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氧化铝的X射线定量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波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8年第2期79-81,110,共4页
分析了目前α-氧化铝含量测定过程遇到的问题,参考了多峰法定量分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α-氧化铝含量的测定中,解决了用YS/T 89-1995标准方法测得结果偏大的问题。
关键词 Α-氧化铝 定量分析 X射线
下载PDF
一种多路低本底α测量仪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湘龙 黄宏业 +1 位作者 吴斌 滕润球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4,40,共4页
文中介绍一种可同时测量5个样品总α的低本底测量仪的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和结构特征。在分析了低本底α测量的特点和原理,以及对测量仪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仪器电路、软件进行了设计,使其对于241Amα源的2π方向探测效率≥68%时,本底... 文中介绍一种可同时测量5个样品总α的低本底测量仪的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和结构特征。在分析了低本底α测量的特点和原理,以及对测量仪的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对仪器电路、软件进行了设计,使其对于241Amα源的2π方向探测效率≥68%时,本底计数率≤0.002 3 cm^(-2)·min^(-1),实现了本底超低、操控简单、质量轻、体积小和性价比高的目的。仪器主要用于地质勘查^(210)Po分析时样品多情况下的检测,也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放射性评价等领域微弱α放射性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射线 钋-210 超低本底 多路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MRI和CT表现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学文 肖红 陈小余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CT和MRI表现。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FNH和25例AFP阴性肝癌患者的MRI和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以及部分特异性造影剂钆贝葡... 目的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CT和MRI表现。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FNH和25例AFP阴性肝癌患者的MRI和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以及部分特异性造影剂钆贝葡胺(Gd—BOPTA)延迟扫描表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7例FNH患者中,27例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8例仅行平扫;27例29个病灶中,25例27个病灶(93.1%,27/29)CT平扫呈稍低密度;19例21个病灶中,15例17个病灶(81.0%,17/21)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且均匀;12例14个病灶(66.7%,14/21)增强扫描门脉期呈等密度;12例14个病灶(66.7%,14/21)增强扫描延迟期呈等密度,3例3个病灶(14.3%,3/21)增强扫描延迟期呈低密度,3例3个病灶(14.3%,3/21)增强扫描延迟期呈稍高密度;11例12个病灶(57.1%,12/21)可见中央星状瘢痕,10例11个病灶(91.7%,11/12)可见瘢痕延迟强化。25例AFP阴性肝癌患者中,20例行CT检查,其中5例仪行平扫;20例21个病灶中,16例17个病灶(80.9%,17/21)CT平扫呈低密度,4例4个病灶(19.O%,4/21)CT平扫呈等密度;15例16个病灶中,12例12个病灶(75.0%,12/16)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增强;13例14个病灶(87.5%,14/16)门脉期迅速降低为低密度;9例10个病灶(62.5%,10/16)延迟期出现假包膜,多无中央星状瘢痕,5例5个病灶(31.3%,5/16)可见出血坏死,5例5个病灶(31.3%,5/16)可见门静脉癌栓形成。37例FNH患者中,3I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31例33个病灶中,FNH在T1像多呈略低信号(28/33,84.8%),T2像多呈略高信号(30/33,90.9%);27例29个病灶(29/33,87.9%)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23例25个病灶(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性结节状增生 肝脏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肺功能、肺部HRCT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健 范海霞 杨梅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 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肺功能、肺部HRCT改变及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变化。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2只,向模型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 l致炎。致炎48 d后行肺...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d 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肺功能、肺部HRCT改变及细胞因子(TNF-α、IL-10)的变化。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2只,向模型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 l致炎。致炎48 d后行肺功能测定、肺部HRCT扫描并留取血液标本以备测定细胞因子,同时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及关节炎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2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25)、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HRCT表现为肺轮廓欠清晰,肺部血管影扩张,边缘模糊且不规则,两肺有索条状密度增高影,邻近胸膜轻度肥厚。模型组TNF-α显著升高(P<0.05),IL-10显著降低(P<0.01)。相关分析发现,大鼠肺功能参数FVC、FEV1、FEF25、FEF50、MMEF、PEF与足跖肿胀度呈负相关;FEV1、FEF25、FEF50、MMEF、PEF与TNF-α呈负相关;PEF与IL-10呈正相关、与TNF-α呈正相关,足跖肿胀度与IL-10呈负相关。结论AA大鼠存在肺功能减退,肺部影像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网络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实验性 呼吸功能试验 肿稽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肝癌治疗后AFP升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洪生 吴湖炳 +1 位作者 王全师 王巧愚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肝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血清AFP升高患者123例,皆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CT...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测肝癌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血清AFP升高患者123例,皆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PET/CT融合图像、PET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诊断及临床随访而确诊。随访时间均〉6个月。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检验。结果123例患者中,明确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者111例^18F-FDG PET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78例,其灵敏度为70.3%(78/11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97例,灵敏度提高至87.4%(97/111,χ^2=9.744,P=0.002)。^18F—FDG PET/CT诊断肝癌复发和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87.0%(107/123)、98.0%(97/99)和41.7%(10/24)。9例高分化肝细胞癌患者均确诊为肿瘤复发和(或)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其肿瘤复发和(或)转移5例,灵敏度(5/9)明显低于总体灵敏度(87.4%;χ^2=6.616,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检测原发性肝癌治疗后AFP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高分化肝细胞癌可能出现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瘤 甲胎蛋白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GP73在肝硬化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硬化分级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魏雪菲 施鸣 +1 位作者 陈载融 冯雪凤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在肝硬化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硬化分级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160例肝硬化患者[男96例,女64例,年龄(58.6±10.3)岁]及6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男35名,女25名,年龄(53.5±1...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在肝硬化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硬化分级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160例肝硬化患者[男96例,女64例,年龄(58.6±10.3)岁]及60名健康体格检查者[男35名,女25名,年龄(53.5±12.2)岁]血清中GP73含量,同时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并进行Ch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不同分级组间GP73差异,分析GP73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Pearson直线相关)。进行GP73和AFP诊断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GP7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以144.5 μg/L作为界值,GP73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为70.4%,特异性为87.8%,与AFP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1.6%,特异性为90.2%。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水平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组间和不同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2.82,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GP73水平与AFP、ALB、TBIL、PT间有相关性(r值:0.362、-0.428、0.672、0.575,均P<0.01)。结论血清GP73水平随着肝硬化病情的进展上升,对肝硬化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尔基体蛋白 甲胎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125I粒子植入与射频消融对TACE术后AFP阳性中晚期肝细胞癌干预效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杰 夏友宏 +2 位作者 鲁东 刘开才 吕维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125I粒子植入或射频消融(RFA)对TACE术后甲胎蛋白(AFP)阳性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TACE术后AFP阳性的中晚期原发性HCC患者,其中41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A组),38例接受RFA(B组)。分别于... 目的对比分析125I粒子植入或射频消融(RFA)对TACE术后甲胎蛋白(AFP)阳性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TACE术后AFP阳性的中晚期原发性HCC患者,其中41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A组),38例接受RFA(B组)。分别于治疗后1、3、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并检测血清AFP。结果术后1个月,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术后3、6个月A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B组(P均<0.05)。A、B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6个月A组AFP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125 I粒子植入治疗TACE术后AFP阳性中晚期HCC临床效果优于RFA,且降低AFP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波消融 碘放射性同位素 甲胎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外肝样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黄爱娜 陆健 +5 位作者 曾蒙苏 周国锋 张学琴 张涛 顾红梅 冯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9例胃外肝样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胃外肝样腺癌的认识。方法:搜集9例经病理确诊为胃外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肝炎病史、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AFP)、免疫组化AFP、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强化... 目的:总结分析9例胃外肝样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胃外肝样腺癌的认识。方法:搜集9例经病理确诊为胃外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肝炎病史、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AFP)、免疫组化AFP、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强化程度及方式、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侵犯、远处转移等情况,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发病年龄32~69岁,平均(56.2±14.1)岁,均无肝炎病史。7例治疗前血清AFP升高,免疫组化AFP 7例阳性表达。发病部位分别为肺3例、胆囊2例、胰腺1例、小肠1例、结肠1例、腹腔1例。除1例小肠肝样腺癌表现为肠壁增厚外,其余8例均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9例胃外肝样腺癌均呈不均匀强化,5例行CT多期增强扫描者表现为动脉期中度强化,静脉期4例延迟强化、1例强化轻度减弱;2例未行CT多期增强扫描者表现为中度强化;2例行MRI检查者表现为中度延迟强化。3例肺肝样腺癌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有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小肠及1例结肠肝样腺癌有肠旁淋巴结及肝脏多发转移。1例腹腔肝样腺癌有腹腔及肠系膜转移。8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化疗治疗。结论:胃外肝样腺癌罕见,中老年男性好发,临床上血清AFP升高为其特点,增强扫描常呈不均匀强化的肿块,动脉期中度强化及延迟强化有一定特征性,常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样腺癌 甲胎蛋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治疗性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及展望
9
作者 刘红竹 杨丽萍 +8 位作者 郑雨璇 卢畅 张冉 梁雨薇 高旭 张镇江 安明惠 谢晶 宫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3-1609,共7页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载体或介入技术将药物精准地传递至病灶,并发射出特定的射线能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细胞的破坏,从而实现治疗目标。治疗性放射性核素的类型、放射能量、物理半衰期、制备方法、... 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载体或介入技术将药物精准地传递至病灶,并发射出特定的射线能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细胞的破坏,从而实现治疗目标。治疗性放射性核素的类型、放射能量、物理半衰期、制备方法、毒性等因素决定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该文综述治疗性放射性核素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靶向治疗用放射性核素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放射性核素 α射线药物 β射线药物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和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明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和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 MRI 和 CT 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北京市密云县医院收治的124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 FNH患者中,5...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和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患者的 MRI 和 CT 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北京市密云县医院收治的124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 FNH患者中,54例患者接受 CT 检查,其中38例患者接受三期动态增强扫描,16例患者仅接受平扫;62例患者接受 MRI 检查,均接受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应用钆贝葡胺(Gd -BOPTA)造影剂42例。50例 AFP 阴性 HCC 患者中,40例患者接受 CT 检查,其中10例患者只接受平扫;46例患者接受 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采用 Gd -BOPTA 造影剂30例,30例30个病灶中延迟1~2 h 扫描均呈低信号。结论FNH 和 AFP 阴性 HCC 患者的 MRI 和 CT 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各具特点,多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够促进二者诊断率的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甲胎蛋白类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ipitation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Metallurgical, Microstructure,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icrohardness of an Alpha Brass 被引量:2
11
作者 Ignacio Rojas-Rodríguez Alberto Lara-Guevara +4 位作者 Mauricio Salazar-Sicacha Julio Cesar Mosquera-Mosquera Minerva Robles-Agudo Cristian Ramirez-Gutierrez Mario Rodríguez-García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8年第4期440-454,共15页
Metals obtain optimum conditions of metallurg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hrough a heat treatment. Brass is one of the copper alloys which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everyday life and in the industry. Brass is one of t... Metals obtain optimum conditions of metallurg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hrough a heat treatment. Brass is one of the copper alloys which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everyday life and in the industry. Brass is one of the copper alloys which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everyday life and the industry. In this work,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ipitation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the metallurgical microstructure, structure, thermal properties, and microhardness of an alpha brass is analyzed. Samples were heat treated by precipitation for 2 h at 300°C, 400°C, 500°C, 600°C, and 700°C. The b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found at 500°C of precipitation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Vickers microhardness, photothermal radiometry, and photoacoustic to study the thermal diffusivity and conductivity, as well as the heat capacity. The inverse of the full width at the half maximu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nity decreased as the precipitation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increased. Metallurgical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hardness were cor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n the metallurg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n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alpha br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 BRASS Kunial BRASS CRYSTALLINITY PHOTOACOUSTIC PRECIPITATION Heat Treatment X ray Diffraction
下载PDF
定期随访对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芹 乔秀丽 +1 位作者 高孝忠 邵春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06-307,309,共3页
目的评价随访对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门诊检出早期肝癌患者共32人(其中直径≤3cm小肝癌患者20人)。分为随访检出组(筛查组)与非随访检出组(对照组),比较早期肝癌检出率。早期肝癌组与中晚期肝癌组生... 目的评价随访对发现早期肝癌的重要性。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门诊检出早期肝癌患者共32人(其中直径≤3cm小肝癌患者20人)。分为随访检出组(筛查组)与非随访检出组(对照组),比较早期肝癌检出率。早期肝癌组与中晚期肝癌组生存率比较。AFP-L3异质体、肝脏CT、MR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1.随访筛查组占所有早期肝癌患者75%,对照组占所有早期肝癌患者2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早期肝癌组较中晚期肝癌组其1年、2年、3年生存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脏CT、肝脏MR与肝脏B超相比其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CT与肝脏MR相比其对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4.AFP-L3对早期肝癌的阳性诊断率高;5.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比较,其肝癌发病年龄晚,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随访工作至关重要,其对发现早期肝癌有极大意义,抗病毒治疗可延缓肝癌的发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甲胎蛋白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基于PIPS探测器的便携式α谱仪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成毅 庹先国 +2 位作者 周传文 王洪辉 穆克亮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6,450,共4页
针对现场快速测量放射性污染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硅半导体探测器(PIPS)的便携式α谱仪。将PIPS探测器捕获的α射线通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信号获取模块实现谱数据获取和处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主控平台进行谱线分析,... 针对现场快速测量放射性污染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注入硅半导体探测器(PIPS)的便携式α谱仪。将PIPS探测器捕获的α射线通过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信号获取模块实现谱数据获取和处理,以C8051F120单片机为主控平台进行谱线分析,以矩阵键盘、LCD组建人机接口,采用锂离子电池及电源模块供电;设计了真空测量腔以得到能量分辨率更高、更干净的谱线。性能测试表明,仪器整机功耗为105 mA、在空气环境下能量分辨率为8.1%、在真空环境下能量分辨率为6.7%。该仪器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低功耗、适于现场测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硅探测器(PIPS) 便携式 Α谱仪 C8051F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多层螺旋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杨霖 王龙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0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血容量(BV)、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强化峰值(PEI)]比较,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与MSCT灌注成像参数,以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平均值为界分为低水平与高水平患者,比较NSCLC患者3年生存情况,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对3年死亡危险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清AFP、CA125、NSE水平及BV、PEI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血清AFP、CA125、NSE水平与MSCT定量参数BV、PEI呈正相关关系(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A125、NSE及MSCT灌注成像参数BV、PEI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0.763、0.833、0.709、0.816、0.714,联合诊断AUC为0.932,较各指标单独诊断价值明显提高;血清AFP、CA125、NSE与MSCT定量参数BV、PEI高水平患者3年病死率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CA125、NSE与MSCT定量参数BV、PEI高水平患者3年死亡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3.167倍、5.654倍、2.953倍、3.860倍、4.144倍。结论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MSCT参数BV、PEI值明显升高,且二者关系密切,可无创、准确诊断NSCLC,预测生存情况,使得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甲胎蛋白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嫦娥三号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红外距离感知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晓华 吴明烨 +12 位作者 王焕玉 彭文溪 张承模 崔兴柱 汪锦州 张家宇 杨家卫 樊瑞睿 高旻 刘雅清 张飞 董亦凡 郭东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0-1363,共4页
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APXS)是我国嫦娥三号卫星月球巡视器的有效载荷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月面土壤和岩石完成就位探测和离线分析,距离感知功能是保障APXS有效探测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APXS系统,分析了距离感知功能的特殊要... 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APXS)是我国嫦娥三号卫星月球巡视器的有效载荷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月面土壤和岩石完成就位探测和离线分析,距离感知功能是保障APXS有效探测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APXS系统,分析了距离感知功能的特殊要求和约束,然后提出了一种利用响应曲线拐点的新型红外距离感知方法。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本方法的算法可行性,并且设计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尽管该方法对工作温度和月面反射率不敏感,但是强烈的太阳红外辐射环境可能引起光敏器件饱和。解决措施是适当降低器件增益并避免太阳光直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 近红外 距离感知 捌点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Natural Radioactivity in Rivers Sediment and Soil from the Copper Belt Artisanal Mining Regio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被引量:1
16
作者 Emmanuel K. Atibu João M. Oliveira +4 位作者 Margarida Malta Marta Santos Crispin K. Mulaji Pius T. Mpiana Fernando P. Carvalho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1年第7期1-20,共20页
<p>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nuclides <span><span><span><span>(</span><sup><span>238</span></sup><span>U, </s... <p> The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radionuclides <span><span><span><span>(</span><sup><span>238</span></sup><span>U, </span><sup><span>235</span></sup><span>U, </span><sup><span>234</span></sup><span>U, </span><sup><span>230</span></sup><span>Th, </span><sup><span>226</span></sup><span>Ra, </span><sup><span>210</span></sup><span>Pb, </span><sup><span>232</span></sup><span>Th, </span><sup><span>228</span></sup><span>Ra, and </span><sup><span>40</span></sup><span>K)</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were determined by alpha and gamma spectrometry in soil and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Luilu and Dilala rivers located in the mining district of Kolwezi (Lualaba Province)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pan><sup><span>238</span></sup><span>U and </span><sup><span>226</span></sup><span>Ra in the analyzed samples were 5</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10 times higher than the world average values for soil provided by the </span></span></span><span><span><span>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However,</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pan><sup><span>232</span></sup><span>Th were found similar to the world average. In both river basins, artisanal mining activities and</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mineral washing sites displayed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radionuclides. The mean values of health risk indices calculated for those sites were found sig</span></span></span><span><span><span>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to world average levels. Radia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seem needed to ensure the radiation safety of local populations.</span></span></span> </p> <p> <span><span><span><br /> </span></span></span> </p> <p> <span style="font-size:16px;"><strong>Graphical Abstract</strong></span> </p> <p> <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Radioactivity Gamma-ray Spectrometry alpha-Particle Spectrometry Artisanal Mining Activity Radiological Hazard
下载PDF
利用甚低频信号相位变化特性判断X射线耀斑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喆 牛有田 +5 位作者 周康泼 王照迪 郭松浩 赵修坤 李贝 郑智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02-2411,共10页
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信号在地面—电离层波导中传播,当太阳耀斑爆发时日地空间中X射线通量增大,使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地面—电离层波导状态发生改变,造成接收到的VLF信号出现异常.本研究利用位于河南省新... 甚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信号在地面—电离层波导中传播,当太阳耀斑爆发时日地空间中X射线通量增大,使电离层电子密度分布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地面—电离层波导状态发生改变,造成接收到的VLF信号出现异常.本研究利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的VLF信号接收站,对俄罗斯Alpha导航系统发射的VLF信号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观察后,发现X射线耀斑爆发引起VLF信号相位产生缓变型和急始型两种类型响应.与美国气象卫星(GOES)观测的耀斑数据进行对比,发现VLF信号相位产生两种类型响应与耀斑到达峰值所用时长在耀斑持续时长中的占比有关,缓变型相位对应的耀斑到达峰值时长在耀斑持续时长中占比通常在30%~40%之间,急始型则不高于30%.研究X射线耀斑与VLF信号相位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对进一步研究VLF信号传播及不同类型X射线耀斑的成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耀斑 甚低频信号 alpha站台信号 相位突然异常 急始型X射线耀斑 缓变型X射线耀斑
下载PDF
术前AFP联合能谱CT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瑞 顾金凤 +3 位作者 陈芳云 王小雷 张传敏 石士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20-202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甲胎蛋白(AFP)联合能谱CT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分为MVI组53例和无MVI组75例,比较两组术前血AFP水平及能谱CT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 目的探讨术前甲胎蛋白(AFP)联合能谱CT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28例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分为MVI组53例和无MVI组75例,比较两组术前血AFP水平及能谱CT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各指标对MV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MVI组患者低分化的比例、术前AFP水平、NIC动脉期、NWC门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门静脉期等能谱CT参数均显著高于无MV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化、术前AFP、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门静脉期是患者MV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化、术前AFP、NIC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门静脉期均有中等的预测价值(AUC为0.7~0.9),且术前AFP与能谱参数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结论HCC患者术前血AFP水平与能谱CT参数均能有效预测MVI的发生,两者联合能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侵犯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的研发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向贤 鲁超 +1 位作者 朱仁义 程民治 《巢湖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用VC++语言编了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该软件可查看原子序数从1到103之间的所有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原子基态,绝大部分原子的电离能和k-alpha线的光子能量。软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辅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很大的帮... 用VC++语言编了原子信息-基态和k-alpha线教学软件,该软件可查看原子序数从1到103之间的所有原子的基态电子组态,原子基态,绝大部分原子的电离能和k-alpha线的光子能量。软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辅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该软件也可用于相关科研人员查看原子的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基态 k-alpha线 教学软件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甲胎蛋白阴性的原发性肝细胞癌CT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栋 王晓嫚 许茂盛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1657-1660,共4页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CT表现,为CT诊断AFP阴性HCC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HCC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血清AFP检测结果,将AFP阴性表达(<20μg/ml)者设为阴性组(32例),阳性表...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CT表现,为CT诊断AFP阴性HCC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HCC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血清AFP检测结果,将AFP阴性表达(<20μg/ml)者设为阴性组(32例),阳性表达(≥20μg/ml)者设为阳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空腹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T表现。结果阴性组患者多数病灶CT表现为体积偏小(长径<3cm),单灶,边缘及形态相对较规则,呈椭圆形或边缘轻度分叶状改变,密度相对均匀,很少出现坏死、出血等征象,较少发生转移或门静脉癌栓。阳性组患者CT平扫表现多为病灶体积偏大(长径>3cm),多伴子灶出现,边缘不规则,易发生坏死、出血,且易发生门静脉癌栓或转移。两组患者病灶长径<3cm、单灶生长、边缘规则、坏死或出血、门静脉癌栓或转移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阳性组比较,阴性组患者增强CT动脉期高度强化比例较低,轻度强化比例较高(P<0.05);静脉期高度强化比例较高,轻度强化比例较低(P<0.05)。结论 AFP阴性HCC的CT表现具有肿瘤体积相对偏小、多单发、形态相对规则、出血坏死少见、不易发生门静脉癌栓或转移、增强扫描以动脉血供相对偏少而静脉血供优势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X线计算机成像 阴性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