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axy基因的RNA沉默使转基因小麦种子中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英文)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加瑞 赵伟 +4 位作者 李全梓 叶兴国 安宝燕 李祥 张宪省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6-854,共9页
通过RNAi策略转化小麦,以降低小麦种子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小麦中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是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starchsynthaseI,GBSSI,即WAXY蛋白),通过RTPCR方法从小麦种子中分离出Waxy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在基因... 通过RNAi策略转化小麦,以降低小麦种子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小麦中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是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starchsynthaseI,GBSSI,即WAXY蛋白),通过RTPCR方法从小麦种子中分离出Waxy基因。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在基因组中存在3个Waxy基因。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出在授粉后的小麦种子中检测到WaxymRNA。利用RNA沉默策略,将Waxy编码区683bp的正向和反向片段以及150bp内含子,连接于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中玉米ubi1启动子下游。以扬麦10号授粉后15d的幼胚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转化。通过PCR、RTPCR和叶片离体褪绿实验鉴定出4株转基因植株。小麦胚乳I2KI染色和直链淀粉含量测定表明这4株转基因植株直链淀粉含量明显下降。研究结果表明Waxy基因的RNA沉默使转基因小麦种子直链淀粉的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WAXY RNA干涉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 直链淀粉
下载PDF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基因转化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赵桂兰 刘艳芝 +3 位作者 李俊波 徐洪志 刘莉 尹爱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8,共5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用含NPT -Ⅱ和Barnase基因导入到大豆幼胚 ,大豆子叶节中 ,然后经过含Kan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批Barnase转基因植株。经PCR扩增结果 ,证实此基因已整合到大豆中 ,在当代植株中生物学特性观察。花粉粒不育率在...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用含NPT -Ⅱ和Barnase基因导入到大豆幼胚 ,大豆子叶节中 ,然后经过含Kan的筛选培养基中连续筛选 ,获得一批Barnase转基因植株。经PCR扩增结果 ,证实此基因已整合到大豆中 ,在当代植株中生物学特性观察。花粉粒不育率在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杆菌介导法 Barnase基因 基因转化 雄性不育 基因型 选择压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B.t.基因和CpTI基因对花椰菜的转化 被引量:26
3
作者 徐淑平 卫志明 +2 位作者 黄健秋 钟仲贤 徐悌惟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B .t.基因和Cp TI基因分别导入花椰菜“杂交 75天”的父本和母本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细胞 ,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过预培养的下胚轴切段用根癌农杆菌 (LBA44 0 4/ pG BI4A2B ,含B .t .基因 ;LBA44 0 4/pBRLC ...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B .t.基因和Cp TI基因分别导入花椰菜“杂交 75天”的父本和母本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细胞 ,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过预培养的下胚轴切段用根癌农杆菌 (LBA44 0 4/ pG BI4A2B ,含B .t .基因 ;LBA44 0 4/pBRLC ,含CpTI基因 )进行感染后 ,共培养 48h ,继续培养 30d后 ,将分化芽转移至筛选培养基上。 10d后 ,大多数分化芽的顶端变成紫色 ,2 0d后紫色芽逐渐变白死亡 ,而转化芽在选择培养基上长成小植株。小植株移至大田能正常生长、开花、结籽。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介导 B.t.基因 CPTI基因 花椰菜 转化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获得稗草Ecppc转基因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彬 丁在松 +5 位作者 张桂芳 石云鹭 王金明 方立锋 郭志江 赵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采用携带pUbi-Ecppc质粒的3个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EHA105和C58c1),对经过预培养10-12 d的春小麦品种扬麦158、Bobwhite和扬麦12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对筛选中的抗生素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受体基因型、菌株... 采用携带pUbi-Ecppc质粒的3个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EHA105和C58c1),对经过预培养10-12 d的春小麦品种扬麦158、Bobwhite和扬麦12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对筛选中的抗生素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温度和时间、受体基因型、菌株-质粒组合等影响转化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首次将单子叶野生C4植物稗草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Ecppc)导入不同基因型小麦受体,并得到具有潮霉素(Hyg)抗性的转化植株。从816块共培养愈伤组织中转化得到34株抗性植株,其中14株PCR检测为阳性。扬麦158的转化效率达3.03%。Southern和RT-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小麦基因组并得到正确的转录。生理学检测显示,转基因小麦植株的光合速率和PEPC活性都有所提高。说明Ubiqintin基因启动子控制的稗草PEPC cDNA基因在小麦中可以正确表达和起到一定的生理作用。这些工作为进一步探讨PEPC对小麦光合作用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农杆菌介导法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高效基因转化系统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惠 赵原 种康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以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的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法虽已建立,但转化频率仍有待提高。本文以粳稻(Oryzasativa)品种(中花10号和中花11号)的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对组织培养体系及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改进的农... 以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的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法虽已建立,但转化频率仍有待提高。本文以粳稻(Oryzasativa)品种(中花10号和中花11号)的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对组织培养体系及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改进的农杆菌介导的水稻高效遗传转化系统。农杆菌菌株为EHA105,质粒载体是pUN1301/OsRAA1,其中含有标记基因GUS和筛选基因HPT。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NBD2(NB+2mg·L^(-1)2,4-D),继代培养基为NBD0.5,预分化与分化培养基为RE1(MS+1mg·L^(-1)6-BA+0.25mg·L^(-1)NAA+0.5mg·L^(-1)KT+0.2mg·L^(-1)ZT)和RE2(MS+1mg·L^(-1)6-BA+0.5mg·L^(-1)NAA+0.5mg·L^(-1)KT+0.2mg·L^(-1)ZT)。另外,还分析了影响T-DNA转移的多种因素,如外植体种类、愈伤组织预培养基和愈伤组织继代次数等。采用优化的转化程序,水稻愈伤组织转化率和植株转化率可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 水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棉花大规模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传亮 武芝霞 +3 位作者 张朝军 李凤莲 王玉芬 李付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68-775,共8页
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体系进行了综合改进,突破基因型的限制,使多品种或基因型 10个以上 的我国主栽棉花品种 系 转化成功,其中中棉所24号发展成为快速模式化转化品种 转化周期5~7个月,转化率8.1% ,CCRI27、CCRI36等多个品种转... 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体系进行了综合改进,突破基因型的限制,使多品种或基因型 10个以上 的我国主栽棉花品种 系 转化成功,其中中棉所24号发展成为快速模式化转化品种 转化周期5~7个月,转化率8.1% ,CCRI27、CCRI36等多个品种转化体系基本成熟.不同转化体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40%,愈伤组织胚性愈伤诱导率达到10%~40%,转化率总体平均达到1.8%,并对大批量再生苗的鉴定予以程序化.实现棉花转基因规模化,达到年产转基因棉花植株2000~4000株以上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规模化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与基因枪轰击法结合在植物遗传转化上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耿立召 刘传亮 李付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5-210,共6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 和基因枪轰击法 particlebombardmenttransformation 是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农杆菌介导法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系统,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拷贝...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 和基因枪轰击法 particlebombardmenttransformation 是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农杆菌介导法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系统,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拷贝数低,遗传稳定性好;基因枪转化法不受材料基因型的限制.通过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发展了3种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轰击法相结合的遗传转化方法,分别为农杆枪法、基因枪轰击/农杆菌感染法、金粉或钨粉包裹菌体细胞作为微弹轰击法.对3种结合转化方法的技术途径、原理、转化受体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基因枪轰击法 农杆枪法 遗传转化
下载PDF
苎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虫转基因苎麻的获得 被引量:26
8
作者 易自力 李祥 +2 位作者 蒋建雄 王志成 刘清波 《中国麻业》 2006年第2期61-66,共6页
建立了以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的高效苎麻再生体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到苎麻体内,获得了16株独立来源的转化植株。经点杂交分析和PCR-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有12株苎麻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Bt基因。
关键词 苎麻 农杆菌介导转化 BT基因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黄瓜炭疽菌遗传转化 被引量:17
9
作者 方丽 刘海青 +1 位作者 宋凤鸣 郑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0-366,共7页
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获得T-DNA插入突变体体系,包括农杆菌使用浓度、农杆菌与炭疽菌孢子共培养时间、抗生素配合使用抑制农杆菌污染等、所用的转化载体pBIG2RHPH2-GUS-GFP除了抗生素选... 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获得T-DNA插入突变体体系,包括农杆菌使用浓度、农杆菌与炭疽菌孢子共培养时间、抗生素配合使用抑制农杆菌污染等、所用的转化载体pBIG2RHPH2-GUS-GFP除了抗生素选择标记外还携带有融合GFP—GUS报告基因.转化10。个孢子平均可获得约150~200个潮霉素抗性转化子.PCR检测表明,所有潮霉素抗性转化子菌株都能从其基因组DNA中扩增到转化载体中的GUS基因片段,而且都能产生GFP荧光或GUS染色阳性、转化子菌株经过连续继代培养后保持稳定.随机对36个转化子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发现1个转化子菌株对黄瓜致病性下降,1个丧失致病性,而大多数表现为野生型致病性.农杆菌介导转化瓜类炭疽菌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构建大库容量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致病性突变体筛选以及致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炭疽病菌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T-DNA插入突变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籼稻 被引量:19
10
作者 胡昌泉 徐军望 +3 位作者 苏军 陈在杰 朱祯 王锋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65-68,共4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胚乳特异性表达谷蛋白1(Glutelin1,Gtl)基因控制下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共获得53个独立转化再生植株。PCR检测表明,sss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胚乳特异性表达谷蛋白1(Glutelin1,Gtl)基因控制下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共获得53个独立转化再生植株。PCR检测表明,sss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后代直链淀粉含量较对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 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直链淀粉含量
下载PDF
百合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余桂红 马鸿翔 +2 位作者 周淼平 黄益洪 陆维忠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19,共5页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作为研究材料建立了百合农杆菌介导的受体系统。鳞片块不定芽的分化以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2,4-D和0.5mg/LBA为最好;试管苗小叶块和小鳞茎块的不定芽分化均以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BA和0.05mg/LIAA...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作为研究材料建立了百合农杆菌介导的受体系统。鳞片块不定芽的分化以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2,4-D和0.5mg/LBA为最好;试管苗小叶块和小鳞茎块的不定芽分化均以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BA和0.05mg/LIAA为最好;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小叶块确定为100mg/L,而小鳞茎块确定为125mg/L;羧苄青霉素抑菌浓度确定为300~4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受体系统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川草二号老芒麦胚性愈伤组织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达旭 张杰 +5 位作者 赵建 张艺 李力 刘素君 陈飞 杨志荣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1,共7页
以川草二号老芒麦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经过对培养基的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系统。转化载体为pCAMBIA1304质粒,其T-DNA上携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tII)和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基因(ppIP),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结构... 以川草二号老芒麦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经过对培养基的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建立了愈伤组织再生系统。转化载体为pCAMBIA1304质粒,其T-DNA上携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tII)和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基因(ppIP),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转化结构致密、颗粒状、黄白色的胚性愈伤组织。通过潮霉素筛选和对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同时优化了农杆菌遗传基因转化的参数,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川草二号老芒麦程序化转基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草二号老芒麦 愈伤组织再生 类产碱假单胞菌杀虫蛋白基因 农杆菌转化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试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23
13
作者 吴英杰 姜波 +3 位作者 张岩 李彦邦 贺琳 王玉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以烟草叶片为试材,用转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进行遗传转化。通过分析菌液不同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及共培养时间对GUS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其瞬时表达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用OD600值为0.6的农杆菌侵染6min... 以烟草叶片为试材,用转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进行遗传转化。通过分析菌液不同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及共培养时间对GUS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其瞬时表达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用OD600值为0.6的农杆菌侵染6min,在培养基中添加12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共培养2d,能够得到高效的GUS基因瞬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农杆菌转化 GUS基因 瞬时表达
下载PDF
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景雪 杜建中 +2 位作者 荣二花 李晓灿 孙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油菜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建立了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发现,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转化中,较好的转化体系是: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前进行3d的预培养。农... 利用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外植体,对油菜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建立了油菜下胚轴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研究发现,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转化中,较好的转化体系是:外植体在农杆菌侵染前进行3d的预培养。农杆菌的浸染浓度为OD600=0.2~0.4。共培养时的pH值为5.2。在转化后的分化培养基中附加30μmol/LAg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胚轴 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转化 遗传转化体系 甘蓝型油菜 分化培养基 外植体 预培养 pH值 共培养 MOL 侵染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转化系统的优化 被引量:19
15
作者 熊伟 马耀华 +1 位作者 胡碧波 陈保善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以马铃薯品种PB04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比较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感染时间、预培养及共培养时间)对马铃薯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选择压浓度和加入时间对抗性愈伤出芽的影... 以马铃薯品种PB04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对其再生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比较不同转化条件(菌液浓度、感染时间、预培养及共培养时间)对马铃薯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选择压浓度和加入时间对抗性愈伤出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素(ZT)2mg/L,萘乙酸(NAA)0.01mg/L条件下能有效地提高马铃薯愈伤组织分化率;(2)外植体经过2d的预培养,在OD600=0.8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10min后,抗性愈伤诱导率最高。(3)头孢霉素(Cef)比羧苄青霉素(Car)更适合用于马铃薯外植体的遗传转化。(4)农杆菌侵染后恢复培养5~7d再加入卡那霉素(Km)50mg/L能有效地提高外植体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马铃薯 外植体 系统优化
下载PDF
提高植物农杆菌转化效率辅助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叶兴国 王新敏 +3 位作者 王轲 杜丽璞 林志珊 徐惠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007-3019,共13页
农杆菌介导是目前转基因植物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同植物间利用农杆菌转化的转化效率差异很大,高效农杆菌转化体系对于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型、外植体... 农杆菌介导是目前转基因植物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同植物间利用农杆菌转化的转化效率差异很大,高效农杆菌转化体系对于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型、外植体及其生理状态、农杆菌菌株、培养基成分、共培养条件等。对于一些难转化的植物来说,辅助因素对转化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一些辅助因素及其作用,包括植物材料微创伤处理和干燥处理、培养基中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使用、农杆菌中额外拷贝Vir和植物细胞中VIP(VirE2 interacting protein)过表达、载体上核基质附着序列引入等,以期为进一步改进难转化作物如小麦、大豆等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农杆菌转化 微创伤处理 抗氧化剂 干燥处理 核基质附着序列
下载PDF
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任春梅 高必达 +2 位作者 张学文 何迎春 苏建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为了获得抗真菌病的番茄材料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子叶 ,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植株 ,PCR检测初步证明细菌几丁质酶基因已整合到番茄的基因组 .同时对番茄耐 Kan水平、转化受体的预培养以及共培后洗涤抑菌进... 为了获得抗真菌病的番茄材料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细菌几丁质酶基因转化番茄子叶 ,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转化植株 ,PCR检测初步证明细菌几丁质酶基因已整合到番茄的基因组 .同时对番茄耐 Kan水平、转化受体的预培养以及共培后洗涤抑菌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 5 0 m g/ L 时就能完全抑制番茄子叶再生 ;共培后直接用抑菌剂洗涤的抑菌效果较好 ;番茄子叶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几丁质酶 基因转化 番茄 农杆菌介导法
下载PDF
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效率的因素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双成 王世全 +4 位作者 尹福强 邹良平 起登风 江洪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7,共7页
以3个籼稻品种和2个粳稻品种为对象,对农杆菌转化水稻过程中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GL1和EHA105按一定比例混合共转化和转化前菌体重悬对抗性愈伤率有显著影响;琼脂粉加倍和超净工作台上风干4h的方法因能明显提... 以3个籼稻品种和2个粳稻品种为对象,对农杆菌转化水稻过程中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GL1和EHA105按一定比例混合共转化和转化前菌体重悬对抗性愈伤率有显著影响;琼脂粉加倍和超净工作台上风干4h的方法因能明显提高抗性愈伤率和分化率而被认为是最适合的干燥培养方式;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或脯氨酸(Pro)可以提高分化率;壮苗时加入适量的NAA有利于壮根并提高移栽成活率。应用此农杆菌转化系统,获得了一批经PCR和点杂交鉴定的转基因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转化 水稻 农杆菌转化系统 二甲基亚砜 分化培养基 移栽成活率 转基因植株 粳稻品种 籼稻品种 转化效率 比例混合 培养方式 杂交鉴定 分化率 对抗性 共转化 高抗性 工作台 脯氨酸 NAA PCR 愈伤 体重 适量 壮苗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珍 朱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研究不同的番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植物表达载体和选择系统等对番茄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d苗龄的子叶或13d苗龄的下胚轴,预培养2d,侵染20min,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玉米素(1.0~2.0mg·... 研究不同的番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苗龄、外植体类型、植物表达载体和选择系统等对番茄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d苗龄的子叶或13d苗龄的下胚轴,预培养2d,侵染20min,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玉米素(1.0~2.0mg·L^-1)和IAA(0.1~0.2mg·L^-1),以75~100mg·L^-1的卡那霉素筛选,番茄的转化频率最高,分别为51.4%和37.5%.且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质粒p2301和pBI121作为植物表达载体,其转化频率高于以潮霉素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1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系统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茎尖导入DREB1A基因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20
作者 梁欣欣 刘录祥 +4 位作者 赵林姝 张举仁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研究以小麦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选用小麦品种H6756,以茎尖为受体进行了农杆菌转化。构建了含有拟南芥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及除草剂bar基因的表达载体pC3300IS-DREB1A,酶切鉴定此载体,结果证明其连接完全正确,具有... 为了研究以小麦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选用小麦品种H6756,以茎尖为受体进行了农杆菌转化。构建了含有拟南芥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及除草剂bar基因的表达载体pC3300IS-DREB1A,酶切鉴定此载体,结果证明其连接完全正确,具有转录和表达的功能。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茎尖导入DREB1A基因,共获得247株转化苗。转化苗经除草剂筛选,获得66株抗性苗,对抗性苗进一步进行PCR检测,有30株抗性苗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转化率达到12.1%,初步说明本试验中以小麦茎尖为受体的转化系统用于基因转化是可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尖 DREB1A 农杆菌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