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北山地区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55
1
作者 胡新茁 赵国春 +2 位作者 胡新悦 廖云峰 程海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5-436,共12页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位于红柳河—洗肠井蛇绿岩带东部的月牙山一带。月牙山蛇绿岩套出露较完整,自下而上由超基性杂岩、辉长岩、层状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组成。蛇绿岩套北侧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混杂作用,形成蛇绿质构...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位于红柳河—洗肠井蛇绿岩带东部的月牙山一带。月牙山蛇绿岩套出露较完整,自下而上由超基性杂岩、辉长岩、层状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组成。蛇绿岩套北侧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混杂作用,形成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由强糜棱岩化、强蛇纹石化的辉橄岩、玄武岩基质和辉石岩、堆晶辉长岩、斜长花岗岩、橄榄岩、橄辉岩、角闪石岩、白云岩、放射虫硅质岩、蚀变玄武岩等岩块组成。通过对蛇绿岩套中辉石岩、辉长岩、斜长花岗岩、辉长闪长岩及蛇绿岩套北侧斜山——东七一山火山弧中的安山岩、花岗闪长岩等开展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确定月牙山蛇绿岩套形成时代约为530Ma,相当于早寒武世;洋盆发生大规模自南向北俯冲作用的时间为421.0±15~442.4±1.5Ma,相当于志留纪。通过对蛇绿岩带两侧地层形成环境及蛇绿岩带对两侧地层单位的限定意义等研究认为,红柳河—洗肠井蛇绿岩带是代表古大洋闭合的板块缝合带,以该带为界,北侧为哈萨克斯坦板块,南侧为塔里木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蛇绿质构造混杂岩 地质特征 形成时代 大地构造意义
下载PDF
海南岛琼中地区琼中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1
2
作者 李孙雄 云平 +1 位作者 范渊 周进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33,241,共8页
琼中地区琼中岩体为钙碱性的铝弱过饱和型花岗岩,具有壳源物质来源,岩石普遍发育定向组构,生成于同碰撞期-晚造山期.其锆石U-Pb年龄为226.5±2.9~234.2±2.3Ma,为晚三叠世.通过区域分析,认为海南岛海西-印支期花岗岩从西往东,... 琼中地区琼中岩体为钙碱性的铝弱过饱和型花岗岩,具有壳源物质来源,岩石普遍发育定向组构,生成于同碰撞期-晚造山期.其锆石U-Pb年龄为226.5±2.9~234.2±2.3Ma,为晚三叠世.通过区域分析,认为海南岛海西-印支期花岗岩从西往东,具有由老至新的演化规律,形成了略向南面突出的弧状面理构造.表明同期造山活动消减方向由西至东,呈现出剪刀式闭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时代 地质意义 海南岛
下载PDF
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3
作者 罗照华 莫宣学 柯珊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
帕米尔构造结是青藏高原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区内新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发育,既有壳源岩浆侵位,也有幔源岩浆广泛分布.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侵人岩可分为幔源碱性正长岩和壳源花岗岩2个系列.幔源碱性正长岩总体上由暗色正长岩、浅... 帕米尔构造结是青藏高原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区内新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发育,既有壳源岩浆侵位,也有幔源岩浆广泛分布.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侵人岩可分为幔源碱性正长岩和壳源花岗岩2个系列.幔源碱性正长岩总体上由暗色正长岩、浅色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其成因为岩浆不混溶作用.壳源花岗岩类成分单一,具有低共熔岩浆属性,其成因可能与幔源岩浆对地壳加热有关.利用碱性正长岩的钾长石进行40Ar-39Ar法获得3个分别为大约23Ma、13 Ma和8 Ma坪年龄数据,结合岩体地质特征,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碱性正长岩和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以及后期构造热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岩浆活动是帕米尔构造结形成和帕米尔强烈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塔什库尔干 碱性杂岩 形成时代 岩浆侵入活动 侵位时间
下载PDF
U-Pb zircon age an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Mes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strata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massif 被引量:31
4
作者 LI HuaiKun ZHANG ChuanLin +1 位作者 YAO ChunYan XIANG ZhenQu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4期628-639,共12页
The Mes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strata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massif are a clastic-carbonate rock association intercalat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uff and basalt and deposited in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 The Mesoproterozoic sedimentary strata o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massif are a clastic-carbonate rock association intercalated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uff and basalt and deposited in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They are termed as the Kunyang Group, the Huili Group, and the Dongchuan Group 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regions. We performed zircon U-Pb da- ting of the tuff from the groups. The results, coupled with th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of clastic rocks from the Kunyang Group and the Dongchuan Group, indicate that the sedimentation ages of the Kunyang Group and the Huili Group range from 1050 to 1000 Ma and that the Kunyang Group and the Huili Group belong to a sedimentary association with contemporaneous heterotopic facies. The detrital zircon ages an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reveal that the clastic materials in the Kunyang Group and the Huili Group are derived primarily from the Cathaysia massif. Zircons of the tuff in the Dongchuan Group yields an age of ca. 1.5 Ga and all the zircon ages of clastics in the Dongchuan Group are older than 1.5 Ga, indicating that the sedimentation of the Dongchuan Group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Mesoproterozoic Changcheng Period. Age spectra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in- dicate that the clastic materials of the Dongchuan Group are derived primarily from the ancient basement of the Yangtze mas- sif. A systematic Hf isotope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zircons in the above three stratigraphic units shows that there is a rapid elevation in the initial Hf value of zircon at -1.5 and 1.0 Ga.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unyang Group and the Huili Group show that both were deposited in a foreland basin. Combining our data with previous studies, we suggest that the Kunyang Group and the Huili Group are foreland basin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formed along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ngtze massif after an amalgamation between the Yangtze massif and the Cathaysia massif during the Grenvillian. The assembly of the Yangtze massif and the C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massif MESOPROTEROZOIC U-Pb zircon age Hf isotope tectonic significance
原文传递
数字化时代个体的感觉新变与意义共振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大桥 刘晨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6,共9页
数字化时代,技术化感知造成了个体感性的贫乏与感觉异化,个体感觉方式依托虚拟的数字界面,身体降格为神经生理层面的数字机器,感知、经验以及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逐渐弱化。感觉能力的弱化伴随着经验的均质化倾向,个体也因此隐秘地沦为... 数字化时代,技术化感知造成了个体感性的贫乏与感觉异化,个体感觉方式依托虚拟的数字界面,身体降格为神经生理层面的数字机器,感知、经验以及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逐渐弱化。感觉能力的弱化伴随着经验的均质化倾向,个体也因此隐秘地沦为技术治理的对象。当代美学需要越过哲学美学坚硬的理论话语,重返感性现场,把"感觉与意义"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禁锢中解放出来,研究感知及其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情感的生成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感觉新变 意义共振 当代美学
原文传递
关于少年田径运动员心功指数评价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7-40,94,共5页
对1303名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了30秒钟30次蹲起机能试验,用所测心功指数进行检验分析表明:无论按生日年龄还是按骨龄年龄分组,同一年龄,同一性别中,男女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与男女短跨,投掷运动员的心功指数均值,在绝大多数性别年龄组均存... 对1303名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了30秒钟30次蹲起机能试验,用所测心功指数进行检验分析表明:无论按生日年龄还是按骨龄年龄分组,同一年龄,同一性别中,男女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与男女短跨,投掷运动员的心功指数均值,在绝大多数性别年龄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在年龄、性别之间,以及生日年龄和骨骼年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运用离差法制定了少年田径运动员心功能指数评价表,供机能评定和选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指数 生物年龄 效度
下载PDF
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明兴 钟春根 +3 位作者 左琼华 朱婉明 杨世文 黄迅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8,共7页
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发育大量片麻状花岗岩,据野外特征分为含斑片麻状花岗岩和不含斑片麻状花岗岩,片麻理属后期韧性剪切叠加改造结果.本文获得含斑片麻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42.1±7.2)Ma和(941.9±4.9)Ma;不含... 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发育大量片麻状花岗岩,据野外特征分为含斑片麻状花岗岩和不含斑片麻状花岗岩,片麻理属后期韧性剪切叠加改造结果.本文获得含斑片麻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42.1±7.2)Ma和(941.9±4.9)Ma;不含斑晶的片麻状花岗岩年龄为(424.2±3.4)Ma,这些年龄数据表明片麻状花岗岩分别形成于新元古代和中志留世.野外调查表明,片麻状花岗岩侵入于长城系星星峡群和卡瓦布拉克群中,被块状石炭纪花岗岩侵入.研究区西侧上覆泥盆纪地层未发生明显韧性变形.据此限定区内韧性剪切变形发生于晚志留世(约424 Ma)之后至泥盆纪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卡瓦布拉克 片麻状花岗岩 形成时代 地质意义
下载PDF
吉林东部大蒲柴河adakites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燊 胡瑞忠 +6 位作者 冯彩霞 冯光英 于晓飞 李才 贾大成 齐有强 王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53-3164,共12页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蒲柴河岩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来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本文采用激光等离子质谱对该岩体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为晚侏罗世(165Ma)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蒲柴河岩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来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本文采用激光等离子质谱对该岩体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为晚侏罗世(165Ma)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ε_(Hf)(165Ma)范围为-5.02~5.43,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范围为965~1622Ma,暗示原始母岩浆为两种不同源区岩浆的混合。另外,Hf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中-新元古代时(965~1304Ma)曾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东部 柴河 锆石 U-Pb年龄 同位素特征 age significance partial melting asthenospheric MANTLE 同位素研究 Middle PROTEROZOIC during Jilin Province CRUSTAL growth MANTLE source Late Jurassic 岩体 岩浆活动 同位素定年
下载PDF
电气石研究进展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雪飞 张宝林 +2 位作者 李晓利 沈晓丽 郭志华 《黄金科学技术》 2012年第3期56-65,共10页
电气石族矿物化学成分多样,同一位置类质同像替代多。电气石形成的温度压力范围很广,能够在地壳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稳定存在,并且与多种地质流体保持平衡。电气石结构内主微量元素的扩散速率极低。电气石矿物硬度较大,形成后能够经受住剥... 电气石族矿物化学成分多样,同一位置类质同像替代多。电气石形成的温度压力范围很广,能够在地壳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稳定存在,并且与多种地质流体保持平衡。电气石结构内主微量元素的扩散速率极低。电气石矿物硬度较大,形成后能够经受住剥蚀、风化、成岩和变质作用过程而保存其形成时的组成与结构。通过对组成电气石的主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包括B、Li、Sr和Nd等)和放射性同位素(K-Ar、Ar-Ar等)的分析可以示踪电气石及其共生矿物形成时的成岩成矿环境,包括流体的来源、氧化还原状态、温度压力、形成时代及其在矿床勘探方面的指示意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成分判别 硼同位素 形成时代 找矿意义
下载PDF
《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形成时代探讨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庆岩 张其成 +1 位作者 刘圆圆 张庆祥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运气七篇为蓝本。确定运气七篇成文年代,是对运气学说进行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通过对运气七篇中涉及的天文、历法、物候、音韵等知识进行分析,可以推断运气七篇大致成文于西汉中后期...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运气七篇为蓝本。确定运气七篇成文年代,是对运气学说进行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通过对运气七篇中涉及的天文、历法、物候、音韵等知识进行分析,可以推断运气七篇大致成文于西汉中后期至东汉前期。对运气理论形成时代进行探讨,可以指导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增进对《黄帝内经》理论的理解,深化现阶段运气理论研究深度,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形成时代 理论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辽西早白垩世火山岩喷发期次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蔡厚安 徐德斌 +1 位作者 李宝芳 邵龙义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12期1-6,共6页
辽西彰武—黑山地区位于阜新—义县盆地以东,除第四系表土大面积覆盖外,露头区内最常见的就是火山岩系。而火山岩层位、喷发期次和时代的确定对辽西化石层、找煤、构造及沉积演化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工作是在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 辽西彰武—黑山地区位于阜新—义县盆地以东,除第四系表土大面积覆盖外,露头区内最常见的就是火山岩系。而火山岩层位、喷发期次和时代的确定对辽西化石层、找煤、构造及沉积演化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工作是在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的基础上,对阜新—义县盆地和彰武—黑山地区采集的11件火山岩样品进行了SHRIMP U-Pb同位素分析;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结合新测得的数据提出辽西地区的白垩世的火山活动分五次,活动时间分别为132±1Ma、126±1Ma、122±2Ma、115±2Ma和100±5Ma。基于统计学结果认为引起辽西地区乃至东北地区地壳减薄的起止年龄为132±1Ma至115±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彰武—黑山地区 中生代火山岩 同位素年龄 地质意义
下载PDF
西昆仑柳什塔格峰西侧火山岩的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博秦 姚建新 +2 位作者 王炬川 计文化 韩芳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01-2810,共10页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境,因此它是一个古结合带大洋洋壳的残留。采样作Rb-Sr等时线年龄分析,时代为震旦纪(563±48Ma),说明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震旦纪就已经存在。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演化时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柳什塔格 火山岩 组成 时代 地质意义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冈底斯岩浆弧的分带性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卢书炜 张良 +2 位作者 任建德 张彦启 白国典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3-1032,共10页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岩浆岩明显可分为相对集中又有所套叠的南北2个岩带。公穷松多-郎那花岗岩带位置略偏南,被晚期旋回林子宗群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岗在-青都花岗岩带位置略偏北,带内各岩体均侵入于林子宗群火山岩。公穷松多岩带(早期旋回... 冈底斯岩浆弧中段岩浆岩明显可分为相对集中又有所套叠的南北2个岩带。公穷松多-郎那花岗岩带位置略偏南,被晚期旋回林子宗群火山岩不整合覆盖。岗在-青都花岗岩带位置略偏北,带内各岩体均侵入于林子宗群火山岩。公穷松多岩带(早期旋回)从晚侏罗世开始,至晚白垩世早期结束;青都岩带(晚期旋回)从晚白垩世晚期开始,至始新世结束。2个岩带岩石分别从俯冲型产物开始,至后碰撞型产物结束,为2个较完整的岩浆旋回,暗示雅鲁藏布江构造带构造演化历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岩浆岩 分带性 同位素年龄 成因类型 地质意义
下载PDF
Age determination of Ailaoshan gold metallogenic belt by ESR method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9
14
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何明友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6年第18期1546-1549,共4页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eological research fields,the ESR dating technique has become a new method to study the age of gold deposits.Some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used ...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geological research fields,the ESR dating technique has become a new method to study the age of gold deposits.Some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used this method to study some younger uranium deposits, and got ore-forming ages similar to those acquired from U-Pb dating method. In this note, we chose some quartz paragenous with gold to study the age of three typical gold deposits in Ailaoshan gold belt by ESR method. Finally, we will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laoshan GOLD METALLOGENIC BELT ESR age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原文传递
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小鹏 郑英 +2 位作者 张杨 陈星柏 李惠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0期1927-193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胎龄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7~31周)78例、中期早产儿组(胎龄32~33周)102例、晚期早产...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胎龄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7~31周)78例、中期早产儿组(胎龄32~33周)102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周)116例以及足月新生儿组(胎龄37~42周)96例。四组新生儿出生后2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新生儿胎龄与上述各项凝血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新生儿组的出生体重以及胎龄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组别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胎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新生儿组PT、APTT均呈逐渐下降趋势,FIB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组别新生儿PT、APTT、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胎龄与PT、APTT呈负相关(r=-0.567、-0.691,P=0.000、0.000),而新生儿胎龄与FIB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00)。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变化,新生儿胎龄与PT、APTT均呈负相关关系,与FIB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应予以重视,及时检测其凝血指标,必要时应予以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胎龄 凝血功能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特色工艺作坊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高军 吴菊芳 《设计》 2023年第9期98-100,共3页
特色工艺作坊融入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分析了艺术设计学在地方高校教学的现状,从三方联动的教学方式、民族工艺发展路径、特色工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强化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创新研发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论证特... 特色工艺作坊融入到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分析了艺术设计学在地方高校教学的现状,从三方联动的教学方式、民族工艺发展路径、特色工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强化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创新研发的主阵地、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论证特色工艺作坊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可行性。特色工艺作坊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符合在新时代教育理念。通过工艺作坊融入艺术设计教学,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理实交替,有效支撑了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作坊 新时代 地方高校 教学意义 可行性
下载PDF
四川米易垭口地区前震旦纪五马箐组与其侵入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桂芹 陈友良 +4 位作者 张宝玲 顾孟娟 王勤 姚建 尹观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6-1148,共23页
在扬子板块西缘断续分布有多套变质沉积岩系,厘定区内不同岩石单元的时代对于探讨扬子西缘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露于扬子板块西缘米易垭口地区的五马箐组变沉积岩以及侵入其中的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 在扬子板块西缘断续分布有多套变质沉积岩系,厘定区内不同岩石单元的时代对于探讨扬子西缘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出露于扬子板块西缘米易垭口地区的五马箐组变沉积岩以及侵入其中的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区内五马箐组的沉积时代介于1.19~1.01Ga,其地层归属为会理群而非康定群,位于五马箐组之下的“冷竹关组”并非变沉积地层而是一套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体。五马箐组碎屑锆石年龄存在~1.56Ga、~2.50Ga两个主要峰值以及~1.43Ga、~1.68Ga、~1.87Ga、~2.32Ga、~2.68Ga五个次要峰值,推断其物质来源主要为扬子板块西南缘的撮科杂岩、隐伏的或还暂未发现的太古代基底岩石、同时期岩浆岩和早期变沉积岩的再循环。碎屑锆石的ε_(Hf)(t)值在~1.7Ga发生了显著变化,暗示扬子板块西缘的构造体制由陆壳汇聚向裂谷活动转变,且在~1.56Ga处于裂谷岩浆活动的峰期。花岗岩体正的ε_(Hf)(t)值反映出扬子板块西缘在~1.0Ga有一次新生陆壳生长事件,可能是格林威尔造山后的伸展塌陷构造背景下裂谷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垭口地区 五马箐组 锆石U-Pb-Lu-Hf同位素 沉积时代 构造意义
下载PDF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三重逻辑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丹 徐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4-192,共9页
为社会主义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而劳动教育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审视劳动教育与培养“真正的人”的内在关联,系统诠释了劳动教育培育“真正的人”的公民品格、提高“真正的人... 为社会主义培养“真正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的终极目标,而劳动教育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审视劳动教育与培养“真正的人”的内在关联,系统诠释了劳动教育培育“真正的人”的公民品格、提高“真正的人”的综合能力和丰富“真正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三重逻辑。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赋予锻造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契合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三重逻辑。因此,重温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培养“真正的人”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推进我国劳动教育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劳动教育 “真正的人” 三重逻辑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耀先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2,共3页
1 2世纪是欧洲大学形成的世纪。在大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充满了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大学得以产生 ,并形成了鲜明的独立自主性。这对后世大学的独立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奠基作用 。
关键词 中世纪 大学 独立自主性 启示
下载PDF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耀先 《高教论坛》 2003年第3期59-61,共3页
12世纪是欧洲大学形成的世纪。在大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充满了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大学得以产生 ,并形成了鲜明的独立自主性。
关键词 欧洲 中世纪 大学 独立自主性 宗教教育 行政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