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红 刘兆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53-57,共5页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心理学对求真和崇善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审美的问题则关心不够。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审美心理的初步形... 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文明史。心理学对求真和崇善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于审美的问题则关心不够。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其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审美心理的初步萌芽期、审美心理的初步形成期、审美心理的逐渐成熟期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期。国外关于审美认知发展阶段的两种理论及其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审美认知发展的三个倾向是:从具体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审美心理 心理发展 审美认知
下载PDF
对体育教育中审美心理的探讨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洪哉 姚明焰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17,共3页
体育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它的发展日趋完美。体育中蕴涵了丰富的美学因素 ,同时伴随着审美心理过程的发生 ,因此体育教育与审美心理在艺术规律和发展规律上密切相关 ,相互包容。建立良好的审美心理趋向 ,可以促使我... 体育已成为现代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它的发展日趋完美。体育中蕴涵了丰富的美学因素 ,同时伴随着审美心理过程的发生 ,因此体育教育与审美心理在艺术规律和发展规律上密切相关 ,相互包容。建立良好的审美心理趋向 ,可以促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从审美的角度优化教学 ,提高技术、战术和体育艺术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体育教育从心理的角度培养审美素质 ,开发审美心理潜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审美心理 规律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中国艺术乡建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7
3
作者 方李莉 范晓颖 《美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9,共14页
艺术乡建作为社会参与式艺术在中国乡村的重要表征,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和时代担当,是我国百年乡建思想遗产和欧美、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社会参与式艺术思潮的互融结果。艺术人类学从整体性视角对艺术乡建进行观照,分析了艺术家与人... 艺术乡建作为社会参与式艺术在中国乡村的重要表征,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和时代担当,是我国百年乡建思想遗产和欧美、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社会参与式艺术思潮的互融结果。艺术人类学从整体性视角对艺术乡建进行观照,分析了艺术家与人类学家在乡建中耦合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基因、中国乡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探讨了中国艺术乡建在文化空间生产、家园共同体建设与心态秩序、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与身体体验以及在地性等方面的理论,展现了多元主体的整体发展特点,具有东方审美哲学意蕴。艺术乡建中关于中国手工艺的复兴和乡村的复兴实际上是中国文化样式和中国审美哲学的回归,构建了一种新型审美体验,预示着中国社会向后农业文明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建 家园共同体 审美体验 多主体互动 乡村建设
原文传递
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4
作者 殷英 柯朝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5,共8页
美育是实现“五育并举”的桥梁,天然蕴含以美培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殊功能。新时代高校美育具有以美铸魂、以美育智、以美养德的深刻价值意蕴,亦有其自身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高校美育工作的推进,重点应在于增量提质、构建... 美育是实现“五育并举”的桥梁,天然蕴含以美培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殊功能。新时代高校美育具有以美铸魂、以美育智、以美养德的深刻价值意蕴,亦有其自身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高校美育工作的推进,重点应在于增量提质、构建良好的共育生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立德树人 内涵式发展
下载PDF
刍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志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43-144,共2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明显的丰富。不论是在美术范围还是在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美术价值和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是源于原著,忠实于原有的事实内容,而且也对读者是一种尊重。文章就...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了明显的丰富。不论是在美术范围还是在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美术价值和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是源于原著,忠实于原有的事实内容,而且也对读者是一种尊重。文章就是从什么事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以及英语文学翻译中是如何体现了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的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美学价值 艺术特征 体现和发展
下载PDF
美育与人生 被引量:15
6
作者 朱立元 《美育学刊》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蔡元培关于美育促进人生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至今仍有启迪意义。"审美教育"概念最早的出者席勒也已经论及美育与人生的关系,只是说得不是很直接而已。在孔子那里,美育乃是成就人生的要途径之一。朱熹则把美育与塑造完满心... 蔡元培关于美育促进人生的思想是非常有价值的,至今仍有启迪意义。"审美教育"概念最早的出者席勒也已经论及美育与人生的关系,只是说得不是很直接而已。在孔子那里,美育乃是成就人生的要途径之一。朱熹则把美育与塑造完满心灵、构建美好人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王阳明则更重视美育"化育"即心灵潜移默化的特殊方式,在他的思想中,美育正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人熏陶感染,使的心灵得以净化,从而在人生道路上健康地成长。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美育的论著,但是他把人的由、全面的发展看成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这一点,恰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审美教育的理论根基总而言之,美育的途径,是每个人成就、提升、发展自我的必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人生 自由 自我发展 途径
下载PDF
我国学校美育研究3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等等 张月霞 《美育学刊》 2016年第6期15-21,共7页
30年来,我国学校美育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和巩固的同时,国内对学校美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美育的本质与内涵、功能与任务,以及学校美育的实施等方面。反思30年来国内学校美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 30年来,我国学校美育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和巩固的同时,国内对学校美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美育的本质与内涵、功能与任务,以及学校美育的实施等方面。反思30年来国内学校美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学校美育理论系统建立不完整、研究处于被动状态、对实践的研究相对薄弱等问题。今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应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同时由基础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深化,研究内容应更注重多学科、多领域间的融合与创新,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美育 美育研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美育与艺术教育——新时代综合性艺术院校特色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春方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8,共7页
作为新时代的美育和艺术教育事业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综合性艺术院校在这项事业中首当其冲。需要准确定位、特色发展,有效实现艺术院校的立体职能;筑牢专业根基,着力培养艺术师范人才;加大改革实效,借突出办学特色凝聚力量来服务新时代... 作为新时代的美育和艺术教育事业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综合性艺术院校在这项事业中首当其冲。需要准确定位、特色发展,有效实现艺术院校的立体职能;筑牢专业根基,着力培养艺术师范人才;加大改革实效,借突出办学特色凝聚力量来服务新时代国家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战略中的美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美育 特色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
下载PDF
竹林景观美学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永红 张艳峰 +1 位作者 周围 陈亮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竹林景观的质量评价是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竹林景观建设的依据。以湖南省竹林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应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分析数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视觉景... 竹林景观的质量评价是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竹林景观建设的依据。以湖南省竹林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应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分析数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方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方法及LCJ评价法对景观样本进行评价,研究大众对竹林景观的审美倾向和影响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子,为竹林景观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景观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景观 美学价值 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
下载PDF
高校美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被引量:14
10
作者 夏志勇 《三明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3-95,共3页
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论述了美育及健康人格的特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从美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创造力的激发、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心理结构的完善等方面,论述了美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作用,并对高校如何... 文章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论述了美育及健康人格的特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从美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创造力的激发、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心理结构的完善等方面,论述了美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作用,并对高校如何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实施美育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人格塑造 大学生 健康 马克思主义 美学理论 心理结构 创造力 文章
下载PDF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连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74-1180,共7页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都兼具其经济、社会、生态和美学价值,它们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乡村景观的视觉美学价值出发,以彩色农业和乡村景观互动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它们互动发展的基础和相互关系;并提出以发展生态农业... 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都兼具其经济、社会、生态和美学价值,它们的互动发展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乡村景观的视觉美学价值出发,以彩色农业和乡村景观互动发展为目的,分析了它们互动发展的基础和相互关系;并提出以发展生态农业、彩色农业旅游、农业产业化等方式来促进彩色农业与乡村景观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农业 乡村景观 审美价值 互动发展
原文传递
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论述的承变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建国 万成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6期83-88,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新时代全面育人的基本要求,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完整思想体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把“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新时代全面育人的基本要求,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完整思想体系。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把“劳”与“德智体美”相并列,明确将育人目标从“德智体美”拓展为“德智体美劳”。这一要求不仅有利于学校育人目标与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还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利于“劳模精神”的弘扬与“工匠精神”的重塑,有利于“中国智慧”的创造与“中国故事”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德智体美劳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初探——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 被引量:8
13
作者 海力波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7,25,共10页
人类学对审美问题的研究重点从最初对美的本质特征的界定 ,发展为对审美的社会文化功能分析 ,再演变为通过对跨文化审美感知的探询而理解不同文化的意义世界的建构与认知过程。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人类学理论演进的脉络 ,已... 人类学对审美问题的研究重点从最初对美的本质特征的界定 ,发展为对审美的社会文化功能分析 ,再演变为通过对跨文化审美感知的探询而理解不同文化的意义世界的建构与认知过程。审美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人类学理论演进的脉络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理论思考为人类学的跨学科整合与学理上的深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理论发展 研究成果 脉络梳理
下载PDF
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策略 被引量:9
14
作者 边仕英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本文从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教育策略要注意把握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注重审美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幼儿的主导性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专门的美育训练,实现"以美育美"和"... 本文从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提出教育策略要注意把握幼儿审美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注重审美教育的针对性;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幼儿的主导性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专门的美育训练,实现"以美育美"和"以美育人",以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审美心理 发展特点 教育策略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与学科发展取向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亚敏 夏施思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依循“文化—教育—人”的逻辑关系,思考文化转型对人的发展施与的影响,从而审视学科发展取向,有助于学科建设从思维到行动上做出最具发展性的决定。文化转型彰显了由主体性、开放性、创造性、多元性、整体性、关联性、相对性等文化品... 依循“文化—教育—人”的逻辑关系,思考文化转型对人的发展施与的影响,从而审视学科发展取向,有助于学科建设从思维到行动上做出最具发展性的决定。文化转型彰显了由主体性、开放性、创造性、多元性、整体性、关联性、相对性等文化品格所共塑的时代精神,新的文化形态是对人性的审美本质的揭示、尊重与弘扬,审美教育让人的主体意识、情感获得自由展现;单学科中心主义的学科建设是“经济个性”与“专家个性”取向的产物,不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基于“文化个性”取向,在理念层面,学科发展应尊重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的统一;在建制层面,学科发展应在正式学院建制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无形学院”组织形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审美教育 完整的人 学科发展
下载PDF
坚持多样化的审美,探讨发展民族声乐的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俊玲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民族声乐从广义上可包含民歌、新民歌、戏曲、说唱四大类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融合了各地方言、风俗习惯等,形成多种多样的演唱技巧、演唱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再加上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更多西洋美声... 民族声乐从广义上可包含民歌、新民歌、戏曲、说唱四大类型,在我国56个民族中,融合了各地方言、风俗习惯等,形成多种多样的演唱技巧、演唱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再加上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更多西洋美声唱法也流入中国,而人们对美的追求与欣赏水平与日俱增。本文结合当前多样化审美状况,对发展民族声乐的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创造更富个性化的民族声乐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化 审美 民族声乐 发展 方法
下载PDF
儿童教育的旨趣:呵护生命自由生长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京玉 邓洁隽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3,共3页
儿童教育的旨趣在于呵护生命的自由生长,包括"活在爱中"并促进爱的生长、创造力的绵延、良好人格的养成等方面。然而,"原罪"的膨胀和为了抑制"原罪"而导致的强制会对儿童的自由生长产生消极影响。为此,... 儿童教育的旨趣在于呵护生命的自由生长,包括"活在爱中"并促进爱的生长、创造力的绵延、良好人格的养成等方面。然而,"原罪"的膨胀和为了抑制"原罪"而导致的强制会对儿童的自由生长产生消极影响。为此,需要通过构建审美意境来消弭"原罪",通过建立情感联结来引导和陪伴儿童发展,并在此过程中重视儿童的自主探索,保护和激发其好奇心,营造理解的氛围,包容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儿童富有个性地自由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长 审美意境 情感联结 个性发展
下载PDF
对中国建筑方针的再认识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云松 金永超 蒋正跃 《中外建筑》 2013年第6期58-59,共2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由于建筑设计的本土化与多元化的激烈碰撞,不少建筑设计偏离了中国建筑方针,一些建筑不惜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建筑的...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由于建筑设计的本土化与多元化的激烈碰撞,不少建筑设计偏离了中国建筑方针,一些建筑不惜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对建筑的认知和传承需要在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下进行系统的思考,用科学的建筑方针指导建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方针 适用 坚固 经济 美观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康养旅游产业耦合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审美体验的视角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婧倩 时朋飞 李星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3,共10页
康养旅游是以追求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为双重目标的新兴旅游业态,康养旅游的价值内涵蕴含着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内在关联。基于李泽厚审美体验论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审美体验过程,对旅游产业“吃、住、行、... 康养旅游是以追求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为双重目标的新兴旅游业态,康养旅游的价值内涵蕴含着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内在关联。基于李泽厚审美体验论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审美体验过程,对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文”七大要素与健康产业“医、食、康、养、休”五大要素进行耦合,“吃、住、行、购”四要素与健康要素耦合,形成山野美味、康疗居住、景区绿道、身体护理等产品,旨在“满足生理感官需求而悦身”;“游”“娱”两要素与健康要素耦合,形成医疗旅游、美容旅游、森林太极、民族舞蹈等产品,旨在“满足内心情感需求而悦心”;要素“文”与健康要素耦合,形成养生哲学、朝圣灵修等产品,旨在“满足精神理想需求而悦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养旅游 审美体验 要素耦合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农业旅游开发利用的美学诠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斌成 李香会 李睿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农业旅游是农业生产新的开发领域,包含观光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两类,具有乡土风情特色鲜明、季节变化、现实生产、文化多样性等美学特点,发展农业旅游可提升城市文化的休闲娱乐品位,开拓都市农业旅游领域,有利于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 农业旅游是农业生产新的开发领域,包含观光农业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两类,具有乡土风情特色鲜明、季节变化、现实生产、文化多样性等美学特点,发展农业旅游可提升城市文化的休闲娱乐品位,开拓都市农业旅游领域,有利于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应加大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 美学特点 美学意义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