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不确定性及其定量控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毛晓文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3期83-87,共5页
从纳污能力计算中动态因子的不确定性研究出发,分析探讨了纳污能力计算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控制解决办法.强调了由于纳污能力量化结果具有的法规性,对其可靠性评价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定量计算中应充分考虑水环境管理的... 从纳污能力计算中动态因子的不确定性研究出发,分析探讨了纳污能力计算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控制解决办法.强调了由于纳污能力量化结果具有的法规性,对其可靠性评价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定量计算中应充分考虑水环境管理的要求和管理模式,充分考虑水体的自然特性、污染现状和保护目标,对设计水量、K值、水质浓度应合理取值,以避免对纳污能力的不当定值造成水资源管理的被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污能力 模型 不确定性 定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一维水质模型的盐津河纳污能力计算 被引量:7
2
作者 潘祥东 唐磊 +2 位作者 蒲迅赤 冯镜洁 李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75,81,共5页
盐津河是贵州省仁怀市主要供水水源和污染受纳水体。盐津河目前污染严重,水质超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以盐津河为计算对象,收集分析当地水文资料,并开展沿河污染源调查分析,确定了纳污能力... 盐津河是贵州省仁怀市主要供水水源和污染受纳水体。盐津河目前污染严重,水质超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地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以盐津河为计算对象,收集分析当地水文资料,并开展沿河污染源调查分析,确定了纳污能力计算的指标为COD、NH3-N和TP;依据水功能区特征,进行控制单元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2030年)进行污染源预测;利用一维水质模型和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对各控制单元分别进行纳污能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盐津河的纳污能力均为负值。根据盐津河污染现状,在规划水平年提出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建议。建议实施后,COD削减量为722.3 t/a,NH3-N削减量为97.2 t/a,TP削减量为9.3 t/a,盐津河可达到其生态目标。本文可以为盐津河当地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污能力 一维水质模型 盐津河 污染源预测 污染防治建议
下载PDF
泉州市晋江流域纳污能力计算 被引量:5
3
作者 路雨 苏保林 张传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9-102,133,共5页
现以泉州市晋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一维水质模型,以COD和氨氮作为污染指标,设定相关水文条件及水质目标,计算晋江流域的纳污能力。其计算结果表明:晋江流域COD的纳污能力为33599t/a,氨氮的纳污能力为1596t/a。从行政区角度上看,晋江中... 现以泉州市晋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一维水质模型,以COD和氨氮作为污染指标,设定相关水文条件及水质目标,计算晋江流域的纳污能力。其计算结果表明:晋江流域COD的纳污能力为33599t/a,氨氮的纳污能力为1596t/a。从行政区角度上看,晋江中下游的南安市、安溪市和晋江市纳污能力最强。从流域水系角度上看,晋江干流、西溪和东溪的纳污能力最强。以上结果可为泉州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污染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江流域 一维水质模型 纳污能力 设计流量
下载PDF
衡水市重点水功能区水体安全状况分析
4
作者 李秀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79-81,85,共4页
衡水市水功能区一级功能区共涉及25个,二级功能区共涉及23个。为加强水功能区保护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共在10处重点水功能区常设12处水质监测断面。通过对多年监测数据分析,功能区受点源、面源污染以及上游下泄污水等因素影响... 衡水市水功能区一级功能区共涉及25个,二级功能区共涉及23个。为加强水功能区保护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共在10处重点水功能区常设12处水质监测断面。通过对多年监测数据分析,功能区受点源、面源污染以及上游下泄污水等因素影响,水质污染较重,达标率较低,2010年仅为20%。针对境内自产入河污染物,对照河流纳污能力,消减任务最重的是滏阳河衡水景观娱乐用水区段。降低污染,恢复水体功能任务艰巨,依据现有条件,可积极寻求开发污水再生利用、消减面源污染等途径,以实现水生态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质 纳污能力 消减量 衡水市
下载PDF
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付意成 魏传江 +1 位作者 储立民 姜尚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6,共7页
结合浑太河流域水资源网络节点图,根据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其产生机理,针对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数据、降雨径流值,分点源、非点源进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根据浑太河流域地形特征、入河污染物降解特性,以水功能区水体... 结合浑太河流域水资源网络节点图,根据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其产生机理,针对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数据、降雨径流值,分点源、非点源进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根据浑太河流域地形特征、入河污染物降解特性,以水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为计算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件,给出基于规划水平年入河污染物变动特性的水质达标控制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2030年,流域总需水7.4亿立方米,缺水深度在1%以下,COD、NH3-N、TP、TN的入河量分别为28.5×104、2.8×104、3.1×104、4.6×104t,对应的入河控制量分别为9.3×104、0.6×104、0.8×104、0.9×104t,经控制后水功能区目标水质达标率100%。证实了该水质达标控制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达标 浑太河 水体纳污能力 污染物入河控制量 污染物总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黄茁 冯雪 +1 位作者 赵鑫 赵伟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9,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典型污染物,采用室内水槽试验、数值模拟及野外示踪试验,分析了水体中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流速、含沙量、粒径等因素对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将结果与水质模型进行耦合,提出了新的纳污能力计算...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典型污染物,采用室内水槽试验、数值模拟及野外示踪试验,分析了水体中污染物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流速、含沙量、粒径等因素对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将结果与水质模型进行耦合,提出了新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分别采用该方法以及《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长江武汉段青山工业用水区DBP纳污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数值模拟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可以解决降解系数取值问题,可为更准确地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污能力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降解系数 数值模拟 示踪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