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齐芃芃 王彦俊 +1 位作者 刘兆伟 柳禹含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4年第2期27-29,共3页
对2014、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分别进行淬火、时效等工艺处理后,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及金相显微镜分析比较了2014、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2014合金相对于2024合金具有更好的高温强度,当测试温度达到200℃时,合金强度... 对2014、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分别进行淬火、时效等工艺处理后,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及金相显微镜分析比较了2014、2024铝合金挤压棒材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2014合金相对于2024合金具有更好的高温强度,当测试温度达到200℃时,合金强度才会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铝合金 2024铝合金 挤压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温度梯度对铝合金A2024瓷质阳极氧化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应燕翔 卫国英 +1 位作者 何潘亮 卢飞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31,共7页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通过设置温度梯度,对铝合金A2024表面进行了瓷质氧化,并对氧化膜的形貌、硬度、膜厚、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采用温度梯度法制备的瓷质氧化膜,其均匀性、膜厚和硬度等性能都优于恒定温度氧化... 在阳极氧化过程中通过设置温度梯度,对铝合金A2024表面进行了瓷质氧化,并对氧化膜的形貌、硬度、膜厚、耐磨性及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采用温度梯度法制备的瓷质氧化膜,其均匀性、膜厚和硬度等性能都优于恒定温度氧化法制备的氧化膜,膜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温度梯度氧化法制备的瓷质氧化膜硬度最高为1100 HV左右,自腐蚀电位在-0.3 V到-1.1 V之间,摩擦系数为0.25。进一步研究发现瓷质阳极氧化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在20℃~30℃(温度梯度为5℃)。在阳极氧化过程中设置温度梯度可以降低生产中氧化温度的严格要求,还可以降低能量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A2024 瓷质阳极氧化 温度梯度
下载PDF
激光直接物标标识铝合金(2024)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保国 杜远超 +9 位作者 张玲玲 卢鹄 陈洁 陈维 刘哨巡 李强 李国旗 陈媛 舒天娇 杨文杰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7-792,共6页
聚焦激光直接物标标识铝合金(2024)工艺中,功率、填充间隔和重复频率等工艺参数对铝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旨在从形貌、产物成分两方面分析工艺参数与粗糙度之间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1060 nm主控振荡器的功率放大激光器(master oscillat... 聚焦激光直接物标标识铝合金(2024)工艺中,功率、填充间隔和重复频率等工艺参数对铝合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旨在从形貌、产物成分两方面分析工艺参数与粗糙度之间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1060 nm主控振荡器的功率放大激光器(master oscillator power-amplifier,MOPA)对铝合金2024进行标识,然后使用粗糙度检测仪测量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标识表面粗糙度值,结果表明,功率、填充间隔和重复频率影响材料表面熔化、气化、重铸程度,导致材料表面出现不同的粗糙度和不同的粗糙度变化规律。采用数码显微系统观测标识区域表面形貌,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标识区域表面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的工艺参数造成标识表面熔化、气化、重铸程度会有明显差异,因而表面形貌和产物不同,影响标识表面粗糙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物标标识 MOPA 铝合金2024 表面粗糙度 形貌分析
原文传递
非嵌入多项式混沌法在P-S-N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潇然 孙秦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2-1257,共6页
基于非嵌入多项式混沌展开法,提出一种中等寿命P-S-N曲线的拟合方法。将二参数Basquin S-N模型参数C视为随机变量,在小子样疲劳试验寿命样本基础上获取其小样本数据,由此建立多项式混沌展开式并计算参数C的统计量;通过展开式扩充参数C... 基于非嵌入多项式混沌展开法,提出一种中等寿命P-S-N曲线的拟合方法。将二参数Basquin S-N模型参数C视为随机变量,在小子样疲劳试验寿命样本基础上获取其小样本数据,由此建立多项式混沌展开式并计算参数C的统计量;通过展开式扩充参数C的样本量并检验概率分布类型,进而对参数C进行随机抽样,计算大子样样本疲劳寿命,统计获得不同可靠度下的疲劳寿命,拟合得到相应的P-S-N曲线。本文完成了铝合金2024-T3疲劳试验,并在不同样本量下利用本文方法获得了不同可靠度下的P-S-N曲线,与传统方法拟合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嵌入多项式混沌 P-S-N曲线 小子样 概率特性 铝合金2024-T3
下载PDF
废旧航空铝材涂层的热分解与成分调控再生
5
作者 钱国余 王志 +2 位作者 孙峙 刘春伟 严鹏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9,共7页
废旧航空铝合金混合废料中的无机盐涂层和合金中锌含量高是造成其绿色、高效再生利用难的主要原因,采用热重、焙烧-洗涤等手段研究了含无机盐涂层特征及热分解去除机理,利用计算、真空-电磁耦合强化等方法探究了真空-电磁场下铝合金熔... 废旧航空铝合金混合废料中的无机盐涂层和合金中锌含量高是造成其绿色、高效再生利用难的主要原因,采用热重、焙烧-洗涤等手段研究了含无机盐涂层特征及热分解去除机理,利用计算、真空-电磁耦合强化等方法探究了真空-电磁场下铝合金熔体中锌(Zn)挥发去除规律,提出了焙烧-洗涤与真空-电磁强化回收废旧航空铝材的新方法。涂层特征及分解研究表明,含BaCrO 4和SrCrO 4等无机盐涂层热分解经历高分子有机物-烧焦物-无机薄膜的过程,无机薄膜与龟裂状铝合金表面紧密附着造成了其难以通过清水洗涤去除,通过15%稀硝酸对龟裂状表面破坏以及对无机盐的侵蚀,实现了无机盐涂层的深度去除,铝合金表面Cr、Ba和Sr等无机组分平均含量降低到0.1%以下。真空-电磁除Zn研究表明,在除Zn过程会同时去除有益元素镁(Mg),升高温度(750~900℃范围内)会强化Zn和Mg去除,Zn相对Mg更易去除,900℃下保温60 min时二者质量分数分别降低至0.03%和0.05%左右。进一步对比研究了50 Hz和200 Hz两种频率,发现200 Hz高频与高功率(10 kW)更有利于Zn的快速深度去除,Zn的去除速率在10 min内分别增加至0.28%/min(50 Hz时为0.28%/min)。以2024和7075废旧航空铝材质量比为1∶1的混合废料为对象,采用焙烧-洗涤与真空-电磁强化回收废旧航空铝材的新方法,制备出满足2024铝合金成分要求的铝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航空铝合金 2024铝合金 无机盐涂层 真空除Zn 电磁强化 控氧熔炼精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