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血清AFP-L3%和DCP在AFP低水平HCC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术生 方欢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对甲胎蛋白(AFP)低水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20例低水平AF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CC组47例、非HCC患...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对甲胎蛋白(AFP)低水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该院就诊的120例低水平AF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CC组47例、非HCC患者73例(包括良性肝病组40例,健康对照组33例),测定血清AFP-L3%、DC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CC组、良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P-L3%和D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诊断AFP低水平HCC的灵敏度为78.72%、特异度为96.97%;DCP诊断AFP低水平HCC的灵敏度为78.72%、特异度为100.00%;联合检测AFP-L3%和DCP诊断AFP低水平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明显高于AFP和AFP-L3%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77,P=0.010;Z=2.459,P=0.014),与单独DCP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4,P=0.071)。结论在AFP低水平HCC诊断上,DCP或优于AFP-L3%,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FP低水平HCC的诊断效能,为AFP低水平HCC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异常凝血酶原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联合检测在AFP阴性HBV相关HCC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圆圆 程文兵 +4 位作者 陈川铁 朱质斌 黄德良 陈燕平 陈军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对甲胎蛋白(AFP)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AFP阴性HBV相关HCC患者(HCC组)86例,HBV相关良性肝病患者(... 目的探讨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及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对甲胎蛋白(AFP)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AFP阴性HBV相关HCC患者(HCC组)86例,HBV相关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6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6例,检测血清PIVKA-Ⅱ、AFP-L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IVKA-Ⅱ、AFP-L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FP阴性HBV相关HCC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间血清PIVKA-Ⅱ、AFP-L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PIVKA-Ⅱ、AFP-L3%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KA-Ⅱ诊断AFP阴性HBV相关HCC的曲线下面积(AUC)0.703,灵敏度为54.7%、特异度为91.2%,最佳截断值41.63mAU/ml;AFP-L3%的AUC面积0.681,灵敏度为60.5%、特异度为84.0%,最佳截断值5.96%;联合AFP-L3%和PIVKA-Ⅱ检测的AUC面积0.771,灵敏度为74.7%、特异度为82.4%。结论在AFP阴性HBV相关HCC诊断上,PIVKA-Ⅱ、AFP-L3%均有意义,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FP阴性HBV相关HCC的诊断效能,为AFP阴性HBV相关HCC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水平早期诊断和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石磊 安梓铭 冯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AFP-L3%)和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PIVKA-Ⅱ)早期诊断和判断原发性肝癌(PL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AFP-L3%)和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PIVKA-Ⅱ)早期诊断和判断原发性肝癌(PLC)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3例和健康体检者65例,所有PLC患者均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随访3年。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FP-L3。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C患者3 a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血清指标预测PLC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PLC组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402.5±95.3)μg/L、(12.9±3.1)和(824.5±82.1) mAU/mL,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分别为(17.9±2.6)μg/L、(8.6±1.2)和(30.4±3.2)mAU/mL,P<0.05】或慢性乙型肝炎组【分别为(20.3±6.4)μg/L、(5.4±0.9)和(29.8±3.0)mAU/mL,P<0.05】或健康体检组【分别为(2.2±0.1)μg/L、(2.7±0.4)和(26.3±3.4)mAU/mL,P<0.05】;52例死亡组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水平分别为(447.1±71.2)μg/L、(14.1±2.2)和(883.9±50.8)mAU/mL,显著高于35例生存组【分别为(336.2±58.4)μg/L、(11.0±1.8)和(736.2±37.0)mAU/mL,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Child分级、肝外转移、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水平均会影响PLC患者预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Ⅲ/Ⅳ期、Child C级、肝外转移、血清AFP≥410.5μg/L、AFP-L3%≥12.1和PIVKA-Ⅱ≥807.2 mAU/mL是影响P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联合预测PLC患者3 a预后的AUC为0.908,显著高于三者单独预测的0.763、0.830和0.792(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水平可以帮助诊断PLC,并可能据此判断TACE治疗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3比率 维生素K拮抗剂诱导蛋白-Ⅱ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AFP、AFP-L3%与IGF-1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玲 张青 +3 位作者 芮火飞 叶斌华 刘少正 李慧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982-986,共5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价值,并建立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2年至2022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PL...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单独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中的价值,并建立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2年至2022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PLC患者14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肝脏良性疾病患者140例,其中肝硬化患者63例,慢性肝炎患者77例,作为良性肝病组;选取体检人员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AFP、AFP-L3%和IGF-1水平,对研究组患者AFP、AFP-L3%和IGF-1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回归公式的诊断效能,并基于3项指标构建PLC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FP和AFP-L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P<0.01),IGF-1的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3项指标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3项联合检测诊断PLC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73%和83.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95%CI 0.803~0.880),高于单项指标诊断,诊断效能最佳。基于3项指标构建的PLC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预测结果的一致性C指数为0.810,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性能。结论PLC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下调,其与AFP和AFP-L3%联合检测应用于PLC的筛查可相互补充,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基于3项诊断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可预测PLC的发生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原发性肝癌 联合诊断 列线图
下载PDF
晚期肝癌90例TACE联合调强放疗后血清甲胎蛋白-L3、高尔基蛋白73、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明尧 杨巾 +3 位作者 蒋利华 周雪宇 陈建新 张海峰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 探讨晚期肝癌病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调强放疗后血清甲胎蛋白-L3(AFP-L3)、高尔基蛋白73(GP73)、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90例晚期肝癌行TAC... 目的 探讨晚期肝癌病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调强放疗后血清甲胎蛋白-L3(AFP-L3)、高尔基蛋白73(GP73)、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90例晚期肝癌行TACE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病人作为病例组,根据1年后病人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AFP-L3、GP73及LMR水平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90例晚期肝癌病人随访1年有26例病人死亡,死亡率为28.9%。治疗后3月、6月死亡组AFP-L3[(212.16±11.57)μg/L、(378.93±19.67)μg/L]、GP73[(179.90±6.37)μg/L、(246.24±14.06)μg/L]水平均高于存活组[(123.63±11.03)μg/L、(126.23±9.33)μg/L;(106.69±8.56)μg/L、(109.30±10.26)μg/L](P<0.05),而LMR[(3.96±0.48)%、(3.72±0.55)%]低于存活组[(4.19±0.41)%、(4.21±0.35)%](P<0.05)。COX回归显示:肿瘤长径、肝脏储备功能分级(Child-Pugh)(B级)、病灶数(多发)、AFP-L3、GP73是晚期肝癌病人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LMR是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AFP-L3(治疗前)、GP73(治疗前)、LMR(治疗前)等三指标,均具有较高的对晚期肝癌病人死亡的预测评估价值,AUC均在0.7以上。而该三指标的联合应用:对晚期肝癌病人死亡的预测评估价值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AUC(95%CI)为0.85(0.72~0.97),准确度高达0.84(76/90)。结论晚期肝癌病人TACE联合调强放疗后血清AFP-L3、GP73、LMR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AFP-L3、GP73越高,LMR越低的病人死亡风险越高,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死亡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适形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甲胎蛋白-l3 高尔基蛋白73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下载PDF
AFP、AFP-L3%与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娟 李盼盼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疑似PHC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检测AFP、AFP-L3%、GP73阳性情况。以病理...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AFP-L3%)与高尔基体蛋白73(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86例疑似PHC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检测AFP、AFP-L3%、GP73阳性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良性病变组与PHC组AFP、AFP-L3%、GP73水平,分析AFP、AFP-L3%、GP73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PHC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疑似PHC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48例为PHC,占比为55.81%,38例为良性肝脏疾病,占比为44.19%;PHC组AFP、AFP-L3%、GP73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AFP-L3%、GP73联合诊断PHC的灵敏度为91.67%(44/48)、特异度92.11%(35/38)、准确度91.86%(79/86)、阳性预测值93.62%(44/47)、阴性预测值89.74%(35/39)均高于AFP、AFP-L3%、GP73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HC诊断中采用AFP、AFP-L3%、GP73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l3比率 高尔基体蛋白73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AFP-L3%和GP73检测在AFP低浓度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7
作者 何静 王保龙 +3 位作者 陈道俊 赵亮 毛国平 姜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在甲胎蛋白(AFP)低浓度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AFP低浓度肝癌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在甲胎蛋白(AFP)低浓度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AFP低浓度肝癌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患者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血清标本,检测AFP、AFP-L3%和GP73的含量,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比率。比较AFP、AFP-L3%和GP73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并比较3个指标单项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AFP低浓度肝癌组血清AF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P低浓度肝癌组血清GP73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和健康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低浓度肝癌组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组GP73均处于高水平,中位数水平分别为203.75 ng/mL和157.61 ng/mL;单项检测GP73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07,AFP-L3%联合GP73曲线下面积为0.831;GP73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AFP,AFP-L3%单项检测,AFP-L3%联合GP73检测特异度均高达98.93%;AFP低浓度肝癌组的AFP、AFP-L3%、GP73阳性率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和健康组比较均有一定差异;AFP低浓度肝癌组GP73阳性率为71.40%,与其余各组比较均有一定差异。结论GP73单项检测在AFP低浓度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优于AFP,有利于减少漏诊率;AFP-L3%单项检测或联合GP73检测在AFP低浓度肝癌鉴别诊断中的特异性好,有利于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血清AFP-L3%和GP73检测在AFP低浓度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8
作者 何静 王保龙 +3 位作者 陈道俊 赵亮 毛国平 姜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在甲胎蛋白(AFP)低浓度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AFP低浓度肝癌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在甲胎蛋白(AFP)低浓度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AFP低浓度肝癌患者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患者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血清标本,检测AFP、AFP-L3%和GP73含量,并计算AFP-L3%在AFP中的比率。比较AFP、AFP-L3%和GP73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并比较3个指标单项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AFP低浓度肝癌组血清AF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FP低浓度肝癌组血清GP73水平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和健康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低浓度肝癌组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组GP73均处于高水平,中位数水平分别为203.75 ng/mL和157.61 ng/mL;单项检测GP73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07,AFP-L3%联合GP73曲线下面积为0.831;GP73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AFP,AFP-L3%单项检测,AFP-L3%联合GP73检测特异度均高达98.93%;AFP低浓度肝癌组的AFP、AFP-L3%、GP73阳性率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和健康组比较均有一定差异;AFP低浓度肝癌组GP73阳性率为71.40%,与其余各组比较均有一定差异。结论GP73单项检测在AFP低浓度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优于AFP,有利于减少漏诊率;AFP-L3%单项检测或联合GP73检测在AFP低浓度肝癌鉴别诊断中的特异性好,有利于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高尔基体蛋白73
下载PDF
甲胎蛋白和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练祥 柯婷婷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16-920,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μTASwako i30微流控系统监测的甲胎蛋白(AFP)和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hs-AFP-L3%)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对HC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次就诊... 目的 观察基于μTASwako i30微流控系统监测的甲胎蛋白(AFP)和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hs-AFP-L3%)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对HCC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初次就诊的慢性病毒性肝炎(6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68例,肝硬化组)和HCC患者(67例,HCC组),同时按年龄和性别匹配选择同期就诊的65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μTASwako i30微流控免疫荧光技术对血清AFP及hs-AFP-L3%进行测定。分别以≥20μg/L和≥10%作为AFP和hs-AFP-L3%诊断HCC的临界值。结果 (1)各组患者血清hs-AFP-L3%和AFP水平比较:HCC组均较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AFP水平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P<0.05),而hs-AFP-L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患者血清hs-AFP-L3%和AFP阳性率的比较:HCC组均较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均P<0.05),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肝硬化组AFP阳性率较慢性病毒性肝炎组显著升高(P<0.05)。(3)HCC肿瘤直径≥5 cm患者、低分化患者、Ⅲ-Ⅳ期患者血清hs-AFP-L3%、AFP水平及阳性率均较肿瘤直径<5 cm患者、高分化患者、Ⅰ-Ⅱ期患者显著增加(均P<0.05)。(4)AFP检测HCC的灵敏度高于hs-AFP-L3%(P<0.05),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hs-AFP-L3%和AFP(P<0.05);hs-AFP-L3%检测HCC的特异度高于AFP和联合检测(均P<0.05)。结论 基于μTASwako i30微流控系统的hs-AFP-L3%和AFP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hs-AFP-L3%或AFP检测HCC的灵敏性,对早期HCC有一定的预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高敏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