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播马尾松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黎芳 潘萍 +6 位作者 宁金魁 赖国桢 欧阳勋志 徐辉 郭丽玲 吴自荣 易祖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5,40,共6页
以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小比数对灌木及草本层多样性及盖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角尺度、混交度对灌木及草本Sh... 以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小比数对灌木及草本层多样性及盖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角尺度、混交度对灌木及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混交度对草本Patrick指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开敞度对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开敞度对灌木Patrick指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对灌木盖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各种空间结构指数对Pielou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总体上,林下植被多样性表现为林木随机分布的林分高于聚集分布的林分,混交林高于纯林,中等密度林分高于高密度林分,开敞度基本充足的林分高于开敞度严重不足的林分。(2)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空间密度,最小的是大小比数。因此,以调整林分密度为主,综合调整林木分布格局、树种结构及其开敞度,将有利于提高林下植被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马尾松林 林下植被 林分空间结构 植被多样性
下载PDF
油菜无人机飞播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青松 张恺 +3 位作者 廖庆喜 廖宜涛 王磊 舒彩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38-147,共10页
针对丘陵山区油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和平原地区稻油茬口矛盾突出的生产现状,结合无人机飞播作业不受地形限制、作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研究开发了与极飞P20四旋翼无人机平台配套的油菜无人机飞播装置和控制系统。... 针对丘陵山区油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和平原地区稻油茬口矛盾突出的生产现状,结合无人机飞播作业不受地形限制、作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研究开发了与极飞P20四旋翼无人机平台配套的油菜无人机飞播装置和控制系统。分析确定了飞播装置种箱、充种漏斗、槽轮等的结构参数,并研制了相应的控制系统。在分析无人机飞播质量影响要素基础上,建立了无人机旋翼气流场仿真模型,并以充种漏斗长度和槽轮转速为试验因素开展台架试验。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旋翼气流场对油菜种子的空中漂移运动轨迹有较大影响,根据获得的无人机飞行速度与槽轮转速关系模型,确定了旋翼气流场对种子影响较小的参数组合:导种管出种口与无人机旋翼距离300 mm,充种漏斗长度53 mm,槽轮转速10~50 r/min、无人机飞行速度2~4 m/s。场地试验表明:导种管出种口横向距离为1.1m,无人机飞行高度为2~2.5 m时,无人机有效作业幅宽2.15~2.45 m,种子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05%~34.78%,装置作业性能较好,满足油菜农艺种植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无人机飞播配套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试验 飞播 油菜 排种装置 控制系统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主要飞播植物种群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13
3
作者 沈渭寿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28-334,共7页
本文讨论了毛乌素沙区3个主要飞播植物种在不同沙丘类型区域飞播后种群盖度的消长动态。研究表明,在与其它植物种混播的情况下,籽蒿在群落中作为优势种或共优种的时间很短,一般在飞播后3~5年内种群盖度达到最大值,然后以不同的... 本文讨论了毛乌素沙区3个主要飞播植物种在不同沙丘类型区域飞播后种群盖度的消长动态。研究表明,在与其它植物种混播的情况下,籽蒿在群落中作为优势种或共优种的时间很短,一般在飞播后3~5年内种群盖度达到最大值,然后以不同的速率从播区中退出,播区沙丘越高大,其衰退速率越慢。羊柴在飞播后的前10~15年内种群盖度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它在播区内作为优势种的时间要比籽蒿长得多,而且以它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具有强烈的排它性。花棒由于其散生的习性,飞播后在群落中的优势作用不是很强,一般在飞播后前5年种群盖度呈增长趋势,然后缓慢下降或基本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植被 种群动态 毛乌素沙区
下载PDF
多效抗旱驱鼠剂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学军 韩崇选 +2 位作者 王明春 杨清娥 胡忠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RPA)对飞播用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室内外做发芽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RPA的 3个浓度处理油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13.9%  2 9.8% ,侧柏发芽率提高 2 4 .6 %  2 7.0 % ;油松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9.0 %  1... 用多效抗旱驱鼠剂 (RPA)对飞播用油松、侧柏种子进行拌种处理 ,室内外做发芽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室内RPA的 3个浓度处理油松发芽率比对照提高 13.9%  2 9.8% ,侧柏发芽率提高 2 4 .6 %  2 7.0 % ;油松高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9.0 %  19.4 % ,侧柏提高了 2 9.4 %  5 8.8% ,油松成苗率比对照提高 18.5 %  36 .0 % ,侧柏提高了 2 4 .0 %  2 7.5 %。在促进成苗率的同时也促进了苗木根系的生长 ,RPA使油松根系生长比对照提高了 34.6 %  5 0 .0 % ,侧柏根系生长提高了 13.9%  36 .1%。在飞播上应用 ,RPA处理区有苗样方率远远高于对照区 ,处理区苗木分布比较均匀 ,从保存的株数看 ,对照区仅为 0 .0 7株·m- 2 ,而处理区高达 0 .5  0 .8株·m- 2 ;对照区苗木平均高 2  3cm ,处理区为 3  5cm。充分说明多效抗旱驱鼠剂在苗圃育苗或飞播造林中应用 ,能够提高成苗率 ,促进苗木木质化程度 ,使苗木安全越冬 ,促进苗木根系的生长 ,起到以根提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抗旱驱鼠剂 飞播造林 应用 油松 侧柏
下载PDF
丘陵地带无人机撒播水稻抗倒伏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龙 李蒙良 +3 位作者 伍志军 陈勇 马荣朝 任万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9-603,共5页
为研究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植株抗倒伏特性,以籼稻F优498为研究试材,设置育秧手插、机插、无人机撒播3种方式,与齐穗期后30 d,分析3种种植方式水稻植株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对抗折力、弯曲力矩、倒伏指数以及茎秆主要物理特性... 为研究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植株抗倒伏特性,以籼稻F优498为研究试材,设置育秧手插、机插、无人机撒播3种方式,与齐穗期后30 d,分析3种种植方式水稻植株基部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对抗折力、弯曲力矩、倒伏指数以及茎秆主要物理特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基部第1节间外,水稻植株基部第2,3节间的抗折力、弯曲力矩和无人机撒播方式显著低于其他2种方式,且倒伏指数较高。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株高显著高于手插水稻,与机插水稻差异不明显;水稻重心高度,无人机撒播显著低于其他2种方式,但相对重心高度高于其他2种方式,差异不明显。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茎秆基部各节间干物质和叶鞘干物质都显著低于其他2种方式。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植株基部第1,2,3节间长都显著小于其他2种种植方式。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茎秆粗显著低于其他2种种植方式,尤其第1节间粗度的差异已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且各节间茎壁厚度,除第1节间茎壁厚度差异不显著外,无人机撒播方式水稻茎壁厚度都显著高于其他2种种植方式。上述茎秆物理特性在不同种植方式间有较大差异,且无人机撒播水稻茎秆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与水稻茎秆与节间长、茎秆粗等关系较显著,很大程度影响了水稻抗倒伏的能力。无人机撒播方式在茎秆主要物理特性上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基部第2,3节间茎秆细,且植株较高,抗折力较小,倒伏指数较高,是抗倒伏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撒播 抗倒伏能力 倒伏指数 茎秆物理特性
下载PDF
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后基质的变化与播区植被的演变 被引量:7
6
作者 沈渭寿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3期63-68,共6页
流动沙地飞播以后,随着基质稳定性的不断增强,即随着沙地由流动到半固定和固定状态的变化,沙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群落环境的变化又往往对飞播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以后植物群落... 流动沙地飞播以后,随着基质稳定性的不断增强,即随着沙地由流动到半固定和固定状态的变化,沙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群落环境的变化又往往对飞播植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以后植物群落自身引起的群落环境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地表0—10cm深度内土壤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水解N含量和PaO5含量的增加以及盐酸和碳酸钙的淋洗。沙地的这些理化性质的变化又正是群落进展.演替的动力,而群落的进展演替则表现在飞播植物的衰退和天然植物油蒿以及草本植物盖度和群落丰富度的增加。本文研究了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以后沙地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植物群落本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飞播治沙 基质变化 植被演替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钱洲 俞元春 +3 位作者 俞小鹏 高捍东 吕荣 张文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100,共6页
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植被恢复,土壤表层(0—10cm)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初期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脲酶、蔗... 以内蒙古自治区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年限样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植被恢复,土壤表层(0—10cm)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植被恢复初期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这种相关性在土壤表层(0—10cm)中要强于中下层(10—40cm);土壤表层(0—10cm)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三种水解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养分的改善相互促进,土壤酶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肥力水平,沙地表层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多糖的转化和有机磷的转化之间关系密切并且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飞播造林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飞播植物生长发育特性与环境间关系的研究——飞播沙蒿死亡与虫害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荣元平 彭加中 +6 位作者 康建军 包根晓 马海波 查斯太 刘尚军 刘永生 何玉秀 《中国草地》 CSCD 1999年第4期37-40,共4页
飞播沙蒿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限后即开始大量死亡,其原因之一是钻蛀性昆虫危害。在调查的856株沙蒿中,感虫株162株,感虫率18.93%。采集到的518头害虫样本中,沙蒿同斑螟、沙蒿刺小卷蛾、沙蒿枝小卷蛾三种共占86.10... 飞播沙蒿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限后即开始大量死亡,其原因之一是钻蛀性昆虫危害。在调查的856株沙蒿中,感虫株162株,感虫率18.93%。采集到的518头害虫样本中,沙蒿同斑螟、沙蒿刺小卷蛾、沙蒿枝小卷蛾三种共占86.10%,沙蒿圆吉丁虫占13.32%,沙蒿线角蠹蛾占0.58%。沙蒿植株感虫率与其生长年龄、植株地径密切相关。二年生、三年生、四年生和五年生沙蒿植株的感虫率分别为0.12%、5.61%、6.54%和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左旗 飞播 沙蒿 害虫调查 植物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后沙丘的固定过程 被引量:7
9
作者 沈渭寿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21,共5页
从飞播后影响沙丘固定的地貌因素以及不同沙丘类型区飞播后所能达到的固定水平和时间进程等方面,对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后沙丘的固定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沙丘地貌要素中,飞播后影响沙丘固定的最关键因子是沙丘迎风坡坡度,其... 从飞播后影响沙丘固定的地貌因素以及不同沙丘类型区飞播后所能达到的固定水平和时间进程等方面,对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后沙丘的固定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沙丘地貌要素中,飞播后影响沙丘固定的最关键因子是沙丘迎风坡坡度,其次为沙丘高度。当播区沙丘以单个新月形沙丘为主,沙丘普遍高度在5m以下时,飞播植物可迅速占满整个播区,飞播后10年内流沙可基本上得到全部固定。当播区沙丘形态以格状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10m以上时,飞播后植物仅能在丘间地和沙丘下部定居,而且很难扩展其定居范围,这种沙丘类型区飞播后流沙不可能得到全部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区 飞播 流沙固定 沙丘 迎风坡 坡度 高度
下载PDF
沙地飞播植被演替规律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傅林谦 祝廷成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2-16,共5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飞播后植被的演替规律和演替机制。采用数学方法划分了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植被的演替阶段,并指出:流动沙丘群落的演替动力是种群自身消长的结果;固定沙丘群落的演替动力是种间竞争的结果。建立了两种新的演替模... 本文主要探讨了飞播后植被的演替规律和演替机制。采用数学方法划分了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植被的演替阶段,并指出:流动沙丘群落的演替动力是种群自身消长的结果;固定沙丘群落的演替动力是种间竞争的结果。建立了两种新的演替模式:恢复式和互补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植被 演潜 飞机播种
下载PDF
飞播种子丸粒化技术应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冰 司建华 +5 位作者 武志博 齐识 马丽丽 朱兴林 秦洁 石福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为阐明丸粒化技术应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以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飞播区为研究区,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对比分析了2017—2020年种子丸粒化和未丸粒化飞播区植被生长状况、土壤水分、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飞播种... 为阐明丸粒化技术应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以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飞播区为研究区,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对比分析了2017—2020年种子丸粒化和未丸粒化飞播区植被生长状况、土壤水分、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飞播种子丸粒化技术应用后,丸粒化播区植物盖度及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分别以13.72%、395.88%、127.97%和526.16%的年增长率增加;未丸粒化播区各项指标增量明显低于丸粒化播区;(2)每个飞播年丸粒化和未丸粒化播区土壤含水量和养分之间差异性不明显;随着生长年限增加,土壤有机碳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含量呈减少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大,不同飞播年限丸粒化和未丸粒化播区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208.67~222.5 mg·kg^(-1)和192.83~213.33 mg·kg^(-1);(3)对8个样地的土壤样本提取DNA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其中仅采自2017年及2019年丸粒化播区的样本满足后续测序要求,相比于2019年丸粒化播区,2017年丸粒化播区土壤的Simpson指数出现了些许降低,而Sobs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46.67%、43.73%和43.91%。总体上,飞播种子丸粒化对阿拉善左旗沙漠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种子丸粒化 植被 土壤 土壤微生物 腾格里沙漠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海晨 刘果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对内蒙古境内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样带法对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1)沙地植被恢复5年后群落内共有33种植物,分... [目的]对内蒙古境内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样带法对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1)沙地植被恢复5年后群落内共有33种植物,分属于10科27属;(2)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群落盖度均逐渐增大,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由6种(未治理)增加到21种(治理5a),物种多样性指数由1.20增加至2.77,物种均匀度指数由0.67升高至0.91,群落盖度从2.06%增加到75.58%,生态优势度指数由0.57减少至0.32。[结论]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沙地恢复到一定阶段后群落趋于稳定,风沙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飞播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沙地飞播造林植被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广才 黄利江 +4 位作者 于卫平 王富伟 刘伟泽 张德龙 王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27-130,共4页
Based on 3-year’s investigatin data of aerial seeding on Maerzhuang plot of Yanchi County,the changes of vegetation and dominant species population after aerial seeding were analyzed.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relation... Based on 3-year’s investigatin data of aerial seeding on Maerzhuang plot of Yanchi County,the changes of vegetation and dominant species population after aerial seeding were analyzed.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change and habitat,and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olong the growth phase of aerial-seeded plants.The results of the short-term investigation showed after aerial seeding,the species did not change a lot,but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bioma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治沙 植被变化 植被盖度 生物量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措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维 张强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5期76-78,共3页
毛乌素是我国较大的沙区之一。针对毛乌素沙区不同沙地类型及特点,提出了采取封育、固沙造林、飞播、营建防风阻沙林等几种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植被恢复 封育 固沙造林 飞播 防风阻沙林
下载PDF
低山区飞播造林最佳季节选择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银锁 张建华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通过对洛南县春、秋两季不同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及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油松、侧柏飞播造林成苗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飞播造林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明显高于春季飞播造林,因此,秋季是低山区飞播造林的最佳季节。
关键词 低山区 油松 飞播造林 最佳季节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慕宗杰 刘果厚 +6 位作者 桂荣 苏海林 李红颖 刘利红 曹瑞 姜莹 王亚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56,共11页
为研究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揭示飞播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于2013—2017年在浑善达克沙地11个飞播区进行了植被调查试验,并从功能型角度出发,结合对应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Mann-Kend... 为研究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揭示飞播后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于2013—2017年在浑善达克沙地11个飞播区进行了植被调查试验,并从功能型角度出发,结合对应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飞播区植被恢复的阶段性以及各功能型植物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19 a恢复时间共分为3个恢复阶段,且飞播后,伴随恢复时间的推移,乔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杂类草、一/二年生杂类草、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草、一/二年生禾草7个功能型植物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减弱;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群落的稳定性逐渐增大。不同恢复阶段,植被恢复的主导功能型并不唯一,可在不同阶段进行适时管理,从而使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和整体发展趋势更有利于退化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被恢复与重建 沙漠化逆转 植物群落 飞播 功能型植物 群落演替 群落层次 植被动态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15年飞播牧草效益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海波 马卫东 任秀玲 《中国草地》 CSCD 1997年第1期59-63,共5页
阿拉善左旗15年飞播牧草累计面积为6.862万hm2,实播面积为6.529万hm2,1995年10月调查,保存面积为4.819万hm2,保存面积率为73.81%。15年来飞播区植被盖度提高了16.32倍,有苗面积率提... 阿拉善左旗15年飞播牧草累计面积为6.862万hm2,实播面积为6.529万hm2,1995年10月调查,保存面积为4.819万hm2,保存面积率为73.81%。15年来飞播区植被盖度提高了16.32倍,有苗面积率提高了24.47倍,牧草产量提高了28.07倍。第一性生产产值和第二性生产产值分别是飞播总投资的5.45倍和5.5倍,飞播牧草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调查 飞机播种 牧草
原文传递
无人机飞播参数优选与DSE浸种荞麦生态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毕银丽 张龙杰 白雪蕊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695-703,共9页
陕北矿区地势复杂多变、地形沉陷及地裂缝导致机械生态修复困难,基于北方天途八旋翼无人机,以荞麦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飞播参数对无人机飞播作业的影响,并探究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浸种后无人机飞播荞麦生态修复效应。结果表明:飞播参... 陕北矿区地势复杂多变、地形沉陷及地裂缝导致机械生态修复困难,基于北方天途八旋翼无人机,以荞麦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飞播参数对无人机飞播作业的影响,并探究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浸种后无人机飞播荞麦生态修复效应。结果表明:飞播参数对荞麦种子有效幅宽与飞播均匀性有显著影响,获得无人机最优飞播参数为高转速、飞行高度2.5 m、飞行速度4 m/s、作业间距6 m;该飞播参数下荞麦DSE接菌区,其生长期株高、地径和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区提高了11%、25%、49%;接种DSE可有效提高荞麦叶片叶色值和光合速率,促进荞麦根系生长,提高荞麦产量和品质,无人机飞播联合DSE浸种促生技术可为西部煤矿区复杂地形生态修复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旋翼无人机 飞播 生态修复 荞麦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下载PDF
无人飞播水稻生育特征与丰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海滨 胡群 +5 位作者 陆喜瞻 翁文安 邢志鹏 高辉 魏海燕 张洪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共13页
通过无人化建设推动水稻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劳动力供给萎缩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水稻生产无人化建设进程。其中,无人飞播技术因具有不受地形地势限制、作业成本低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而... 通过无人化建设推动水稻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劳动力供给萎缩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水稻生产无人化建设进程。其中,无人飞播技术因具有不受地形地势限制、作业成本低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但国内众多稻区实行的复种策略不仅压缩了水稻生育期,还造成秸秆大量还田,容易形成飞播种子出苗和生长逆境,进而影响产量。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无人飞播水稻生育特征和兼顾丰产优质的种植密度以保障稳产丰产,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前期开展了相应条件下无人飞播和无人机插在水稻基本生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方面的差异研究,以及飞播水稻群体在150、 195和240万株/hm^(2)基本苗处理下的产量形成与品质特征差异研究。该研究总结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结果,同时从选择适宜品种、种子处理、适时早播、耕整地技术与沟系配套、确立合理种植密度、氮肥选用与灌溉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几个方面进行丰产栽培关键技术讨论,并从无人机技术突破、建立成熟的行业生产标准和栽培措施配套3个方面对水稻飞播技术的未来应用提出展望,以期为无人飞播水稻大规模应用与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水稻 飞播 常规粳稻 生育特征 产量
下载PDF
陕西省飞播造(营)林成效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锁民 《陕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根据陕西省1958~2004年间累计41个年度飞播成效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了陕西省飞播成效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内在动因。表明陕西省各地理区域飞播目标不同,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试验、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实践证明了飞播技术的可行... 根据陕西省1958~2004年间累计41个年度飞播成效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了陕西省飞播成效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和内在动因。表明陕西省各地理区域飞播目标不同,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试验、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实践证明了飞播技术的可行。不同时期飞播成效存在差异,1969~1979年和1980~1993年两个时间区段陕西省飞播成效面积率分别为47.3%和52.5%,1994~2000年和2001~2004年两个时间区段飞播成效分别为29.0%和33.2%,1994年飞播成效出现了台阶式的下降,幅度达到20个百分点上下。各地域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幅度有别,但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飞播发展中不同的驱动力,在飞播成效上均得到了充分的响应,注重技术和成效是飞播未来发展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飞播 成效 时空动态特征 驱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