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菲茨杰拉德的悲剧意识 |
陈爱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10
|
|
2
|
浅析日本文化中樱花的美学意义 |
李皓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7
|
|
3
|
论马尔罗小说与绘画艺术 |
刘海清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4
|
傅玄儒学文艺观的内涵及其表现 |
孙宝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5
|
《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
肖鹰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6
|
小议数字与艺术——读托马斯·克伦普的《数字人类学》 |
王挺
罗晶波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6 |
0 |
|
7
|
缘起的语言观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
潘永辉
|
《茂名学院学报》
|
2007 |
0 |
|
8
|
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明君形象的审美文化意义 |
纪德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9
|
茉莉的丝路旅行及其审美意义的跨文化生产 |
李世涛
王辰竹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0
|
消费社会中的情感短信——浅析一个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
杨光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1
|
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美学意义 |
李春喜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