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ptide-specific,allogeneic T cell response in vitro induced by a self-peptide binding to HLA-A2 被引量:2
1
作者 WENG XiuFang, LIANG ZhiHui, LU XiaoLing, ZHONG MaoHua, LU ShengJun, ZHANG CaiE, DENG Jing, WU XiongWen & GONG FeiLi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2期203-211,共9页
The role of the bound peptide in alloreactive T-cell recognition is controversial, ranging from pep-tide-independent to peptide-specific recognition of alloreactive T-cel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the eviden... The role of the bound peptide in alloreactive T-cell recognition is controversial, ranging from pep-tide-independent to peptide-specific recognition of alloreactive T-cell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the evidence that there exist peptide/MHC complex (pMHC)-specific CTLs among alloreactive T cells generated with long-term mixed lymphocytes culture (LTMLC). A single pMHC was manipulated by loading the TAP-defective, HLA-A2 expressing T2 cells with a viral peptide (LMP2A426-434) or a self-peptide (Tyr369-377). The PBLs samples from 4 HLA-A2 positive (HLA-A2+ve) and 4 HLA-A2 negative (HLA-A2-ve) donor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HLA-A2+ve PBL co-cultured with the LMP2A426-434 pulsed T2 (T2/LMP) stands for the nominal T-cell response to a viral antigen, and the HLA-A2-ve PBLs co-cultured with the Tyr369-377 pulsed T2 (T2/Tyr) for alloreactive T-cell response to an allogeneic antigen. The specificity of the expanded CTLs after the LTMLC was detected by their specific cytotoxicity and binding ability to specific pMHC-tetramer. An HLA-A2 restricted, HIV peptide (Gag77-85)was included for control. The cultural bulk of HLA-A2+ve PBLs with the T2/LMP showed an elevated specific cytotoxicity against the T2/LMP compared to that against the T2/HIV (26.52%±3.72% vs 7.01%±0.87%, P<0.001), and an increased frequency of binding to LMP-tetramer compared to that binding to HIV-tetramer (0.98%±0.33% vs 0.05%±0.01%, P=0.0014). The cultural bulk of HLA-A2-ve PBLs with the T2/Tyr showed a more active cytotoxicity against the T2/Tyr than that against T2/HIV (28.07%±2.58% vs 6.87%±0.01 %, P<0.001), and a higher frequency of binding to the Tyr-tetramer than that binding to the HIV-tetramer (0.88%±0.3% vs 0.06%±0.03%, P=0.0018).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TMLC is able to expand the viral antigen-specific CTLs as well as allogeneic antigen-specific CTLs. A relatively large proportion of alloreactive CTLs should be pMHC-specific, i.e., the specificity of the alloreactive lines depends on both the bound peptide and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reactive T cells peptide/MHC complex peptide-specific long-term mixed LYMPHOCYTES culture (LTMLC)
原文传递
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的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凤 段连宁 +5 位作者 王喆 罗渊 向培德 郭广进 陆承荣 纪树荃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43-946,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探讨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方法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3d经尾静脉输注供鼠脾细胞或骨髓细胞3×107,输注细胞后24h和48h分别通过腹腔... 目的建立小鼠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探讨移植前输注供体细胞的造血干细胞植入效果。方法以CB6F1雌性小鼠为受鼠,C57BL/6雄性小鼠为供鼠,移植前3d经尾静脉输注供鼠脾细胞或骨髓细胞3×107,输注细胞后24h和48h分别通过腹腔注射阿糖胞苷0.015g/d,移植前1d予450cGy全身照射(TBI),移植当天输注供鼠骨髓有核细胞5×107/只。监测受鼠白细胞恢复、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以及外周血供鼠CD3+细胞嵌合状态。结果单纯给予TBI小鼠均存活,且移植后30d白细胞恢复正常,TBI+骨髓细胞移植(TBI+BMT)组移植后14、30、60d时外周血SRY基因PCR检测结果均阳性,60d供体CD3+细胞嵌合率达54.4%。移植前输注供体脾细胞组嵌合率最高,移植后60d达93.5%±4.8%,优于移植前输注供体骨髓细胞组(P<0.05)。结论 450cGy TBI的非清髓性预处理可以成功建立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模型,移植前输注供体脾细胞可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体反应 供体细胞输注 小鼠
下载PDF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of alloreactive CTL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T cell epitope specificities
3
作者 CAI E ZHANG SHI JIANG FEI +7 位作者 XIONG WEN WU ZHI HUI LIANG XIU FANG WENG SHENG JUN LU XIAO LING LU FANG ZHEN XIA MAO HUA ZHONG LI GONG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2006年第2期131-136,共6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of alloreactive CTL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the T-cell epitope specificities. The number of T-cell epitope specificiti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of alloreactive CTL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the T-cell epitope specificities. The number of T-cell epitope specificities was manipulated by pulsing different humor of HLA-A2 restricted peptide(s) onto the T2 cells, which acted as stimulating cells to elicit allo-reaction by co-culturing with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of HLA-A2 negative individual. Ten HLA-A2 restricted peptides (all were normal cell components ) were synthesized, and cell peptide extract was prepared by frozen and thawed. T2 cells loaded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peptide(s) were co-cultured with PBLs of an HLA-A2 negative individual; the latter were stained with PKH67 in advance. Then the proliferation was monitored with flow cytometry, and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of the effector cells was 'analyzed by the ModFit Software. After 6 d of culture, no prolifer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bulk culture of PBL alone, and obvious proliferation took place when PBLs of the HLA-A2 negative were co-cultured with T2 cells loaded with or without loading peptide( s).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of the alloreactive CTLs was 0.052 819 for co-culture with T2 cells loaded without peptide; however it was 0. 030 429 for T2 cells with EBV/LMP2A and 0. 030 528 for T2 cells loaded with a single autogeneic peptide, and increased up to 0. 144 942 for T2 cells loaded with 10 autogeneic peptides;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was 0. 203 649 when co-cultured with T2 cells loaded with miscellaneous peptides extracted from the cytoplasm of T2 cells.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precursor frequency of alloreactive CTL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T-cell epitope specificities, and independent of the density of the allogeneic HLA Class Ⅰ molecule. Our finding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alloreactive T cell populations comprise miscellaneous T cell clones; each is specific to corresponding pMHC. The novel constellation of peptides presented by allogeneic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 cells Loading peptides alloreactive CTLs Proliferation Precursor frequency
下载PDF
异源反应性NK细胞对骨髓移植小鼠脾脏Th1/Th2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程红春 卓海龙 +1 位作者 邵春燕 骆群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观察异源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骨髓移植小鼠脾脏辅助性T细胞Th1/Th2亚群的影响。方法:以BALB/c和CB6F1小鼠为受体,在γ射线照射后通过尾静脉输入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建立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然后输入... 目的:观察异源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骨髓移植小鼠脾脏辅助性T细胞Th1/Th2亚群的影响。方法:以BALB/c和CB6F1小鼠为受体,在γ射线照射后通过尾静脉输入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建立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然后输入供体的NK细胞,检测受体小鼠脾脏中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与单纯输入骨髓细胞和单个核细胞组小鼠相比,输入异源反应性NK细胞后,BALB/c和CB6F1小鼠脾脏中Th1细胞比例均下降,Th2细胞比例均上升,CB6F1小鼠脾脏中Th2虽有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中IL-10水平显著升高,IFN-γ的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异源反应性NK细胞可能通过降低脾脏中Th1细胞亚群比例和升高Th2细胞亚群比例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反应性NK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TH1/TH2细胞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参附汤联合同种异体NK细胞促进移植小鼠造血恢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吴顺杰 杨巧红 +5 位作者 聂毅翔 汪显超 李亚丽 李海珍 刘盛 许晓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汤联合同种异体NK细胞(alloreactive naturall killer cells,alloNK)对移植小鼠术后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nucleated cell counts,NCC)、骨髓造血组织容量(hematopoietic volume of bone marrow,HV)及骨髓病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汤联合同种异体NK细胞(alloreactive naturall killer cells,alloNK)对移植小鼠术后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计数(nucleated cell counts,NCC)、骨髓造血组织容量(hematopoietic volume of bone marrow,HV)及骨髓病理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经过13.0 Gy剂量的全身照射(total body irradiation,TBI),4 h内经尾静脉注入供鼠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8×10^(6)/kg,制作移植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alloNK组、参附汤组、参附+alloNK组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单用alloNK、单用参附汤和参附汤联合alloNK灌胃,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30天,小鼠外周血象、骨髓NCC、HV及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移植前及移植后第7天各组小鼠外周血象、骨髓NCC、HV无显著性差异。移植后第14天,模型组小鼠白细胞仍处于粒缺期,而单纯alloNK组和参附组小鼠的白细胞均有所上升,参附联合alloNK组小鼠上升幅度高于其他组。移植后第30天,模型组、alloNK组及参附组小鼠白细胞、骨髓NCC、HV均较前回升,但仍低于移植前水平,而参附联合alloNK组小鼠的白细胞、骨髓NCC、HV恢复至移植前水平,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参附汤可保护骨髓免受放射损伤、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缩短粒细胞缺乏时间,而联合alloNK细胞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附汤 同种异体NK细胞 造血功能
下载PDF
异基因活化的NK细胞与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彭碧云 唐晓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803-808,共6页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当受者的细胞表面缺乏供者NK细胞抑制型受体的配体时,供者来源的NK细胞同样会发生异基因活化,通过特异性杀伤受体抗原呈递细胞达到阻止GVHD启动的目的,主动攻击受者淋巴细胞促进供者细胞植入,识别和攻击受者白血病细胞以降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从而改善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同时活化型受体亦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本文就抑制性和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HLA全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移植前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供者淋巴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董伟民 陈宝安 +9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邓晓静 张琰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现代医学》 2006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在移植前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方法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 目的探讨在移植前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效果。方法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不相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第6天再次TBI 9Gy,第7天输注由(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以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d。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GVHD、白血病或因出血、感染导致的死亡,生存期短,为20~36d(P〈0.01)。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淋巴细胞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然后再选择性去除同种异体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GVHD的发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体反应供者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小鼠
下载PDF
CD4+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升高提示免疫应答而非移植耐受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潇 郑欣怡 +2 位作者 马攀红 符含笑 郑配国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 探讨诱导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移植耐受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构建新生移植耐受小鼠动物模型,分析移植耐受与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Tregs表达及嵌合体的关系;运用过继转移实验、... 目的 探讨诱导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表达的机制及其在移植耐受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构建新生移植耐受小鼠动物模型,分析移植耐受与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Tregs表达及嵌合体的关系;运用过继转移实验、EGFP转基因小鼠,研究移植排斥过程中Tregs表达及抗原特异性。结果 新生耐受小鼠形成嵌合体,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被克隆清除,但Tregs表达与初始小鼠相同;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识别抗原诱导免疫反应,Tregs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表达升高,且不仅同种异体反应性Tregs表达升高,非同种异体反应性Tregs表达也升高。结论 Tregs在移植排斥中非特异性诱导产生,可能为一种负反馈免疫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耐受 CD4+Foxp3+T细胞 移植排斥 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
原文传递
杀伤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治疗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及其对治疗鼠整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妙晨 王伟 +4 位作者 李晓娥 房坤 吴优 顾宁 沈传来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杀伤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Ka APC)治疗小鼠皮肤移植排斥的效果及其对治疗鼠整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米球做载体,共价吸附H-2Kb抗原和anti-Fas等负性调节分子,制备针对同种反应性T细... 目的:研究杀伤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Ka APC)治疗小鼠皮肤移植排斥的效果及其对治疗鼠整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米球做载体,共价吸附H-2Kb抗原和anti-Fas等负性调节分子,制备针对同种反应性T细胞的特异性Ka APC,治疗以C57BL/6和BALB/c为供受对的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并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观察治疗鼠对第三方供体的同种反应能力以及通过载瘤实验观察治疗鼠的抗肿瘤能力等,以论证Ka APC治疗对机体整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帮助筛选有效治疗方案。结果:成功制备Ka APC,FACS验证其有正确的表型;Ka APC输注使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00 1,但并未显著损伤治疗鼠T细胞对第三方供体鼠脾细胞的同种增殖能力,也并未显著损伤治疗鼠的抗肿瘤能力。结论:Ka APC可以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并对治疗鼠的整体免疫功能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 聚乳酸-羟基乙酸 同种反应性T细胞 小鼠
下载PDF
同种T细胞前体频率与MHC-抗原肽种类呈正相关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彩娥 费世江 +6 位作者 吴雄文 梁智辉 翁秀芳 陆盛军 夏芳珍 钟茂华 龚非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用种类数目不同的肽段加载T2(表达空载HLA-A2分子)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PBL混合培养,探讨同种反应性CTL前体的频率与同种抗原表位种类多少的关系。方法通过人工合成HLA-A2限制性单一病毒抗原肽、10种细胞正常成分的肽段以及冻融... 目的用种类数目不同的肽段加载T2(表达空载HLA-A2分子)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PBL混合培养,探讨同种反应性CTL前体的频率与同种抗原表位种类多少的关系。方法通过人工合成HLA-A2限制性单一病毒抗原肽、10种细胞正常成分的肽段以及冻融酸处理法制备细胞混合肽,加载T2细胞,经丝裂霉素灭活后作为刺激细胞,与PKH67预染HLA-A2阴性个体PBL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PKH67荧光强度随细胞增殖而递减,通过流式细胞仪增殖软件(ModFit)分析同种T细胞前体频率。结果单独PBL增殖不明显;空载T2细胞刺激同种反应性CTL前体的频率为0.052 819;加载单一表位肽的T2细胞刺激时,前体的频率为0.030 429;10种HLA-A2自身限制性的混合抗原肽负载时,前体的频率为0.144 942;混合多肽负载时,前体的频率为0.203 649。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了同种T细胞前体的频率随着同种抗原表位种类的增多而增高,与同种抗原的密度不相关;支持了强烈的同种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同种细胞表面表达极其繁多的T细胞识别表位(即pM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细胞 负载抗原肽 同种反应性CTL 增殖 前体频率
原文传递
移植器官体积对小鼠皮肤移植物生存时间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配国 薛海阔 +5 位作者 孙晓旭 张磊 任春峰 孙改河 朱庆华 明亮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 探讨移植器官体积对移植器官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与BALB/c小鼠杂交获得F1小鼠,1.5×107个F1小鼠脾脏细胞输注给新生C57BL/6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体内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清除;Na(i)ve(初始)C57BL/... 目的 探讨移植器官体积对移植器官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与BALB/c小鼠杂交获得F1小鼠,1.5×107个F1小鼠脾脏细胞输注给新生C57BL/6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体内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清除;Na(i)ve(初始)C57BL/6小鼠和新生期处理的C57BL/6小鼠移植F1小鼠皮肤,皮片大小分别为0.5 cm2和1 cm2,观察皮片的生存时间.结果 新生期C57BL/6小鼠输注F1小鼠脾脏细胞后体内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对移植抗原的反应性减弱;Na(i)ve小鼠迅速排斥F1小鼠皮肤移植物,0.5 cm2和1 cm2组皮肤移植物的生存时间分别为(8.9±1.0)d和(9.3±1.0)d,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期处理的C57BL/6小鼠移植F1小鼠皮肤,1 cm2组皮肤移植物生存时间为(63±28)d,大于0.5 cm2组皮肤移植物(28±16)d,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5 cm2组皮肤移植物在60d内完全排斥,1 cm2组皮肤移植物在100 d时仍有部分存活,形成长期耐受.结论 降低移植受体排斥强度的同时增加移植器官的体积可延长移植器官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器官体积 移植耐受 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 小鼠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反应性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新生期诱导的小鼠移植耐受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雪涵 明亮 +2 位作者 张俊华 贺付成 郑配国(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与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移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与雄性C57BL/6小鼠杂交一代获得F1小鼠,不同剂量的F1小鼠脾脏细胞经眶静脉输注给新生24 h C57BL/6小鼠体内诱导耐受,成年后移植F1... 目的:初步探讨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克隆清除与调节性T细胞在小鼠移植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与雄性C57BL/6小鼠杂交一代获得F1小鼠,不同剂量的F1小鼠脾脏细胞经眶静脉输注给新生24 h C57BL/6小鼠体内诱导耐受,成年后移植F1小鼠来源的皮肤,建立不同耐受程度的小鼠移植耐受模型;耐受小鼠脾脏细胞经CFSE标记后注射到F1小鼠体内,分析耐受小鼠来源的T细胞在体内对F1抗原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过继转移实验分析CD4+Foxp3+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耐受和移植排斥过程中的表达。结果:C57BL/6小鼠在新生期输注F1小鼠脾脏细胞可诱导移植耐受,耐受程度与输注的脾脏细胞剂量有关,3×107个F1小鼠脾脏细胞可诱导C57BL/76小鼠长期皮肤移植耐受,1×107个细胞诱导可使移植皮肤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但在50 d内完全排斥;体内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证明,长期耐受小鼠体内的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被完全克隆清除,但低剂量组小鼠体内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反应性T细胞;流式细胞分析发现,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小鼠体内的CD4+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与初始小鼠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过继转移给耐受小鼠,移植耐受的皮肤发生排斥反应,小鼠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升高。结论:小鼠的移植耐受程度与小鼠体内的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清除程度有关,与CD4+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没有直接关系;调节细胞在移植排斥过程中表达升高,可能作为一种反馈机制参与耐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移植耐受 克隆清除
下载PDF
不同KIR亚型与HLA-Cw相互作用后对NK细胞的异源反应及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艳丽 曹祥山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期196-199,共4页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移植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KIR亚型与HLA-Ⅰ类分子,尤其是HLA—Cw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自然杀伤(NK)细胞及移植预后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对这从KIR的亚型与HLA-C的相互识别作用对自然杀伤细...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移植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KIR亚型与HLA-Ⅰ类分子,尤其是HLA—Cw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自然杀伤(NK)细胞及移植预后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对这从KIR的亚型与HLA-C的相互识别作用对自然杀伤细胞及移植预后这一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亚型 NK细胞异源反应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同种CTL识别表位的抗原肽非依赖性现象
14
作者 蔡蕾 翁秀芳 +1 位作者 梁智辉 吴雄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2-824,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毒T细胞(CTL)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方法用负载特定肽的T2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共培养,激活同种反应性CTL,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同种反应性CTL对不同载...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毒T细胞(CTL)对同种抗原的识别机制。方法用负载特定肽的T2细胞与HLA-A2阴性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共培养,激活同种反应性CTL,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同种反应性CTL对不同载肽T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用负载特定抗原肽的T2细胞诱导所获得的同种反应性CTL对负载不同抗原肽的T2细胞及空载T2细胞具有同等杀伤效应。结论同种反应性CTL对同种MHC分子的识别不依赖抗原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反应性细胞毒T细胞 HLA-A2 抗原肽 表位
下载PDF
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癌复发中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于津浦 孙海燕 +3 位作者 李慧 曹水 辛宁 任秀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64-16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处理中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allo-reactive NK cells,Allo-NK)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癌复发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磁珠富集F1供鼠(H-2d/b)脾脏allo-NK,流式细胞术和LDH法检测其异体反应...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处理中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allo-reactive NK cells,Allo-NK)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癌复发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磁珠富集F1供鼠(H-2d/b)脾脏allo-NK,流式细胞术和LDH法检测其异体反应性。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肺癌复发模型,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法追踪DLI的体内分布。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的肿瘤大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采用RayBio(小鼠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检测血清中22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移植后24-48小时,allo-NK组的回输供者淋巴细胞在受者肺脏、脾脏、肾脏中明显蓄积,浓度最高,时间最长。化疗+DLI组与化疗+PBS组的肿瘤体积相比无明显区别,但allo-NK+DLI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化疗+DLI组(p<0.05)和allo-NK+PBS组(p<0.01)组,且镜下可观察到肿瘤局部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allo-NK+DLI组中MCP-1、IL-17、IL-12和MCP-5较对照组分别升高1.56、1.36、1.20、1.17倍;而IL-10降低42.8%。结论:allo-NK可以延长DLI在宿主体内停留时间,促进炎性因子和Th1类细胞因子分泌,抑制肿瘤生长,提高DLI治疗移植后肺癌复发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反应性NK细胞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移植后复发 肺癌
下载PDF
TBI和环磷酰胺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的研究
16
作者 陈宝安 董伟民 +11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邓晓静 张琰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Schmitt M Schmitt A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2-336,共5页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MHC不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第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或再次TBI9G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第7天输注(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显示:以CY和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天,于移植后第21天出现完全供者嵌合,然后嵌合率下降,第90天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白血病和GVHD,出血、感染明显,生存期短,为20-36天(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脾细胞诱导GVL效应,然后再通过TBI和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下载PDF
同种异体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疫苗回输诱导受体特异性免疫耐受研究
17
作者 刘中民 崔世涛 +6 位作者 杨敏 陈国涵 卢蓉 张轶 朱乃硕 朱亚军 赵中辛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移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的新途径。方法 以同种异体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后作为自身独特性疫苗 ,体内注射免疫家兔 ,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来观察免疫前和免疫后对供体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SI...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移植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的新途径。方法 以同种异体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后作为自身独特性疫苗 ,体内注射免疫家兔 ,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来观察免疫前和免疫后对供体淋巴细胞刺激指数 (SI)的变化。结果 同种异体反应性自身独特型淋巴细胞疫苗具有显著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抑制现象 ,SI值显著降低 (P <0 .0 0 5 ) ,而对卡介苗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并未因独特型淋巴细胞疫苗的应用下降。结论 同种异体反应性自身独特型淋巴细胞疫苗有可能成为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一种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构体反应性淋巴细胞 疫苗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影响
18
作者 王华 王慧 +2 位作者 刘英慧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117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BM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BMT模型,根据回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BM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BMT模型,根据回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alloNK细胞组。移植后2个月以胸腺组织病理、脾脏NK细胞比例、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价alloNK细胞对免疫重建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学表现无明显差别;移植后2个月non-alloNK组小鼠脾脏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单纯BMT组(P<0.05);各组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别;alloNK组小鼠脾细胞培养24和48 h时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各组之间白介素4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allo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不损伤胸腺的结构,可能诱导Th2免疫反应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反应性NK细胞 单倍体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下载PDF
异源反应性NK细胞对骨髓移植小鼠Th17细胞亚群和IL-17分泌的影响
19
作者 卓海龙 王海平 +3 位作者 崔爽 张雅妮 邵春燕 王全立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观察异源反应性NK细胞对骨髓移植小鼠脾脏Th17细胞亚群和血清中IL-17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Th17细胞和IL-17在异源反应性NK细胞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受体,在γ射线照射后通过尾静脉输入C57BL/6J... 目的观察异源反应性NK细胞对骨髓移植小鼠脾脏Th17细胞亚群和血清中IL-17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Th17细胞和IL-17在异源反应性NK细胞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受体,在γ射线照射后通过尾静脉输入C57BL/6J小鼠的骨髓细胞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建立GVHD模型。输入供体的NK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以流式微载体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受体外周血中IL-17水平和脾脏中Th17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4、6、8d,GVHD+NK细胞组小鼠GVHD症状明显减轻,急性GVHD临床评分分别为1.32±0.43、1.61±0.13、1.45±0.28,显著低于GVHD组小鼠(3.12±0.57、4.00±0.32、3.23±0.37,P<0.01)。术后2d,IL-17的浓度一过性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术后6d和8d时,NK细胞组小鼠外周血IL-17水平显著下降[(1.68±0.19)vs.(2.29±0.67)pg/ml,P=0.004;(1.67±0.36)vs.(3.61±0.49)pg/ml,P=0.000];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脾脏中Th17细胞亚群的比例也显著降低[(0.26±0.08)vs.(1.04±0.47),(0.15±0.14)vs.(1.08±0.47),P=0.000]。结论异源反应性NK细胞可能通过抑制脾脏中Th17细胞亚群细胞比例和外周血中IL-17水平减轻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反应性NK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TH17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广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98-802,共5页
NK细胞属于固有免疫效应细胞,无需致敏即可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对NK细胞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及下游信号的研究增进了对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认识。近年来在NK细胞分选纯化及体外短期扩增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NK细胞可单独或与其它治... NK细胞属于固有免疫效应细胞,无需致敏即可杀伤多种肿瘤细胞。对NK细胞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及下游信号的研究增进了对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认识。近年来在NK细胞分选纯化及体外短期扩增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NK细胞可单独或与其它治疗联合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及非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免疫治疗。为提高NK细胞免疫治疗疗效,本文就近年来NK细胞生物学及NK细胞治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异源反应活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