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寻乌调查》对公共地主本质的揭示及其意义
1
作者 曹春荣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7-11,共5页
《寻乌调查》中所谓的“公共地主”,包括祖宗地主、神道地主、政治地主,它们占有的土地统称为公田。这类公田不仅在一邑土地总面积中占比很高,而且往往以“公共”“公平”“公益”面目示人,掩盖它们对广大劳苦群众的经济剥削与精神奴役... 《寻乌调查》中所谓的“公共地主”,包括祖宗地主、神道地主、政治地主,它们占有的土地统称为公田。这类公田不仅在一邑土地总面积中占比很高,而且往往以“公共”“公平”“公益”面目示人,掩盖它们对广大劳苦群众的经济剥削与精神奴役。毛泽东在文中以调查所得事实为依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无情揭示了寻乌公共地主的本质,为苏区各地动员群众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摧毁封建地主势力,达成民主革命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寻乌调查 公共地主 土地斗争 推翻绅权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思想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尹振涛 《金融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译介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基础上,将这一学说应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形成了包括实行商品经济、利用货币关系摧毁旧货币机构和建立新货币机构、清查旧货币和通行新货币、独占货币发行和统一货币制度、控制纸币发行数量和保证纸币流通信用、坚持经济发行货币和积极组织回笼货币、努力吸收储蓄存款和贷款投放生产事业等一系列思想在内的红色货币思想。以红色货币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第一次大规模建立货币体系的实践,全面推动了革命战争环境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为日后构建成熟的货币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货币 革命根据地
原文传递
探析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民的革命心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昭国 雷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2-86,共5页
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然当革命还是遥望海中只能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时,其革命心态却是颇为复杂的。传统心理的沉淀、安全感的渴求、中共某些错误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的造谣、中伤以及认同革命所需时间过渡等多种因素的交... 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然当革命还是遥望海中只能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时,其革命心态却是颇为复杂的。传统心理的沉淀、安全感的渴求、中共某些错误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的造谣、中伤以及认同革命所需时间过渡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农民产生了对革命的畏惧、参加革命时的从众与游移、革命需求的保守和低调等多元心理。分析这一时期的农民革命心态,一方面,可以看出贫穷与革命并不是简单的逻辑必然,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 农民 革命心态
下载PDF
论毛泽东土地革命时期的新闻思想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新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根据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对党和红军的新闻宣传提出了具有现实指导性和理论创新性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有:武装斗争与新闻宣传并重的思想;报纸是一切工作之... 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根据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对党和红军的新闻宣传提出了具有现实指导性和理论创新性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有:武装斗争与新闻宣传并重的思想;报纸是一切工作之武器的思想;在新闻业务上,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增强内容的吸引力、维护真实严禁扯谎、消息中不排除议论,语言文字浅白通俗等等。这些思想在当时对党和红军报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今天的新闻事业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闻思想 土地革命战争 宣传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服饰及其价值谱系
5
作者 廖江波 吴晓晴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
红军服饰作为革命文物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其历史沿革记录着人民军队苦难辉煌的建军之路。基于红色文物、口述史及文献的角度,追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服饰的质料、款式、色彩、装饰,分析其形制特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 红军服饰作为革命文物镌刻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其历史沿革记录着人民军队苦难辉煌的建军之路。基于红色文物、口述史及文献的角度,追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服饰的质料、款式、色彩、装饰,分析其形制特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经历了从有什么穿什么到换装制式服饰的过程,红军制式服饰诞生前以红领巾和红袖章寓意红色的队伍,制式的红军服饰以红五角星和红领章为最显著标志。红军服饰筹措渠道多元化,从而造成款式、面料、色彩上的多样性,难以做到服饰形制上完全统一。苏区物质供应困难,粗布中山装、红领章、红五星、八角帽、绑腿、草布鞋、斗笠、牛皮带构成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形象的时代痕迹,其展现了红军官兵艰苦奋斗、同甘共苦的精神风貌。严谨地还原红军制式服饰装备和人民军队初创时的服饰审美,规避文化宣传中对其形制的误导。从服饰象征意义出发,分析红军服饰延展的内涵价值,建构人民军队军服的红色价值谱系,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服饰 土地革命战争 红色文化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党团关系研究——以青年团在军队内组织形态为线索
6
作者 况子峻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和红四军九大决议案中关于红军内是否应设团小组的不同意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对于军队内团的组织形态的认识分歧。大革命失败后,在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观念的影响下,青年团从最初得以在军队内设... 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和红四军九大决议案中关于红军内是否应设团小组的不同意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对于军队内团的组织形态的认识分歧。大革命失败后,在取消主义和先锋主义观念的影响下,青年团从最初得以在军队内设置单独支部,到最后被取消独立的组织系统,在党的系统之下开展青年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党和团的组织规模对比变化、干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游击战争的复杂环境,尤其是青年团对“工作青年化”的转型方向和青年利益存在的认识误区等都对这一时期的党团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为当前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团 党团关系 党的领导 青年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两个中共中央长江局的组织沿革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文治 贾牧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9,共12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强化长江流域组织领导工作,于1927年、1930年先后在武汉设立长江局。作为中共中央派出机构,两个长江局历时短暂,其工作重心、职权范围、组织架构、历史地位不同,但均对长江流域中共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为强化长江流域组织领导工作,于1927年、1930年先后在武汉设立长江局。作为中共中央派出机构,两个长江局历时短暂,其工作重心、职权范围、组织架构、历史地位不同,但均对长江流域中共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的设立与裁撤,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的革命路线与组织策略,以及中共中央派出机构的组织特征与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长江局 罗亦农 项英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基层实践及成效:以陕甘地区为核心的考察
8
作者 宋希斌 叶梦丽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逐步深入农村,在农民中构建自身政党形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为了纠正人民群众对党的认知偏差、反击国民党的污蔑宣传、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形象塑造工作。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逐步深入农村,在农民中构建自身政党形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为了纠正人民群众对党的认知偏差、反击国民党的污蔑宣传、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形象塑造工作。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满足群众发展需求等举措,成功塑造了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亲民爱民的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的实践,发展壮大了党的自身力量,提升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了党的社会动员能力,为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形象塑造工作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形象塑造 成效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9
作者 原野 徐立波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为基底,分析其得以产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探赜其在解决党的政策制定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核心内涵,可以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的... 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为基底,分析其得以产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探赜其在解决党的政策制定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核心内涵,可以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的价值立场、走好拜人民为师的群众路线、纠偏调查研究中的各种错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调查研究 土地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论大革命期间共产国际对中国土地革命的认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兴祥 张建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38-42,共5页
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的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必须要服从于统一战线。实践证明,减租减息是当时最适合的土地政策,但共产国际却要求中国共产党开展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这既超越了当时的中国实际,也为年... 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北洋军阀的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必须要服从于统一战线。实践证明,减租减息是当时最适合的土地政策,但共产国际却要求中国共产党开展没收地主土地的土地革命。这既超越了当时的中国实际,也为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所难以胜任。而且开展土地革命会造成国共合作破裂,从而导致大革命失败。在指导中国革命时,共产国际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明显犯了“左”倾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国际 减租减息 土地革命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闽西财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11
作者 郑琳婕 《福建史志》 2023年第4期25-29,71,共6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闽西苏区进行了系统的财政整顿,废除原有财政制度,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财政管理体系,苏区财政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为后来中央苏区财政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闽西 财政建设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地方党组织提升政治领导力的实践探索
12
作者 张小清 《福建史志》 2023年第6期1-8,75,共9页
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大党强党的力量密码,是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的核心要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地方党组织通过夺取革命的政治领导权、形成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建立科学的政治领导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 政治领导力是中国共产党成为百年大党强党的力量密码,是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的核心要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地方党组织通过夺取革命的政治领导权、形成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建立科学的政治领导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执行力等具体实践提升政治领导力,为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打下了坚实的领导力基础,亦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继续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提供了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闽西地方党组织 政治领导力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思想教育刍议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67-73,共7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开创性地把农民放在革命的主体地位。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革命队伍的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对农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以满足革命形势和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农民力量的伟大,开创性地把农民放在革命的主体地位。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革命队伍的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对农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以满足革命形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当前,面对农村意识形态教育相对薄弱、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落后、农业增收陷入瓶颈的现状,科学借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重视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农民的意识形态短板,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助力乡村建设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毛泽东 农民 思想教育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组织史考察
14
作者 陈大卫 黄文治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0-89,共10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1927年、1930年在华南两度设立派出机构——南方局。两个南方局尽管存续时间较短,却对华南白区党组织的领导、交通网的铺设与武装暴动政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共将战略重心置于南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1927年、1930年在华南两度设立派出机构——南方局。两个南方局尽管存续时间较短,却对华南白区党组织的领导、交通网的铺设与武装暴动政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共将战略重心置于南方中心城市的重要体现。从组织史视域梳理考察南方局的设废过程、运作实态、组织作用,或可为重新理解中共中央派出机构的组织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切入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南方局 中共中央派出机构 党的组织建设
下载PDF
刍议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农民协会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小腊 孙少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43-448,共6页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对我国的乡村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一些党史材料,分析了土地革命时期农民协会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系统、主要活动、性质和特点,以求勾勒出这一时期农民协会的概貌。在此基础上,论述了...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对我国的乡村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一些党史材料,分析了土地革命时期农民协会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系统、主要活动、性质和特点,以求勾勒出这一时期农民协会的概貌。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农民协会对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下载PDF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岭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31-38,共8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教育探索与初步培育时期,也是革命理想信念的高扬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革命实践,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主要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当代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理想信念教育探索与初步培育时期,也是革命理想信念的高扬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革命实践,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主要形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当代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元素,也为当前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 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文化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中前期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媒介形象的阐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妍妍 《山东工会论坛》 2022年第5期100-110,F0003,共12页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国内革命形势的研判,结合中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现状与思想水平,借助党的文件与大众媒介,塑造了以饱受欺压、敢于反抗、团结统一为特征的中国工人媒介形象;在“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发生后...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国内革命形势的研判,结合中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现状与思想水平,借助党的文件与大众媒介,塑造了以饱受欺压、敢于反抗、团结统一为特征的中国工人媒介形象;在“九一八”事变与“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又树立起以富有民族情感的反抗者和处于多重压迫下的奴隶为主要特征的工人媒介形象。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媒介形象的阐释,在展示中国工人阶级本身具有极高的斗争性与革命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教育与引导工人阶级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工人运动 工人媒介形象
下载PDF
鄂豫皖苏区的妇女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从娜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6-40,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号召下,投身革命战争事业,在参政、生产、拥军、支前、宣传等工作中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争取自身解放进行了不懈努力。妇女们在家庭领域以外的参与使她们在政治、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号召下,投身革命战争事业,在参政、生产、拥军、支前、宣传等工作中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争取自身解放进行了不懈努力。妇女们在家庭领域以外的参与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各方面的地位得到提高,并为革命战争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础和保障,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鄂豫皖苏区 妇女
下载PDF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关于农村秘密社会工作的政策与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建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4,共6页
秘密社会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和政策问题。大革命失败后 ,随着游民阶层的膨胀 ,中国秘密社会的基础更加扩大 ,并控制了大量劳动群众 ,而且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它们虽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力量 ,但不可忽视。因此 ... 秘密社会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和政策问题。大革命失败后 ,随着游民阶层的膨胀 ,中国秘密社会的基础更加扩大 ,并控制了大量劳动群众 ,而且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它们虽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力量 ,但不可忽视。因此 ,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最大限度地孤立和分化敌人 ,对农村秘密社会采取了灵活的政策和策略 ,有效地利用和改造了这股巨大的社会势力 ,既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为中共以后开展秘密社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和策略 农村秘密社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试析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旧军队的改造活动及其启示——以“蓬溪起义”部队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宗灵 郑祥文 《苏区研究》 2020年第1期17-30,共14页
1929年6月,由旷继勋率领的江防军第七混成旅在四川蓬溪全军起义,震动四川内外。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四川地区地下党兵运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共党组织较早地就开始在旷部中进行活动,相继建立了党的军支与特委。在较为有利的内外条件下,旷... 1929年6月,由旷继勋率领的江防军第七混成旅在四川蓬溪全军起义,震动四川内外。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四川地区地下党兵运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共党组织较早地就开始在旷部中进行活动,相继建立了党的军支与特委。在较为有利的内外条件下,旷部党组织积极发动官兵群众,领导军中进步力量对这支旧军队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工作。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部队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面貌,但是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得不够,对官兵党员的政治训练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部队起义后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与起义的最终失败结局密不可分。这也给今天新时代的党建工作留下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时期 蓬溪起义 旧军队 改造活动 党的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