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被引量:88
1
作者 徐宏辉 王跃思 +1 位作者 温天雪 何新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2004-09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80、240m3个不同高度,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NO3^-、K^+的浓度在0.43—1.1μm出现峰值;Ca^2+、Mg^2+的浓... 2004-09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80、240m3个不同高度,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O4^2-,NH4^+、NO3^-、K^+的浓度在0.43—1.1μm出现峰值;Ca^2+、Mg^2+的浓度在4.7—5.8μm出现峰值;Na^+,Cl^-的浓度在0.65—1.1μm和4.7—5.8μm出现峰值.观测期间,二次离子(SO4^2-,NH4^+、NO3^-)的峰值从“凝结模态”向“液滴模态”移动,高湿度可能是形成液滴模态的重要原因.二次离子(SO4^2-,NH4^+、NO3^-)随着高度升高,浓度有增加的趋势;Ca^2+、Mg^2+在80m出现高值;K^+、Na^+、Cl^-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垂直分布
下载PDF
辽宁地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45
2
作者 杨军 周德平 宫福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96-203,共8页
详细分析了 1 996、1 997年春末夏初在辽宁省进行的大气气溶胶飞机观测的 0~ 5 k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尺度谱分布的垂直、水平变化 ,初步讨论了它们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混合层顶上下粒子数浓度具有不同的垂直分布特征 ;... 详细分析了 1 996、1 997年春末夏初在辽宁省进行的大气气溶胶飞机观测的 0~ 5 k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尺度谱分布的垂直、水平变化 ,初步讨论了它们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混合层顶上下粒子数浓度具有不同的垂直分布特征 ;粒子谱受不同形成机制影响 ,表现为多峰分布 ;水平方向上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存在显著变化 ;温度层结和相对湿度对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和谱分布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垂直分布 尺度谱分布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春季晴、霾天气溶胶观测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孙霞 银燕 +2 位作者 孙玉稳 段英 吴志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5-713,共9页
利用2006年和2007年河北省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获得的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春季上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不同高度上的谱分布和水平变化特征,并对粒子谱分布进行了负幂函数拟合.分析表明,霾天气下的气溶胶粒... 利用2006年和2007年河北省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获得的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春季上空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不同高度上的谱分布和水平变化特征,并对粒子谱分布进行了负幂函数拟合.分析表明,霾天气下的气溶胶粒子数浓度高于晴天1个量级,达到104个/cm3;粒子平均直径为0.13~0.26μm;气溶胶粒子浓度水平变化受下垫面、云区等局地影响因子较大,受不同天气状况影响较小;负幂函数对细粒子谱分布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谱分布 机载PMS系统 石家庄地区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和垂直分布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宏辉 王跃思 +1 位作者 温天雪 何新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5-679,共5页
于2004年9月分别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m,80m和240m处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中金属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Fe,Al,Mg,Ba,Sr和Zr在3.3—5.8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峰值,K,P... 于2004年9月分别在北京325m气象塔的8m,80m和240m处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中金属元素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Fe,Al,Mg,Ba,Sr和Zr在3.3—5.8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峰值,K,Pb,As和Cd在0.65—1.1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峰值,Zn,Sn,Cu和Ni在0.65—1.1μm和3.3—5.8μm的粒径范围出现双峰;Na,Mn,V在各粒径分布比较均匀.Al,Ca,Fe和Mg等地壳元素的浓度在80m处达到最大值,K,Pb和As等污染源排放的元素的浓度垂直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金属 粒径分布 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空间分布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申莉莉 盛立芳 陈静静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83-1490,共8页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25日至29日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情况,利用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资料分析了沙尘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的垂直分布状况,结合HYSPLIT模式,对此次沙...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25日至29日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情况,利用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资料分析了沙尘气溶胶在传输过程中的垂直分布状况,结合HYSPLIT模式,对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的传输路径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过程是由蒙古气旋造成的,沙尘由低空急流向远方输送;地面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气旋和反气旋之间强烈的北风或西北风气流中;在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的退偏振比在0.10~0.38之间,沙尘主要分布在海拔2km到4km之间,最高可达到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垂直分布 CALIPSO 退偏振比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遥感的中国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机理及传输路径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柳丹 张武 +1 位作者 陈艳 颜娇珑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5-1616,共12页
利用CALIOP/CALIPSO以及OMI/Aura卫星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09、2010、2011年4月下旬西北3次沙尘暴过程中高空流场分布、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以及输送气流轨迹。蒙古气旋和冷锋是导致沙尘天气的主要系统,在对流层的中... 利用CALIOP/CALIPSO以及OMI/Aura卫星资料,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09、2010、2011年4月下旬西北3次沙尘暴过程中高空流场分布、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以及输送气流轨迹。蒙古气旋和冷锋是导致沙尘天气的主要系统,在对流层的中下层区域,沙尘气溶胶在混合型天气系统下主要分布在0~7km,自西向东移动;在纯冷锋型天气系统下,沙尘气溶胶则主要分布在0~4km,自西向东南移动;两种天气系统在发展最强烈时,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高度均在3km以上,退偏振比为0.5左右,双波信号比为1.0以上;在沙尘天气减弱时,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高度在0~2km,退偏振比为0.3,双波信号比为0.8左右。混合型天气沙尘气溶胶主要垂直分布高度为3~7km,较纯冷锋型沙尘粒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CALIOP/CALIPSO 垂直分布 气溶胶指数 HYSPLIT轨迹模式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孙强 范学花 夏祥鳌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26-33,共8页
利用2006 2013年CALIOP激光雷达Level 1B数据的气溶胶衰减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比和色比观测,分析了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特征。统计结果显示:2010-2013年,华北地区4-8 km高度范围内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呈减小的趋势,而0... 利用2006 2013年CALIOP激光雷达Level 1B数据的气溶胶衰减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比和色比观测,分析了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特征。统计结果显示:2010-2013年,华北地区4-8 km高度范围内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呈减小的趋势,而0-4 km高度范围内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呈增长趋势。说明2010年以后近地面层(0-2 km)气溶胶散射作用逐渐增强,高层(4-8 km)气溶胶散射作用逐渐降低,这与近年华北地区霾天气(颗粒物主要聚集在近地层)日趋增加、沙尘天气(沙尘气溶胶层经常存在于4-8 km的范围)有所减少相吻合。20062013年,华北地区冬季0-4 km高度范围内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最大,近地面层气溶胶散射作用最大,这与该地区冬季取暖燃烧排放增加有关。春、秋两季4-8 km高度范围内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均值较大,夏季0-8 km各高度范围内衰减后向散射系数均最小,说明春、秋季节的气溶胶散射贡献主要来自4-8 km的对流层上部大气。春季对流层上部的高后向散射系数与华北地区春季频发的沙尘天气有关,秋季对流层上部的高后向散射系数与华北收获季节的生物质燃烧有关。2008年以后,华北地区2-8 km范围内各高度层的退偏比均值逐年减小,这说明规则的球形气溶胶粒子在近几年有所增加。0-4 km范围的低层大气,2009年后色比均值缓慢增加。而6-8 km范围内的色比均值从2008年后一直都是减小的,说明2008年后对流层上部大气(4-8 km)气溶胶粒子的尺度在减小,这也与近几年沙尘天气减少、霾天数增加的现象是一致的。0-8 km各个高度范围内的退偏比和色比均值春季最大,且退偏比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再次证明春季华北受沙尘天气影响,不规则的粗粒子气溶胶最多。夏、冬季节近地面层(0-2km)退偏比和色比均值略大于2-4 km高度层的,夏、冬两季近地面主要以人为活动排放的气溶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OP激光雷达 气溶胶光学特性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新春 钟玉婷 +2 位作者 何清 杨兴华 艾力.买买提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5-1052,共8页
利用Grimm 1.108、Thermo RP 1 400a以及TSP等仪器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不同高度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合天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80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高,80m高度PM2.5和PM1.0质量浓度... 利用Grimm 1.108、Thermo RP 1 400a以及TSP等仪器于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不同高度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观测,结合天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80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高,80m高度PM2.5和PM1.0质量浓度明显低于4m高度PM10,80m高度PM1.0质量浓度最低。频繁的沙尘天气是影响不同粒径的沙尘气溶胶浓度含量的主要因素。②夜间至日出,PM质量浓度逐渐降低,最低基本上出现在08:00,随后质量浓度逐渐增大,18:00前后浓度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步降低。其规律与风速的昼夜变化完全一致。③TSP月平均质量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3—9月,其中4月和5月浓度最高,随后逐渐减低。3—9月也是PM月平均质量浓度的高值区域,4m高度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发生在5月,其浓度为846.0μg.m-3。80m高度PM10浓度远高于PM2.5和PM1.0浓度,PM2.5和PM1.0浓度相差较小。风沙天气对大气中的不同粒径粒子的浓度含量影响较大,风沙天气越多,粗颗粒含量越高,反之则细颗粒越多。④沙尘天气过程中不同粒径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晴天<浮尘天气<扬沙天气<沙尘暴天气的规律。各种沙尘天气中,PM10/TSP表现为晴好天气高于浮尘天气,浮尘天气远高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⑤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气溶胶浓度随着粒径的减小,浓度逐渐降低。不同高度、不同粒径的沙尘气溶胶质量浓度每隔3~4d形成一个峰值区,与每隔3~4d出现沙尘天气强度增强过程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沙尘天气 质量浓度 垂直分布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气溶胶数浓度和尺度分布的航测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孙玉稳 孙霞 +4 位作者 银燕 韩洋 董晓波 姜岩 赵志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36-1743,共8页
2009年秋季利用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机载气溶胶粒子探头(PCASP-100X)和前向散射滴谱探头(FSSP-100-ER)在石家庄市上空进行了多次气溶胶观测.选取2009年9~10月间的7架次雾天、1架次小雨天及1架次密卷云天观测资料,重点研究雾天... 2009年秋季利用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机载气溶胶粒子探头(PCASP-100X)和前向散射滴谱探头(FSSP-100-ER)在石家庄市上空进行了多次气溶胶观测.选取2009年9~10月间的7架次雾天、1架次小雨天及1架次密卷云天观测资料,重点研究雾天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直径的垂直、水平分布特征及粒子谱分布,并与密卷云天和小雨天的探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地区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较高,近地面最大值达11910个/cm3.气溶胶粒子数浓度主要受天气条件影响,逆温层是影响粒子垂直输送的主要因素,在逆温层下粒子累积形成粒子数浓度的高值区,逆温层以上气溶胶粒子数浓度迅速减少,雾天和密卷云天粒子数浓度随高度多呈负指数分布;雾天多伴有逆温层和较大空气湿度,有利于气溶胶粒子累积,数浓度一般可达104个/cm3以上,容易形成低能见度污染天气;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在无降水日有累积效应,降雨对气溶胶粒子有明显清除作用;粒子数浓度和粒子直径在水平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随着高度增加粒子数浓度和直径的水平绝对偏差减小,相对偏差往往增大;不同天气下尺度谱型类似,多呈单峰分布,在0.11μm左右处出现峰值,但在雾天、密卷云天、小雨天气下的气溶胶粒子峰值依次变小,并且随高度增加,尺度谱峰值数密度值降低,谱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气溶胶数浓度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谱分布
下载PDF
基于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分布的一次浮尘过程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苑 邓军英 +4 位作者 史兰红 陈勇航 张强 王胜 徐婷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0-838,共9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上海地区浮尘污染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和CALIPS0星载激光雷达对2009年10月19日远程输送到上海的一次典型浮尘过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浮牛过程气溶胶层主要存在于2km以... 为了进一步认识上海地区浮尘污染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和CALIPS0星载激光雷达对2009年10月19日远程输送到上海的一次典型浮尘过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浮牛过程气溶胶层主要存在于2km以下低空中,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范围0-0.015km^-1·sr^-1,MPL消光系数范围0-0.32km^-1.浮尘过程中消光系数先增加后降低,气溶胶层不断抬升.浮尘天气2km以下大气中存在大量小粒径气溶胶颗粒,而0-0.5km近地面则以颗粒较大的气溶胶为主;2-10km大气中仅存在少量不规则气溶胶,其中4-6km高度范围的大气由不规则气溶胶和规则气溶胶混合组成,球型和非球型粒子均存在.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和MPL归一化相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CALIPSO和MPL获得的消光系数垂直分布均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但消光系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对上海地区浮尘天气进行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气溶胶 光学特性 垂直分布 CALIPSO卫星 微脉冲激光雷达
原文传递
一次霾天气条件下石家庄上空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飞行探测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金赛花 濮江平 +2 位作者 张瑜 董晓波 王成林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
利用2010年8月30日河北省石家庄一次霾天气条件下的气溶胶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区上空658—6933 m高度范围内大气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平均直径的垂直分布特征和9个水平飞行高度上的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轻度霾天气条件下的... 利用2010年8月30日河北省石家庄一次霾天气条件下的气溶胶飞行探测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地区上空658—6933 m高度范围内大气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平均直径的垂直分布特征和9个水平飞行高度上的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轻度霾天气条件下的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325个/cm3,平均直径为0.169μm。在约1000 m高度以下,气溶胶平均数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少趋势。粒径也随高度增加而减小,由0.187μm减小至0.164μm。1000 m高度以上,气溶胶平均数浓度随高度减少趋势变缓,粒子平均直径在0.167~0.171μm范围内波动。9个不同高度上的谱分布都呈单峰型,随着高度增加,谱宽变小,峰值向小尺度方向移动。后向轨迹计算分析表明:污染气团的远距离输送可能是导致大气1500 m高度层气溶胶数浓度突增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垂直分布 尺度谱分布 石家庄地区
下载PDF
利用MODIS-GOCART气溶胶资料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被引量:16
12
作者 罗燕 吴涧 王卫国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8-647,共10页
利用MODIS-GOCART同化的2001年逐月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在修改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辐射方案的基础上,连续积分5年获得平均的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短波和长波直接辐射效应,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气溶胶垂直分布对辐射强迫及其气候响应的影响... 利用MODIS-GOCART同化的2001年逐月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在修改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辐射方案的基础上,连续积分5年获得平均的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短波和长波直接辐射效应,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气溶胶垂直分布对辐射强迫及其气候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胶的短波辐射效应能冷却地表、加热大气;长波辐射效应能加热地表、冷却大气;大气顶净辐射强迫年平均为-4.1 W/m2;辐射强迫绝对值在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模拟区域中最大辐射强迫值主要位于华北、华南地区及四川盆地;气溶胶垂直分布是影响气溶胶辐射强迫的重要因素。总体上气溶胶层越靠近地面,大气顶辐射强迫绝对值越大,地表辐射强迫绝对值越小,大气顶辐射强迫对垂直分布较敏感;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会放大气溶胶垂直分布对辐射气候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大气顶辐射强迫 地面辐射强迫 气溶胶垂直分布
下载PDF
机载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污染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首正 卜令兵 +5 位作者 刘继桥 王勤 杨巨鑫 张扬 竹孝鹏 陈卫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58-170,共13页
为实现对气溶胶光学参数的大范围、高精度、定量化探测,使用一套基于碘分子滤波器的机载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系统开展飞行实验,同时在地面设置辅助验证观测站。实验研究了秦皇岛地区的气溶胶变化趋势、不同下垫面类型下的气溶胶... 为实现对气溶胶光学参数的大范围、高精度、定量化探测,使用一套基于碘分子滤波器的机载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系统开展飞行实验,同时在地面设置辅助验证观测站。实验研究了秦皇岛地区的气溶胶变化趋势、不同下垫面类型下的气溶胶分布以及秦皇岛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高值地区,并将HSRL系统反演的AOD数据与地面站点的太阳光度计和卫星遥感器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三者相关性优于0.95。结合地面气象数据和机载观测数据,对不同飞行天次下秦皇岛地区的污染物来源以及城镇、山地、海洋等不同下垫面类型下的气溶胶光学参数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气溶胶消光系数、雷达比、色比和退偏比。结果表明:城镇地区的大气低层中以生物质燃烧和工业产生的气溶胶为主,海洋地区大气低层中以污染型海洋气溶胶为主,山地地区大气低层中的粒子尺寸较大,以污染型沙尘粒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机载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 气溶胶垂直分布 气溶胶光学参数 污染分析
原文传递
2006~2015年中国华北地区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高星星 陈艳 张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41-2250,共10页
为研究高污染地区气溶胶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CALIPSO卫星提供的Level 2Profile和Level 2VFM产品,分析了华北地区2006~2015年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振比,色比及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地基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能... 为研究高污染地区气溶胶形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利用CALIPSO卫星提供的Level 2Profile和Level 2VFM产品,分析了华北地区2006~2015年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振比,色比及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地基观测资料,探讨了不同能见度下华北地区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气溶胶粒子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退偏振比和色比范围依次为0.5×10^(-3)~8.0×10^(-3)km^(-1)sr^(-1),0.14~0.3和0.6~2.0,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和高度变化特征;能见度<5km时粒子散射能力最强,非球形最弱,粒径最小,对应的最大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最小退偏振比和最小色比依次为0.012km^(-1)sr^(-1),0.092和0.856,能见度>10km时相反;污染沙尘,沙漠沙尘,污染大陆气溶胶和洁净海洋气溶胶集中在0~2km,出现的频率依次为13.81%,8.48%,5.45%和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气溶胶 垂直分布 CALIPSO
下载PDF
上海地区霾时气溶胶类型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骁骏 秦艳 +4 位作者 陈勇航 张华 叶文 胡承婷 热依拉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969,共9页
采用上海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1月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Level 2反演资料,对清洁海洋型、沙尘型、大陆污染型、大陆清洁型、污染沙尘型和烟尘型等类型气溶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霾发生时0~2km高度烟尘... 采用上海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1月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Level 2反演资料,对清洁海洋型、沙尘型、大陆污染型、大陆清洁型、污染沙尘型和烟尘型等类型气溶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霾发生时0~2km高度烟尘型气溶胶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霾时,而在2~8km高度,沙尘型、污染沙尘型与大陆污染型明显高于非霾时.0~2km高度春季霾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0~2km夏季污染沙尘型气溶胶与海洋型气溶胶出现频率均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污染沙尘型;秋季霾期间,0~2km高度范围内烟尘型出现频率明显高于2~6km高度;冬季污染沙尘型、烟尘、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CALIPSO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华北地区典型污染天大气气溶胶飞机探测个例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瑜 银燕 +2 位作者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32-1438,共7页
利用2005年10月17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飞机探测资料,对石家庄和邯郸气溶胶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讨论了该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微观特征和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观测当天石家庄和邯郸地区的气溶胶粒子浓... 利用2005年10月17日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污染天气条件下的飞机探测资料,对石家庄和邯郸气溶胶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讨论了该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微观特征和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观测当天石家庄和邯郸地区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很高,边界层内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03cm-3量级,最高值出现在近地面附近,达到104cm-3量级;边界层以上的数浓度基本都在103cm-3量级,属于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一次过程。造成污染的原因是该日晴天风小,大气湍流较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4)对颗粒物进行溯源和追踪分析,发现造成气溶胶浓度较高的气块传输路径主要为西北和偏西路径,境外源主要来自蒙古国,境内源主要来自我国西部,途经甘肃、宁夏、陕西及山西后进入河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垂直分布 水平分布 后向轨迹模式
下载PDF
北京上空气溶胶浓度垂直廓线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鹏飞 张蔷 +4 位作者 权建农 高扬 黄梦宇 赵德龙 孟筠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5-1221,共7页
利用2008—2010年北京地区3.5 km高空内飞机探测的气溶胶(粒径范围为0.10~3.00μm)数据,分析了该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气溶胶浓度(以数浓度计,下同)均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1.5 km以上高空的气溶胶浓度垂直梯度变化明显... 利用2008—2010年北京地区3.5 km高空内飞机探测的气溶胶(粒径范围为0.10~3.00μm)数据,分析了该地区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气溶胶浓度(以数浓度计,下同)均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1.5 km以上高空的气溶胶浓度垂直梯度变化明显低于1.5 km以下的垂直梯度变化.4—11月气溶胶浓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②气溶胶浓度廓线逐时(09:00—19:00)变化较清晰地反映出其受大气边界层演变的影响.在0~1.5 km高空,白天气溶胶浓度高值出现在09:00—11:00,低值出现在13:00—14:00;而在1.5~3.5 km高空的气溶胶浓度时段分布与其相反.③人为活动是影响气溶胶浓度区域水平分布的重要因子.④将气溶胶浓度廓线垂直分布分为a、b、c 3类.类型a的近地面气溶胶浓度(0~4 000 cm-3)低,垂直方向上变化很小;类型b的近地面气溶胶浓度(4 000~9 000 cm-3)较高,垂直递减明显;类型c的近地面气溶胶浓度特别高,量级达到104cm-3,并在大气边界层顶(约1.5 km)附近迅速递减.北京地区气溶胶浓度廓线以类型b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大气边界层 垂直廓线 空间分布 飞机探测 北京
下载PDF
河北地区秋季气溶胶飞机探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瑜 银燕 +2 位作者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5-762,共8页
利用河北省2005—2007年秋季不同天气(晴、有云、雾、降水)条件下气溶胶飞机观测资料和宏观天气资料,综合分析了河北地区不同天气、不同高度、不同城市大气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7年探测的气溶胶小粒子平均直径均在0... 利用河北省2005—2007年秋季不同天气(晴、有云、雾、降水)条件下气溶胶飞机观测资料和宏观天气资料,综合分析了河北地区不同天气、不同高度、不同城市大气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7年探测的气溶胶小粒子平均直径均在0.180μm以上,比2005年秋季的粒子尺度大0.05μm左右。非降水天气下近地面高浓度值一般发生在风速较小、湿度较小、有逆温或是有轻雾和霾存在的情况下。增雨作业时气溶胶数浓度与地面大气状况及降水量的大小有关,降水对气溶胶粒子的清除较为明显。气溶胶粒子谱除在降水天气下呈双峰分布外,晴天、多云、阴天天气下呈单峰分布。石家庄和邯郸的气溶胶污染较为严重,海岛上空浓度最低,陆地上空的气溶胶比海洋上空高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飞机探测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基于CALIOP的安徽沿淮地区霾天气溶胶类型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于彩霞 邓学良 +4 位作者 石春娥 吴瑞娇 霍彦峰 杨关盈 翟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7-1326,共10页
利用CALIPSO卫星气溶胶廓线数据、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2012—2013年安徽沿淮地区霾日气溶胶的垂直廓线分布.基于后向轨迹及聚类分析,获得沿淮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传输方向,并进一步利用卫星类型掩码产品(VFM)及EC再分析资... 利用CALIPSO卫星气溶胶廓线数据、地面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2012—2013年安徽沿淮地区霾日气溶胶的垂直廓线分布.基于后向轨迹及聚类分析,获得沿淮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传输方向,并进一步利用卫星类型掩码产品(VFM)及EC再分析资料,对不同来源的气溶胶类型、气溶胶垂直分布及导致污染的典型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沿淮地区消光系数随高度减小,霾日近地面消光系数为0.53km^(-1),约为晴空日的2.5倍.污染性天气主要为本地污染积累(占比为46%),其次为长三角区域污染带及京津冀等地污染传输作用影响.在静稳天气背景下,850 h Pa暖平流形成逆温层易导致沿淮地区本地污染,大陆污染型气溶胶为主要成分,近地面受低压上升气流影响,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略有抬升,聚集高度为0.4~0.8 km.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0位势高度等值线西伸北进,长三角区域整层大气均被高压控制,易产生污染沙尘型气溶胶,污染物聚集在近地面且浓度随高度减小.而在冷空气南下早期,850 h Pa冷平流易将京津冀地区污染传输到沿淮地区,气溶胶类型为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和污染沙尘型气溶胶,在1~2 km处高污染浓度最高,高于近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PSO 气溶胶类型 垂直分布
原文传递
星-地激光雷达联合观测合肥地区的气溶胶垂直分布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昊 谢晨波 +3 位作者 方志远 王邦新 邢昆明 曹也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通过匹配星载CALIOP过境合肥时间,筛选Aerosol-lidar的观测数据,选取4个典型天气个例[沙尘天气、多云天气、中度污染(无云)、中度污染(有云)],对合肥地区的气溶胶进行联合观测,并对气溶胶的类型、气溶胶的变化、气溶胶污染的成因及来源... 通过匹配星载CALIOP过境合肥时间,筛选Aerosol-lidar的观测数据,选取4个典型天气个例[沙尘天气、多云天气、中度污染(无云)、中度污染(有云)],对合肥地区的气溶胶进行联合观测,并对气溶胶的类型、气溶胶的变化、气溶胶污染的成因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云天气下,星载激光雷达对底层气溶胶探测时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地基激光雷达的探测效果较佳,可以通过定点连续观测距离的校正信号准确地反映气溶胶含量和变化特点。星-地激光雷达的联合观测可以更好地分析多种复杂天气的气溶胶变化。联合观测结果表明:轻度污染的沙尘型和受污染的浮尘型气溶胶主要集中在0.8~1.6 km高度范围内,退偏振比集中在0.18~0.20之间;多云天气的气溶胶主要为污染大陆型,集中在0.4~1.2 km高度范围内,其退偏振比在0.015~0.020之间,气溶胶含量很少且为具有球形粒子属性的细颗粒物;中度污染(无云)天气的气溶胶同时包含污染浮尘型和污染大陆型,主要集中在0.3~1.3 km高度范围内,退偏振比在0.08以下,具有明显的球形粒子属性;中度污染(有云)天气的气溶胶也同时包含污染浮尘型和污染大陆型,主要集中在0.8~1.4 km高度范围内,退偏振比在0.075~0.100范围内,为粒径较小的球形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星-地联合激光雷达 气溶胶变化 垂直分布 退偏振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