙酯相中分离纯化出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高圣草素、佛手酚和南酸枣苷,三者均为首次从代代花中分离得到。利用ABTS、DPPH、FRAP、总还原力四种体外抗氧化检测体系对三种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总还原力测定实验中,佛手酚显示了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且效果优于高圣草素和南酸枣苷。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中,在最高浓度800μg/m L时,佛手酚和高圣草素的清除率分别为100%和95%,二者清除效果接近或等于阳性对照。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佛手酚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其在最高浓度时的清除率达到79%。铁离子还原实验中,佛手酚和高圣草素在800μg/m L时的FRAP值分别为1.5585和1.1239,二者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比较接近于阳性对照的2.1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活性成分 分离纯化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玳玳花保健茶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孔庆新 李思阳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7,共3页
以米头花、扑头花和开花后采收的玳玳花为原料,开发出一种新型保健茶——玳玳花保健茶。对玳玳花保健茶生产环节中的原料筛选、杀青技术和干燥工艺等参数分别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扑头花为主要原料,经微波杀青干燥(480 W,375 s)、冷... 以米头花、扑头花和开花后采收的玳玳花为原料,开发出一种新型保健茶——玳玳花保健茶。对玳玳花保健茶生产环节中的原料筛选、杀青技术和干燥工艺等参数分别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扑头花为主要原料,经微波杀青干燥(480 W,375 s)、冷却、包装等工序,能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玳玳花保健茶。动物试验研究表明,玳玳花保健茶为急性毒性无毒级保健茶,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花 保健茶 开发研究
原文传递
代代花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倩 左月明 +2 位作者 严欢 张忠立 王亚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65-2569,共5页
目的:研究代代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代代花7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theaflavanosideⅡ(1)、2(S)-theafla... 目的:研究代代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代代花7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theaflavanosideⅡ(1)、2(S)-theaflavanosideⅣ(2)、theaflavanosideⅢ(3)、橙皮苷(4)、新橙皮苷(5)、柚皮素-7-O-β-D-龙胆二糖苷(6)、2(S)-3′,4′-二甲氧基-5,7-二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7)、枸橘苷(8)、6,8-二甲基-3′-甲氧基-5′-羟基-柚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2(S)-3′-甲氧基-5,7,4′-三羟基黄酮-7-O-新橙皮苷(10)、柚皮芸香苷(11)、柚皮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9、10为首次从柑橘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7为首次从酸橙的变种代代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黄酮类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药食同源代代花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芯玥 夏燕莉 +5 位作者 许轲 梅国富 余波 易建明 胡平 罗超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9-356,共8页
代代花是药食同源目录公布的第一批中药材,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在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有一定应用。作为保健产品组分或中药配... 代代花是药食同源目录公布的第一批中药材,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在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有一定应用。作为保健产品组分或中药配方组分,其可起调节机体功能或治疗病症的作用,在大健康领域彰显独特的价值。近年来,代代花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针对其药理作用及应用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加。该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代代花的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期望推进深入研究和开发代代花的发展进程,为未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代代花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药食同源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苦橙叶精油化学成分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一丹 张楠 +1 位作者 李玉红 姚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0-765,802,共7页
为探究苦橙叶精油的抗炎作用。实验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精油成分,并建立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评价其体外抗炎作用,随后进一步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鸡蛋清致小鼠足... 为探究苦橙叶精油的抗炎作用。实验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精油成分,并建立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评价其体外抗炎作用,随后进一步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模型评价其体内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苦橙叶精油成分以酯类、醇类物质为主;25μg/mL浓度能显著抑制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中浓度苦橙叶精油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程度;低、中、高浓度苦橙叶精油均对小鼠足肿胀模型有炎症缓解作用,并于肿胀前期呈浓度依赖性。以上实验证明苦橙叶精油在体外和体内具有一定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橙叶精油 抗炎 RAW 264.7细胞 耳肿胀 足肿胀
下载PDF
两种灭酶方法对苦杏仁及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江林 刘建红 +1 位作者 侯拥铓 杨晓君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灭酶方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沸水煮5 min或10 min、蒸30 min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分析灭酶方法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苦杏仁中沸水煮10 min或... 目的比较两种灭酶方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沸水煮5 min或10 min、蒸30 min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含量,分析灭酶方法对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苦杏仁中沸水煮10 min或5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分别为2.8%和2.1%,蒸3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2.5%,苦巴旦杏仁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为1.0%。结论苦杏仁用两种灭酶方法处理后,沸水煮10 min所得苦杏仁苷含量最高。用沸水煮法对苦杏仁和苦巴旦杏仁进行灭酶处理,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高于苦巴旦杏仁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巴旦杏 苦杏仁 苦杏仁苷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
下载PDF
苦橙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与抗菌活性分析
17
作者 刘亚男 文雅丽 +2 位作者 陈霞蔚 林家逊 许有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3-1172,共10页
为较全面地研究苦橙(Citrus aurantium var.amara)全植株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与抗菌活性,该研究以其叶、花、幼果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并利用体外测试方法比较了三者的抗氧化与抗菌... 为较全面地研究苦橙(Citrus aurantium var.amara)全植株挥发油成分及抗氧化与抗菌活性,该研究以其叶、花、幼果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并利用体外测试方法比较了三者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从苦橙叶、花、幼果3个部位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4种成分,3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3种为共有成分。从叶中鉴定出34种成分,含量较高的有芳樟醇(30.51%)、α-松油醇(14.78%);从花中鉴定出32种成分,主要成分有芳樟醇(57.59%)和d-柠檬烯(16.15%);从幼果中鉴定出6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d-柠檬烯(25.55%)和γ-萜品烯(10.48%)。(2)苦橙3个部位挥发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苦橙幼果、叶及花的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2.6、5.1、8.2 mg·mL^(-1),对DPPH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2.7、4.3、5.0 mg·mL^(-1),幼果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好。(3)苦橙幼果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的抗菌活性强于叶和花。该研究结果为苦橙叶、花及其幼果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橙 挥发油 GC-MS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下载PDF
“菴罗”“紫(鉚)”“阿魏”考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曌华 王育林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佛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外来药物,而佛经音义类著作则对这些外来药物进行了注释和说明,从中可以考察到“菴罗”“紫(鉚)”“阿魏”的植物药物特点,并得知这3种药物传入中土的时间不晚于唐代.“菴罗”原产自西域,即今之芒果,其音义形式出... 佛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外来药物,而佛经音义类著作则对这些外来药物进行了注释和说明,从中可以考察到“菴罗”“紫(鉚)”“阿魏”的植物药物特点,并得知这3种药物传入中土的时间不晚于唐代.“菴罗”原产自西域,即今之芒果,其音义形式出现的年代不晚于东汉,《汉语大词典》对“菴罗”的释文有误.“紫(鉚)”,文献中多作“紫矿”,《汉语大词典》释文应当补充.“阿魏”有木本阿魏和草本阿魏之别,具有药用价值的是草本阿魏,《汉语大词典》释义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菴罗 紫(鉚) 阿魏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新疆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晓君 韩海霞 +4 位作者 王颖 包晓玮 朱金芳 姜丰艳 唐燕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优选新疆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杏仁苷含量为定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出的微波灭酶时间、苦巴旦杏仁细粉与石油醚比例、脱脂粕与95%乙醇的比例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新疆苦巴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杏仁苷含量为定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出的微波灭酶时间、苦巴旦杏仁细粉与石油醚比例、脱脂粕与95%乙醇的比例为考察因素,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灭酶3.5min,苦巴旦杏仁细粉与石油醚比例为1∶6进行脱脂,脱脂粕与95%乙醇为1∶30进行纯化,在此条件下苦杏仁苷的含量为3.21%。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简单、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苦巴旦杏仁 苦杏仁苷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玳玳花中5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玉林 李梦楚 +6 位作者 陈新滔 吴东 龚明 曾燕斌 龚建平 温芝琪 黄文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玳玳花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桔皮素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0μm);以0.1%磷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玳玳花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桔皮素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0μm);以0.1%磷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结果玳玳花中5个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回收率均在100.13%~103.98%范围内,RSD均小于3.0%。聚类分析可直观地把4个不同产地的样品进行分类。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比较不同来源玳玳花的差异,并为其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玳玳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芸香柚皮苷 柚皮苷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