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出学校美育的认识误区——兼论学校美育的课程化实施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冲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7,共9页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仍属薄弱环节。美育是生命意象化育,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人文美育等内容,其功能在于成人之美。学校美育实践应注重各类美育元素整合,走学校美育课程化实施之路。学校应基于美育的本质思考美育...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仍属薄弱环节。美育是生命意象化育,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人文美育等内容,其功能在于成人之美。学校美育实践应注重各类美育元素整合,走学校美育课程化实施之路。学校应基于美育的本质思考美育课程的理念,基于美育的功能定位美育课程的目标,基于美育的内容搭建美育课程的模块,探索多元化的实施路径,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美育 美育本质 美育内容 美育功能 课程化
下载PDF
论排球运动的美学特征及美育功能 被引量:7
2
作者 蒋自俭 赵先卿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1-54,共4页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节奏明快、对抗激烈而形式文明的竞技体育项目,排球运动集游戏、竞技、技术、节奏、文明等多种美学特征于一体.它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健身形式和丰富的审美感受,并逐渐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民族...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强、节奏明快、对抗激烈而形式文明的竞技体育项目,排球运动集游戏、竞技、技术、节奏、文明等多种美学特征于一体.它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健身形式和丰富的审美感受,并逐渐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众多的爱好者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从中感受着快乐.此外,排球运动还具有完善个人修养、塑造健美的形体、提高人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凝聚民族精神等诸多美育功能.通过对排球运动美学特征和美育功能的探讨,以期为排球运动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运动 美学特征 美育功能
下载PDF
艺术功能论 被引量:8
3
作者 丁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88,共9页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多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基础上的。鉴于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价值,那么,我们在讨论艺术的主要功能时就须用审美这一核心将这些功能整体地联系起来,即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 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其多元的功能体现乃是建立在艺术的审美特性基础上的。鉴于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审美价值,那么,我们在讨论艺术的主要功能时就须用审美这一核心将这些功能整体地联系起来,即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和审美体验功能。这样有助于我们分析艺术史上的大量艺术现象,阐释或评价特定的艺术作品。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可以独特而又影响至深地认知人、社会、自然与历史等。审美教育功能,主要是指接受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领略其中展示的真善美,从而潜移默化地接近、认同甚至激赏这种真善美所汇成的价值与力量,进而得到人生观、世界观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和跃迁。艺术给予人的娱乐感常常与人的幸福感水乳交融。艺术的诸种功能的实现始终是离不开审美的体验过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功能 审美认识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娱乐功能 审美体验功能 艺术作品 审美价值
下载PDF
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舞蹈艺术的教育功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金英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3年第5期51-52,共2页
顺应时代发展 ,当代大学生应是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外国的艺术教育现状相比 ,从舞蹈的美育功能和教育功能来看 ,加强大学生的舞蹈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舞蹈艺术 大学课堂 美育功能 教育功能 教育现状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下载PDF
再论“以美育代宗教”——兼与李丕显、赵惠霞先生商榷 被引量:8
5
作者 薛富兴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2-17,33,共7页
“以美育代宗教”论于理有诸多未通处。人类精神需求与活动之丰富性、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结构、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宗教仍有其生存之理由 ,审美与宗教各自独特的文化功能不能相互代替。“以美育代宗教”论在中国无传统与现实文化基础。... “以美育代宗教”论于理有诸多未通处。人类精神需求与活动之丰富性、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结构、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宗教仍有其生存之理由 ,审美与宗教各自独特的文化功能不能相互代替。“以美育代宗教”论在中国无传统与现实文化基础。人文学科内部亟需相互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宗教 文化功能 文化转型 形而上与形而下
下载PDF
百年西方美育中国化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泽鸿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10,共10页
作为"西方美育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践行模式,中国现代美育是在德国美育、中国乐教传统以及教育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建构起来的。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思想巨擘共同奠定了中国现代美育的观念、路径和方法。百年... 作为"西方美育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践行模式,中国现代美育是在德国美育、中国乐教传统以及教育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中建构起来的。以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思想巨擘共同奠定了中国现代美育的观念、路径和方法。百年现代美育的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情感教育、艺术教育和境界教育三种范式,在"理论"、"人生"、"启蒙"和"实践"四个维度展开探索。世纪性境遇下的中国现代美育由于其强烈的实践品格,而在核心概念、主要命题以及基本功能方面存在问题和偏差,亟需清理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育中国化 现代美育 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模式 美育功能 实践品格
下载PDF
试论高等教育中美育功能的挖掘——以传统陶瓷文化为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文婧 赵昕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传统陶瓷文化中表达出的社会文化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较为突出,客观地呈现社会文化中的艺术性特征与传统性特征。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发展,结合传统陶瓷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特征进行有机融合,促使高等教育美育功能构建与发展方向能够保持... 传统陶瓷文化中表达出的社会文化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较为突出,客观地呈现社会文化中的艺术性特征与传统性特征。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功能发展,结合传统陶瓷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特征进行有机融合,促使高等教育美育功能构建与发展方向能够保持高度创新。从传统高等教育美育功能的发展视角,结合社会文化构建与发展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美"的探究与融合过程。针对传统陶瓷文化所具有的内在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深层探索高等教育美育引导功能,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美育发展趋势构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陶瓷文化 融合发展 美育功能
下载PDF
高等美术院校在社会美育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8
作者 陈珍 丁红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6期137-140,共4页
该文围绕当前国内美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国本土社会美育的特征,探讨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高等美术院校在社会美育建设中发挥的基础功能和拓展功能。高等美术院校本身能够提供丰富的美术作品、美育人才、学术研究、活动展出... 该文围绕当前国内美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国本土社会美育的特征,探讨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高等美术院校在社会美育建设中发挥的基础功能和拓展功能。高等美术院校本身能够提供丰富的美术作品、美育人才、学术研究、活动展出等,这也是高等美术院校所具有的基础功能。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等美术院校在社会美育建设中的功能逐渐由单一向复合转变,从被动转向主动,从阶段性迈向终身性、全民性,高等美术院校在社会美育建设中功能得到延伸。该研究进一步厘清高等美术院校在社会美育建设中发挥的职能,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美育建设中的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院校 社会美育 基础功能 拓展功能 文化价值 终身美育
下载PDF
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与瑜伽教学融合探索
9
作者 王焕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7期171-174,共4页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融合,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工作,既是对国家文件精神的积极响应,又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优化改革,其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该文以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融合,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工作,既是对国家文件精神的积极响应,又是对学校体育教学的优化改革,其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该文以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将瑜伽教学和美学教育目标相结合,从学校体育和美育教育融合发展的困境出发,结合瑜伽美育教育的环境美、语言美、运动美、艺术美、形式美的功能,提出树立美育理念、明确目标要求、优化教学方法、精准评价考核的实现路径,使学生掌握瑜伽体式和练习方法,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和美育融合 影响因素 美育功能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价值特征、核心理念与实践进路
10
作者 张欣宇 任寰 董成稳 《林区教学》 2024年第8期84-87,共4页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题中之义。高校美育在价值特征方面既是审美与情操教育、道德与理想教育,也是心灵与生命教育,不同角度的价值相互叠加、共同作用。在核心理念方面,高校美育从人文意义上强调以美化人...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题中之义。高校美育在价值特征方面既是审美与情操教育、道德与理想教育,也是心灵与生命教育,不同角度的价值相互叠加、共同作用。在核心理念方面,高校美育从人文意义上强调以美化人,从价值导向上突出以美育人,从根本功用上聚焦以美培元。在具体实践进路方面,高校美育要提升科学认识,整合优化美育资源,增强学科融合,与德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等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深耕教材建设,注重美育课程质量,丰盈美育活动,让美育切实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美育功能
下载PDF
文学公共领域审美交往式美育的启蒙功能
11
作者 曾仲权 《美育学刊》 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
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文学公共领域的公众讨论文化具有审美教育与启蒙教育合一的特征。而在文学公共领域向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的转型过程中,审美教育向启蒙教育嬗变。在文学公共领域中,作为政治批判预演的文艺批评,是... 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文学公共领域的公众讨论文化具有审美教育与启蒙教育合一的特征。而在文学公共领域向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的转型过程中,审美教育向启蒙教育嬗变。在文学公共领域中,作为政治批判预演的文艺批评,是一种具有启蒙功能的审美交往式美育,其启蒙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审美知识启蒙。第二,审美政治批判启蒙。第三,私人主体性启蒙。第四,交往理性的启蒙。第五,自由民主平等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公共领域 审美教育 启蒙教育 启蒙功能 审美交往式美育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功能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姝环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具有良好的美育功能。为认真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该文紧紧围绕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养性、以美促劳五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培养高尚情操的教育功能、增强文化自信的激...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具有良好的美育功能。为认真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该文紧紧围绕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养性、以美促劳五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培养高尚情操的教育功能、增强文化自信的激励功能、塑造健康形体的促进功能、培育健全人格的浸润功能、提升劳动素养的导向功能进行探析,以期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育功能 探析
下载PDF
发挥美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庞桥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9-81,共3页
美育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源远流长。马克思提出了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思想。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应运用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形象化特征,愉悦性机制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提高德育效果,更好地完成思想教育... 美育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源远流长。马克思提出了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思想。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应运用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形象化特征,愉悦性机制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提高德育效果,更好地完成思想教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美育 情感体验机制 形象化特征 愉悦性机制 潜移默化功能 思想教育
下载PDF
加强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美育功能的路径研究
14
作者 赵文婷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5期113-115,共3页
以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为例,深入探讨了加强高校博物馆美育功能的路径。详细阐述提升艺术设计水平、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学校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及扩大社会影响力等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还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 以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为例,深入探讨了加强高校博物馆美育功能的路径。详细阐述提升艺术设计水平、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学校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及扩大社会影响力等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还扩大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美育功能 洛阳理工学院 艺术设计
下载PDF
论潘菽的美育思想
15
作者 汪羽佳 刘彦顺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潘菽反对偏向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的本质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对象不能仅限于艺术,要树立整全审美对象观;他还提出从审美同时性与审美时机化把握审美生活;认为美育有助于塑造敏捷、触时机而发的动态完满人格。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他认为... 潘菽反对偏向绝对客观或绝对主观的本质主义美学,认为审美对象不能仅限于艺术,要树立整全审美对象观;他还提出从审美同时性与审美时机化把握审美生活;认为美育有助于塑造敏捷、触时机而发的动态完满人格。在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是一种或然的、非直接逻辑推导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美育的兴发作用是中性的观点。此外,他从手段与鹄的角度阐发美育的功能,既批评蔡元培夸大美育功能的倾向,也从美好生活这一教育根本目的角度提出美育是教育归宿这一卓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菽 动的心理人格 美育功能 审美时机 审美同时性
下载PDF
论审美素质教育的时代功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熊晓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9期20-22,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投身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 ,也激发了人们对自身利益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反映到高校教育中 ,突显了审美素质教育在新时期学校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 。
关键词 审美观 审美感受性 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自觉性 高校 美育 素质教育 时代功能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符号的美育功能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晓通 李玉雄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1年第4期15-20,共6页
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符号承载着党自身建设和活动的全部规律和全部内涵,凝练了深厚的政治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诉求,具有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红色文化符号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红色之善的储存、传导、弘扬这三个方面。新时代背... 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符号承载着党自身建设和活动的全部规律和全部内涵,凝练了深厚的政治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诉求,具有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红色文化符号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红色之善的储存、传导、弘扬这三个方面。新时代背景下深入优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符号美育功能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实践路径,探求浸润式、激发式、亲身体验式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红色文化符号 美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语文课程的美育功能与实施原则
18
作者 文智辉 彭师哲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高职语文课程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既以整体的艺术美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又以丰富的思想美、浓郁的情感美、独特的意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针对高职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和创... 高职语文课程具有强大的美育功能,既以整体的艺术美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又以丰富的思想美、浓郁的情感美、独特的意象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创新的活力。针对高职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通过课程美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职语文课程美育大有可为。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时代化、艺术化、生活化、职业化、实践化的原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具身平等、建构主义、成果导向和言语强化的原则,科学探索并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语文 美育功能 实施原则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美育内涵、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学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6,共6页
音乐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润物细无声中将美感浸润于儿童的情感、观念、行为等各个方面。它具有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道德情操、筑牢音乐文化自信,开拓想象空间、激发创造潜能的多维功能。但是在实践层面,如何... 音乐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润物细无声中将美感浸润于儿童的情感、观念、行为等各个方面。它具有丰富情感体验、提升审美素养,陶冶道德情操、筑牢音乐文化自信,开拓想象空间、激发创造潜能的多维功能。但是在实践层面,如何推进美育功能的有效落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在音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以小见大,取“形”传“神”,同时深挖音乐教材资源,创设多维互动的音乐教育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儿童的审美修养、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立德树人、塑造健全人格打下坚实的审美与文化基础,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注入鲜明的中国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课程 美育内涵 美育功能
下载PDF
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育的功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高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数学教育功能 ,是数学教育系统客观存在的能力属性。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育的功能 ,概括地讲就是通过数学教育 ,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具体来说 ,可以归纳出以下四大功能 :思想熏陶的德育功能 ;思维训练的智... 数学教育功能 ,是数学教育系统客观存在的能力属性。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育的功能 ,概括地讲就是通过数学教育 ,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具体来说 ,可以归纳出以下四大功能 :思想熏陶的德育功能 ;思维训练的智育功能 ;情感陶冶的美育功能 ;人格塑造的心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功能 德育功能 智育功能 美育功能 心育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