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农业环保型技术的农户生计资产评估及差异性分析——以湖北武汉、随州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祺琪 张俊飚 +1 位作者 蒋磊 程琳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8-899,共12页
当前农业生产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农户人力、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与心理资产也随之变化。鉴于此,本文以改进的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理论依据,选取23个农户生计资产指标,采用主观实地调研修正权重与客观熵值法确权相结合的方法,... 当前农业生产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农户人力、自然、物质、金融、社会与心理资产也随之变化。鉴于此,本文以改进的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理论依据,选取23个农户生计资产指标,采用主观实地调研修正权重与客观熵值法确权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农户的六维生计资产进行了量化评估及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1)农户生计总资产差异性显著,极差高达5.06倍;农户分维资产分布不均,且差异明显;(2)纯农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与非农户生计总资产分布不均,且极差较大,但兼业农户的生计总资产高于纯农户;(3)不同类型农户的分维生计资产优劣不同,人力、社会与心理资产方面,一兼农户与非农户占优;物质资产方面,纯农户与二兼农户具有明显优势;金融资产方面,非农户与二兼农户占优;自然资产方面,一兼农户与纯农户具有明显优势;(4)不同类型农户的分维心理资产存在明显差异,一兼农户与纯农户的自信指数较高,非农户与一兼农户幸福感指数略高,纯农户与一兼农户能较为直观且客观的对环境感知给出评价,且评价值相近,纯农户与非农户的韧性指数较高,兼业化农户与非农户容易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保型技术 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生计资产评估 农户兼业化 熵值法 湖北省
原文传递
我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特点、症结及对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曙辉 宋天庆 +1 位作者 欧阳作富 陈怀军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97,共5页
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总体呈现出广泛性和复杂性、市场的非对称性、分布的地域性、加工品的低安全性、设施生产的高风险性和污染物的嬗变性等突出特点。从思想观念、发展方式、生态环境、劳动者素质、法规制度与科学... 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总体呈现出广泛性和复杂性、市场的非对称性、分布的地域性、加工品的低安全性、设施生产的高风险性和污染物的嬗变性等突出特点。从思想观念、发展方式、生态环境、劳动者素质、法规制度与科学技术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危机的主要诱致因素。提出了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提高生产经营者素质、完善法规政策与制度、加快科技创新与进步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食品 质量安全 地域性 高风险性 环境保护 法规政策 科技创新
原文传递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农业环保技术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肖童觉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10期41-42,共2页
发展生态农业和重视对农业环保技术进行应用则有很大的必要性。本文对常见的农业环保技术和应用这些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然后对如何高效应用农业环保技术的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环保技术 应用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娟 马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269-271,共3页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的生态宜居目标,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作用。从产教融合角度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岗位需求、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与实践安排等方面对高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了...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制定的生态宜居目标,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作用。从产教融合角度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岗位需求、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与实践安排等方面对高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更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环境保护技术专业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农药污染控制与现代植保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傅锡敏 周立新 +1 位作者 龚艳 夏萍 《中国农机化》 2006年第3期40-42,共3页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化肥流失、农药流失、农用地膜等。采用先进植物保护技术可减少农药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是根据不同...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化肥流失、农药流失、农用地膜等。采用先进植物保护技术可减少农药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是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综合应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它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农作物防治病虫草害的主要方法,先进的施药方法与施药机械是保证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污染源 植物保护技术 施药技术 施药机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