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入β-SiAlON对铝碳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岳昌盛 叶方保 +2 位作者 李庭寿 钟香崇 任永曾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0-442,共3页
以白刚玉、熔融石英(≤0.5mm)为骨料,鳞片石墨(≤0.15mm)、白刚玉(≤0.088mm和≤0.045mm)、矾土基β-SiAlON(≤0.088mm)以及添加剂为基质料,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在骨料与基质的质量比为35∶65的基础上,分别用0、7%、14%、21%、28%的矾土基... 以白刚玉、熔融石英(≤0.5mm)为骨料,鳞片石墨(≤0.15mm)、白刚玉(≤0.088mm和≤0.045mm)、矾土基β-SiAlON(≤0.088mm)以及添加剂为基质料,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在骨料与基质的质量比为35∶65的基础上,分别用0、7%、14%、21%、28%的矾土基β-SiAlON取代铝碳质材料中的石墨,经等静压成型后,试样于180℃固化24h,并在埋炭条件下于930℃热处理,研究了β-SiAlON加入量对处理后试样常温物理性能、抗氧化性、高温机械性能和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β-SiAlON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显气孔率显著上升,体积密度降低,常温和高温抗折强度下降,抗氧化能力变差;(2)与原铝碳材料相比,加β-SiAlON的试样抗热震性均有所降低,但仍保持了良好的抗热震性,在1100℃热震温差下水冷3次和5次后的强度保持率均在90%和75%以上;(3)从降低C含量的角度考虑,在不显著降低铝碳材料性能的情况下,β-SiAlON加入量以7%左右较为适宜,此时试样仍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高温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SIALON 铝碳材料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高温抗折强度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滑板用铝碳材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晗 石干 +1 位作者 夏熠 范志辉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255,共4页
按板状刚玉(2.361~0.043mm)91.5%,Al粉(<0.044mm)5%,B4C和炭黑(<0.044mm)3.5%,外加4.5%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制成铝碳材料,分别在氮气气氛和埋炭气氛中经800℃、1000℃、1200℃、1450℃保温5h热处理后,测定试样的常温性... 按板状刚玉(2.361~0.043mm)91.5%,Al粉(<0.044mm)5%,B4C和炭黑(<0.044mm)3.5%,外加4.5%的热塑性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制成铝碳材料,分别在氮气气氛和埋炭气氛中经800℃、1000℃、1200℃、1450℃保温5h热处理后,测定试样的常温性能、高温抗折强度(1400℃)和抗水化性能,并用XRD和SEM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铝碳材料的高温抗折强度逐渐下降;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保护气氛处理后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水平相当;在800~1000℃的温度段处理时,埋炭保护处理材料的水化程度大,损伤材料结构,明显降低材料的强度。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氮气保护处理试样的抗水化性能优于埋炭保护处理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材料 金属铝 热处理 抗水化性
下载PDF
四种不同氧化铝微粉对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沈明科 罗明 +4 位作者 胡承洋 喻燕 宋雅楠 倪飞江 李金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8-501,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钢包滑板用Al_(2)O_(3)-C材料的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研究了单峰活性氧化铝微粉07RAL、单峰活性氧化铝微粉15RA、双峰活性氧化铝微粉22RABL和煅烧氧化铝微粉40CA等四种氧化铝微粉对Al_(2)O_(3)-C材料的致密度、强度和抗热震... 为了进一步提高钢包滑板用Al_(2)O_(3)-C材料的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研究了单峰活性氧化铝微粉07RAL、单峰活性氧化铝微粉15RA、双峰活性氧化铝微粉22RABL和煅烧氧化铝微粉40CA等四种氧化铝微粉对Al_(2)O_(3)-C材料的致密度、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_(2)O_(3)-C材料中引入活性氧化铝微粉,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其中,引入双峰活性氧化铝微粉的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佳,尤其是高温抗折强度最高。在钢厂的实际使用结果表明,引入双峰活性氧化铝微粉生产的Al_(2)O_(3)-C滑板,其平均使用寿命提高,铸孔扩孔、板面氧化拉毛、开裂等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微粉 连铸 钢包 滑板 铝碳材料
下载PDF
Al-Si复合Al_2O_3-β-SiAlON-C材料加热过程中性能、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方 叶方保 钟香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7-191,共5页
以电熔白刚玉(≤0.5、≤0.088和≤0.045mm)、熔融石英(≤0.5mm)、鳞片石墨(≤0.15mm)、矾土基β-SiAlON(≤0.088mm)、Al粉(≤0.074mm)和Si粉(≤0.074mm)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成25mm×25mm×125mm的Al-Si复合A... 以电熔白刚玉(≤0.5、≤0.088和≤0.045mm)、熔融石英(≤0.5mm)、鳞片石墨(≤0.15mm)、矾土基β-SiAlON(≤0.088mm)、Al粉(≤0.074mm)和Si粉(≤0.074mm)为主要原料,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成25mm×25mm×125mm的Al-Si复合Al2O3-β-SiAlON-C试样,经200℃固化24h后,分别在800、1000、1200、1400和1600℃下埋炭(石墨)保温3h,冷却后测定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并进行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Al-Si复合Al2O3-β-SiAlON-C试样的显气孔率均下降,体积密度、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热震后残余抗折强度均逐渐提高,但其抗折强度保持率在经1000℃热处理后最高,随后逐渐降低;2)在高温还原气氛的热处理过程中,试样中的Al、Si与C(CO)或N2反应,原位生成了AlN、β-SiC、Al4C3和β-SiAlON等非氧化物,对试样具有填充气孔及增强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粉 硅粉 赛隆 铝碳材料 性能 相组成 显微结构
下载PDF
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刚玉颗粒对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洋 刘宝亮 +3 位作者 石凯 马世行 商剑钊 夏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首先,以3~1 mm的板状刚玉颗粒,Al粉、Si粉质量比分别为4∶0、3∶1、2∶2的Al/Si复合粉,以及酚醛树脂-乙二醇混合液为原料,通过搅拌、180℃烘烤、解体制成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板状刚玉颗粒。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Al_(2)O_(3)-C试样,检测... 首先,以3~1 mm的板状刚玉颗粒,Al粉、Si粉质量比分别为4∶0、3∶1、2∶2的Al/Si复合粉,以及酚醛树脂-乙二醇混合液为原料,通过搅拌、180℃烘烤、解体制成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板状刚玉颗粒。然后,按常规工艺制备Al_(2)O_(3)-C试样,检测试样的常温和高温性能,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在Al_(2)O_(3)-C材料中加入Al/Si复合粉包覆改性刚玉颗粒,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Al/Si复合粉中Al粉、Si粉的质量比以3∶1最佳。2)改性板状刚玉颗粒表面的Al粉和Si粉填充在颗粒表面的凹陷处,提高了试样的成型致密度以及烘烤后和埋炭热处理后试样的致密度、强度和抗氧化性;高温埋炭热处理后,这些Al粉和Si粉反应生成AlN、Al_(4)C_(3)、SiC等非氧化物,增强了改性刚玉颗粒与基质的结合,提高了试样的抗热震性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C材料 包覆改性 刚玉颗粒 非氧化物 结合强度
下载PDF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I_2O_3-C Materials to Oolitic-hematite Reduction Melt 被引量:1
6
作者 YANG Dabing WANG Xiong +1 位作者 DING Baocheng XU Jiaxin 《China's Refractories》 CAS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Al2O3- C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using fused corundum and flake graphite as starting materials,SiC as antioxidant,and phenolic resin as binder to research their corrosion resistance to oolitic-hematite reduction melt.... Al2O3- C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using fused corundum and flake graphite as starting materials,SiC as antioxidant,and phenolic resin as binder to research their corrosion resistance to oolitic-hematite reduction melt. The tests of slag penetration and corrosion were carried out by static crucible method.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presented by the corrosion area and penetration depth. The corroded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D,SEM and 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l2O3- C materials to oolitic-hematite reduction melt is improved obviously by the addition of SiC;(2) with the rising of redu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prolonging of reduction duration,the corrosion area and penetration depth both increase rapidly;(3)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the oolitic-hematite reduction melt can be described as that the melt reacts with Al2O3- C materials forming some low melting compounds such as CaO·Al2O3·2SiO2,CaO·2Al2O3and Fe2Si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a carbon materials oolitic-hematitemelt corrosion resistance corrosion mechanism
下载PDF
Ti粉加入量对Al_2O_3-C材料强度与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毕强 蒋明学 +2 位作者 王宝玉 程竹 彭西高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白刚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分别外加质量分数为0、2.5%、5%、7.5%、10%的Ti粉,经等静压成型,在流动氮气中于1350℃4 h烧成,制备了含Ti的Al2O3-C试样,测试了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和1 400℃2 h下的抗氧化性,用XRD分析了... 以白刚玉、鳞片石墨为主要原料,分别外加质量分数为0、2.5%、5%、7.5%、10%的Ti粉,经等静压成型,在流动氮气中于1350℃4 h烧成,制备了含Ti的Al2O3-C试样,测试了试样的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和1 400℃2 h下的抗氧化性,用XRD分析了试样及其脱碳层的相组成,并用SEM观察试样脱碳层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1)在流动氮气中烧成,Ti粉易于转化为TiC1-xNx(其中0≤x≤1),增强了物相间的结合力,且TiC1-xNx钉扎在基体中,增大了基体间滑移的摩擦力,提高了Al2O3-C试样的强度,外加Ti粉质量分数为5%时最佳;2)加Ti粉的Al2O3-C试样在空气中氧化时,TiC1-xNx氧化后的体积膨胀弥补了石墨被氧化后留下的空隙,阻止了外部O2的扩散,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脱碳层氧化物间形成的钛酸铝和莫来石能胶结基体形成致密层,有效地减缓了内层非氧化物的氧化,提高了Al2O3-C试样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粉 Al2O3-C材料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加入Al粉和Si粉对低碳MgO-Al_2O_3-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任桢 马成良 钟香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以电熔镁砂、电熔镁铝尖晶石及鳞片石墨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在MgO-A l2O3-C材料中加入A l粉和Si粉,混练后在180 MPa压力下成型,185℃12 h热处理,制成了加入4.5%质量分数A l粉、0~3.5%质量分数Si粉的AS系列试样和同时加入2%质量... 以电熔镁砂、电熔镁铝尖晶石及鳞片石墨为原料,以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在MgO-A l2O3-C材料中加入A l粉和Si粉,混练后在180 MPa压力下成型,185℃12 h热处理,制成了加入4.5%质量分数A l粉、0~3.5%质量分数Si粉的AS系列试样和同时加入2%质量分数石墨的ASC系列试样,研究了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抗热震性及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AS系列中,仅加入4.5%A l粉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从未加A l粉的3.0 MPa提高到22.3 MPa,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从60%提高到77%;再加入1.5%Si粉后,高温抗折强度提高到27.9 MPa,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提高到79%;(2)加入A l粉、Si粉和石墨的ASC系列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略高于AS系列试样的,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在71%~75%之间;(3)这类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态强度和抗热震性的原因为:A l粉、Si粉在埋炭加热过程中与C、N2原位生成针状A lN和SiC等非氧化物,填充、穿插在方镁石和尖晶石骨架中,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MgO-Al2O3-C材料 高温抗折强度 抗热震性
下载PDF
加入Si粉对低碳铝镁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友胜 张唐文 +2 位作者 鲍家兴 李楠 朱万政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5-248,共4页
以82%(质量分数,下同)的电熔白刚玉(3-0.088mm)、10%的镁铝尖晶石(≤0.088mm)、5%的氧化铝微粉(d50=2.4μm)、3%的电熔镁砂(≤0.088mm)以及占总粉体质量5%的酚醛树脂结合剂为基础配方,分别用2%、4%、6%的Si粉(≤0.088mm)取... 以82%(质量分数,下同)的电熔白刚玉(3-0.088mm)、10%的镁铝尖晶石(≤0.088mm)、5%的氧化铝微粉(d50=2.4μm)、3%的电熔镁砂(≤0.088mm)以及占总粉体质量5%的酚醛树脂结合剂为基础配方,分别用2%、4%、6%的Si粉(≤0.088mm)取代等量的白刚玉,分别于1400℃3h和1600℃3h埋炭烧成后制备了不同Si粉含量的低碳铝镁碳材料,对材料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强度、抗热震性、抗氧化性及抗渣性进行了检测,并借助XRD、SEM和EDAX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Si粉加入量的增加,经1400℃3h和1600℃3h埋炭烧成后,材料的体积密度逐渐降低,显气孔率增大,耐压强度明显提高(但Si粉加入量超过4%后材料的耐压强度有所降低),高温抗折强度(1400℃)逐渐提高,抗热震性得到改善,抗氧化性能增强,抗渣性能明显提高。材料性能的这种变化主要同材料中酚醛树脂的残碳与Si粉原位生成β-SiC,以及材料气孔中有Mg-Si-Al-O-N物相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碳材料 原位反应 Β-SIC 物理性能 抗氧化性 抗渣性
下载PDF
纳米材料改性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帅兵 梁峰 +4 位作者 李亚格 张鑫 蔡伟杰 张海军 张少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0-446,共7页
传统Al_(2)O_(3)-C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剥落性、抗渣性和抗热震性,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随着洁净钢冶炼工艺的发展,传统Al_(2)O_(3)-C耐火材料较高的碳含量已无法满足其生产标准,而降低Al_(2)O_(3)-C耐火材料中的碳含量又会导致材料... 传统Al_(2)O_(3)-C耐火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剥落性、抗渣性和抗热震性,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随着洁净钢冶炼工艺的发展,传统Al_(2)O_(3)-C耐火材料较高的碳含量已无法满足其生产标准,而降低Al_(2)O_(3)-C耐火材料中的碳含量又会导致材料的抗热震性能和抗侵蚀性能的下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尝试向耐火材料基质中直接加入或原位生成纳米材料,来提高Al_(2)O_(3)-C耐火材料的高温服役性能。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碳材料和纳米陶瓷相对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基质改性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Al_(2)O_(3)-C耐火材料 基质改性 纳米碳材料 纳米陶瓷相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Al2O3-Al-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晓源 石凯 +2 位作者 夏熠 杨忠鑫 马世行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4-408,共5页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Al粉、不同碳源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2O3-Al-C耐火材料试样,研究了不同碳源(0.015和0.045 mm石墨、N219和N990炭黑、沥青,单独添加或复合添加)对其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抗热震性及抗氧化... 以板状刚玉、α-Al2O3微粉、Al粉、不同碳源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Al2O3-Al-C耐火材料试样,研究了不同碳源(0.015和0.045 mm石墨、N219和N990炭黑、沥青,单独添加或复合添加)对其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抗热震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借助SEM和XRD分析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0.015 mm的石墨比0.045 mm的石墨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高温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2)N990炭黑有利于材料的常温性能及抗氧化性,N219炭黑高温增强增韧效果明显,有利于材料的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3)复合加入0.015 mm的微细石墨和N990炭黑,可发挥不同碳源的优点,使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碳源 石墨 炭黑 沥青 Al2O3-Al-C材料 高温性能
下载PDF
溶剂和催化剂对低碳Al2O3-C材料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闫广周 王鑫惠 +4 位作者 马渭奎 杨凤玲 刘国齐 于建宾 钱凡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研究了不同溶剂(乙醇EA、乙二醇EG、糠醇FA和糠醛FF)对酚醛树脂(PF)炭化残炭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溶剂(EA、FA、FF)和催化剂硝酸镍对埋碳热处理后低碳Al2O3-C材料试样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酚醛树脂在80... 研究了不同溶剂(乙醇EA、乙二醇EG、糠醇FA和糠醛FF)对酚醛树脂(PF)炭化残炭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溶剂(EA、FA、FF)和催化剂硝酸镍对埋碳热处理后低碳Al2O3-C材料试样致密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酚醛树脂在800和1200℃的炭化残炭率均按所用溶剂EA、EG、FA、FF的顺序增大。2)溶剂种类和是否添加硝酸镍,对800和1200℃埋碳热处理后低碳Al2O3-C试样的致密度均没有影响。3)硝酸镍添加情况相同时,使用EA的低碳Al2O3-C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与使用FA的差别很小,使用FF的低碳Al2O3-C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均显著大于使用EA和FA的;溶剂相同时,添加硝酸镍的低碳Al2O3-C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均比未添加硝酸镍试样的大。4)硝酸镍添加情况相同时,低碳Al2O3-C试样的抗热震性按所用溶剂EA、FA、FF的顺序增大;溶剂相同时,添加硝酸镍试样的抗热震性比未添加硝酸镍试样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Al2O3-C材料 酚醛树脂 溶剂 残炭率 抗热震性
下载PDF
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材料埋炭热处理后的抗氧化性
13
作者 任桢 葛铁柱 +1 位作者 赵飞 钟香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为了研究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材料在不同温度埋炭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Al粉和Zn粉为原料,分别制成Al复合和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试样,经200℃烘烤12 h后,分别在600、1000、1... 为了研究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材料在不同温度埋炭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Al粉和Zn粉为原料,分别制成Al复合和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试样,经200℃烘烤12 h后,分别在600、1000、1 200和1 500℃埋炭热处理3 h,然后在空气气氛中进行室温至1 500℃的热重分析,并测量热重试验后试样的氧化层厚度。结果表明:1)在600℃埋炭热处理过程中,试样因树脂挥发变得多孔疏松,导致其抗氧化性变差。2)1 000~1 500℃埋炭热处理后,Al复合低碳MgO-Al_2O_3-C试样因原位生成非氧化物而致密化,抗氧化性随埋炭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Al-Zn复合试样在因原位生成非氧化物而致密化的同时,也因Zn的挥发而疏松化;并且随埋炭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疏松化超过致密化。因此,其抗氧化性随埋炭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MgO-Al2O3-C Al粉 Zn粉 埋炭热处理 抗氧化性
下载PDF
Al和Al-Si加入量对Al_2O_3-C材料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石凯 罗焰 钟香崇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0,107,共5页
在板状刚玉颗粒、板状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65%、27%、6%和2%的Al2O3-C材料中,分别以5%、8%和11%的Al粉或Al-Si复合粉(8%Al+1.5%Si和8%Al+3%Si)替代等量的板状刚玉细粉,外加3.5%的热固性树脂混... 在板状刚玉颗粒、板状刚玉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65%、27%、6%和2%的Al2O3-C材料中,分别以5%、8%和11%的Al粉或Al-Si复合粉(8%Al+1.5%Si和8%Al+3%Si)替代等量的板状刚玉细粉,外加3.5%的热固性树脂混练均匀,成型后于800℃埋炭热处理3h。在埋炭条件下检测试样400-1400℃的热态抗折强度、200-1400℃的应力-应变、常温~1500℃的热膨胀率以及试样的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并对部分试样进行了XRD、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表现出先降低,后快速升高,最后慢速升高的变化趋势;温度≥1000℃时,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随Al粉加入量的增多而提高;在加入Si粉后,试样的热态抗折强度进一步提高。(2)试样在低温时即产生塑性变形,一直到1400℃仍处于塑性变形阶段。(3)试样的抗热震性随Al粉加入量的增多而提高,在加入Si粉后继续小幅提高。(4)试样的抗氧化性随Al粉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入Si粉后由于形成致密的氧化层结构,抗氧化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粉 SI粉 Al2O3-C材料 抗折强度 应力-应变 热膨胀率 抗热震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