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后形变的解析模型和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谭凯 王琪 +2 位作者 王晓强 杨少敏 李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6,共4页
利用3种可能震后效应(震后余滑、孔隙弹性回弹、震后粘弹性松弛)的数学解析模型,分析了各种震后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以1931年富蕴8级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反演为算例,说明震后粘弹性松弛解析模型的应用.分析与计算表明:震后1~2年,... 利用3种可能震后效应(震后余滑、孔隙弹性回弹、震后粘弹性松弛)的数学解析模型,分析了各种震后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以1931年富蕴8级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反演为算例,说明震后粘弹性松弛解析模型的应用.分析与计算表明:震后1~2年,3种因素都发挥着很大作用:震后余滑和孔隙弹性回弹主要影响近场,粘弹性松弛影响范围较宽广;此后,震后粘弹性松弛则成为构造活动稳定地区震间形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形变 时空分布 粘弹性松弛 震后余滑 孔隙弹性回弹
下载PDF
联合GPS和GRACE观测研究日本M_W9.0地震震后变形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明 王武星 张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91-2704,共14页
利用GPS和GRACE观测数据研究了日本M_W9.0地震的震后变形特征.GPS观测显示,区域震后位移呈现随指数函数变化特征,变化速率符合大森公式的衰减特性;近五年的震后水平位移累积已达到东向60~165cm,南向20~65cm的量值,距震中较远站点已超过... 利用GPS和GRACE观测数据研究了日本M_W9.0地震的震后变形特征.GPS观测显示,区域震后位移呈现随指数函数变化特征,变化速率符合大森公式的衰减特性;近五年的震后水平位移累积已达到东向60~165cm,南向20~65cm的量值,距震中较远站点已超过同震变化量,且震后变形仍然持续.GRACE观测到显著的震后重力变化,地震破裂两侧的重力变化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海洋侧的变化速率较快.联合震后余滑和黏弹性位错理论对震后变形进行了模拟,探索了GPS和GRACE观测的综合应用方法.研究发现,综合考虑震后余滑和黏滞性松弛效应可以对日本地震的震后变形做出较合理的解释,震后初期余滑起主要作用,1至2年以后逐渐减弱,黏滞性松弛作用逐渐增强.在震后变形模拟和区域黏滞性结构反演中形成GPS和GRACE观测结合应用的方法,先基于震后GPS形变估算区域黏滞性结构,而后利用GRACE观测修正深部的黏滞系数,并综合利用这两种观测微调浅层黏滞系数,最终确定区域黏滞性结构.基于该方法反演了日本震源区的地幔黏滞性结构,地震断层破裂两侧的流变参数存在差异,大陆侧的地幔顶层黏滞系数在1.0×10^(19) Pa·s量级,而海洋侧的则略小于大陆的,在6.0×10^(18) Pa·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RACE 震后变形 震后余滑 黏滞性松弛
下载PDF
基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的汶川地震余震频次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贾若 蒋海昆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90,共17页
在计算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及与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相关的余震频次估计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余震区及附近不同区域内与汶川地震同震静态库仑应力触发相关的“直接”余震频次.结果显示,主震破裂带尤其... 在计算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及与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相关的余震频次估计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余震区及附近不同区域内与汶川地震同震静态库仑应力触发相关的“直接”余震频次.结果显示,主震破裂带尤其是主震破裂带南段的“直接”余震频次明显低于实际情况,其原因在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导致的主震破裂面上应力水平的降低.研究结果还显示,汶川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与震级下限有关.对ML4.0以上余震,持续时间约为震后15 ~ 16个月;对ML3.5以上余震,接近60个月.在上述时段内,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相关的“直接”余震占全部余震的比例为44.7%~48.6%.这表明,即使在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的“有效”作用时段内,主震破裂面上也大约有50%的余震活动不是缘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这可能与震后余滑及粘弹松弛等时间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静态库仑应力变化 “直接”余震频次 余震空间分布 震后余滑
下载PDF
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震后余滑研究
4
作者 张宇 汪建军 +1 位作者 刘洋 熊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构建应力驱动震后余滑模型,对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的震后余滑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震后160 d的GPS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断层显著滑动的下倾和两侧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24 m,累积释放地震矩1.08×10^(19... 构建应力驱动震后余滑模型,对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的震后余滑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震后160 d的GPS形变时间序列。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断层显著滑动的下倾和两侧区域,最大滑动量达1.24 m,累积释放地震矩1.08×10^(19)Nm,相当于M_(W)6.62地震,5~15 km深度的震后余滑约占总量的80%。最优拟合模型显示,以13 km深度为界,断层上部和下部的参考滑动速率参数V0分别为6.50 m/a和0.15 m/a,表明玛多地震震后余滑界面的摩擦属性在深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震后余滑 应力驱动 GPS
下载PDF
盲逆断层震后变形耦合机制研究——以2017年伊朗M_(W)7.3地震为例
5
作者 王洵 王卫民 +1 位作者 何建坤 周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1-586,共16页
震后变形是地震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深入研究其产生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地震演化过程、断层性质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认识.2017年伊朗M_(W)7.3地震InSAR观测资料丰富,为研究扎格罗斯造山带山前褶皱带盲逆冲断层震后变形机制提供了切入点.合... 震后变形是地震周期中一个重要阶段,深入研究其产生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地震演化过程、断层性质及地震危险性评估的认识.2017年伊朗M_(W)7.3地震InSAR观测资料丰富,为研究扎格罗斯造山带山前褶皱带盲逆冲断层震后变形机制提供了切入点.合理详细的震源模型及高精度的形变观测是开展震后余滑或黏弹松弛研究的首要前提,本文采用多视角InSAR资料联合远场波形数据反演该地震的破裂滑动分布,并解算得到伪三维地表位移,利用InSAR时序分析提取震源区主震后一年半内变形特征,显示震源区震后形变特征与同震位移场类似,LOS向形变速率最大值约8 cm·a^(-1),震后变形预示震源区可能存在明显的震后应力调整现象.利用震后半年内形变资料约束的纯运动学余滑模型表明同时期释放能量为矩震级M_(W)6.7,进一步探讨应力驱动震后余滑及下地壳黏弹性松弛对震后变形的贡献,基于分层黏弹模型的模拟计算表明震后余滑和黏弹松弛效应的耦合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地表震后变形特征,其中震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区的上方浅部,对主震后一年半内震后地表变形起主导作用,震源区壳下黏滞系数量级下限约为10^(19)Pa·s,震后变形对扎格罗斯褶皱带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长周期的震后变形机制研究还需长期高精度观测和顾及岩石圈流变结构的横向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M_(W)7.3地震 InSAR 联合反演 震后形变 震后余滑
下载PDF
粘性地壳环境下余滑的二次触发引起的区域应力场扰动及影响
6
作者 冯万鹏 戚永浩 张智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9,共15页
随着现代观测技术的发展,强震发生后时间相依的余滑过程已经被广泛观测到。在粘性地壳环境下,余滑进一步调整区域应力场,进而控制余震等一系列地质过程。2015年MW 7.8尼泊尔地震及其MW 7.3余震是南喜马拉雅造山带近年来最大的构造事件,... 随着现代观测技术的发展,强震发生后时间相依的余滑过程已经被广泛观测到。在粘性地壳环境下,余滑进一步调整区域应力场,进而控制余震等一系列地质过程。2015年MW 7.8尼泊尔地震及其MW 7.3余震是南喜马拉雅造山带近年来最大的构造事件,显著改造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并扰动了当地应力场分布。2015年地震后,藏南发生了一系列M>5的正断层地震,甚至在距离主震453 km(震中以东)的多庆错湖出现了湖水干涸的异常事件。后续区域地质过程是否与2015年地震相关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被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NSS和InSAR)所捕获,揭示地震断层后缘发生了显著的余滑过程。本文基于层状粘性地球模型,开展了同震、余滑及其关联的粘弹松弛的形变历史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同震静态应力触发并不能解释所有当地正断层地震的发生,但如果考虑余滑过程激发的下地壳粘弹性松弛效应,可以找到正触发关系。同时,震后余滑的粘弹性松弛过程对多庆错盆地形成东西向扩展应力,促进了当地裂隙的东西向扩展。考虑到该现象出现的时间,可以进一步确认余滑过程在震后对当地应力场的控制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假设当地弹性层厚度为20 km、下地壳的粘性为1018 Pa·s的地壳模型,联合考虑余滑可以较好复现28°N附近GPS台站位置上的震后地表形变,为当地下地壳粘性下限提供约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强震次生灾害的评估中,来自余滑以及粘性地壳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滑 粘弹释放 GNSS 尼泊尔地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2013 M_S7.0芦山地震余震序列 被引量:6
7
作者 米琦 申文豪 史保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9-1930,共12页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 MS7.0芦山地震余震数据我们首先确定了余震空间分布范围并根据G-R关系计算了主震后半小时内的完备震级Mc=3.5,并且得到了ML≥3.5和ML≥3.0的地震在2001年至芦山地震前的背景场地震发生率.通过Omori-Ustu经验...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13 MS7.0芦山地震余震数据我们首先确定了余震空间分布范围并根据G-R关系计算了主震后半小时内的完备震级Mc=3.5,并且得到了ML≥3.5和ML≥3.0的地震在2001年至芦山地震前的背景场地震发生率.通过Omori-Ustu经验定律和两种Dieterich模型对芦山地震余震发生率的拟合,我们发现阶梯型Dieterich模型只能模拟p=1的情况,从而造成了模拟曲线与观测数据的差别;前人研究表明震后滑移同样是产生余震的原因,如果假设余震序列由主震静态剪应力Δτ和震后滑移共同作用所产生,我们数值模拟得到的对数型Dieterich模型能够较好地推断余震发生率R随时间t增加而衰减的趋势,能够从物理机制上解释MS7.0芦山地震余震序列衰减指数大于1这一现象.通过对数型Dieterich模型的拟合并结合Andrews的方法,我们还得到MS7.0芦山地震Aσ约为0.155 MPa,ta约为8.4年,这一值与前人研究结果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衰减 芦山地震 Dieterich模型 震后滑移
下载PDF
Co and postseismic fault slip models of the 2022 M_(W)6.7 Menyuan earthquake reveal conjugated faulting tectonics at the central section of the Lenglongling fault
8
作者 Zilong He Wenbin Xu +7 位作者 Zhiwei Li Lei Xie Guangcai Feng Nan Fang Xiaoge Liu Kai Sun Zhidan Chen Zhihui Zhu 《Earthquake Science》 2024年第4期277-303,共27页
The 2022 M_(W)6.7 Menyuan earthquake ruptured the western end of the Tianzhu seismic gap,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regional seism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hazards.Here we use interferometric synth... The 2022 M_(W)6.7 Menyuan earthquake ruptured the western end of the Tianzhu seismic gap,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regional seism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hazards.Here we us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and seismic data to study the mainshock rupture,early afterslip and the second largest aftershock of the 2022 Menyuan earthquake sequences.Our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shock ruptured the Lenglongling fault and the Tuolaishan fault with a maximum slip of~3 m.Rapid postseismic transient deformation occurred at the center of the Lenglongling fault.Our afterslip modeling reveals that the majority of afterslip occurred in the deeper part of the Lenglongling fault.A high-angle conjugated faulting event is found at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Lenglongling fault.We use the stress inversion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triggering mechanism of the conjugated rupture event.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is in~222°,forming a~22°angle between the conjugated fault of second largest aftershock and the mainshock.The calculated normal stress changes indicate the region is within a pull-apart stress field,which favors such a conjugated rupturing event.Our study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 rupture behavior of such kind of conjugated fault in othe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nd slip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and afterslip conjugate rupture coulomb stress change stress inversion
下载PDF
1990年青海共和7.0级地震震后垂直形变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郝明 沈正康 王庆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7-569,共13页
根据1990年青海共和地震震后地表垂直形变,通过模型拟合得到了支配共和地区震后形变场时空演化的形变源及其力学机制.分析穿过断层的震前1期和震后6期水准数据,结果表明震后垂直形变具有以下特征:①震后震区上盘继续发生继承性的大幅度... 根据1990年青海共和地震震后地表垂直形变,通过模型拟合得到了支配共和地区震后形变场时空演化的形变源及其力学机制.分析穿过断层的震前1期和震后6期水准数据,结果表明震后垂直形变具有以下特征:①震后震区上盘继续发生继承性的大幅度上升,其中震后头一年上升速率最大;②震后上升区范围显著,范围随时间变化不大,但较同震形变上升区范围增大;③震后相邻测站高差观测值的时间序列明显具有对数衰减特征或指数衰减特征,衰减特征时间分别为0.165年和1.344年.本文还发展了一个利用水准数据与连续介质位错模型研究震后形变机制的新方法.该方法用相邻水准点之间的原始高差观测值而非它们相对参照点的积分值来约束连续介质位错模型,可以有效减少误差累积带来的偏差并充分利用观测数据.利用这一方法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断层震后滑移和介质黏弹性松弛共同导致了共和地震震后形变.前者表现为发生在断层面及其延伸部分的滑移,特别是位于主破裂上方沉积层内的滑移;后者则表现为下地壳与上地幔内的黏弹性松弛,黏滞系数为1020Pa.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地震 水准测量 震后形变 震后滑移 黏弹性松弛
下载PDF
2008年10月西藏当雄M_W6.3地震震后形变提取与余滑反演 被引量:4
10
作者 洪顺英 董彦芳 +2 位作者 孟国杰 张奎 陈立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27-4837,共11页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发生M_W6.3地震.本文利用震后2008年10月26日至2010年8月22日的16期ENVISAT ASAR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误差校正与MInTS(Multiscale InSAR Time Series)技术提取高精度的震后形变场,利用SDM(Steepest Descen...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发生M_W6.3地震.本文利用震后2008年10月26日至2010年8月22日的16期ENVISAT ASAR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误差校正与MInTS(Multiscale InSAR Time Series)技术提取高精度的震后形变场,利用SDM(Steepest Descent Method)方法反演断层震后余滑演化过程,并分析震后余滑与同震滑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雄M_W6.3地震的近场震后形变场主要位于断层西侧,在时间演化上具有明显的对数函数衰减规律;震后余滑主要集中于断层中南段深0~15km区间,最大的余滑量约0.07m,位于断层深约9.28km处,滑动角约-103°;震后余滑引起的地震矩能量M_0与矩震级MW在时间演化上具有指数函数递增规律;当剪切模量μ=32GPa,震后665天余滑释放的地震矩能量约为1.92×10^(17) N·m,约占同震滑动释放地震矩的4.8%,相当于矩震级M_W5.46;虽然震后余滑已经延伸到断层浅部0~5km区间,但由于余滑量相对较小,没有改变同震滑动在断层浅部区域的滑动亏损现象,这可能是2010年11月30日该区域又发生M_W5.3级余震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雄地震 余滑 INSAR MInTS SDM
下载PDF
新疆于田M_S7.3地震同震与震后形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赫 季灵运 +1 位作者 朱良玉 赵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2-1055,1068,共5页
利用InSAR技术获取2008-03-21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场。同震分布式滑动反演结果表明,同震断层最大滑动量达5.4m,主要分布在南部断层的0~5km深度附近,地震以正断错动为主,兼有左旋走滑分量。震后形变结果表明,发震断层北段... 利用InSAR技术获取2008-03-21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场。同震分布式滑动反演结果表明,同震断层最大滑动量达5.4m,主要分布在南部断层的0~5km深度附近,地震以正断错动为主,兼有左旋走滑分量。震后形变结果表明,发震断层北段两侧存在差异性运动,最大累积差异形变在震后782d达15cm。进一步分析表明,震后断层余滑可能是震后形变的主要机制。余滑反演结果表明,震后2a断层余滑量相对较小,滑移区范围明显减小且均位于浅部区域,北部断层能量释放较彻底,南部仍存有少量能量,整体能量基本释放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InSAR 同震形变场 震后形变场 余滑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值研究日本M_W9.0地震震后形变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明 王武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5-1290,共6页
基于GPS观测的震后水平位移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震后形变特征进行研究。震后近5a(截至2015-12),震后水平位移累积达到东向60~165cm,南向20~65cm,距离震中较远处的G104、G105及J192站点观测到的震后位移累积变化已超过同震位移,且震... 基于GPS观测的震后水平位移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震后形变特征进行研究。震后近5a(截至2015-12),震后水平位移累积达到东向60~165cm,南向20~65cm,距离震中较远处的G104、G105及J192站点观测到的震后位移累积变化已超过同震位移,且震后形变还在持续。联合震后余滑和粘弹性位错理论模拟震后形变,利用这2种作用机制对震后GPS水平形变进行解释。研究表明,震后余滑在震后形变最初阶段起主要作用,但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衰减,粘滞性松弛作用的贡献随着时间增长而变大,GPS观测到的震后地表形变可由这2种机制结合得到较合理的解释。利用震后GPS形变模拟估算地震区域的地幔粘滞系数在1.5×1019 Pa·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日本MW9.0地震 震后形变 震后余滑 粘滞性
下载PDF
顾及黏弹性松弛效应的2015年尼泊尔M_W7.9地震震后早期余滑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斌 王东振 +5 位作者 谭凯 刘经南 张彩红 杜瑞林 张锐 黄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9-243,共5页
处理尼泊尔境内及中国藏南的连续GPS数据,获得尼泊尔地震震后1a的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后形变主要发生在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水平形变以向南运动为主,垂直形变以隆升为主。采用有限断层模型反演的震后余滑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主... 处理尼泊尔境内及中国藏南的连续GPS数据,获得尼泊尔地震震后1a的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震后形变主要发生在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水平形变以向南运动为主,垂直形变以隆升为主。采用有限断层模型反演的震后余滑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主要集中在同震破裂下倾部分,向下延伸至30km,平均余滑深度为20km。震后1a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8.8×10^(19) Nm,等价矩震级为M_W7.3,占同震释放总能量的12%。扣除黏弹性松弛效应之后,反演的余滑分布更加集中于同震破裂下倾区域,断层模型底部无余滑,平均余滑深度减小为16km。经黏弹性松弛效应改正后的余滑模型释放的地震矩为5.7×10^(19) Nm,仅为同震释放能量的8%左右。该余滑模型不但提高了数据的拟合精度,且其分布特征更接近应力驱动的模型。由于震后余滑发生在深部而非浅部未破裂区域,说明断层浅部仍处在闭锁状态,其未来的地震危险性仍需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震后余滑 黏弹性松弛 GPS
下载PDF
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及震后余滑的三角位错模型反演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水平 陈刚 +3 位作者 何平 丁开华 陈云锅 王琪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7-1796,共10页
2015年尼泊尔Mw 7.9级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喜马拉雅断裂带上。对该地震的滑动模型进行精化,对于理解喜马拉雅断裂带的孕震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角形位错元构建主喜马拉雅断裂"双断坡"几何模型,联合... 2015年尼泊尔Mw 7.9级地震发生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低角度俯冲的喜马拉雅断裂带上。对该地震的滑动模型进行精化,对于理解喜马拉雅断裂带的孕震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角形位错元构建主喜马拉雅断裂"双断坡"几何模型,联合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资料反演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移及震后余滑。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最大同震滑移达到7.8 m,深度为15 km,位于中地壳断坡和浅层断坪的接触部位。不考虑中地壳断坡结构会使反演的最大滑移量偏低。震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区北侧,释放的地震矩为1.02×1020N·m,相当于一次Mw 7.3级地震,约占主震释放地震矩的12%。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和震间断层闭锁分布均表明,尼泊尔地震破裂区南部宽约60 km的区域仍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同震滑动 震后余滑 三角位错
原文传递
基于GNSS观测研究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后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未正 徐克科 +1 位作者 朱绪林 邵振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3-840,共8页
收集及处理尼泊尔境内的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藏南地区的GPS基准站数据,获得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后3 a的GPS水平形变场。结果显示,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且东西方向形变较小,南北方向形变较大... 收集及处理尼泊尔境内的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藏南地区的GPS基准站数据,获得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后3 a的GPS水平形变场。结果显示,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且东西方向形变较小,南北方向形变较大,整体继续向南运动,最大震后位移约为10.93 cm。采用孔隙弹性回弹模型计算的理论地表位移远小于GPS观测值,无法解释GPS观测到的震后形变。采用震后余滑模型反演的结果表明,震后余滑主要集中在断层的下倾延伸部分,且空间分布较广,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1.09×10^(20)Nm。采用PSGRN/PSCMP程序计算粘弹性引起的理论地表形变结果显示,粘弹性松弛模型不能解释近场GPS观测值,但在远场区域的运动方向与GPS观测值一致。采用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组合机制模型进行反演,余滑释放的地震矩降为1.08×10^(20)Nm,且空间分布更加集中。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机制模型在保证了模型拟合精度的基础上,反演结果与应力驱动模型反演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震后形变 震后余滑 粘弹性松弛
下载PDF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and afterslip following the 2014 M_(W)8.1 Iquique earthquake 被引量:1
16
作者 Zhiping Hu Yan Hu Segun Steven Bodunde 《Earthquake Research Advances》 CSCD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postseismic crustal deformation following large subduction earthquakes may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upper mantle and the slip behavior of subduction interfac...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postseismic crustal deformation following large subduction earthquakes may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upper mantle and the slip behavior of subduction interface.Here we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viscoelastic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study the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of the 2014 M_(W)8.1 Iquique,Chile earthquake.Elastic units in the model include the subducting slab,continental and oceanic lithospheres.Rheological units include the mantle wedge,the oceanic asthenosphere and upper mantle.We use a 2 km thick weak shear zone attached to the subduction fault to simulate the time-dependent stress-driven afterslip.The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in the rheological units is represented by the Burgers rheology.We carry out grid-searches on the shear zone viscosity,thickness and viscosity of the asthenosphere,and they are determined to be 10^(17)Pa s,110 km and 2×10^(18)Pa s,respectively.The stress-driven afterlsip within the first two years is up to~47 cm and becomes negligible after two years(no more than 5 cm/yr).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thin,low-viscosity oceanic asthenosphere together with a weak shear zone attached to the fault are required to better reproduce the observe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 M_(W)8.1 Iquique earthquake Postseismic viscoelastic relaxation afterslip Finite element model Lithosphere geodynamics Upper mantle rheology
下载PDF
尼泊尔M_W7.9地震震后断层滑动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忠荣 袁林果 +2 位作者 姜中山 杜文成 张宁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1-896,共6页
利用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震后16个站531d的连续观测数据,基于弹性位错理论,使用主成分反演方法(PCAIM)分析该地震震后断层滑动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震后断层滑动服从对数衰减模式;2)余滑主要分布在主震破裂带北部区域,最大滑... 利用2015年尼泊尔MW7.9地震震后16个站531d的连续观测数据,基于弹性位错理论,使用主成分反演方法(PCAIM)分析该地震震后断层滑动的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震后断层滑动服从对数衰减模式;2)余滑主要分布在主震破裂带北部区域,最大滑动量达到20.6cm,位于地表以下26.7km处;3)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3.36×1020 N·m,对应矩震级约为MW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GPS坐标时间序列 主成分反演方法 震后形变 余滑
下载PDF
2010年马乌莱M_(W)8.8地震震后形变三维黏弹性数值模拟
18
作者 张懿行 胡岩 Segun Steven Bodunde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93,I0001,共15页
2010年智利马乌莱M_(W)8.8地震发生在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板块的板块边界处,引起了显著的同震和震后效应。GPS台网数据显示记录到的同震海向位移最大约5 m,垂向沉降最大约50 cm。在经过对俯冲效应、季节变化等效应的校正后,震后6年的海向... 2010年智利马乌莱M_(W)8.8地震发生在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板块的板块边界处,引起了显著的同震和震后效应。GPS台网数据显示记录到的同震海向位移最大约5 m,垂向沉降最大约50 cm。在经过对俯冲效应、季节变化等效应的校正后,震后6年的海向最大位移约68 cm,垂向抬升最大约20 cm。马乌莱地震显著的震后形变对该区域的地下三维黏弹性结构有良好的约束。本文建立了智利中南部俯冲带区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黏弹性的地幔楔及海洋地幔均使用伯格斯体材料,并在断层面上设置2 km厚的软弱层以模拟震后余滑。在与GPS台站震后位移数据进行比较后,模拟结果表明,大洋地幔顶部存在约120 km厚,黏度为1×10^(19)Pa·s的软流圈。模拟震后余滑效应的软弱层黏度为5×10^(17)Pa·s,其等效震后余滑的最大值在震后前两年接近2 m,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快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形变 黏弹性松弛效应 有限元 马乌莱地震 震后余滑 软流圈
下载PDF
2001年M_(W)7.8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观测、机制与青藏高原中北部岩石圈流变:认识与挑战
19
作者 赵德政 屈春燕 +4 位作者 单新建 张国宏 李彦川 龚文瑜 宋小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4-816,I0002,共14页
2001年M_(W)7.8昆仑山地震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同震破裂产生的巨大应力扰动驱动控制着显著震后形变。二十年尺度的大地测量数据记录了地震后长时间、大范围、时空依赖的震后形变演化过程及差异,揭示了昆仑山... 2001年M_(W)7.8昆仑山地震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同震破裂产生的巨大应力扰动驱动控制着显著震后形变。二十年尺度的大地测量数据记录了地震后长时间、大范围、时空依赖的震后形变演化过程及差异,揭示了昆仑山地震破裂段复杂的断层分段震后运动学特征、分段摩擦性质差异和青藏高原中北部岩石圈流变性质/结构横向各向异性。本文简要回顾昆仑山地震后基于二十年尺度时序InSAR和GPS的震后形变观测方法和时空特征,特别是时空密集的InSAR观测,是该构造区震后GPS观测的重要补充及其不可替代的观测手段;总结大范围震后形变模拟方法及其揭示的震后运动过程、多种动力学机制及其关系。最后总结提出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20年研究取得的科学认识及尚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一方面要持续性地对东昆仑断裂带大范围地表形变进行观测研究;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震后形变模型,进一步深化对该断裂带地震周期形变、区域构造对周期形变控制作用、复杂断层运动时空演化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地震 震后形变 余滑 黏弹性松弛 岩石圈流变
下载PDF
汶川地震震后余滑和震后粘弹性松弛数值模拟分析
20
作者 刘志军 谭凯 +4 位作者 王琪 汪雷 张健 赵斌 乔学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7-583,共7页
采用2010~2015年汶川地区GNSS震后形变资料,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通过二维格网搜索获得龙门山断裂带上盘最佳弹性层厚度和中下地壳最佳粘滞系数,并分析汶川地震震后2~7 a粘弹性松弛影响下的震后形变特征;然后采用200... 采用2010~2015年汶川地区GNSS震后形变资料,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通过二维格网搜索获得龙门山断裂带上盘最佳弹性层厚度和中下地壳最佳粘滞系数,并分析汶川地震震后2~7 a粘弹性松弛影响下的震后形变特征;然后采用2008~2009年GNSS震后形变资料,根据最佳参数建立粘弹性松弛与余滑组合模型,并与单一余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汶川地震震后1 a内的形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模拟值计算得到青藏高原东部弹性层的最佳厚度为25 km,中下地壳的最佳粘滞系数为4.0×10^(18) Pa·s;震后1 a内组合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单一余滑模型,其中余滑形变占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有限元方法 粘弹性松弛 震后余滑 多机制联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