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7
1
作者 杨期和 叶万辉 +1 位作者 廖富林 尹小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59-1465,共7页
所有的化感物质都对一些植物的种子萌发产生影响。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的定义,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和种类,然后重点综述了化感物质影响种子萌发的作用机理、内外因素和生态学意义。化感物质通过影响细胞膜透性、细胞分裂生... 所有的化感物质都对一些植物的种子萌发产生影响。本文介绍了植物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的定义,化感物质的释放方式和种类,然后重点综述了化感物质影响种子萌发的作用机理、内外因素和生态学意义。化感物质通过影响细胞膜透性、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呼吸作用、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激素合成和平衡,最终影响种子萌发。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化感物质的种类、浓度、受体植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种子萌发
下载PDF
胜红蓟化感作用研究Ⅰ.水溶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离鉴定 被引量:111
2
作者 胡飞 孔垂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研究了胜红蓟水溶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 .结果表明 ,胜红蓟水溶物溶液浓度在0 .2 5gFW·ml- 1 时对所有供试植物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浓度降至0 .1 0 gFW·ml- 1 时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 ;胜红蓟不同器官、不同生... 研究了胜红蓟水溶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 .结果表明 ,胜红蓟水溶物溶液浓度在0 .2 5gFW·ml- 1 时对所有供试植物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浓度降至0 .1 0 gFW·ml- 1 时其抑制作用基本消失 ;胜红蓟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水溶物的化感作用是有差异的 ,特别是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胜红蓟水溶物化感作用有显著差异 ,表明在恶劣生境下胜红蓟的化感作用更为强烈 .对胜红蓟水溶物中的化感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分子结构鉴定 ,得到早熟素Ⅰ、早熟素Ⅱ和 5,2 2 二烯 3β 豆甾醇 3个化感化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胜红蓟 化感作用 化感化合物
下载PDF
植物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08
3
作者 陈锋 孟永杰 +5 位作者 帅海威 罗晓峰 周文冠 刘建伟 杨文钰 舒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6,共11页
化感现象作为植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在农林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合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化感物质可促进或抑制不同物种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 化感现象作为植物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方式,在农林业生产中广泛存在。合理利用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化感物质可促进或抑制不同物种种子的萌发过程,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群落的组成与分布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其生态学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一方面,在阐述化感作用影响种子萌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化感物质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包括:化感物质通过抑制胚根和胚轴的伸长,破坏亚细胞结构,干扰植物激素及活性氧的合成与代谢,造成细胞损伤,从而阻碍种子萌发;抑制种子中储存物质的代谢,阻碍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以及能量转换,导致种子萌发受阻等。另一方面,本文从化感作用在抑制农田杂草及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化感物质调控种子萌发的生态学意义。讨论了农作物的化感抑草作用,农林业生产中的化感自毒作用以及化感作用造成的生物入侵等,以期为农林业生产提供借鉴。最后,根据目前研究进展,对本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种子萌发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棉铃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杀虫药剂和植物次生性物质的诱导与GSTs对杀虫药剂的代谢 被引量:71
4
作者 高希武 董向丽 +1 位作者 郑炳宗 陈青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甲基对硫磷和灭多威的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和两个混剂。LD5剂量的对硫磷和灭多威对棉铃虫3龄幼虫GSTs的活性均没有诱导增加的影响,用LD50的选择...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甲基对硫磷和灭多威的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和两个混剂。LD5剂量的对硫磷和灭多威对棉铃虫3龄幼虫GSTs的活性均没有诱导增加的影响,用LD50的选择剂量仅对硫磷组GSTs活性增加15%。用含0.01%的芸香苷、2-十三烷酮和槲皮素的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经1~4代后,GSTs活性提高4~18倍。3种植物次生性物质诱导组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的敏感度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槲皮素组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则降低近一半,芸香苷和2-十三烷酮组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略有降低。这种对甲基对硫磷敏感度的变化可能与上述GSTs活性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杀虫剂 植物次生物质
下载PDF
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5
作者 谢星光 陈晏 +1 位作者 卜元卿 戴传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417-6428,共12页
酚酸类物质是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并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几十年来,人们对酚酸类化合物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关于其在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农业上的作用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因此,进一步了解这些生物分子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 酚酸类物质是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组织并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次级代谢产物。几十年来,人们对酚酸类化合物的认识逐渐加深,但关于其在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农业上的作用机制仍不是很清楚。因此,进一步了解这些生物分子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维持与保护。重点介绍了酚酸类物质的来源及化感作用,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机理,代谢途径及相应分子水平的研究,指出了酚酸类物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酚酸类物质的研究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化感物质 化感作用 生物降解 微生物 分子水平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控制天然水体中有害藻类的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68
6
作者 李锋民 胡洪营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一种廉价、安全、高效的方法。对化感作用抑藻机理,化感物质施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着重介绍了利用大麦秸秆进行藻类控制的应用和需注意的问题。并对利用化感物质进行有害藻类控制研究的前景和... 利用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一种廉价、安全、高效的方法。对化感作用抑藻机理,化感物质施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着重介绍了利用大麦秸秆进行藻类控制的应用和需注意的问题。并对利用化感物质进行有害藻类控制研究的前景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体 化感物质 藻类 抑制 大麦秸秆 富营养化
下载PDF
胜红蓟化感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孔垂华 徐涛 胡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3-408,共6页
通过柱层析从胜红蓟挥发油中分离出早熟素I、早熟素I、子丁香烯、3,3-二甲基-5-特丁基茚酮、红没药烯、乙酸葑醇酯等6种主要化感物质(占挥发油总量的97%),并研究了这些化感物质在挥发、淋溶(饱和水溶液)和土壤降解途... 通过柱层析从胜红蓟挥发油中分离出早熟素I、早熟素I、子丁香烯、3,3-二甲基-5-特丁基茚酮、红没药烯、乙酸葑醇酯等6种主要化感物质(占挥发油总量的97%),并研究了这些化感物质在挥发、淋溶(饱和水溶液)和土壤降解途径下对萝卜,番茄和绿豆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早熟素I、早熟素I、3,3-二甲基-5-特丁基茚酮及子丁香烯(挥发途径)虽有较强的化感活性,但均弱于挥发油的化感活性,而子丁香烯(淋溶途径),红没药烯和乙酸葑醇酯则基本无化感活性。但是,早熟素I和无活性的三个化感物质结合,则表现出强烈的化感活性,说明胜红蓟各化感物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红蓟 化感物质 协同作用 挥发 淋溶
下载PDF
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耿广东 张素勤 程智慧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78,共6页
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的化感作用及其优势组分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对莴苣的化感作用不同,以乙醚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乙醚洗脱组分进行再分离,最后得出80%乙醚+20%乙... 利用生物测定和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的化感作用及其优势组分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各组分对莴苣的化感作用不同,以乙醚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乙醚洗脱组分进行再分离,最后得出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的化感作用最强;对80%乙醚+20%乙酸乙酯洗脱组分进行GC-MS分析鉴定,确定辣椒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烷基酯、邻苯二甲酸-丁基-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叔丁酯、二苯胺、4,4-叔丁基二苯酚、苯萘胺、邻苯二甲酸,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根系分泌物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莴苣
原文传递
马尾松根化感物质的生物活性评价与物质鉴定 被引量:47
9
作者 曹光球 林思祖 +1 位作者 王爱萍 彭亦如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6-689,共4页
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和分离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并依据生物活性评价结果筛选抑制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物质鉴定.就总体而言,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非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及鲜物质重、... 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和分离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并依据生物活性评价结果筛选抑制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物质鉴定.就总体而言,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非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及鲜物质重、干物质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发芽率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重及干物质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发芽势则表现为促进作用;筛选出抑制活性较强组分的物质鉴定结果表明,非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是α杜松醇、г杜松烯等,在夹带剂条件下,马尾松根化感物质是棕榈酸、叶绿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化感物质 生物活性评价 物质鉴定 超临界提取
下载PDF
化感物质对小球藻抗氧化体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10
作者 李锋民 胡洪营 +2 位作者 门玉洁 洪喻 郭美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91-2094,共4页
利用水生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1种藻类控制新技术、研究了选择性抑藻化感物质EMA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感物质浓度为0.25mg/L时,2种藻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利用水生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1种藻类控制新技术、研究了选择性抑藻化感物质EMA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感物质浓度为0.25mg/L时,2种藻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但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升高,蛋白核小球藻3种酶活性都逐渐下降,当化感物质浓度为4mg/L时,SOD活性为0;而普通小球藻的酶活性随着化感物质浓度升高持续升高,都达到对照组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蛋白核小球藻 普通小球藻 抗氧化体系
下载PDF
水稻化感材料的抑草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3
11
作者 胡飞 孔垂华 +2 位作者 徐效华 张朝贤 陈雄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60-1165,共6页
水稻化感材料PI312777和化感1号在田间能显著地抑制杂草,而且其抑草作用与栽培方式相关,抛秧和移栽方式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地优于直播。结果表明,PI312777和化感1号植株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多酚、黄酮和羟基肟酸)显著高于非化感品... 水稻化感材料PI312777和化感1号在田间能显著地抑制杂草,而且其抑草作用与栽培方式相关,抛秧和移栽方式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地优于直播。结果表明,PI312777和化感1号植株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多酚、黄酮和羟基肟酸)显著高于非化感品种华粳籼1号,而且在6叶期植株中的化感物质含量达最大值。这种不同水稻材料植株在不同生育期产生并释放化感物质量的差异是导致它们在田间抑草效应强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PI312777植株由地上部分合成化感物质后经根部分泌到环境中,根组织并不产生化感物质,且稗草能诱导PI312777植株产生和释放更大量的化感物质。在水培条件下,PI312777根分泌的化感物质明显地抑制稗草的生长,但水培液中加入活性碳能使水稻对稗草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研究显示,水稻化感材料的抑草效应虽与化感作用、栽培方式和环境等多因素相关,但化感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水稻和伴生稗草之间可能存在着化学识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材料 抑草作用 抑草机制
下载PDF
酚酸类物质的抑草效应分析 被引量:40
12
作者 何华勤 梁义元 +4 位作者 贾小丽 宋碧清 郭玉春 梁康迳 林文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342-2346,共5页
运用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分析 5种常见的化感物质替代物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对田间伴生杂草稗草的抑制效应 .结果表明 ,肉桂酸对稗草根长抑制率的影响最显著 ,其关系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 - 6 18,达极显著水... 运用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分析 5种常见的化感物质替代物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对田间伴生杂草稗草的抑制效应 .结果表明 ,肉桂酸对稗草根长抑制率的影响最显著 ,其关系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 - 6 18,达极显著水平 .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效应趋势与肉桂酸相同 ,效应曲线均为“∩”形抛物线 ;而香草酸的效应曲线则为“∪”形抛物线 .当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香草酸和阿魏酸浓度水平分别为 0 0 6、0 6 0、0 2 4、0 0 2和 0 0 2mmol·L-1时 ,混合物对稗草根长的抑制率最大 ,达到 78 6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酚酸 抑草效应 正交旋转回归设计
下载PDF
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42
13
作者 肖辉林 彭少麟 +4 位作者 郑煜基 莫江明 罗薇 曾晓舵 何小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47-1750,共4页
植物化感作用与许多生态因子有关.土壤养分缺乏,影响着许多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从而影响植物的化感潜力;反过来,植物化感物质也通过络合、吸附、酸溶解、竞争、抑制等方式影响土壤的养分形态和水平.本文总结了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 植物化感作用与许多生态因子有关.土壤养分缺乏,影响着许多植物化感物质的产生,从而影响植物的化感潜力;反过来,植物化感物质也通过络合、吸附、酸溶解、竞争、抑制等方式影响土壤的养分形态和水平.本文总结了植物化感物质及化感潜力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植物化感研究与土壤-植物营养学研究的结合,以更深入地阐明植物化感物质、化感作用与土壤养分变化的关系;加强植物化感研究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的结合,以类似自然(nature-like)的方式模拟自然界植物所受的养分干扰,使养分干扰的化感研究结果更加逼真、可靠;加强对养分过量及受污染时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为揭示农业和林业生产中植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生物量变化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化感潜力 化感作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动态 被引量:26
14
作者 黄京华 曾任森 +1 位作者 滕希峰 聂呈荣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61-65,共5页
文章就植物化感作用近期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植物水抽提物、根分泌物、挥发物、自毒作用、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动态 。
关键词 植物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研究动态 生态学 水抽提物
下载PDF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杨田甜 杜海荣 +2 位作者 陈刚 邓鹏 甄伟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348,共6页
植物化感作用体现了植物个体及群体之间生化相克相生的关系,它广泛地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之中,与植物对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植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文章在综合介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背景、化感物质的种类、释... 植物化感作用体现了植物个体及群体之间生化相克相生的关系,它广泛地存在于农业生态系统之中,与植物对光、水分、养分和空间的竞争一起构成植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文章在综合介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背景、化感物质的种类、释放方式以及作用形式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化感现象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理论及应用实践进行探讨;重点论述了化感作用在减少农作物连作障碍、杂草生物防治、植物源生物农药研发、化感抗害新品种培育中的潜在价值,展望了化感作用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植物 化感物质 农业生产
下载PDF
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16
作者 林嵩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02-210,共9页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 许多外来植物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的方式来抑制新生境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成功定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综述了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现象、化感物质、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及作用方式,论述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外来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机制
下载PDF
小麦化感作用物的提取、分离及其对白茅的杀除效果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李善林 由振国 +2 位作者 梁渡湘 李孙荣 王南金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1-84,共4页
小麦颖壳提取物经3520树脂分离后,对所得甲醇洗脱物离心,分得油类似物、上清液及沉淀物。前两个组分在300mg/L的浓度下,对白茅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8%。上清液经硅胶柱分离,得7个亚组分,其中第1、3和7号亚组分在500mg/L浓度下对白... 小麦颖壳提取物经3520树脂分离后,对所得甲醇洗脱物离心,分得油类似物、上清液及沉淀物。前两个组分在300mg/L的浓度下,对白茅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8%。上清液经硅胶柱分离,得7个亚组分,其中第1、3和7号亚组分在500mg/L浓度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5%、91%和95%。第3亚组分经葡聚糖凝胶柱分离,又分得A、B、C 3个组分,褐色粉末状的B组分在1000mg/L浓度下使白茅的生长量下降81%。从而证明小麦颖壳对白茅的化感作用是由多个化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室内和温室及大田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麦颖壳中的甲醇洗脱物在24mg/株的剂量下对白茅生长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这暗示,小麦颖壳中的甲醇可溶物可望开发成为防治白茅的生物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提取 分离 白茅 化感作用物
原文传递
棉铃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分布和发育期变化及植物次生物质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常忠 高希武 郑炳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发育期活性进 行了跟踪测定。从卵期开始,GSTs活性呈上升趋势,6龄幼虫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 化蛹初期仍维持较高水平;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发现,芸香苷和2... 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发育期活性进 行了跟踪测定。从卵期开始,GSTs活性呈上升趋势,6龄幼虫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 化蛹初期仍维持较高水平;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发现,芸香苷和2-十三烷酮诱导种群5龄时 活性即达到峰值。6龄幼虫脂肪体GSTs活性最高,中肠次之,头部和表皮最低。用1-氯-2, 4-二硝基苯(CDNB)作底物时,中肠GSTs的 K m值最小。5龄幼虫中肠匀浆液中,GSTs活 性90%以上集中在细胞液层,在微粒体、线粒体和细胞碎片层的分布均不超过5%;芸香苷诱 导种群3龄幼虫微粒体层GSTs活性分布明显比对照种群减少,而上清液层则比对照种群 有所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 植物次生物质 诱导作用 酶活性 发育期 抗药性 杀虫剂 分布
下载PDF
外源毒素对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龙池 廖利平 +1 位作者 汪思龙 黄志群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The effect of vanillin and P hydroxybenzoic acid on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oodland soil and Schima superba woodland soil was studied in pot culture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nitrog... The effect of vanillin and P hydroxybenzoic acid on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oodland soil and Schima superba woodland soil was studied in pot culture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nitrogen,potassium and organic matter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and their change scope were 21.8%,2.8% and 8.2% respectively.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were higher and the change scope was 23.7%.In addition,both changes became more significant with increase of phenolic concentration.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elochemicals released by plant may affect content of nutrition in soil,and give rise to nutrition deficiency,and then affect Chinese fir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毒素 香草醛 对羟基苯甲酸 抑制作用 化感物质 林地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溶剂提取芦竹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3
20
作者 洪喻 胡洪营 +3 位作者 黄晶晶 Sakoda kiyoshi Sagehashi Masaki 李锋民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43-3147,共5页
研究并比较了3种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提取的芦竹(Arundo donaxLinn.)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通过跟踪观察藻细胞形态,测定藻细胞密度和细胞大小,发现3种溶剂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均有抑制作用.抑藻作用... 研究并比较了3种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提取的芦竹(Arundo donaxLinn.)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通过跟踪观察藻细胞形态,测定藻细胞密度和细胞大小,发现3种溶剂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均有抑制作用.抑藻作用出现早晚次序: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随作用时间的延长,投加低浓度甲醇提取物藻细胞生长恢复明显,高浓度抑藻效果较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正己烷提取物弱.高浓度乙酸乙酯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在分别作用2 d、4d后,抑藻效果均接近100%.各溶剂提取物的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6 d)分别为甲醇提取物0.17 g.L-1,乙酸乙酯提取物0.05g.L-1,正己烷提取物0.08 g.L-1.研究同时发现,投加甲醇提取物藻细胞空洞化,投加乙酸乙酯提取物藻细胞空洞化、破碎以及部分抱团,投加正己烷提取物藻细胞出现褶皱及聚团现象.各溶剂提取物均引起铜绿微囊藻细胞体积减小,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芦竹 铜绿微囊藻 物质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