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山寒漠带水文、生态和气候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仁升 韩春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5-263,共9页
高山寒漠带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面积比率约为20%~30%,在高海拔山区面积分布广阔,是山区流域降水的高值区,下渗迅速,产流系数高,是山区流域的主要产流区。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地形陡峭、植被稀疏,是重要的水文功能区和极... 高山寒漠带在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的面积比率约为20%~30%,在高海拔山区面积分布广阔,是山区流域降水的高值区,下渗迅速,产流系数高,是山区流域的主要产流区。由于其海拔高、气温低、地形陡峭、植被稀疏,是重要的水文功能区和极端寒区生态脆弱区,附生在其中的稀疏植被和低温微生物是高山生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也有指示意义,但国内相关研究很少。人类活动对高山寒漠生境植被的影响比低海拔区要小,因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气候变化效应比较监测的机会。提出高山寒漠带在我国冰冻圈水文、生态和气候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对相关进展进行初步总结.建议将高山寒漠带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气候和水文功能区.专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寒漠带 空间分布 水文循环 低温微生物 生态脆弱区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的高寒荒漠区人工林稳定性评价
2
作者 徐莹 邓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4-641,共8页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理论,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5、10、15、20、25年生青杨纯林和青杨+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选择能反映群落基本特征的种群更新潜力、土壤肥力、林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4项指标,构建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价森林群... 基于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理论,以青海共和盆地东缘5、10、15、20、25年生青杨纯林和青杨+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选择能反映群落基本特征的种群更新潜力、土壤肥力、林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4项指标,构建森林群落稳定性评价模型,评价森林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青杨+云杉林的林分更新潜力高于青杨纯林。25年生青杨纯林内补植云杉可以提高林地0~40 cm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0~60 cm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混交丰富了冠层结构,补植提升了乔木层生物量,乔木竞争优势大于灌木,随着林龄的增大,青杨+云杉林内乔木层地下部分生物量增长速率大于地上部分。随林着内生境的改善,植物地下竞争效应增强,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增加。25年生青杨+云杉林内物种丰富度最高,林下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也最大。不同恢复年限群落稳定性表现为25年生青杨+云杉林为最高,评价结果符合当地青杨纯林发育情况。成熟的云杉杉塔可为群落正向演替及持续发育提供稳定的生殖策略,使群落向近自然林结构发展。在共和盆地东缘及相似生境以青杨无性系扦插苗营造的第一代防护林基础上开展乡土树种补植,可提高群落稳定性,实现群落天然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荒漠区 人工林 混交 模糊综合评价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高寒荒漠区典型人工混交群落演替规律
3
作者 余庭龙 徐莹 +4 位作者 周鸿玉 王伦 欧尔辉 杨向东 邓磊 《青海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解高寒荒漠区不同治理年限人工混交林(群落)演替规律,以贵南县黄沙头1997、2002、2007、2012、2016年不同造林年份(分别为治理25、20、15、10、5年)丘间地典型人工混交群落(青杨、沙棘和乌柳)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替法对人工混交... 为了解高寒荒漠区不同治理年限人工混交林(群落)演替规律,以贵南县黄沙头1997、2002、2007、2012、2016年不同造林年份(分别为治理25、20、15、10、5年)丘间地典型人工混交群落(青杨、沙棘和乌柳)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替法对人工混交群落进行林分特征、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群落的发育,治理20年林地总生物量最大,为62.719 kg/m^(2);治理25年,林下草本盖度、土壤结皮盖度和厚度达到最大,草本盖度为60%,土壤结皮盖度为40%,土壤结皮厚度为1.67 cm,0~10 cm土壤有机质达到16.76 mg/kg,全氮达到0.75 mg/kg,10~20 cm土壤砂粒较治理20年下降了8.88%,粉粒增加了18.99%,黏粒增加了41.98%;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Glea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随治理年限增加而增大,乔灌混交模式可提高人工林稳定性。在未来高寒荒漠区人工林经营中,应该适当开展抚育经营,促进群落正向演替,提高生态效能。本研究可为当地人工植被恢复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荒漠区 典型人工混交林 不同演替阶段 植物多样性 有机质 土壤物理机械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