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对涂层血管支架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
1
作者 金健 黄楠 +4 位作者 雷跃昌 景凤娟 陈俊英 赵安莎 吴熹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索血液对涂层血管支架作用的基本理论。方法①现今运用的不锈钢支架(ss)以新型生物材料氧化钛(Ti-0)涂层;②(Ti-0)通过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的活性氨基偶联将清蛋白和肝素(ALB)再涂层在改性支架的表面;③体外血小板(PL)粘附试... 目的探索血液对涂层血管支架作用的基本理论。方法①现今运用的不锈钢支架(ss)以新型生物材料氧化钛(Ti-0)涂层;②(Ti-0)通过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的活性氨基偶联将清蛋白和肝素(ALB)再涂层在改性支架的表面;③体外血小板(PL)粘附试验;④动物犬股动脉内植入双涂层(SS+Ti-0+Alb)试验片分别与单涂层(SS+Ti-0)试验片和光祼(SS)试验片作对照。6个月后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粘附的PL的数量和形态。结果体外和体内试验的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吸附和发生形态变化的PL量呈SS+Ti-0+Alb<SS+Ti-0<SS。结论纤维蛋白原(FIG)对涂层支架不传出电子,并且与涂层支架表面材料有相近似的界面张力,保证了FIG与PL本身结构正常的构象稳定,在构象正常的FIG内对PL的作用靶位与FIG相互连接的位点不被暴露,不引发凝血。通过预处理使清蛋白与肝素以化学键方法与支架结合,FIG更难被支架吸附,保持自身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蛋白 肝素 血液相容性 血管支架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的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杰 吴熹 +8 位作者 黄楠 徐标 景凤娟 陈俊英 冷永祥 杨苹 王进 孙鸿 赵安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97-1101,共5页
探索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的血液相容性。(1)研制Ti-O,切割成薄膜;(2)Ti-O薄膜涂层白蛋白和肝素;(3)血小板(platelet,PL)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试验测FIG吸附量;... 探索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与吸附白蛋白、肝素的新型血管支架材料氧化钛(Titanium Oxide,Ti-O)的血液相容性。(1)研制Ti-O,切割成薄膜;(2)Ti-O薄膜涂层白蛋白和肝素;(3)血小板(platelet,PL)吸附试验;(4)酶联免疫试验测FIG吸附量;(5)动物犬股动脉内植入涂层的Ti-O薄膜与对照试片Ti-O和不锈钢(Stainless steel,SS)薄膜。结果发现:Ti-O完全具有固定白蛋白和肝素的结构与性能,比未涂层的Ti-O能更一步减少PL和FIG的吸附,实验动物体内薄膜6个月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黏附的PL少,形态无改变,血管内无血栓,优于未涂层的Ti-O,更明显优于SS。Ti-O为N型半导体,不易接受FIG的电荷,并且与血细胞有相似的界面张力,决定生物材料Ti-O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Ti-O对白蛋白、肝素有极好的亲和力是因以化学键相结合,在血中进一步减少FIG和PL被涂层的Ti-O吸附。实验证明涂层的Ti-O有持久和稳定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肝素 血管支架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