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洪运 李平 +5 位作者 沈山梅 张雪斌 冯文焕 黄洪 陈炜 朱大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2期3291-3296,共6页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确诊原醛并且行AVS的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AVS采取双侧同步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确诊原醛并且行AVS的5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AVS采取双侧同步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的采血法,同时进行术中皮质醇测定.选择性指数(SI)≥1.5提示插管成功,优势分泌指数(LI)≥2提示存在单侧优势分泌.进一步对相关临床资料及AVS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41例采血成功,成功率82%.41例采血成功病例根据是否有优势分泌及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醛固酮瘤(APA)/单侧性肾上腺皮质增生(UAH)组24例及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17例.与IHA患者相比,APA/UAH患者高血压病程更长[10.0(5.0,13.0)年比4.0(2.0,8.0)年,P=0.046],低血钾比例更高(95.8%比64.7%,P=0.009),基础肾素活性较低(P=0.089),基础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水平更高(均P〈0.05).将APA/UAH患者根据优势分泌指数中位数分为两组,优势分泌指数高和低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手术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与AVS对原醛分型诊断一致者仅占48.8%(20/41).结论 采取双侧同步采血及术中皮质醇测定可提高AVS的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AVS在影像学无法确定分型的原醛患者的诊断中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与全部切除术治疗单侧醛固酮腺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薛永平 肖维仁 +1 位作者 王敏捷 胡卫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partial adrenalectomy,PA)与全部切除(total adrenalectomy,TA)治疗单侧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47例单侧APA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后...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partial adrenalectomy,PA)与全部切除(total adrenalectomy,TA)治疗单侧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12月,47例单侧APA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PA组),1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全部切除术(TA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血浆醛固酮浓度、血钾水平、血压水平、服用降压药物种类。结果均无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PA组和T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6.5±37.0)、(100.2±42.8)min,无统计学差异(t=1.233,P=0.224);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30 ml(5~400 ml)、20 ml(10~30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7,P=0.205);禁食时间分别为(1.7±0.7)、(1.7±0.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拔引流管时间分别为(3.0±0.8)、(2.8±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5,P=0.484);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2.2)、(8.1±2.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5,P=0.894)。47例随访6~97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均无复发,无须补充血钾;2组患者高血压治愈率、改善率、无效率分别为(61.1%、25.0%、13.9%)和(63.6%、3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37,P=0.662)。结论对单侧肾上腺APA的手术治疗,后腹腔镜下PA技术上安全可行,疗效等同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腺瘤 后腹腔镜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肾上腺全部切除术
下载PDF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家胜 李颖 +3 位作者 贺铭 刘琦 尚鸣异 王宏保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9-582,共4页
目的评价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近3年来,共有36例患者通过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筛查和盐水输注试验或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确诊为原醛,所有患者均接受肾上腺CT扫描和AVS检... 目的评价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近3年来,共有36例患者通过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筛查和盐水输注试验或卡托普利抑制试验确诊为原醛,所有患者均接受肾上腺CT扫描和AVS检查,然后通过比较CT表现、AVS结果和临床最终结局之间的差异来评价CT和AVS在原醛分型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36例患者中,15例(42%)临床最终确诊为醛固酮腺瘤(APA),另外21例(58%)为双侧肾上腺增生(BAH)。APA组血浆醛固酮(ALD)水平(298.9±91.0)ng/L,显著高于BAH组(226.3±59.0)ng/L,(P〈0.05);血浆肾素活性(PRA)(0.18±0.14)ng·ml-1·h-1,显著低于BAH组(0.28±0.29)ng·m1-1·h-1(P〈0.01);ARR(2444.7±1405.2)显著高于BAH组(1550.0±1059.8)(P〈0.01);血钾水平(2.71±0.57)mmol/L,虽然低于BAH组(3.17±0.40)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8%(10/36)的患者CT表现与AVS结果不符,CT在原醛分型诊断中的准确度为72.2%,仅仅依赖CT检查,将有25%(9/36)的患者接受不恰当的治疗。94.4%(34/36)的患者AVS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符,其准确度明显高于CT。结论肾上腺CT扫描在原醛分型诊断方面不如AVS准确和可靠,对于有手术意愿的原醛患者因常规开展术前AVS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醛固酮腺瘤 双侧肾上腺增生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及特点 被引量:8
4
作者 雷永富 李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97例高血压患者检测PA及其他相关指标,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PA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对2组患者行卧、立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静脉高钠试验,...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检出率及临床特点。方法197例高血压患者检测PA及其他相关指标,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将研究对象分PA组及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对2组患者行卧、立位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静脉高钠试验,血钾及肾上腺薄层CT,部分患者行午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性激素测定,主要指标为血醛固酮、肾素活性及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结果 (1)197例高血压患者中确诊PA38例(19.29%),1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醛固酮腺瘤6例,单侧肾上腺增生7例,未发现无功能腺瘤。(2)2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及体质指数(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组及EH组男性均多于女性。(3)与EH组比较,PA组的起病年龄相对年轻,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更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组卧位、立位血醛固酮水平及ARR均显著升高,血肾素活性均显著下降(均P<0.01),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中PA的检出率较高,其中醛固酮腺瘤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比例相近,低钾血症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高血压 肾素 醛固酮腺瘤 单侧肾上腺增生
下载PDF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分型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平 沈山梅 +8 位作者 张雪斌 房其军 舒欣 陈乐 黄洪 陈炜 胡云 朱斌 朱大龙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2-844,共3页
19例临床确诊但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是否为单侧病变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肾上腺静脉采血。19例患者中16例采血成功,3例失败。最终确诊APA(醛固酮瘤)、UAH(单侧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共8例,IH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例。肾... 19例临床确诊但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是否为单侧病变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肾上腺静脉采血。19例患者中16例采血成功,3例失败。最终确诊APA(醛固酮瘤)、UAH(单侧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共8例,IH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例。肾上腺静脉采血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文传递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和分型以及临床转归中的应用
6
作者 谭璐 陈涛 +2 位作者 高洪蛟 陈彦希 任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92-2599,共8页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 背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作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发病率最高、心脑血管危害大但手术后治愈率高的疾病,已被各大高血压指南推荐扩大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但该类患者的确诊、分型和治疗后临床转归判定方式繁多且存在较多争议。卡托普利抑制试验(CCT)因其便捷、安全可直接用于社区、门诊,期望CCT能对PA患者进行全程管理以改善预后。目的 探究CCT对PA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方法 选取2020-10-01—2022-12-3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接受内分泌性高血压病因筛查并登记的8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最终37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3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纳入EH组,247例PA患者分别纳入单侧醛固酮瘤(APA)组8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组55例和未分型PA(u-PA)组111例。比较4组间差异并绘制CCT后各指标及联合诊断P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其次绘制CCT后各指标诊断APA和IHA亚型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CT对APA和IHA的分型判断能力。最后根据术后临床结局将单侧肾上腺切除患者分为3组:未缓解组11例、临床改善组27例和临床缓解组54例,比较3组间差异并判断CCT对APA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判断能力。结果 CCT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对PA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21,95%CI=0.893~0.950),最佳截断值为11.7 ng/d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和86.0%;CCT后醛固酮/肾素比值(ARR)对PA也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868,95%CI=0.823~0.923),最佳截断值为2.8(ng/dL)/(mU/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2%和81.0%。CCT后PAC>17.0 ng/dL可协助诊断APA亚型,CCT后PAC<11.7 ng/dL同时ARR<2.8(ng/dL)/(mU/L)的患者可排除APA亚型。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87.2%患者经CCT后PAC<11.7 ng/dL,89.7%患者CCT后ARR<2.8(ng/dL)/(mU/L)均接近术后临床缓解水平(88.0%)。结论 CCT可全程用于PA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单侧醛固酮瘤 醛固酮/肾素比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利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醛固酮腺瘤中新型生物标志物和通路
7
作者 陈亮 向婉 +2 位作者 代喆 余方 孟哲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8-39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接受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采集的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组织进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APA组织和正常肾上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利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APA及正常...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接受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采集的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组织进行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APA组织和正常肾上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方法利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APA及正常肾上腺组织进行分析,筛选APA组织和正常肾上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APA病人组织样本染色,验证差异表达蛋白的表达。结果共鉴定了6282种蛋白质。使用P<0.05和|fold change|≥2的显著性截断值,鉴定出356种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此外,通过整合蛋白质组和转录组数据,鉴定出一个新的生物标志物嗜铬蛋白B(chromogranin B,CHGB),在APA中显著表达下调,并进一步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CHGB在区分正常组织和APA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AUC=0.856),显示其在APA发展中的潜在重要性。重要的是,CHGB和CYP11B2的联合提高了诊断APA的预测效能。结论我们的研究确定了参与APA发生的关键蛋白质和通路,并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来区分APA,可能成为预测APA的潜在生物标记物。这些发现为未来APA的分子诊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醛固酮症 醛固酮腺瘤 蛋白质组学分析 嗜铬蛋白B PPA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肾上腺醛固酮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研究
8
作者 常钰朋 耿茜茜 +6 位作者 火睿 孙侃 常向云 李军 朱凌云 董玉洁 罗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0-1486,共7页
背景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 背景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类型。对于单侧肾上腺腺瘤者,虽然共识推荐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APA的筛查指标,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流程,ARR切点值范围变化大。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靠、快捷的预测模型协助鉴别APA。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APA的相关性,基于此构建AP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收集2012—2022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上腺内分泌激素评估后行手术治疗病理回报为单侧肾上腺肿物患者493例,根据APA和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诊断标准,最终纳入APA组155例,无功能腺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113例。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资料等。按照GFR四分位数水平将患者分组,分析GFR与APA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P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价模型的预测精准度,Hosmer-Lemeshow检测模型的拟合度,运用决策曲线与临床获益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按照GFR四分位数进行分组(Q1~Q4组),Q1组:≥107.4 mL·min^(-1)·(1.73 m^(2))^(-1)(n=67),Q2组:99.7~107.3 mL·min^(-1)·(1.73 m^(2))^(-1)(n=67),Q3组:88.6~99.6 mL·min^(-1)·(1.73 m^(2))^(-1)(n=67),Q4组:≤88.5 mL·min^(-1)·(1.73 m^(2))^(-1)(n=67),各组APA发生率分别为47.8%(32/67)、53.7%(36/67)、58.2%(39/67)、71.6%(48/67)。Logistic回归趋势性检验提示随着GFR水平降低,APA患病风险呈趋势性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160mmHg(OR=5.209,95%CI=2.531~10.720)、高血压病程≥59个月(OR=4.326,95%CI=1.950~9.595)、血钾<3.25 mmol/L(OR=4.714,95%CI=2.046~10.860)、GFR[Q4组:≤88.5 mL·min^(-1)·(1.73 m^(2))^(-1)](OR=4.106,95%CI=1.492~11.300)、基础血浆醛固酮>13.42 ng/dL(OR=8.756,95%CI=4.320~17.749)为AP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根据多因素筛选的变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肾小球滤过率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醛固酮产生腺瘤中细胞死亡和增殖机制
9
作者 高寅洁 童安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58-762,共5页
醛固酮产生腺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于其自主分泌醛固酮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细胞驱动基因突变的筛查。然而,在APA中,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死亡和增殖,以及腺瘤的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本文结合... 醛固酮产生腺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于其自主分泌醛固酮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细胞驱动基因突变的筛查。然而,在APA中,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死亡和增殖,以及腺瘤的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本文结合近期已发表的肾上腺组织相关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及表观遗传学等的研究,综述APA中细胞死亡与增殖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产生腺瘤 细胞增殖与凋亡 信号通路 多组学研究
下载PDF
ERAS理念下的后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亮 王东文 +4 位作者 曹晓明 张旭辉 胡操阳 李俊 郝海峰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809-812,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后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54例肾上腺醛固酮瘤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后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54例肾上腺醛固酮瘤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按照ERAS理念优化手术入路分成ERAS组(n=26)和对照组(n=28),ERAS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后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前入路手术,两组其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手术资料、手术并发症和术后随访结果,以及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术前血压、术前血钾和血醛固酮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ERAS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血钾和血压均恢复或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4、24、48 h 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伤口感染、迟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手术入路相比,ERAS理念下的后入路后腹腔镜肾上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效果满意,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使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并能早期下床活动,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后入路 醛固酮腺瘤 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醛固酮腺瘤中KCNJ5基因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贾冠军 吕红英 +8 位作者 侯明双 陈茜茜 徐静 黎永祥 李梦瑶 寇雨顺 马睿玲 滕政杰 伊琳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596,共10页
醛固酮腺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亚型,随着多组学研究的深入,在基因水平上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与醛固酮腺瘤发病相关的KCNJ5(potassium inwardly rectifying channel,subfamily J,member 5)基因作为原发性... 醛固酮腺瘤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亚型,随着多组学研究的深入,在基因水平上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与醛固酮腺瘤发病相关的KCNJ5(potassium inwardly rectifying channel,subfamily J,member 5)基因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常见的体细胞突变基因,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醛固酮腺瘤发病过程中KCNJ5基因的相关研究进行证据整合,从遗传学角度加深对醛固酮腺瘤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醛固酮腺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腺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KCNJ5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88例甲状旁腺激素与血钾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丹 秦映芬 +3 位作者 罗佐杰 梁杏欢 周嘉 蒙丽恒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类型[1-2]。Resnick等[3]在1986年发现部分PA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显著升高,推测PTH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目前PTH在不同亚型中的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类型[1-2]。Resnick等[3]在1986年发现部分PA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显著升高,推测PTH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目前PTH在不同亚型中的如何变化结论不统一,且PA合并PTH升高的患者经过补钾治疗PTH是否能恢复正常尚未见文献报道,故我们对本院近5年来确诊为PA并进行了血PTH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甲状旁腺激素 补钾治疗 醛固酮瘤
原文传递
醛固酮瘤组织体细胞KCNJ5基因错义突变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丹 李南方 +3 位作者 胡燕荣 杨海 周玲 林娜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2-866,共5页
目的 检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组织中体细胞KCNJ5基因错义突变情况,观察其错义突变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诊断并经过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醛固酮瘤患者的临床... 目的 检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瘤组织中体细胞KCNJ5基因错义突变情况,观察其错义突变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诊疗中心诊断并经过手术和病理诊断证实的醛固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46例,同时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应用PCR技术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所有标本的KCNJ5基因,比较组织细胞与外周血细胞基因错义突变的不同,并分析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联系。结果 46例醛固酮瘤组织中发现3种错义突变:c.451G〉C/A(p.G151R)(5/46),c.503T〉G(p.L168R)(4/46),c.830T〉A(p.S209T)(12/46)。其中c.830T〉A(p.S209T)为之前未报到突变。所有患者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错义突变。比较组织细胞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程、血K+、24h尿K+、肿瘤直径、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和家族史阳性比例等临床表型,发现G151R、L168R、S209T组间收缩压和血K+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51R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其他2组,而血K+则显著低于另2组。结论 46例醛固酮瘤组织中发现3种错义突变,分析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联系提示KCNJ5基因错义突变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发病相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存在其他与目前不同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KCNJ5基因 错义突变
原文传递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虹 汤正义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20-422,427,共4页
肾上腺静脉采血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本文通过不同方案,采用不同的参数及切点,分析其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肾上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手段相比较,阐明其在分型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醛固酮瘤
下载PDF
多层CT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琦 杜联军 +4 位作者 张欢 丁蓓 潘自来 陈克敏 方文强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多层CT(MDCT)表现,探讨MDCT在PA分型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患者的MDCT定位结果,探讨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和特... 目的:观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多层CT(MDCT)表现,探讨MDCT在PA分型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PA患者的MDCT定位结果,探讨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的MDCT表现和特点。结果:与术中所见对照发现,MDCT对PA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98.2%。与术后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显示,MDCT对PA亚型中APA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3.1%。结论:影像学检查对PA中APA和IHA的分型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MDCT对PA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诊断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血压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卓颖 何云锋 +3 位作者 张尧 全真 郭远 吴小候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7期2936-2941,共6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高血压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29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分为高血压组及治愈组,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血压、BM... 目的探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后高血压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294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分为高血压组及治愈组,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血压、BMI、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难治性高血压史、服药种类、血浆醛固酮/肾素(ARR)、醛固酮、肾素、最低血钾、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肿瘤直径、病变部位、手术方式、病理结果等资料,随访患者术后血压、醛固酮、肾素,并纳入分析。结果与治愈组比较,高血压组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收缩压、舒张压、BMI、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比例更高,高血压病程更长,服药种类更多,ARR、醛固酮、eGFR水平更低,肾素、最低血钾、甘油三酯水平更高,肿瘤直径更小,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增生的患者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血压病程、糖尿病、ARR均为术后高血压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后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预后 持续性高血压 肾上腺切除术 醛固酮腺瘤
下载PDF
影像学诊断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福康 周文龙 +4 位作者 吴瑜璇 祝宇 黄欣 王卫庆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7,220,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PA患者245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B超和CT检查,24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75例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将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与术中... 目的 探讨影像学诊断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PA患者245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B超和CT检查,24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75例行核磁共振(MRI)检查。将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与术中所见及其术后的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术中所见对照发现,B超、CT和MRI对PA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7%、98.2%和90.4%。与术后病理学诊断对比分析显示,B超、CT、MRI对PA亚型醛固酮瘤(APA)的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0%、90.7%和72.2%。结论 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对PA的定位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术前APA的准确定性诊断是外科成功治疗PA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董一飞 张英 +1 位作者 董徽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4-798,共5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理生理逻辑,临床获益更大。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SAAE)使部分肾上腺组织坏死,达到降低醛固酮水平的一种微创方法,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始探索用这种方法治疗PA。本文对SAAE治疗PA进行了汇总分析,就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 肾上腺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下载PDF
醛固酮瘤患者的血浆肾素水平及分布
19
作者 梁佳雨 荆颖 +8 位作者 申航 陈香均 骆文锦 宋颖 王越 胡金波 杨淑敏 吴飞飞 李启富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2-978,共7页
目的:分析醛固酮瘤(APA)患者血浆肾素浓度(PRC)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对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3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APA的200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0例,女性120例;... 目的:分析醛固酮瘤(APA)患者血浆肾素浓度(PRC)的分布特点以及其对诊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3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APA的200例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0例,女性120例;平均年龄45.6岁。血浆PRC测定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析PRC的分布特点,并以8.2 mU/L为切点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肾素分泌被抑制。结果:200例APA患者PRC的中位数为1.6 mU/L(范围为0.4~41.5 mU/L),其中PRC≤2 mU/L者最多,为116例;其次为2<PRC≤4 mU/L者,共41例。8.0%(16/200)APA患者PRC未被抑制(>8.2 mU/L)。其中,2.5%(5/200)的APA患者因PRC未被抑制使醛固酮/肾素比值偏低,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假阴性。结论:大部分APA患者血浆肾素低,但仍有小部分(8%)患者血浆肾素未被充分抑制,可导致其中一些患者筛查时漏诊。对于高度疑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即使筛查时肾素不低,仍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肾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醛固酮瘤
原文传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开颜 刘春晓 +3 位作者 郑嘉欣 李伟 吴准 邢金春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5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即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提高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中单纯性醛固酮腺瘤8例,合并亚...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即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提高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中单纯性醛固酮腺瘤8例,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腺瘤及瘤旁组织类固醇合成限速酶编码基因(CYP11B1和CYP11B2)的表达情况。结果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最大直径[(3.48±1.51)cm]大于单纯醛固酮腺瘤[(1.61±0.3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06);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患者血钾水平[(4.00±0.29)mmol/L]高于单纯醛固酮腺瘤[(3.15±0.7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0,P=0.032)。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并不少见,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库欣综合征 醛固酮瘤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