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酒分析方法(2007版)解读 被引量:7
1
作者 胡韶武 张国杰 《酿酒》 CAS 2007年第5期91-92,共2页
白酒中酒精度的测定预先要经过蒸馏。总酯的测定作空白试验,都与原方法不同且得以改进,毛细管柱色谱法的应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缩短了分析时间,且可用于酯、酸、醇、醛等特征分析,测定组分更多,分离效果更好。
关键词 白酒分析方法 酒精度 总酯 色谱分析 测定
下载PDF
A Field Survey to Assess the Consumption of <i>Nkang</i>for Standardization and Valorization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 被引量:1
2
作者 Acha Anna Afek Desobgo Zangue Steve Carly Nso Emmanuel Jong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2021年第3期107-123,共17页
In African communities, traditional beer drinking remains a unifying factor within its populations both socially, commercially, culturally, politically, in health and nutrition and for some ritual practices. In this r... In African communities, traditional beer drinking remains a unifying factor within its populations both socially, commercially, culturally, politically, in health and nutrition and for some ritual practices. In this research a field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nsumption of corn beer and in particular <i>Nkang</i>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 The tools that were employed to carry out these investigations included face-to-face interviews and the use of properly designed questionnaires. Results from 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ree types of maize-based beverages are drunk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ameroon, which are locally called <i>Kwacha</i> (whitish, most viscous and most turbid), <i>Sha-ah</i> (cream white, viscous and turbid) and <i>Nkang</i> (dark brown, least viscous and least turbid) in terms of colour, viscosity and turbidity. The percentage aware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se beers from the sampled population gave the following values;60.9% for <i>Kwacha</i>, 100% for <i>Sha-ah</i> and 89.1% for <i>Nkang</i>. Nonetheless, 54.5% of the 60.9% of those who were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i>kwacha</i> had at least tasted it. Also 98.2% out of the 100% for <i>Sha-ah</i> and 85.5% out of 89.1% for <i>Nkang</i> had tasted them, too. <i>Nkang</i>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preferred to <i>Sha-ah</i> then <i>Kwacha</i> in that order by the consumers since <i>Nkang</i> is very tasteful, least alcoholic, least turbid, least viscous, has the most attractive colour than the other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ulture of some localities in this region and as well as it is natural and nutritious. However, <i>Nkang</i> as well as the other two has varying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unsatisfactory conservation and short shelf-life. Hence are consumed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from their production. Because of the low alcoholic content of <i>Nkang</i>, the beverage is consumed by both adults (most elderly), children, those who have health problems and it is mostly preferred by some Christians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 Beer Kwacha Sha-ah Nkang alcoholic content Least Viscous Shelf-Life
下载PDF
1种快速测定黄酒中非糖固形物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志清 靳爽 +2 位作者 黄山 郑翠银 倪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152,共5页
从黄酒乙醇水体系和固形物体系的物化性质出发,创建了1种非糖固形物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4种黄酒非糖固形物的测定中。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测得黄酒中的非糖固形物含量,完全无需特殊设备,可以达到国家标... 从黄酒乙醇水体系和固形物体系的物化性质出发,创建了1种非糖固形物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4种黄酒非糖固形物的测定中。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测得黄酒中的非糖固形物含量,完全无需特殊设备,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中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非糖固形物 单位酒样质量 酒精度 固形物引起乙醇水体系的体积变化
原文传递
酵母菌株对低浓度啤酒酿造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帅 张开利 +1 位作者 张先锋 杜金华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8,共4页
啤酒酵母BY - 1,BY - 2 ,BY - 3和BY - 4分别接入 6°P、7°P、8°P麦汁中 ,10℃发酵。监控发酵过程中的酸度、pH值、酒精度 ,并对过滤啤酒进行感官品评。相同麦汁浓度下 ,4株酵母的发酵液酸度、pH、酒精度值无较大差异。... 啤酒酵母BY - 1,BY - 2 ,BY - 3和BY - 4分别接入 6°P、7°P、8°P麦汁中 ,10℃发酵。监控发酵过程中的酸度、pH值、酒精度 ,并对过滤啤酒进行感官品评。相同麦汁浓度下 ,4株酵母的发酵液酸度、pH、酒精度值无较大差异。发酵后 6°P麦汁pH值下降约 1.5 ,7°P、8°P麦汁下降约 1.2。发酵 6°P、7°P和 8°P麦汁时 ,BY - 2酵母所酿啤酒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株 低浓度啤酒 发酵 酒精度值 PH值 酸度
下载PDF
国标白兰地、威士忌及伏特加中问题的剖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建江 《酿酒科技》 2015年第1期65-67,72,共4页
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是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酒种。这3种酒在我国的现行标准分别为GB/T11856—2008、GB/T 11857—2008和GB/T 11858—2008。经核实这些标准酒精度的密度法计算式存在明显错误、相关符号的质量表述概念模糊、缺少密度测... 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是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酒种。这3种酒在我国的现行标准分别为GB/T11856—2008、GB/T 11857—2008和GB/T 11858—2008。经核实这些标准酒精度的密度法计算式存在明显错误、相关符号的质量表述概念模糊、缺少密度测定用天平。依据相关理论对其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旨在纠正标准中的错误,正确使用相关标准。此外,还提出了纠正这些标准中错误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标 酒精度 密度瓶法 问题 剖析
下载PDF
基于相关系数法与遗传算法的啤酒酒精度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49
6
作者 陈斌 王豪 +1 位作者 林松 赵杰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9-102,共4页
以啤酒的酒精度的快速检测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s,PLS)法建立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时波长筛选问题,提出将相关系数法与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GA)相结合提取光谱有效信息,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的方法。结... 以啤酒的酒精度的快速检测为研究对象,针对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LeastSquares,PLS)法建立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时波长筛选问题,提出将相关系数法与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s,GA)相结合提取光谱有效信息,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啤酒酒精度近红外光谱检测中,吸收光谱和一阶导数光谱的预测建模的波长个数分别减少了83%、82%,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0.42%、0.64%,不仅简化、优化了模型,而且增强了预测建模型的预测能力,是一种采用PLS法建立预测模型前行之有效的降低和优选波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遗传算法 偏最小二乘法 啤酒 酒精度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马美范 张印贞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4,共2页
研究了用化学氧化法测定白酒中乙醇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与国标密度瓶法相比具有快速的特点,与酒精计法相比具有结果准确的优点。化学氧化法与密度瓶法测得的结果一致,化学氧化法完全可用于白酒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化学氧化法 白酒 乙醇含量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吴均 黄传书 +1 位作者 赵珮 刘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以桑葚为原料,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糖度和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桑葚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6℃,初始糖度24.5°Bx,酵... 以桑葚为原料,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糖度和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桑葚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6℃,初始糖度24.5°Bx,酵母接种量0.10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桑葚果酒花色苷含量为208.79 mg/L,残糖量为3.1 g/L,酒精度为12.7%vol,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55%、97.82%。桑葚果酒呈澄清透明的紫红色,酒香馥郁,口感柔和,带有明亮的桑葚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酒 花色苷 酒精度 响应面 品质分析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黄酒的酒精度、总糖和总酸 被引量:22
9
作者 樊双喜 钟其顶 +6 位作者 李国辉 熊正河 邹慧君 钱斌 周建弟 谢广发 李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通过研究黄酒的近红外光谱和利用化学计量学的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快速检测黄酒的酒精度、总糖和总酸的近红外模型。用相关系数(R)、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相对分析误差(RPD)衡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R值分别为0.9994,0.998... 通过研究黄酒的近红外光谱和利用化学计量学的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快速检测黄酒的酒精度、总糖和总酸的近红外模型。用相关系数(R)、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和相对分析误差(RPD)衡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R值分别为0.9994,0.9989,0.9780,RMSECV值分别为0.0891,0.6980,0.0898,RPD值分别为27,21,4.8,RPD≥3表明建立的模型效果良好。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快速检测黄酒酒精度、总糖和总酸,为黄酒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快速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黄酒 酒精度 总酸 总糖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葡萄酒中的酒精度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豪 邬蓓蕾 +1 位作者 林振兴 岑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4,共3页
建立快速、简便的测定葡萄酒中酒精度的方法。以蒸馏水为背景,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透射法直接对葡萄酒样液进行测定,建立了葡萄酒酒精度定量分析模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近红外光谱法与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 建立快速、简便的测定葡萄酒中酒精度的方法。以蒸馏水为背景,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透射法直接对葡萄酒样液进行测定,建立了葡萄酒酒精度定量分析模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近红外光谱法与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其预测相关系数R2=0.998,和平均相对误差为0.5401%。该方法重复性好,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无污染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葡萄酒 酒精度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啤酒中乙醇的含量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陆道礼 林松 陈斌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89,共3页
建立快速测定啤酒中乙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法(NIR)。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FT-NIR),在近红外区域(750~2500nm)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测定啤酒中乙醇的含量,并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未知样品的预测结果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 建立快速测定啤酒中乙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法(NIR)。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FT-NIR),在近红外区域(750~2500nm)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测定啤酒中乙醇的含量,并将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对未知样品的预测结果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6个波数点时其最大相关系数为0.994,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4.529%,预测误差标准差为0.163。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啤酒中乙醇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替代常规的理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近红外光谱 啤酒 逐步回归分析 乙醇含量
下载PDF
糯米百香果果酒加工发酵配方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石小琼 郭雯慧 +5 位作者 谢诗敏 汪聿坤 谢艺欣 钟安妮 陈雪梅 马景蕃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84,共4页
为了加工糯米百香果果酒,以百香果为原料,糯米和白砂糖为辅料,采用闽西客家米酒曲和安琪果酒酵母进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发酵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发酵配方为,以100 g百香果果肉计,糯米65 g、果酒酵母0.4 g、... 为了加工糯米百香果果酒,以百香果为原料,糯米和白砂糖为辅料,采用闽西客家米酒曲和安琪果酒酵母进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发酵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发酵配方为,以100 g百香果果肉计,糯米65 g、果酒酵母0.4 g、客家米酒曲1.75 g、冷开水165 g。按此配方得出的产品具有以下特点:百香果香味浓郁、酒香醇厚、酸甜醇味柔和、且圆润爽口,酒精度15%Vol^18%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百香果果酒 加工 发酵配方 产品特点 酒精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精-大枣果酒发酵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7
13
作者 宋艺君 郭涛 +5 位作者 刘世军 吕慧锋 徐娜娜 叶建 焦慧 贺如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1,共6页
以干酵母为发酵剂,黄精、大枣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果酒的酿制,并对果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组分比、液料比和干酵母用量为影响因素,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 以干酵母为发酵剂,黄精、大枣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果酒的酿制,并对果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组分比、液料比和干酵母用量为影响因素,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黄精-大枣果酒最优的发酵条件为:物料组分比2∶3(g/g)、液料比30∶1(mL/g)、干酵母用量0.35 g/L,感官评分和酒精度分别为(90.67±1.53)分、9.23%±0.30%vol;黄精-大枣果酒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分别达到了99.5%、92.0%。优选出的黄精-大枣果酒发酵工艺可行,发酵过程抗氧化活性呈峰形变化,可为黄精-大枣果酒的发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大枣果酒 响应面法 发酵 感官评分 酒精度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啤酒酒精度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冯尚坤 徐海菊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以啤酒酒精度的快速测定为研究对象,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BP),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构造了三层的神经网络结构,建立了PCA-BP神经网络模型,达到满意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后,验证集预测均方差、平... 以啤酒酒精度的快速测定为研究对象,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BP),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构造了三层的神经网络结构,建立了PCA-BP神经网络模型,达到满意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后,验证集预测均方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回收率范围分别为0.114、1.131%和97.91%~104.59%,其效果优于PL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NIR) 啤酒 酒精度 人工神经网络(ANN) 偏最小二乘(PLS)
下载PDF
采用GC-IMS比较不同贮存时间酱香型白酒的挥发性成分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菲 段佳文 +3 位作者 蒋英丽 沈毅 李贺贺 孙宝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40,共8页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方法,目前在白酒领域应用较少,该研究探究了GC-IMS应用于白酒分析的最优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盐离子浓度对物质检测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方法,目前在白酒领域应用较少,该研究探究了GC-IMS应用于白酒分析的最优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盐离子浓度对物质检测影响不大,可不加盐直接分析;最优酒样稀释度为10%;最优平衡体积为1 mL,平衡温度为60℃,平衡时间为10 min。利用最优方法对同一轮次不同贮存时间的郎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部分酯类物质、醛酮类物质在贮存较久的酒样中含量偏高,贮存时间为15和20年的酒样中,乙酸丁酯、己酸甲酯、戊醇、戊酸乙酯、庚酸乙酯、异己酸乙酯、己酸丙酯、正己醇、辛酸乙酯、2-戊酮、戊醛含量显著升高。该研究为GC-IMS应用于白酒,特别是不同贮存时间酱香型白酒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酱香型白酒 盐离子 酒精度 平衡体积 平衡温度
下载PDF
桑椹果酒主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晶 左勇 +5 位作者 谢光杰 黄丹丹 孙时光 张鑫 秦世蓉 何颂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8-22,28,共6页
为揭示桑椹果酒主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在糖度150 g/L、柠檬酸添加量1 g/L、温度26℃、酵母接种量2 g/L条件下,对不同发酵阶段桑椹果酒p H、总酸、挥发酸、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有机酸和感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揭示桑椹果酒主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在糖度150 g/L、柠檬酸添加量1 g/L、温度26℃、酵母接种量2 g/L条件下,对不同发酵阶段桑椹果酒p H、总酸、挥发酸、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有机酸和感官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主发酵过程中,p H先下降后上升,总酸先升高后降低,挥发酸、酒精度、干浸出物逐渐升高,总糖逐渐下降,发酵6 d时,理化指标趋于稳定。发酵结束后,理化指标分别为:p H4.22、总酸4.31 g/L、挥发酸0.72 g/L、酒精度7.22%vol、干浸出物20.15 g/L、总糖1.55 g/L;有机酸含量中,酒石酸、乳酸、柠檬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184、2.303、1.115 g/L;通过感官评价,发酵6 d后,桑椹果酒感官达到最佳,主发酵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果酒 酒精度 挥发酸 有机酸 变化
下载PDF
苹果酒高产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安东 李艳梅 +1 位作者 吴云汉 孙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Y0 2 为出发菌株 ,用紫外线 (UV)和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NTG) 2种诱变剂进行诱变后 ,对苹果汁进行发酵实验 .结果表明 :经紫外线照射 2 40s后 ,获得了一株产酒率较高的菌株UV - 1,该菌株发酵周期适当 ,发...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Y0 2 为出发菌株 ,用紫外线 (UV)和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NTG) 2种诱变剂进行诱变后 ,对苹果汁进行发酵实验 .结果表明 :经紫外线照射 2 40s后 ,获得了一株产酒率较高的菌株UV - 1,该菌株发酵周期适当 ,发酵液残糖量和酸度适中 ,第 7d发酵达到峰值时酒精度为 8 6 % (标准 ) ,比对照出发菌株高出 6 1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酒 酵母菌 诱变选育 紫外线 亚硝基弧 诱变剂 产酒率
下载PDF
葡萄酒和黄酒中酒精度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国辉 高红波 +2 位作者 王道兵 常迪 钟其顶 《酿酒科技》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快速蒸馏仪与酒精度快速测定仪分析葡萄酒和黄酒的酒精度。优化验证了馏出液体积和不同校正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相关方法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测定精确度为±0.03%vol,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15%和0.18%... 采用快速蒸馏仪与酒精度快速测定仪分析葡萄酒和黄酒的酒精度。优化验证了馏出液体积和不同校正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相关方法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测定精确度为±0.03%vol,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15%和0.18%,对于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和黄酒的测定值与酒精计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无差异(p>0.05)。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在3分钟之内完成蒸馏与测定,准确性、时效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相关检测机构及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生产指导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蒸馏器 酒精度 黄酒 葡萄酒
下载PDF
响应面法对洋葱酒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升升 徐怀德 +1 位作者 李钰金 晏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目的:为充分利用洋葱资源,制得具有良好口感与保健功能的洋葱酒。方法:以黄皮洋葱为原料,选择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进行前处理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洋葱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洋葱在539W微波条件下处理20min,按料液比1:3(g/mL)打浆... 目的:为充分利用洋葱资源,制得具有良好口感与保健功能的洋葱酒。方法:以黄皮洋葱为原料,选择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洋葱进行前处理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洋葱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洋葱在539W微波条件下处理20min,按料液比1:3(g/mL)打浆,在发酵温度25.3℃、酵母菌接种量0.84%、发酵时间48.36h条件下发酵,制得洋葱酒乙醇体积分数9.7%,总黄酮的浸出率为65.1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时间与洋葱酒酒精含量和黄酮浸出率之间回归模型极显著,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结论:微波处理可明显除去洋葱的葱臭味,并得出了洋葱酒发酵的最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酒 预处理 乙醇体积分数 黄酮浸出率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卷丹百合茶酒的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丽 何娟 +2 位作者 周荣菊 吴永康 李刚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5-198,共4页
以梵净山卷丹百合和绿茶为原料,考察发酵温度、初始pH值、酵母接种量和初始糖度对卷丹百合茶酒酒精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卷丹百合茶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卷丹百合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初始p H5.0,接种... 以梵净山卷丹百合和绿茶为原料,考察发酵温度、初始pH值、酵母接种量和初始糖度对卷丹百合茶酒酒精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卷丹百合茶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卷丹百合茶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初始p H5.0,接种量0.07%,初始糖度18°Bx,在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所得卷丹百合茶酒酒精度为9.23%vol,还原糖含量为0.30 g/L,总糖含量为8.34 g/L,总酸含量为7.33 g/L,茶多酚含量为0.68 g/L,感官评分为21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茶酒 发酵条件 酒精度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