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撞击器内颗粒沉积粒径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彭慧 池辉 +3 位作者 徐聪 尹招琴 包福兵 凃程旭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3,共15页
微颗粒的性质几乎与颗粒的粒径紧密相关,为研究气溶胶粒子特性,需获取颗粒粒径分布信息.惯性撞击器是一种基于惯性原理实现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沉积分离的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历复杂多变的环境.文章利用拉格朗日多相(LMP)模型对撞... 微颗粒的性质几乎与颗粒的粒径紧密相关,为研究气溶胶粒子特性,需获取颗粒粒径分布信息.惯性撞击器是一种基于惯性原理实现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沉积分离的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历复杂多变的环境.文章利用拉格朗日多相(LMP)模型对撞击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使用有限体积方法(FVM)研究了在绝热和换热两种情况下,气溶胶温度变化(-40℃~60℃)对颗粒沉积率的作用,并分析其对颗粒粒径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壁面绝热情况下,随着气溶胶温度的升高,颗粒沉积位置由冲击板中心向边缘发散,颗粒收集效率逐渐降低,颗粒收集数量减少;在气溶胶和壁面换热情况下,随着气溶胶温度的升高,大颗粒沉积位置由冲击板中心向边缘发散,颗粒收集效率降低,小颗粒正好相反.此外,不同气溶胶温度下的颗粒收集效率曲线存在一个交点,交点两侧大小颗粒的收集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相反.通过研究温度对撞击器颗粒收集的影响,可以对颗粒分径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更精确的粒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撞击器 气溶胶温度 颗粒沉积 颗粒收集效率 拉格朗日多相模型
下载PDF
滤嘴通风对加热卷烟气溶胶物理特性及其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崔华鹏 孟璠 +5 位作者 陈黎 樊美娟 黄龙 李峰 张晓兵 刘绍锋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为研究滤嘴通风对加热卷烟气溶胶释放的影响,制备了滤嘴空腔段通风孔数量分别为0、2、4、6、8的1^(#)—5^(#)加热卷烟样品,分别采用微探针取样原位气溶胶表征方法和热电偶测温法考查了通风孔数量对气溶胶物理特性和温度的影响规律。结... 为研究滤嘴通风对加热卷烟气溶胶释放的影响,制备了滤嘴空腔段通风孔数量分别为0、2、4、6、8的1^(#)—5^(#)加热卷烟样品,分别采用微探针取样原位气溶胶表征方法和热电偶测温法考查了通风孔数量对气溶胶物理特性和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滤嘴通风改变了气溶胶的粒径分布,通风孔后气溶胶的粒数浓度和体积浓度随通风孔数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5^(#)样品气溶胶体积浓度相较于1^(#)样品降低了57.4%,通风减小了气溶胶的粒数中值粒径,但其随通风孔数量的变化规律不显著;通风孔后气溶胶的温度随通风孔数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5^(#)样品气溶胶温度相较于1^(#)样品降低了23.0℃;通风孔前、后气溶胶体积浓度与温度均呈现中轴线处高,且沿径向随距离增大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滤嘴通风 气溶胶物理特性 气溶胶温度
下载PDF
结构设计对加热卷烟出口烟气温度与释放量的影响
3
作者 韩敬美 邬志锋 +7 位作者 张霞 张明建 李志强 彭译娇 雷萍 朱东来 王乐 李斌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8-66,共9页
为研究结构设计对加热卷烟出口烟气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固定总长度为45 mm的不同结构的加热卷烟样品,建立了加热卷烟出口烟气温度与气溶胶捕集量(ACM)检测方法,研究了二元、三元、四元不同结构设计对加热卷烟烟气温度与烟气释放量的影响... 为研究结构设计对加热卷烟出口烟气温度的影响,设计了固定总长度为45 mm的不同结构的加热卷烟样品,建立了加热卷烟出口烟气温度与气溶胶捕集量(ACM)检测方法,研究了二元、三元、四元不同结构设计对加热卷烟烟气温度与烟气释放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二元结构烟支出口烟气最高温度高于106℃、小于137℃,不同三元结构烟支出口烟气最高温度高于40℃、小于85℃,不同四元结构烟支前两口的出口烟气最高温度达到72℃,后续抽吸的出口烟气最高温度低于50℃。(2)中空段降温作用显著小于烟丝段和实心醋酸纤维段,烟丝段和实心醋酸纤维段长度不宜过长,四元结构对加热卷烟烟气降温效果最好。当冷却段长度在12~18 mm时,逐口烟气最高温度可降至42℃以下。(3)对于四元结构烟支,随着中空段内径的增大,相同抽吸口数的烟支失重未见显著规律,而ACM则大体呈现增大趋势。随着卷烟纸透气度增大,相同抽吸口数的烟支失重呈现逐渐增大趋势,而ACM则未见显著变化规律。随着中空段长度减小与实心段长度增加,相同抽吸口数的烟支失重与ACM均大体呈现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加热卷烟 出口烟气温度 烟气释放量
下载PDF
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气候响应的水平二维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荣明 石广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8-24,共7页
利用比较先进的辐射模式计算了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并对之进行了参数化。结果发现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的水平分布不仅与其本身的水平变化有关,而且与下垫面的反照率有很大的关系。利用近期开发的二维能量平衡模式模拟了皮纳图... 利用比较先进的辐射模式计算了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并对之进行了参数化。结果发现平流层气溶胶的辐射强迫的水平分布不仅与其本身的水平变化有关,而且与下垫面的反照率有很大的关系。利用近期开发的二维能量平衡模式模拟了皮纳图博火山气溶胶对地面平衡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皮纳图博火山至喷发后1年半左右降温达最大,至喷发后第5年降温已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气溶胶 辐射强迫 降温 气候响应
下载PDF
雾化高温分解法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活性位 被引量:8
5
作者 胡云行 黄爱民 +2 位作者 蔡俊修 万惠霖 蔡启瑞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15-419,共5页
本文测定了雾化高温分解(AHTD)法制备的一系列Cu/ZnO催化剂的铜表面积,并将其与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在含有CO_2的原料气中,催化剂活性位可能是由Cu^0组成。AHTD法Cu/ZnO催化剂的CO-TPD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脱附峰,低温脱附的CO可... 本文测定了雾化高温分解(AHTD)法制备的一系列Cu/ZnO催化剂的铜表面积,并将其与催化活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在含有CO_2的原料气中,催化剂活性位可能是由Cu^0组成。AHTD法Cu/ZnO催化剂的CO-TPD显示出两个明显的脱附峰,低温脱附的CO可能是吸附在Cu^+上的。Cu^+在无CO_2的原料气中起了催化作用。X射线诱导Auger谱测定结果表明,还原活化后和反应2小时后催化剂表面除大量的Cu^0外,还有少量的Cu+存在,在CO_2含量不大时(1~3%),Cu^+量与原料气的组成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催化剂 甲醇 活性位
下载PDF
AHTD法铜基催化剂中氧化铝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云行 万惠霖 蔡启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由合成气催化合成甲醇是重要的工业过程,其中使用的Cu/Zn/Al催化剂一直是人们广泛研究的对象,这种催化剂常由金属硝酸盐用NaHCO_3(或Na_2CO_3)在一定的pH值下沉淀生成金属复合碳酸盐,再加热分解成氧化物制得。该法步骤繁琐,耗时多。本... 由合成气催化合成甲醇是重要的工业过程,其中使用的Cu/Zn/Al催化剂一直是人们广泛研究的对象,这种催化剂常由金属硝酸盐用NaHCO_3(或Na_2CO_3)在一定的pH值下沉淀生成金属复合碳酸盐,再加热分解成氧化物制得。该法步骤繁琐,耗时多。本文采用雾化高温分解法(Aerosol High Temperature Decomposition,简称AHTD法)扶金属硝酸盐一步制得催化剂氧化物,并研究了Cu/Zn/Al催化剂中Al_2O_3对催化活性、表面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高温分解 铜基催化剂 氧化铝
下载PDF
AHTD法铜基催化剂合成甲醇的研究——Ⅰ.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云行 蔡俊修 +1 位作者 万惠霖 蔡启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自从ICI低压、低温甲醇合成过程取代高压过程以来,人们对该过程所使用的Cu/ZnO/Al_2O_3或Cu/ZnO/Cr_2O_3催化剂有极大的兴趣。Herman、Klier等人已证明这种低压、低温下的活性应归属于Cu-ZnO间的相互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单纯的铜或氧... 自从ICI低压、低温甲醇合成过程取代高压过程以来,人们对该过程所使用的Cu/ZnO/Al_2O_3或Cu/ZnO/Cr_2O_3催化剂有极大的兴趣。Herman、Klier等人已证明这种低压、低温下的活性应归属于Cu-ZnO间的相互作用,在相同的条件下,单纯的铜或氧化锌的活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氧化铝或氧化铬主要起结构助剂的作用。由此可见,控制适宜的Cu-ZnO间的相互作用是提高甲醇合成活性的关键,因此,如何才能产生这种适宜的相互作用就成了人们极为重视的研究课题。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采用沉淀法制备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铜基 雾化高温分解 催化剂
下载PDF
AHTD法铜基催化剂合成甲醇的研究——Ⅱ.催化剂氧化态前驱体的性质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云行 蔡俊修 +1 位作者 万惠霖 蔡启瑞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1-137,共7页
本文采用XRD,XPS,TPR等手段对AHTD(雾化高温分解)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氧化态前驱体进行了表征,发现CuO/ZnO催化剂是四方结构的CuO和六方结构的ZnO组成的两相体系,但是,有部分ZnO溶解到CuO相中,催化剂的表面积为5—10m^2/g,远... 本文采用XRD,XPS,TPR等手段对AHTD(雾化高温分解)法制备的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氧化态前驱体进行了表征,发现CuO/ZnO催化剂是四方结构的CuO和六方结构的ZnO组成的两相体系,但是,有部分ZnO溶解到CuO相中,催化剂的表面积为5—10m^2/g,远小于相应的沉淀法催化剂的表面积,氧化铝的加入有助于表面积的增大;催化剂存在表面富锌现象,随着催化剂铜含量的增加,表面富锌量增大;CuO与Zn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CuO的还原性能发生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高温分解 催化剂 甲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