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上游谷地全新世风成黄土及其成壤改造特征 被引量:62
1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2 位作者 周亚利 查小春 王朝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2-1573,共12页
对汉江上游郧县—郧西段一级阶地物质上堆积的黄土状覆盖层的剖面构型、粒度、矿物组合、元素分布、微形态及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并与渭河谷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结果表明,这些"黄土状覆盖层"是晚更新世以来沙尘暴... 对汉江上游郧县—郧西段一级阶地物质上堆积的黄土状覆盖层的剖面构型、粒度、矿物组合、元素分布、微形态及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并与渭河谷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结果表明,这些"黄土状覆盖层"是晚更新世以来沙尘暴在区内连续堆积的结果,具有TS-L0-S0-Lt-L1-AD剖面构型;这些风积物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壤改造作用,晚更新世受到弱成壤改造→全新世中期受到强烈成壤改造→全新世晚期较弱成壤改造。汉江上游地区在晚更新世末期(11500aBP),气候比较冷湿,沙尘暴频繁出现,形成较厚的黄土层L1;全新世初期(11500-8500aBP),气候从冷湿向暖湿方向转变,沙尘暴活动减弱,形成了过渡黄土层位Lt;全新世中期(8500-3000aBP),气候达到全新世最为暖湿的阶段,沙尘暴沉积物受到强烈成壤改造而形成了古土壤S0;全新世晚期(3000aBP以来),气候暖湿程度降低,越过秦岭的沙尘暴又明显增强,形成了近代黄土L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堆积物 成壤改造 全新世 汉江上游谷地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比较研究和初步解释 被引量:45
2
作者 吉云平 夏正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1-549,共9页
沉积物的磁化率分析以被广泛应用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解释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选择了黄土、冲积物、湖积物、风沙堆积和南方红土等五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进行了磁化率的测试,粒度和孢粉分析,试图通过对沉... 沉积物的磁化率分析以被广泛应用在第四纪古气候研究中,不同类型沉积物磁化率的解释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选择了黄土、冲积物、湖积物、风沙堆积和南方红土等五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进行了磁化率的测试,粒度和孢粉分析,试图通过对沉积物磁化率和相关古环境指标的研究,对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磁化率予以对比并进行初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和湖泊沉积中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指示古气候的重要指标;河流沉积物和风沙沉积物的磁化率主要受粒度的影响;影响南方红土磁化率的因素十分复杂,其磁化率的解释比较困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一研究表明,鉴于不同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在运用磁化率进行古环境解释时须持慎重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第四纪古气候 黄土 湖泊沉积 河流沉积 风沙沉积 南方红土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被引量:42
3
作者 徐树建 潘保田 +3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均平 管清玉 胡春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和不同的沉积学意义。敏感组分主要受物源和沉积后成壤作用的影响:冰沟和罗家湾剖面可能受源区的影响更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粗,暖和湾和扣马剖面可能由于后期风化的影响较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细。对扣马剖面末次冰期旋回堆积的L1和S1的粒级-标准偏差分析表明,L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相似;而S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成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敏感组分 风成沉积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部与西南部古沙丘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于禄鹏 赖忠平 安萍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3-462,共10页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广泛分布着风成沉积,其中古沙丘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中部三湖区和西南缘。柴达木盆地中部和西南部两处古沙丘集中分布区靠近柴达木盆地盐湖区,与盐湖的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些古沙丘的形成时代至...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广泛分布着风成沉积,其中古沙丘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中部三湖区和西南缘。柴达木盆地中部和西南部两处古沙丘集中分布区靠近柴达木盆地盐湖区,与盐湖的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些古沙丘的形成时代至今没有具体研究。本文应用光释光定年的单片再生剂量法对这两个区域典型的古沙丘进行了风成砂沉积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研究区古沙丘的堆积开始于约4~3ka,并延续至0.5ka之后被固定,其形成与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气候的干旱和盆地内湖泊退缩引起的砂源增加有关;古沙丘下伏的河流相沉积物形成于末次冰消期(12.6±0.8ka)。古沙丘的固定事件对应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冰川前进期,冰川前进期的低温条件可以引起盆地内蒸发量下降和有效湿度相对增加,从而促使植被条件改善并最终使沙丘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风成沉积 古沙丘 释光测年 全新世
原文传递
西藏安多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文敏 伍永秋 +2 位作者 潘美慧 张健枫 杜世松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9-357,共9页
对西藏安多剖面的3个层位沉积物与两个现代流动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传统粒度参数及体积分维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其粒度特征以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安多剖面的3层代表了3个不同的气候阶段,第一层(0~172 cm)沉积动力为... 对西藏安多剖面的3个层位沉积物与两个现代流动沙丘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传统粒度参数及体积分维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其粒度特征以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安多剖面的3层代表了3个不同的气候阶段,第一层(0~172 cm)沉积动力为风,其中在0.44~1.08 m深度处是一次风力加强的阶段,第二层(172~224 cm)、第三层(224~232 cm)均在6 Φ附近出现次峰,悬浮组分明显增加,推断为远距离输送的粉砂级颗粒沉降,表明这两个阶段风力有所减弱;安多剖面颗粒比研究区现代流动沙丘颗粒细,表明剖面可能为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沉积;本研究区样品的体积分维值在0.215~1.77,虽然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但作为粒度参数指标,在指示环境变化上是有效的,并且与粘粒、粉砂含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细砂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分维值 风成沉积 安多
原文传递
新疆策勒沙漠与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松领 毛东雷 +3 位作者 蔡富艳 曹永香 开买尔古丽·阿不来提 王雪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132,共9页
不同下垫面对同种类型的沙丘的表面风沙沉积物特征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新疆策勒沙漠与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不同地貌部位表面沙物质的粒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下垫面形成的相同的沙丘类型而导致沙丘的粒度特征存在的空间差异... 不同下垫面对同种类型的沙丘的表面风沙沉积物特征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新疆策勒沙漠与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不同地貌部位表面沙物质的粒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下垫面形成的相同的沙丘类型而导致沙丘的粒度特征存在的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沙漠新月形沙丘比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物质的平均粒径更细,分选性较好,偏度更趋于粗偏,峰态更趋于宽峰态。沙漠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物质主要由极细沙、细沙、极粗粉沙组成,百分含量分别为58.67%、20.23%、16.83%,其侧翼表面沙物质平均粒径最粗,约为118.99μm,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物质主要由中沙、细沙、极细沙、极粗粉沙、粗沙组成,百分含量分别为26.53%、26.43%、26.36%、9.58%、9.14%,其顶部表面沙物质平均粒径最粗,约为291.48μm。沙漠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物质分选系数介于1.45-1.73之间,属于中等-较好分选性,偏度值介于-0.03-0.07之间,主要表现为对称,峰态值介于0.96-1.01之间,属于常峰态,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物质分选系数介于1.99-2.44之间,主要属于较差分选性,偏度值介于-0.32-0.04之间,主要表现为对称-细偏,峰态值介于0.76-1.15之间,主要表现为常-较窄峰态。沙漠新月形沙丘的形成环境是风成沉积环境,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的形成环境是风成沉积环境、河流冲积(洪积)环境。策勒沙丘表面沙物质平均粒径由粗到细依次为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沙漠新月形沙丘、回涡沙丘、灌丛沙堆。沙源、地形、风动力条件、沙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策勒沙漠与砾质戈壁新月形沙丘表面沙物质粒度特征产生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新月形沙丘 风沙沉积物 沙漠 砾质戈壁 策勒
原文传递
山东济南张夏黄土堆积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祖陆 辛良杰 +1 位作者 姜鲁光 黄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8-106,共9页
在鲁中南山地西北边缘的山麓地带及大沙河沿岸的阶地广泛分布着厚度不一的黄土堆积。其中出露在河岸阶地的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的黄土物质来源复杂 ,既有西北气流、东部渤海湾气流搬运而来的物质 ,又有当地生成的坡洪积碎屑物质。张夏黄... 在鲁中南山地西北边缘的山麓地带及大沙河沿岸的阶地广泛分布着厚度不一的黄土堆积。其中出露在河岸阶地的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的黄土物质来源复杂 ,既有西北气流、东部渤海湾气流搬运而来的物质 ,又有当地生成的坡洪积碎屑物质。张夏黄土下部呈现明显的水流侵蚀痕迹 ,中间夹有围岩碎屑 ,应属于风成、坡积、洪积成因的黄土状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阶地 物质来源 堆积 鲁中南 水流侵蚀 渤海湾 山地 分布 东部
下载PDF
OSL chronology and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of paleodunes in the middle and southwestern Qaidam Bas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7
8
作者 LuPeng Yu ZhongPing Lai Ping A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2期211-219,共9页
Aeolian sedimen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Qaidam Basin, northeastern Qinghai-Ti^tan Plateau (QTP). The pale(xiunes are mainly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middle and southwestem Qaidam Basin. However, ages of... Aeolian sedimen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Qaidam Basin, northeastern Qinghai-Ti^tan Plateau (QTP). The pale(xiunes are mainly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middle and southwestem Qaidam Basin. However, ages ofpaleodunes in the middle and southwestern Qaidam Basin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although they are close to and might connect to the evolution of salt lakes in the cenWal basin. In this study, we use single aliquot regeneration (SAR) protocol of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to date the dune sand in these two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and accumulation in these regions started at ca. 4-3 ka and lasted to ca. 0.5 ka when they were stabilized, due to the arid climate in the late Holocene. (2) The underlying fluvial sand was fomaed during deghcialion at 12.6±0.8 ka. (3) The stabilization pe- riods of the paleodunes correspond to stages of glacier advance in the northeastem QTP, during which lower temperatures caused the decrease of evapomlion and increase of the effective moisttwe, leading to an increase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stabilizalion of the du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idam Basin aeolian sediments paleodunes Luminescence dating Holocene climate
下载PDF
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内风沙沉积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世杰 李生宇 +2 位作者 徐新文 罗小刚 邢文渊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对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沿线机械防沙体系内外地表风沙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运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以流沙区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中阻沙区和固沙区内风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研究发现:(1)从流沙区到阻沙区,再到固沙... 对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沿线机械防沙体系内外地表风沙沉积物进行了系统采样,运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以流沙区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沙漠公路机械防沙体系中阻沙区和固沙区内风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研究发现:(1)从流沙区到阻沙区,再到固沙区,风沙沉积物的粗砂、中砂含量逐渐降低,极细砂、粉砂含量逐渐增加,阻沙区内风沙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减小了31.0%,固沙区内风沙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减小了47.2%。(2)流沙区、阻沙区和固沙区内蠕-跃截点的平均值分别为1.296Φ、1.647Φ、2.188Φ,跃-悬截点的平均值分别为3.893Φ、4.089Φ、4.292Φ,各运动组分的截点均向细端偏移,并且各运动组分的含量也发生了变化,阻沙区和固沙区内蠕移组分含量分别降低了2.378%、5.837%,悬移组分含量分别增加了4.26%、4.294%。(3)固沙区沙粒的分选性最好,偏度SK的平均值为-0.059,表现为近对称,峰态KG为0.939-0.987,表现为中等峰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和公路 防沙体系 风沙沉积物 粒度
原文传递
MIS 3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凌智永 靳建辉 +3 位作者 吴铎 刘向军 夏敦胜 陈发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85-2400,共16页
雅江流域风成沉积广泛发育,其气候指示意义及年代的界定尚不够清晰。从雅江全流域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不同区域风成沉积的发育机制及模式,同时对风成沉积年代数据归一化处理,并与全球气候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内风成沉积有盛行风... 雅江流域风成沉积广泛发育,其气候指示意义及年代的界定尚不够清晰。从雅江全流域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了不同区域风成沉积的发育机制及模式,同时对风成沉积年代数据归一化处理,并与全球气候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内风成沉积有盛行风场发育模式和局地风场发育模式,不同模式对环境的指示意义不同。②雅江流域风成沉积多堆积于末次盛冰期(LGM)以后,且主要发育于晚冰期(15 ka BP)以来的不同时段,冰川退缩地表裸露,丰富的冲洪积碎屑物源可能是风成沉积发育的主控因素;更早时段的风成沉积因LGM后气候转暖、冰川消融所致的侵蚀搬运作用而未能保存。③LGM以来风成沉积过程受区域及全球古气候环境共同控制,波动变化剧烈;其对30°N夏季太阳辐射、印度季风及西风变化信号的指示有所差异,但对YD等全球气候冷事件有较好记录,其沉积过程与高原面上其他区域既存在对全球古气候响应的同步性,又有其区域独特性。④流域内风成沉积的强烈堆积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并非简单对应关系,呈现出较复杂的响应模式。说明高山河谷环境的风成沉积除受大区域气候影响,还受许多局地环境因素控制,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 年代 古气候环境 雅鲁藏布江 MIS3
原文传递
风成沉积物红外及绿光释光测年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赖忠平 周杰 +1 位作者 卢演俦 SinghviA K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1,共5页
中国沙漠黄土边界带是地质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 ,其风成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对处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吉林省太平川剖面进行了钾长石红外释光及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比较研究 ,详细阐述了粗颗粒技术样品的前处理方... 中国沙漠黄土边界带是地质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带 ,其风成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对处于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吉林省太平川剖面进行了钾长石红外释光及石英绿光释光测年的比较研究 ,详细阐述了粗颗粒技术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钾长石和石英单矿物的分离过程 ,对于预热而导致的热转移信号对光释光测年中等效剂量的影响作了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 光释光测年 粗颗粒技术 热转移校正
下载PDF
华南沿海末次冰期类黄土沉积的漫反射光谱与激光粒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晶 陈震 陈国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01-2907,共7页
野外调查发现,华南沿海广泛发育一套黄色粉土沉积。为研究其特征属性及成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条粉土剖面及1个钻孔采样,使用漫反射光谱(DRS)分析和激光粒度(LPS)分析的方法,率先尝试从沉积物铁矿物的产出形式和沉积物粒度配分特征的角... 野外调查发现,华南沿海广泛发育一套黄色粉土沉积。为研究其特征属性及成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条粉土剖面及1个钻孔采样,使用漫反射光谱(DRS)分析和激光粒度(LPS)分析的方法,率先尝试从沉积物铁矿物的产出形式和沉积物粒度配分特征的角度,综合判定沉积物的沉积环境、搬运营力及成因机制。DRS分析结果表明,在黄色粉土的漫反射光谱一阶导数曲线中,铁矿物的特征峰峰高总体有赤铁矿(565nm)>针铁矿(505和435nm)的变化特征,与我国北方风成黄土的漫反射光谱一阶导数曲线形态吻合,均体现的是相对干冷的气候环境;而区内的河、海相沉积物曲线所反映的铁矿物特征峰的峰高变化与上述黄色粉土的变化方向相反,表明样品经历过充分的水化作用并长期处于潮湿的还原环境之中。LPS分析结果表明:各剖面(钻孔)黄色粉土的粒度组成均较为均一,粒组配分模式具显著的双峰式,两个峰值分别为主峰10~50μm区段和次峰<5μm区段,与黄土沉积的粒度配分模式一致,是风成沉积的特征粒组构成;而与区内河、海相沉积物粒组呈单向变化的配分模式有显著差异。结合黄色粉土的年龄介于10~80ka之间,以及正负地形皆广泛存在的空间分布特征,最终认为该套沉积是形成于末次冰期的风成沉积(本研究称'类黄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光谱 激光粒度分析 类黄土 风成沉积 华南沿海 末次冰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库赛湖年纹层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钰 刘兴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3-1133,共11页
湖泊是风成沉积的理想载体,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石英砂的表面微结构特征,可以用于判断石英颗粒被风或水流搬运的相对距离和湖泊的水动力条件,从而判断其沉积环境与演化历史.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是青海省沙尘天气频发的地... 湖泊是风成沉积的理想载体,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石英砂的表面微结构特征,可以用于判断石英颗粒被风或水流搬运的相对距离和湖泊的水动力条件,从而判断其沉积环境与演化历史.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是青海省沙尘天气频发的地区之一,为进一步证实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的风成成因,以库赛湖沉积年纹层为研究对象,结合青藏高原北部典型沙丘沉积、库赛湖冰面风成沉积、典型河流沉积和库赛湖湖滨相水成粗颗粒沉积样品,利用扫描电镜对上述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并统计35种特征的出现频率.结果表明:库赛湖地区典型风成物石英颗粒表面具有圆形轮廓、中低浮雕、翻板、新月型撞击坑、球根状边缘、直形阶梯、弓形阶梯、碟形坑等微形貌特征;典型水成物石英颗粒表面具有V型撞击坑、小型和中型贝壳状断口、少量溶蚀坑等微形貌特征;库赛湖年纹层粗颗粒层石英颗粒表面具有圆形轮廓、低浮雕、翻板、新月形撞击坑、球根状边缘、碟形坑等明显风成特征,与研究区风成物的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相似,而与研究区典型水成物的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差别很大.因此,库赛湖年纹层中的粗颗粒层是由风成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赛湖 表面结构 石英颗粒 扫描电镜 风成沉积
下载PDF
风成沉积物3种粒度参数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茜茜 肖建华 姚正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102,共8页
沙物质粒度特征是反映物源、沉积环境等的关键指标。粒度解析方法的多样性制约了多源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分析。采集3组风成沉积物样本(总计222个),分别用Folk-Word图解法、Friedman矩法、McManus矩法计算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σ)、偏度... 沙物质粒度特征是反映物源、沉积环境等的关键指标。粒度解析方法的多样性制约了多源数据的系统整合和分析。采集3组风成沉积物样本(总计222个),分别用Folk-Word图解法、Friedman矩法、McManus矩法计算平均粒径(Mz)、分选系数(σ)、偏度(SK)、峰度(Kg)。结果表明:3组样品中使用图解法和矩法计算的Mz、σ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沉积环境无关;SK和K_g基本不具相关性,与沉积环境和粒度频率曲线的形态关系密切。从统计学上看,K_g应当与σ的数值意义相反,即二者负相关,故Friedman矩法适用性强。在粒度分析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计算方法的差异,建立不同的定性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沉积物 粒度参数 矩法 相关性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Surficial and Subsurficial Sediments of the Alluvial Nile River Terraces 被引量:1
15
作者 Magboul M. Sulieman Ibrahim S. Ibrahim +1 位作者 Jamal T. Elfaki Mohamed S. Dafa-Allah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5年第12期299-310,共12页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heavy minerals of surficial and subsurficial sedimen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alluvial Nile River terraces, Khartoum North, Sudan.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s in the very fine sand f...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heavy minerals of surficial and subsurficial sediments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alluvial Nile River terraces, Khartoum North, Sudan.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s in the very fine sand fraction (0.063 - 0.125 mm) of 10 sediment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petrography microscope.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revealed that most sediments samples belonged within very poorly sorted to extremely poorly sorted, strongly negative skewed to strongly positive skewed and mesokurtic to very leptokurtic. The quartz was the dominant in the opaque minerals in all sediments. The non-opaque heavy minerals were dominant by zircon, tourmaline, rutile, garnet, sillimanite, and andalusit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ultrastable minerals (zircon, tourmaline and rutile) were found in all sediments with range from (2% - 47.36%, 2.08% - 29% and 3% - 24.99%), respectively. Garnet, sillimanite and andalusite were also found with range from (5% - 67%, 1% - 9.09% and 1% - 50%), respectively. Heavy mineral assemblage indentifies sources that are not bounded to the local origin. The proportion and presence of heavy minerals from outside source rocks indicated relatively strong reworking of zircon sand from the outer-shelf to inner-shelf as well relatively long distance of transport. Fluvial and Aeolian sediments were the dominant environments in the investigated area. We conclude that most heavy minerals in the study area are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gneisses and schist metamorphic rocks and some igneous rocks of the Ethiopian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UVIAL NILE River TERRACES Khartoum North PETROGRAPHY Microscope aeolian sediments ETHIOPIAN PLATEAU
下载PDF
Climate change inferred from aeolian sediments in a lake shore environment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centuries 被引量:1
16
作者 BenLi Liu JianJun Qu +1 位作者 ShiChang Kang Bing Liu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Studies of the past climate vari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 are currently limited in number and low in density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climate condition from about 400 years before present(B.... Studies of the past climate vari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 are currently limited in number and low in density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climate condition from about 400 years before present(B.P.) in the central TP at the shore of Co(means "lake") Nag using aeolian sediments. A 2.7-m sand profile with 57 sediment samples and six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 samples were studied through grain-size analysis, geochemical elements and parameters, and depositional rate estimation. A previous assumption was verified that sand deposition at the shore of Lake Co Nag originated from hills to the east. Two significant wet periods between 90–140 and about 380 years B.P. were indicated by the variation of element profiles and sediment depositional rates. Aeolian activity is sensitive to variations from different seasonal changing patterns of climate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and aeolian sediments respond differently to climate conditions during the cold little ice age(LIA) and the warm 20 th century. Present day dry seasons of winter and spring might be much warmer and drier compared to seasons of 400 years ago although summer precipitation has increased,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ly more aeolian activity and higher depositional rate(about 6 times compared to 380–240 years ago) of sandy sediments. Aeolian problems like blown-sand deposi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may be worse in a projected warming future in the central TP as well as other cold and high altitude reg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an agreement with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during the little ice age and the 20 th century in a broader scale on the 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aeolian sediments GEOCHEMICAL element OSL DATING
下载PDF
查格勒布鲁剖面记录的OIS3a巴丹吉林沙漠季风气候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丰年 李保生 +7 位作者 蒋树萍 牛东风 温小浩 李志文 郭亿华 司月君 杨志英 刘恩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102,共6页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与OIS3a相同时代的CGS3a层段记录了5.5个由沙丘砂或者黄土与湖相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该层段140个样品的Rb,Sr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由沙丘砂或黄土至上覆河湖相Rb、Sr含量相应的由低增高,而Rb/Sr的分布...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查格勒布鲁剖面与OIS3a相同时代的CGS3a层段记录了5.5个由沙丘砂或者黄土与湖相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该层段140个样品的Rb,Sr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由沙丘砂或黄土至上覆河湖相Rb、Sr含量相应的由低增高,而Rb/Sr的分布则显示出与Rb和Sr含量变化相反的趋势,Rb、Sr含量与平均粒径Mz(φ)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8以上。研究表明CGS3a层段经历了5次冬季风和6次夏季风交替的气候波动,这些气候事件与GRIP冰芯氧同位素记录的D/O事件能一一对应,Heinrich事件也在其中有很好体现。CGS3a层段所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既是对东亚季风环流演变历史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阶 风沙沉积 Rb和Sr 季风气候变化 巴丹吉林沙漠
原文传递
南京灵岩山中新世风尘沉积的粒度证据与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振克 田海涛 +1 位作者 何华春 李书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粒度分析结果,认为在南京灵岩山剖面玄武岩下伏的松散沉积层上部有厚度超过4m的风尘沉积,时代在12Ma以前;粒度资料显示灵岩山玄武岩下伏的黄土状沉积物粒度多为粉砂、黏土,粗颗粒含量很少,63μm以下组分占8...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粒度分析结果,认为在南京灵岩山剖面玄武岩下伏的松散沉积层上部有厚度超过4m的风尘沉积,时代在12Ma以前;粒度资料显示灵岩山玄武岩下伏的黄土状沉积物粒度多为粉砂、黏土,粗颗粒含量很少,63μm以下组分占85%~96%,剖面黄土直立性强,没有层理,质地均匀,为迄今中国东部发现的新生代最老的风尘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尘沉积 沉积特征 中新世 南京灵岩山
下载PDF
吉林双辽地区风沙堆积古温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丰江 邓金宪 +2 位作者 温泉波 陈广善 李军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619,共4页
文章根据吉林双辽地区风沙堆积物中的Fe3+/Fe2+值,计算了风沙堆积时的古温度及其变化,结合堆积物的定年数据,建立了该区76.9±6.0~17.8±1.4kaB.P.期间温度波动旋回。结果表明:这一地质时期吉林双辽地区年均温度变化于1.13℃~... 文章根据吉林双辽地区风沙堆积物中的Fe3+/Fe2+值,计算了风沙堆积时的古温度及其变化,结合堆积物的定年数据,建立了该区76.9±6.0~17.8±1.4kaB.P.期间温度波动旋回。结果表明:这一地质时期吉林双辽地区年均温度变化于1.13℃~8.70℃之间,整体较现在为低,应为末次冰期影响所致。该研究得到的松辽平原末次冰期的温度数据,为系统建立松辽平原晚更新世古气候年表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双辽 风沙堆积 Fe^3+/Fe^2+ 古温度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香山北麓末次冰期风成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树建 潘保田 +1 位作者 胡春生 高红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74,共4页
黄土的粒度被广泛地用作气候变化特别是冬季风强度变化和沙漠范围变迁的替代性指标。对宁夏中部陇西黄土高原北缘的香山北麓从北向南的七个样点末次冰期以来风成堆积物粒度的系统分析表明,在末次冰期中,影响沉积物粒度的因素主要是距离... 黄土的粒度被广泛地用作气候变化特别是冬季风强度变化和沙漠范围变迁的替代性指标。对宁夏中部陇西黄土高原北缘的香山北麓从北向南的七个样点末次冰期以来风成堆积物粒度的系统分析表明,在末次冰期中,影响沉积物粒度的因素主要是距离源区的远近和海拔高度,而风力强度基本相似,后期风化作用较小,可以忽视。随着距离现代沙漠南缘距离的增加和海拔高度的增加,沉积物的粒度都会相应减小。通过数学统计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海拔高度的影响比源区距离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黄土 风成沉积 香山北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