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 被引量:27
1
作者 马玉寿 周华坤 +4 位作者 邵新庆 赵之重 赵亮 董世魁 王晓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78-7082,共5页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19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中"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指南方向下的第二个项目。项目以综合生态系...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19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中"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指南方向下的第二个项目。项目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为支撑点,以三江源区退化严重的三类主体生态系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土)-植被(草)-动物(畜)"协同恢复的思路为指导,通过创新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科学研究,自主研发三江源区生态恢复与生态衍生产业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完善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模式评估和监测技术体系,推动生态恢复和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生态整体恢复的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解决三江源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及功能提升的重大问题,旨在为三江源的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生态系统 草地综合利用 生态畜牧业 生态衍生产业 生态监测评估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海拔差异
2
作者 Xikang Hou Dan Kou +2 位作者 Mitsuru Hirota Tong Guo Tao L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26-33,共8页
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变化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进而影响植物生长。然而,温度升高如何影响不同海拔高山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仍不清楚。在青藏高原北部的祁连山脉一处坡地上,我们从海拔3200至4200m每隔200m设立一观测样地,用树脂芯法... 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变化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进而影响植物生长。然而,温度升高如何影响不同海拔高山草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仍不清楚。在青藏高原北部的祁连山脉一处坡地上,我们从海拔3200至4200m每隔200m设立一观测样地,用树脂芯法开展了沿海拔梯度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原位观测实验。同时我们以海拔3800、4000和4200m的样地作为基准,通过分别向低海拔移栽土壤样方的实验方法评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受升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沿海拔梯度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海拔间移植实验导致的温度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基于海拔4200m开展的移植实验表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Q_(10)值达到3.4,这大约是基于海拔4000和3800m的Q_(10)值的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生态系统 土壤样方移栽 增温 氮矿化速率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藏北高寒草地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对增温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维 齐虎啸 付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9-1079,共11页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量化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的一个关键指标,然而气候变暖如何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仍不清楚。2010年在藏北高原3个海拔(4313、4513和4693 m)上布设了增温试验平台,采用开顶式增温... 植被降水利用效率(PUE)是量化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的一个关键指标,然而气候变暖如何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仍不清楚。2010年在藏北高原3个海拔(4313、4513和4693 m)上布设了增温试验平台,采用开顶式增温箱模拟气候变暖。利用农业多光谱相机获得了2014–2015年和2017–2018年植被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并利用观测的NDVI计算了地上生物量(AGB)。利用微气候观测系统对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观测,并计算了饱和水汽压差。结果表明:试验增温极显著(P<0.001)增加了空气温度(Ta)、土壤温度(T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而对AGB、NDVI和SAVI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增温显著(P<0.05)降低了海拔4313 m 4年平均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即导致了相对干旱年份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显著(P<0.05)减少,而对相对湿润年份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增温没有显著改变海拔4513和4693 m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总体而言,试验增温增加了3个海拔间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差异。因此,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温度敏感性随着海拔和观测年份的变化而变化;且气候变暖重构了藏北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海拔分布格局,即气候变暖增强了藏北不同海拔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空间分布格局 资源利用效率 气候变化 高寒生态系统 海拔梯度
下载PDF
长江源区高寒生态与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2
4
作者 王根绪 李元寿 +1 位作者 王一博 沈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近40 a来长江源区气候变化剧烈,是青藏高原增温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高寒生态系统与冻土环境不断退化.采用多因素逐次甄别方法与半经验理论方法相结合,基于多年冻土的不同植被覆盖降水-径流观测场观测试验结果,分析了长江源区气候-植被-... 近40 a来长江源区气候变化剧烈,是青藏高原增温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高寒生态系统与冻土环境不断退化.采用多因素逐次甄别方法与半经验理论方法相结合,基于多年冻土的不同植被覆盖降水-径流观测场观测试验结果,分析了长江源区气候-植被-冻土耦合系统中各要素变化对河川径流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近40 a来长江源区河川径流呈持续递减趋势,年均径流量减少了15.2%,频率>20%的径流量均显著减少,而>550 m3.s-1的稀遇洪水流量发生频率增加;气候变化与高寒草甸覆盖变化对源区径流变化的影响较大,分别占5.8%和5.5%;气候与植被覆盖变化对径流的显著影响是与冻土耦合作用的结果,但冻土环境与冰川变化对径流的贡献尚不能准确评价.高寒沼泽湿地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于源区河川径流的形成与稳定起到关键作用,这两类生态系统的显著退化是驱动河川径流过程中变差增大、降水-径流系数减少以及洪水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保护源区高寒草甸与独特的高寒湿地生态,对于维护源区水涵养功能和流域水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高寒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径流过程 驱动因素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55
5
作者 于海英 许建初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754,共8页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温度和降水对青藏高原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在这40年里高原的温度和降水都呈增加趋势,但年际和季节变化以及地域性差异较大。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植被变化的时空差异也较大。从植被覆盖角度看,中部和西北...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温度和降水对青藏高原植被时空变化的影响。在这40年里高原的温度和降水都呈增加趋势,但年际和季节变化以及地域性差异较大。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植被变化的时空差异也较大。从植被覆盖角度看,中部和西北部植被趋于退化,而东南部植被状况在改善。同时,植被返青期和黄枯期发生变化;部分地区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改变;垂直和水平植被带推移;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的同时,一些地区的生物量有所下降;土壤碳库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由于冻融和沙漠化,部分区域植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最后,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定点观测和长期监测、微观和宏观结合起来,加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变率 高原生态系统 生物量 退化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水文效应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根绪 李娜 胡宏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4期202-208,共7页
利用1967年航片数据、1986和2000年两期遥感TM数据,对长江黄河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源区气候变化观测数据,分析了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和陆面生态系统变化对源区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40a... 利用1967年航片数据、1986和2000年两期遥感TM数据,对长江黄河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分布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源区气候变化观测数据,分析了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变化与气候的关系和陆面生态系统变化对源区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40a来,长江源区高覆盖草甸、高覆盖草原和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3.5%、3.6%和28.9%,黄河源区高覆盖草甸、高覆盖草原和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23.2%、7.0%和13.6%,江河源区低覆盖草甸、草原和沙漠草地面积均不同程度地增加;长江、黄河源区气温变化率分别为0.27和0.31℃/10a,降水的变化趋势在长江、黄河源区分别以0.36和0.07mm/a的速率递增,气温持续升高和由此引起的冻土退化是导致高寒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陆面生态系统退化对源区水文过程影响显著,在降水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长江、黄河源区径流系数分别由1960年代的0.16和0.28下降到21世纪的0.12和0.21,且降水-径流关系减弱,出源径流趋于减少,洪水发生频率显著增加,水源涵养指数持续减小。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源区高寒生态系统功能,已成为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长江 黄河 高寒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水文效应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娜 王根绪 +1 位作者 高永恒 籍长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519,共8页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系统,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高寒土壤更有其独特的性质。本文首先综述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系统,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高寒土壤更有其独特的性质。本文首先综述了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造成估算结果差异的原因,随后对高寒土壤有机碳排放的观测试验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高寒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源汇效应的影响。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正在加剧,4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平均上升了约0.3~0.4℃,冻土面积正广泛退缩,这直接导致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发生了以植被覆盖度减少、高寒草原草甸面积萎缩等为主要形式的显著退化,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输入量都减少,而温度升高加快了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从而影响到高寒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碳储量。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的源汇效应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到目前为止,温度升高到底如何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没有明确的定论,为此,我们必须从长期的观测试验来说明气候变化对土壤碳库的源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CO2排放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丙万 蒋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9-316,共8页
从 1998年 8月到 2 0 0 0年 6月 ,我们在青海省共和县和海晏县利用系统取样法测定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 ,利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目标动物记录法研究了约 2 0 0只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和采食时间 ,同时研究了普氏原羚对采食生境的选择... 从 1998年 8月到 2 0 0 0年 6月 ,我们在青海省共和县和海晏县利用系统取样法测定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 ,利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目标动物记录法研究了约 2 0 0只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和采食时间 ,同时研究了普氏原羚对采食生境的选择。我们发现 :(1)采食是普氏原羚的主要活动之一 ,占其活动时间的 40 0 %~6 5 6 %。普氏原羚晨昏采食时间超过总采食时间 82 9% ;(2 )普氏原羚在人为干扰小、食物丰富度高的地方采食 ,人为干扰与食物丰富度对普氏原羚的采食活动影响显著 (P <0 0 1) ;(3)普氏原羚是广食性物种 ,共取食16科 5 0种植物 ,其食物组成季节性差异极为显著 (P <0 0 1) ;(4 )食物资源影响普氏原羚的食物组成。普氏原羚的食物中从 11月份到第二年 5月会出现替代性食物狼毒和马蔺 ,食物中狼毒和马蔺的比例随食物资源的下降而上升 ;在 5月份 ,偶吃性食物沙蒿所占比例最大 ,为 13 8% ;(5 )普氏原羚选择芨芨草草原以及其它食物丰富度高、隐蔽条件好和人类干扰少的生境作为采食区 ;几乎不在围栏内采食 ,但常在距离围栏 1km内的生境中采食 ,对距离围栏 1km以上的采食生境的选择为随机选择 ;普氏原羚不在沙丘中采食 ,而在沙丘边缘的生态交错带采食。基于以上结果 ,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采食对策 青海湖 人类活动 高原生态系统
下载PDF
高寒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喻武 王君惠 +2 位作者 李小熊 丁宇浩 黄莎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55-461,共7页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高寒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因区域环境的脆弱敏感性和微生物种群的特殊性,高寒区土壤微生物与环境的互作机制问题已成为现代土壤微生物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然而,由于高寒地区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土壤微生物研究... 土壤微生物是影响高寒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因区域环境的脆弱敏感性和微生物种群的特殊性,高寒区土壤微生物与环境的互作机制问题已成为现代土壤微生物领域研究前沿和热点.然而,由于高寒地区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土壤微生物研究技术的限制,对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近年来,随着新兴分子生物技术的革新,土壤微生物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文章综述了高寒生态系统不同生境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微生物相关研究创新和突破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杨树人工林优势种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庆 姚远 +3 位作者 贺渝童 马遂远 储岂文 张胜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7-205,共9页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造林工作对提升流域水土保持以及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和银白杨(P.alba)作为该流域的主要造林树种,但这两树种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较少.为深入探讨雅鲁藏布江流域主...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造林工作对提升流域水土保持以及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北京杨(Populus×beijingensis)和银白杨(P.alba)作为该流域的主要造林树种,但这两树种对高寒环境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较少.为深入探讨雅鲁藏布江流域主要杨树人工林的生态适应性,本文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海拔分布的北京杨和银白杨为对象,通过采集叶片并进行性状特征的测定,对该流域主要杨树人工林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i)树种和海拔效应对北京杨和银白杨的可溶性总糖、淀粉、果糖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都具有显著影响;(ii)在高寒环境中,北京杨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银白杨更强.综上所述,北京杨在应对高寒胁迫时较银白杨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未来在青藏高原杨树人工林的造林工作中,应主要考虑选择北京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生态系统 叶片功能性状 生态适应能力
下载PDF
DNDC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高寒生态系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放 吴明辉 +1 位作者 杨梅学 陈生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1333,共13页
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反硝化-分解)模型是建立在元素丰度、耦合、循环和动力四个概念之上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作为将生物地球化学理论应用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桥梁,DNDC模型通过计算反硝化和有机质分解来模拟生态系统... 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反硝化-分解)模型是建立在元素丰度、耦合、循环和动力四个概念之上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作为将生物地球化学理论应用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桥梁,DNDC模型通过计算反硝化和有机质分解来模拟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计算目标生态系统中不同库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DNDC模型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成功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之一。文章阐述了DNDC模型的发展历程、科学结构、模型验证及校正,总结了DNDC模型在生态系统应用中的主要研究进展及不足之处,并对DNDC模型在高寒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DC模型 温室气体 碳氮循环 高寒生态系统
下载PDF
高寒人工草地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及其内稳性特征
12
作者 秦文萍 刘翔 +4 位作者 陈杰 赵静怡 哈斯巴根 马志雯 石红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0,共10页
以三江源区建植3年、7年、16年和20年的高寒混播禾本科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草地土壤和植物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建植年限的响应,对比植物群落和不同功能群碳、氮、磷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养分的内稳性特征。结... 以三江源区建植3年、7年、16年和20年的高寒混播禾本科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草地土壤和植物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建植年限的响应,对比植物群落和不同功能群碳、氮、磷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养分的内稳性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人工草地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碳含量、氮含量、碳磷比和氮磷比总体上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磷含量和碳氮比分别呈现出升高、降低、再升高和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特征,建植7年人工草地土壤碳、氮、磷含量最高。总体上,人工草地植物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按照禾本科植物>植物群落>杂类草的顺序依次递减,氮含量和磷含量则表现为杂类草>植物群落>禾本科植物。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植物群落和杂类草除碳氮比以外的其余指标均有着相似的变化特征,而禾本科植物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变化特征与植物群落和杂类草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不论在群落尺度还是功能群尺度,植物氮磷比均在8.0以下,表明人工草地植物的生长主要受氮限制。内稳性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植物群落和禾本科植物的氮含量和氮磷比表现为绝对稳态,磷含量表现为敏感态,而杂类草的氮、磷含量及氮磷比均表现为绝对稳态,表明杂类草对土壤磷素变化的适应能力可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 建植年限 高寒生态系统
下载PDF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 of Central Himalaya, India 被引量:2
13
作者 L. S. Kandari K.S. Rao +3 位作者 R. K. Maikhuri G. Kharkwal K. Chauhan C.P. Kal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03-408,共6页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our rhizomatous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 species (MAPs) viz., Angelica glauca, Pleurospermum angelicoides, Rheum emodi and Arne- bia benthamii in dif...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our rhizomatous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 species (MAPs) viz., Angelica glauca, Pleurospermum angelicoides, Rheum emodi and Arne- bia benthamii in different forest stands in Central Himalaya. Results show that A. glauca and P. angelicoides had a higher (50%) frequency at Chipkoan, Garpak and Phagati forest, R. emodi had a higher (60%) frequency at Rishikund, Suki and Himtoli, and A. benthamii had a higher (70%) frequency at Suki and Khambdhar The densities of A. glauca (0.6 plants·m -2 ) and P. angelicoides (0.5 plants·m -2 ) were higher at Chipkoan and Garpak sites than at other micro-sites, while densities of R. emodi (0.8 plants·m -2 ) and A. benthamii (1.0 plants·m -2 ) were higher at Suki and Khambdhar sites. A. glauca had highest total basal covers (TBC) (1.2 cm 2 ·m -2 ) at Chipkoan, P. angelicoides had highest TBC (0.92 cm 2 ·m -2) at Lati kharak site, A. benthamii had the highest TBC (6.48 cm 2 ·m -2 ) atKhambdhar, and R. emodi had highest TBC (4.53 cm 2 ·m -2 ) at Rishikund. For the four studied species, A. glauca showed a contagious distribution, P. angelicoides and R. emodi showed the random and A. benthamii showed the regular type of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ecosystem HIMALAYA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 traditional knowledge Uttarakhand
下载PDF
Land Suitability of the Different Cultivars in the South Tyrol Wine Region (Italy)
14
作者 Carlo Giovanni Ferrett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0年第11期983-1006,共24页
The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of the territory as well as microclimate are loc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at serve as na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 biosynthetic activities of plants and thei... The 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of the territory as well as microclimate are loc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that serve as natural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se factors influence the biosynthetic activities of plants and their phenology, promoting biodiversity and the qualitative predispositions of grapes and wine. South Tyrol is one of the smallest wine-growing regions in Italy, but owing to its position amid the Alp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multifaceted, a region of wide geographical diversity and remarkable ecological range, hosting a concentration of many different vine varieties and high quality wines. This applied territorial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particular 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 that favour this case. A data set describing approximately 26,000 vineyards and 5450 hectares has been employed to evaluate 18 subzones of wines and vines selected from 86 new geographical units defined within the DOC wine region. A new environmental mapping scheme called VHTG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indicators of grape variety, altitude, topoclimate and the geopedology of the vineyards. Using the VHTG method analyses,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territories of origin and their vine varieties can be rendered simpler and more direct, and it can distinguish the most suitabl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wine production zones. It is now possible to examine more in detail the land suitability of the different cultivars, defined by the use of the ecological indicators summarized in the VHTG method. White grape varieties such as Sylvaner and Veltliner prefer high altitudes between 600 m and 900 m, a very high solar radiation SRI index from 80 to 95, and acidic sandy soils of silicate minerals. The most complete and intense tannic structure of regional Pinot Noir correlates to quite clayey soils with dolomite mineral, slightly alkaline, on vineyards at altitudes between 350 m and 410 m, with rather low SRI index from 60 to 75. Similar geopedological conditions favour Gewürztraminer, which, however, requests SRI from 75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Indicator Wine Quality VINEYARDS Topoclimate Geographical Identity TERROIR Soil Alto Adige-Südtirol Geographical Unit VGI Vineyard Geological Identity SRI Solar Radiation Identity Geopedology alpine ecosystem
下载PDF
1998-2018年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辐射数据集
15
作者 杨阳 王可琴 +1 位作者 胡兆永 王根绪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1期139-145,共7页
太阳辐射控制着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发生的各种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及其他作用。太阳辐射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热量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生态系统碳交换等过程有重... 太阳辐射控制着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发生的各种生物作用、化学作用及其他作用。太阳辐射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热量和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维持本身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原始动力,对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及生态系统碳交换等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贡嘎山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按照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统一规范,中国科学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简称贡嘎山站)开展了辐射长期监测工作。本数据集利用贡嘎山站自动辐射观测系统采集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和评估,将1998–2018年的辐射数据,共计22个指标97 KB公开报道,为全球变化下高山生态系统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循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高山生态系统 贡嘎山 碳循环 能量循环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灌丛草甸和草原化草甸CO2通量动态及其限制因子 被引量:25
16
作者 柴曦 李英年 +5 位作者 段呈 张涛 宗宁 石培礼 何永涛 张宪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9,共14页
高寒灌丛草甸和草甸均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在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区域碳循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其碳通量动态的时空变异还缺乏比较分析,对碳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异的主导影响因子认识还不够清晰,不利于深入理... 高寒灌丛草甸和草甸均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在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区域碳循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其碳通量动态的时空变异还缺乏比较分析,对碳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异的主导影响因子认识还不够清晰,不利于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通量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该研究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海北站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原腹地当雄站高寒草原化草甸年降水量相近的5年(2004–2008年)的涡度相关CO_2通量连续观测数据,对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P)及其组分,包括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年际动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灌丛草甸的CO_2通量无论是季节还是年际累积量均高于草原化草甸,并且连续5年表现为"碳汇",平均每年NEP为70 g C·m^(–2)·a^(–1),高寒草原化草甸平均每年NEP为–5 g C·m^(–2)·a^(–1),几乎处于碳平衡状态,但其源/汇动态极不稳定,在2006年–88 g C·m^(–2)·a^(–1)的"碳源"至2008年54 g C·m^(–2)·a^(–1)的"碳汇"之间转换,具有较大的变异性。这两种高寒生态系统源/汇动态的差异主要源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因为NDVI无论在年际水平还是季节水平都是NEP最直接的影响因子;其次,灌丛草甸还具有较高的碳利用效率(CUE,CUE=NEP/GPP),而年降水量和NDVI是决定两生态系统CUE大小的关键因子。两地区除了CO_2通量大小的差异外,其环境影响因子也有所不同。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的通径分析表明,灌丛草甸生长季节CO_2通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温度,NEP和GPP主要受气温控制,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而草原化草甸的CO_2通量多以季节性干旱导致的水分限制为主,其次才是气温的影响,受二者的共同限制。此外,两生态系统生长季节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GPP和5 cm土壤温度的直接影响,其中GPP起主导作用,非生长季节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CO2通量 温度 土壤含水量 涡度相关
原文传递
季节性冻融期间五台山典型植被土壤氮矿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志宏 刘楠 +1 位作者 李殿民 李古月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8,共9页
针对气候变暖、土壤季节性冻融格局改变对高山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土壤原位培养法,研究五台山林线附近草甸(CD)、华北落叶松(HL)和云杉(YS)等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含量。CD... 针对气候变暖、土壤季节性冻融格局改变对高山地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土壤原位培养法,研究五台山林线附近草甸(CD)、华北落叶松(HL)和云杉(YS)等典型植被群落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群落土壤铵态氮含量大于硝态氮含量。CD土壤矿质氮总量(铵态氮+硝态氮)在冻结初期减少,深冻期增加,融化期减少,生长季增加。HL和YS土壤矿质氮总量在冻结初期减少,深冻期到生长季一直增加。各群落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在冻结初期到深冻期增加,融化期降低,生长季增加。HL和YS之间土壤矿质氮总量、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始终无显著差异,CD与HL(p<0.05)、YS(p<0.0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季节性冻融期各群落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低于生长季,但也表现出明显的矿化作用。在整个培养期内(季节性冻融期+生长季),HL供氮能力最强,YS次之,CD最弱。冻融循环可促进土壤氮矿化,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为春季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但这一过程也增加了土壤氮素的流失风险。研究成果对高山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氮矿化 高山林线 高山/亚高山区 土壤冻融过程 水土保持 高寒生态系统氮循环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海北站周围3种外来物种入侵状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靖 张堰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22-25,共4页
通过对海北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3种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的分布情况的调查,初步分析了3种植物的扩散策略,并预测了其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潜在的影响。
关键词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农业活动 外来物种的入侵 扩散策略 潜在影响
下载PDF
中国藏北高寒生态遥感植被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佳华 姚凤梅 郑凌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利用NOAA/AVHRR-NDVI遥感数据研究了近20年藏北高寒生态系统植被变化趋势,发现藏北植被覆盖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依次是农作区和森林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空间分布显示NDVI显著增加或减少的区域分布在地... 利用NOAA/AVHRR-NDVI遥感数据研究了近20年藏北高寒生态系统植被变化趋势,发现藏北植被覆盖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依次是农作区和森林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空间分布显示NDVI显著增加或减少的区域分布在地势比较低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森林区和高寒草甸区,在海拔较高的西部地区的高寒荒漠草原NDVI变化趋势处于轻微变化或无变化。分析造成植被变化的气候原因(温度、降水,风)和人为原因,认为不同区域植被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藏北东部地区,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比较显著;中部地区,同期气候条件有所改善,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最低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正效应,而风力和辐射减少引起该区植被蒸散下降也有利于植被生长。藏北地区西部为无人区,不受人类活动太大的影响,因而藏北西北部的植被变化可能更多的表现出藏北高原植被的自然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寒生态 植被动态 遥感 NOAA/AVHRR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Soil-moisture dynamics and tree-water status in a Picea crassifolia forest, Qilian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1
20
作者 Hu Liu Lin Li +2 位作者 SiJia Wang QiYue Yang WenZhi Zha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20年第1期34-46,共13页
Landscapes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comprise a unique pattern of vegetation,consisting of a mosaic of grassland and shrub-forest.Forests generally self-organize into ordered structures and coal... Landscapes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comprise a unique pattern of vegetation,consisting of a mosaic of grassland and shrub-forest.Forests generally self-organize into ordered structures and coalesce into blocks on north-facing slopes or stripes along southeast-facing slopes,with Picea crassifolia being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dominant tree species.We investigated the tree-water status and soil-moisture dynamics at a forest site(Guantan)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northwest China.The 30-minute-interval measurements of tree-sap flow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of 2008 are presented,and the potential func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ree transpi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evaluated.Soil moisture and solar energy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explaining more than 70%of the variance in sap flow.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s obtained at the forest site,a stochastic model of soil-moisture dynamics was tested;and the steady-stat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PDFs)of the long-term soil-moisture dynamics and static tree-water stress were estimated using the validated model and parameters.We found that the model reproduced measured soil moisture well,despite all the simplifying assumptions.The generated PDF of long-term soil moisture was relatively open,with middle to low average values;and the calculated density of the static tree-water stress at the forest site was largely concentrated between 0 and 0.6,suggesting a moderate water-stress situation in most cases.We argue that both water and energy are limiting factors for vegetation at the forest site.In addition,the tradeoff between reduced evapotranspiration(ET)from limited solar energy and increased soil-moisture availability may create a stressed but tolerable environment and,in turn,produce a relatively constant ecological niche favorable to Picea crassifolia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 flow soil moisture stochastic modeling semiarid alpine ecosyst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