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医护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 被引量:26
1
作者 潘剑 曹昊天 +3 位作者 刘济远 王了 刘显 廖学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66-372,共7页
口腔医护人员长期暴露在各种致病因素之中,其中对传染病病原体的暴露是威胁口腔医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病原微生物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传播的基本途径有:血源性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通过这些途径,微生物群落如... 口腔医护人员长期暴露在各种致病因素之中,其中对传染病病原体的暴露是威胁口腔医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病原微生物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传播的基本途径有:血源性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通过这些途径,微生物群落如朊毒体、病毒、真菌、细菌等得以传播。2019年12月以来,随着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武汉爆发,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带来的感染风险也迅速被人重视。本文总结目前人们对传染性疾病在口腔诊疗环境中传播和风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以便口腔临床医生参考,做好相关的防护,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职业暴露 传染病 气溶胶
下载PDF
北京市某医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内感染传播途径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耀 姜勇 +8 位作者 邢玉斌 钟光林 王磊 孙正基 贾红 常青 王勇 倪彬 陈世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54-556,共3页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方法 选择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 3月 2~ 31日期间收治和医院感染的 1 0例SARS病例 ,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 )发病病例的...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方法 选择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 3月 2~ 31日期间收治和医院感染的 1 0例SARS病例 ,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 )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 4、5号病房 ,住院患者多数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 ;(2 )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 ,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 ,同时不排除隐性带病毒者 (曾密切接触SARS病例而未发病者 )作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 ;(3)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该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同时还提示 :存在气溶胶 (飞沫核 )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 ,应进一步收集和积累是否存在气溶胶 (或飞沫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医院内感染 传播途径 调查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 被引量:16
3
作者 丘杨 王宁 +9 位作者 曾文 吴小东 项兴 颜方圆 宋天丽 杨嘉敏 石光明 詹宇 周力 杨复沫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2019年年末至今暴发的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让气溶胶对健康的影响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中。本文通过对气溶胶文献的回顾和对现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结果,科普性地... 2019年年末至今暴发的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让气溶胶对健康的影响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中。本文通过对气溶胶文献的回顾和对现有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结果,科普性地总结气溶胶和生物气溶胶的特性,梳理其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传播 生物气溶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公共卫生
下载PDF
人体呼出颗粒物的传播特性及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概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瑞彬 吴妍 +1 位作者 牛建磊 高乃平 《暖通空调》 2020年第9期41-54,共14页
对人体呼出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人体呼出颗粒物在室内和户-户之间的传播特性及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概率预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人体呼出小粒径颗粒物比大粒径颗粒物数量多,而且小粒径颗粒物比大粒径颗粒物携带的病... 对人体呼出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人体呼出颗粒物在室内和户-户之间的传播特性及呼吸道传染病感染概率预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人体呼出小粒径颗粒物比大粒径颗粒物数量多,而且小粒径颗粒物比大粒径颗粒物携带的病毒量多;人体呼出颗粒物的传播与气流组织及通风换气量等因素有关;置换送风形式的房间内会出现污染物“自锁现象”,医院病房内不建议采用该种送风方式;外窗自然通风和烟囱效应会引起污染物在高层建筑内竖向跨户传播;提高建筑内围护结构和门窗的气密性,并增加外窗通风换气量可以有效降低高层居住建筑内传染病水平方向跨户传播。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污染源、污染物传播过程及人员暴露等方面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人体呼出颗粒物 气溶胶传播 跨户传播 感染概率 呼吸道传染病
下载PDF
污水处理设施中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传播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程荣 亓畅 +2 位作者 石磊 张巍 郑祥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69,共11页
污水处理厂是微生物气溶胶,尤其是病毒气溶胶的重要发源地。为进一步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微生物气溶胶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气溶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微生物从水相到气相的转移发生在包括格栅间、初沉池、曝... 污水处理厂是微生物气溶胶,尤其是病毒气溶胶的重要发源地。为进一步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微生物气溶胶的相关研究工作,对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气溶胶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微生物从水相到气相的转移发生在包括格栅间、初沉池、曝气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间等在内的每个处理单元。其中,生物处理单元是微生物气溶胶产生的关键区域。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向空气逸散的速率不同,其浓度在气相与液相中的比值在10^-4~10^-9波动。在一定距离内,随着与微生物气溶胶发源地水平距离的增加,气溶胶中微生物浓度快速降低,病毒比细菌的浓度下降更为显著。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气象条件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逸散有重要的影响。微生物风险评估表明: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气溶胶对厂区的工人和周边居民造成了健康威胁。应及时建立风险评估标准,并从产生源头及传播途径两方面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气溶胶 病毒 传播 暴露风险 公共卫生
下载PDF
人呼出飞沫和飞沫核的运动传播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代慧 赵彬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3-500,共8页
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均以人呼出的飞沫和飞沫核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了解飞沫和飞沫核的运动传播规律,不仅对制定有效的传染病工程防治方法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对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很多呼吸道传染病均以人呼出的飞沫和飞沫核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了解飞沫和飞沫核的运动传播规律,不仅对制定有效的传染病工程防治方法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对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基本传播机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人体呼出飞沫的粒径分布、蒸发规律和传播距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发现,正常说话、咳嗽和喷嚏所释放飞沫的主要粒径范围分别为10~50、73~100和80~340μm,而且小粒径飞沫的数量比大粒径多.飞沫传播的距离是病毒传播的关键因素,较大的飞沫能够在移动2.5 m的水平距离之前落地,是飞沫传播的前提;较小的飞沫在落地前完全蒸发成飞沫核,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并随气流运动,是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的前提.蒸发过程与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以及飞沫的初始粒径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从而为工程控制和公共卫生预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空气传播 飞沫蒸发 传播距离 新型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的物理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谷福印 马培民 游来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8-327,共10页
对1982年4月在北京沙河利用飞机取得的5份大气气溶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直径0.5—8.0μm气溶皮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谱分布.讨论了逆温、风和湿度等对大气气溶胶粒子的影响.
关键词 大气 气溶胶 北京
全文增补中
几种纳米氧化铝的红外消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玄玉 潘功配 何艳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12-315,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中型烟幕试验柜中,对八种α型和γ型纳米氧化铝粉体气溶胶在3~5 μm与8~14 μm波段的红外消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对比.利用KBr压片法测试了样品的红外光谱,给出了样品的晶型、平均粒度和比表面积等特征数据.实...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中型烟幕试验柜中,对八种α型和γ型纳米氧化铝粉体气溶胶在3~5 μm与8~14 μm波段的红外消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对比.利用KBr压片法测试了样品的红外光谱,给出了样品的晶型、平均粒度和比表面积等特征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对红外具有良好的消光作用.纳米氧化铝气溶胶在3~5 μm和8~14 μm波段的最大质量消光系数分别为1.798 m2·g-1和1.940 m2·g-1;γ型纳米氧化铝的红外平均透过率普遍小于α型;比表面积越大、纳米氧化铝粒子平均直径越小对红外的消光性能就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纳米氧化铝 红外 气溶胶 KBr压片 消光系数 透过率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携病毒飞沫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9
作者 汪新智 任安星 +3 位作者 武永吉 王彪 石雷 何玉荣 《自然杂志》 2020年第3期239-248,共10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已经成为受国际关注的大流行病。携病毒飞沫的传播和扩散过程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多相流仿真手段,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房间、电梯、高铁车厢和飞机座舱等相对封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已经成为受国际关注的大流行病。携病毒飞沫的传播和扩散过程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多相流仿真手段,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房间、电梯、高铁车厢和飞机座舱等相对封闭环境中携病毒飞沫扩散过程进行了数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封闭空间中采用对侧面进风和出风的通风形式,尤其是上下通风的方式,可有效减少飞沫在封闭空间中的扰动和停留时间,抑制携病毒飞沫的扩散,增强飞沫的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飞沫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气溶胶 传播途径 多相流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富强 惠石生 高立冬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4,51,共5页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接触传播是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然而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气溶胶的传播是可能发生的,消化道传播和性传播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处于埃博拉病毒污染环境中的医务人员选择更安全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接触传播是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然而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气溶胶的传播是可能发生的,消化道传播和性传播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处于埃博拉病毒污染环境中的医务人员选择更安全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必要的,并应掌握其使用方法,建议根据情况选择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APR),防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气溶胶传播 个人防护装备 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原文传递
五台山春季气溶胶传输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闫世明 王雁 +4 位作者 张岳军 高兴艾 王淑敏 董剑 刘正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7-505,共9页
基于气溶胶监测仪Grimm180观测的2018年3~5月山西省五台山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数据,以及对应时段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等方法,研究五台山春季气溶... 基于气溶胶监测仪Grimm180观测的2018年3~5月山西省五台山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数据,以及对应时段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等方法,研究五台山春季气溶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统计特征,分析影响五台山气溶胶浓度变化的主要传输路径,以及潜在的贡献源区.结果表明,影响春季五台山气溶胶变化的主要传输路径有6类,其中,第1,4,2,5类传输路径均为西北和偏西方向,占总轨迹62.5%,而第3,6类传输路径则为偏南和偏东方向,占总轨迹的24.7%.对不同传输路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第1,4类传输路径对粗粒径PN10、PN>10数浓度和PM10质量浓度影响最大,其潜在贡献源区主要位于内蒙古西部和陕北黄土高原一带,PSCF值在局部地区达到了0.6以上.第6,3类路径对细粒径的数浓度PN0.5、PN1.0和PM1.0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其潜在贡献源区主要位于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京津冀地区中部以及河南北部区域,部分地区PSCF值达到0.8以上.细粒径的PSCF高值区主要位于五台山的偏东和偏南方向,传输高度在2km以下.随着粒径的增加,PSCF高值区变为西北和东南方向,传输高度到达了自由对流层2~4km,且通过西北地区自由对流层的输送占比逐渐增大,PSCF高值区距离五台山站也越来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春季 气溶胶 传输 粒径
下载PDF
牛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含量检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段会勇 朱永红 梁岩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47-51,共5页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在6个牛舍(A、B、C、D、E、F)空气中收集微生物气溶胶。通过对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的检测及其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推断其对饲养员及牛体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牛舍...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在6个牛舍(A、B、C、D、E、F)空气中收集微生物气溶胶。通过对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含量的检测及其在ANDERSEN六级采样器上的分布规律,推断其对饲养员及牛体自身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牛舍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浓度较高,而且大部分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较小,更容易进入呼吸道深部;牛舍内气载需氧菌含量在牛舍D内最高,为4.19×105CFU/m3,牛舍C内含量最低,为8.90×104CFU/m3,且6个牛舍内需氧菌含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牛舍D和E中可吸入需氧菌含量与其他牛舍之间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舍 微生物气溶胶 气载需氧菌 传播
下载PDF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产生气溶胶密度变化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纯纯 唐媛 +4 位作者 陈张艳 王爱孙 黄小琼 陈燕燕 瞿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通过评估疫情期间眼科诊疗中常用的非接触式眼压计工作时产生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变化,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眼科医护人员的日常防护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20年2月22... 目的通过评估疫情期间眼科诊疗中常用的非接触式眼压计工作时产生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变化,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眼科医护人员的日常防护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20年2月22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纳入健康受试者30名,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分别在眼科诊室和大厅对受试者佩戴或不佩戴口罩状态下进行双眼眼压测量,并对受试者单人佩戴与不佩戴口罩状态下进行双眼眼压测量,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实时检测眼压测量室眼压计喷射时产生的PM和气溶胶密度,分析眼压测量人次与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的累积效应,对受试者单人佩戴与不佩戴口罩情况下的PM和气溶胶密度进行比较。结果非接触式眼压计工作时产生的PM2.5、PM10及气溶胶粒子数随着喷射次数的增加而呈波动上升趋势。30名受试者60眼分别于医疗诊室及医疗机构大厅两种环境下连续测量眼压曲线发现,PM2.5、PM10和气溶胶粒子数随眼压测量人次的增加而波动上升,呈现累积效应,且大厅的累积速度快于诊室。受试者不戴口罩时产生的PM2.5和PM10密度分别为(53.417±2.306)和(85.350±3.488)μg/m3,均高于戴口罩时的(50.567±0.862)和(80.617±1.463)μg/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19);受试者不戴口罩时产生的气溶胶密度高于戴口罩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结论非接触式眼压计喷射可产生PM和气溶胶,且随喷射次数的增加呈波动上升趋势,有累积效应,空气不够流通的大厅气溶胶密度更高;被测试者不戴口罩时产生的PM和气溶胶密度较戴口罩时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计 非接触式 气溶胶 可入肺颗粒物 感染 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中山市1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乐 王曼 +1 位作者 朱亚阳 林奕银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调查中山市某小学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曲线和人群分布。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索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现疑似病例39例,... 目的调查中山市某小学多名急性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病例的临床特征、流行曲线和人群分布。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索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现疑似病例3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9例,学校总罹患率为3.3%(39/1 192)。39个病例均为学生,分布在7个班,其中四(4)班和四(3)班罹患率最高,不同班级之间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09,P<0.01)。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23日中午经过四(4)班和四(3)班外的走廊,并见到呕吐物,其发病风险增加(RR=4.23,95%CI:1.09~8.56)。结论本次诺如暴发疫情主要是由于呕吐物未能及时和规范处理,可能是通过气溶胶传播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 气溶胶传播 学校
原文传递
SARS-CoV-2经气溶胶传播的新证据 被引量:8
15
作者 倪晓平 倪凯文 +2 位作者 索继江 金慧 刘运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30-1434,共5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气溶胶在传播新冠病毒(SARS-CoV-2)中起主导作用的观点一直存有争议。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持续两年多的人际传播,特别是在出现Delta和Omicron变异株之后,给本就严峻的COVID-19疫情...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气溶胶在传播新冠病毒(SARS-CoV-2)中起主导作用的观点一直存有争议。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持续两年多的人际传播,特别是在出现Delta和Omicron变异株之后,给本就严峻的COVID-19疫情形势雪上加霜。SARS-CoV-2变异株在人际间传播的速度上明显加快,代际间传播的时间上明显缩短。因此,简单地将近距离感染归咎于飞沫传播受到了质疑,在传统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模式的影响下,忽略了气溶胶也会发生近距离传播,甚至起到主导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人体正常呼吸、讲话和咳嗽可以释放大量呼吸道气溶胶颗粒,且病毒颗粒主要集中在微小粒子(≤5.0μm)中。飞沫核理化特性研究,其生物学的活性和致病的传染性,受到质疑。雪貂、仓鼠动物模型证明,SARS-CoV-2可经气溶胶传播途径感染。为此,本文经文献复习,就SARS-CoV-2经气溶胶传播的新证据进行综述,为COVID-19防控提供最新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病毒 气溶胶传播 飞沫传播
原文传递
口腔诊室生物气溶胶传播风险与防护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亦婕 赵隽隽 朱亚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发现以来,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目前认为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较为封闭的口腔诊室内的生物气溶胶传播问题,引起了口腔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生物气溶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发现以来,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目前认为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较为封闭的口腔诊室内的生物气溶胶传播问题,引起了口腔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生物气溶胶所含微生物及其与疾病传播的关系,口腔诊室生物气溶胶的来源、检测方法、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减少口腔诊室生物气溶胶暴露的措施等方面,对生物气溶胶和口腔诊疗的关系做一综述,期望为口腔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诊室 生物气溶胶 气溶胶传播 感染 防护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on aerosol collection and detection
17
作者 Xinyu Zhang Yuting Chen +9 位作者 Yueying Pan Xinye Ma Gui Hu Song Li Yan Deng Zhu Chen Hui Chen Yanqi Wu Zhihong Jiang Zhiyang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The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n late 2019 has negatively affected people's lives and productivity.Because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s of great concern,th... The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n late 2019 has negatively affected people's lives and productivity.Because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s of great concern,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sources of virus aerosols and possible transmission routes.First,we discuss virus aerosol collection methods,including natural sedimentation,solid impact,liquid impact,centrifugal,cyclone and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methods.Then,we review common virus aerosol detection methods,including virus culture,metabolic detection,nucleic acid-based detection and immunology-based detection methods.Finally,possible solu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SARS-CoV-2 aerosols are introduced.Point-of-care testing has long been a focus of attention.In the near future,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hat integrates sampling and output results will enable the real-time,automatic monitoring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us aerosol aerosol transmission aerosol collection aerosol detection Protective measure
原文传递
马桶冲水行为与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被引量:8
18
作者 毛怡心 丁培 孙宗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70-2077,共8页
有关卫生间马桶冲水行为可能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扩散与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情况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或报道时有出现。本文意在总结与马桶冲水行为产生的生物气溶胶相关的研究及进展,讨论马桶冲水行为、开关马桶盖冲水行为以及马桶表... 有关卫生间马桶冲水行为可能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扩散与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情况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或报道时有出现。本文意在总结与马桶冲水行为产生的生物气溶胶相关的研究及进展,讨论马桶冲水行为、开关马桶盖冲水行为以及马桶表面等因素在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通过生物气溶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与马桶相关的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可能为人体健康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并就公众健康防护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间 气溶胶 空气传播 病原微生物 室内公共场所
原文传递
一起幼儿园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琳 田卫东 +1 位作者 李宏 董明娜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分析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为预防控制此类事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临床特征和感染原因,采集部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该园共194人,17人发病,罹患... 目的分析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为预防控制此类事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临床特征和感染原因,采集部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该园共194人,17人发病,罹患率8.76%,病例仅限1个班级。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其次是腹痛和发热,无腹泻。8份病例标本检出6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2份厨工标本未检出。结论该起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首发病例没有及时隔离及呕吐物处置不当是疫情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感染性腹泻 聚集性疫情 气溶胶传播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隔离医院室内环境安全实时监测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荔 周浩 +1 位作者 林波荣 余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32,共9页
截至2020年6月18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831万例,死亡超过44万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88713517396024&wfr=spider&for=pc).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二... 截至2020年6月18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831万例,死亡超过44万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88713517396024&wfr=spider&for=pc).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二战”后人类社会的最大挑战(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20-04-07/doc-iimxxsth4150618.shtml).相比于国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暴发,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初步得到有效抑制,境外疫情输入和无症状感染控制成为工作重点,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恢复正常.然而,在2020年1月底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由于医疗资源的紧缺,大批的患者未能被及时收治,他们在社会上流动、在家里居住,造成了社会和家庭进一步感染,加剧了疫情的扩散.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提出了“借用一些大型场所收治病人”的举措,随后全国各地紧急改造现有医院为临时定点医院、改建大型公共建筑为方舱医院,仅武汉投入使用的就有2个临时重症定点医院和16座方舱医院.事实证明,方舱医院既能让大量的轻症病人得到医治,同时还能做到隔离,成为完成“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历史使命、实现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关键,被新华社评为“关键时刻,关键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与防控 疫情防控 工程院副院长 无症状感染 病毒感染 大型公共建筑 医疗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