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挑流量与终挑流量计算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春英 杨晓龙 《吉林水利》 2003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分别就坎前接陡坡、正坡、有平台段的和有扩散的几种情况给出起挑和终挑流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起挑流量 终挑流量 计算 界坎 陡坡 逆坎 水跃
下载PDF
F型反坡水跃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挺 许唯临 +2 位作者 伍超 石莎 苏志炜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97,共5页
进行了反坡坡率i为-0.025、-0.033和-0.05的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实验分析了F型反坡水跃在坡率范围-0.05<i<0时的水力特性,讨论了共轭水深比η与弗劳德数Fr1的函数关系,而且引进了反坡水跃参数Gs,进而分析了反坡水跃参数Gs与弗劳德数... 进行了反坡坡率i为-0.025、-0.033和-0.05的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实验分析了F型反坡水跃在坡率范围-0.05<i<0时的水力特性,讨论了共轭水深比η与弗劳德数Fr1的函数关系,而且引进了反坡水跃参数Gs,进而分析了反坡水跃参数Gs与弗劳德数Fr1的函数关系及其与共轭水深比η的函数关系.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水跃剖面面积修正系数k的值,用以分析确定以上各种函数关系之间的相关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坡水跃 共轭水深比 修正系数k
原文传递
陡坡河道中淤积高度对水位变化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益华 马旭东 +2 位作者 聂锐华 刘兴年 郑晓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在陡坡河道内,因输沙率变化可能会引起局部淤积,继而河道水位会随淤积高度相应变化。本文在4种比降水槽中,建立了可以模拟淤积体高度的概化模型,探求淤积高度对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流量条件下,在淤积高度增高与降低的过程中... 在陡坡河道内,因输沙率变化可能会引起局部淤积,继而河道水位会随淤积高度相应变化。本文在4种比降水槽中,建立了可以模拟淤积体高度的概化模型,探求淤积高度对水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流量条件下,在淤积高度增高与降低的过程中,水位会发生突增或突降,并且发生突增与突降时对应的淤积高度存在差异。淤积高度增加过程中,淤积体上游水位最大增幅可达6倍;淤积体降低过程中,水位恢复呈滞后性。通过线性回归得到了发生水位突变的临界淤积高度与来流水力学指标存在相关关系。以临界淤积高度为标准提出了的安全区、可能成灾区、成灾区的判断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水沙灾害防治中堤防设计、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河道 模型试验 淤积 反坡水跃 水位
下载PDF
反坡正弦波形底板上F型水跃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桢 柳树摇 李红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18,共8页
试验研究了3个相对粗糙度(0.51、0.86、1.34)和6个坡度(−0.02、−0.03、−0.04、−0.05、−0.07、−0.10)对反坡正弦波形底板上F型水跃水力特性的影响。在弗劳德数从5到11的范围内,总共进行了57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水跃和光滑底板上... 试验研究了3个相对粗糙度(0.51、0.86、1.34)和6个坡度(−0.02、−0.03、−0.04、−0.05、−0.07、−0.10)对反坡正弦波形底板上F型水跃水力特性的影响。在弗劳德数从5到11的范围内,总共进行了57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经典水跃和光滑底板上的F型水跃相比,反坡正弦波形底板能有效减小漩滚长度和共轭水深比,粗糙底板有利于稳定F型水跃。剖面速度分布对相对粗糙度比反坡坡度更敏感,坡度和相对粗糙度影响速度剖面的相似性和边界层厚度的发展。在距离F型水跃起始点40%漩滚长度附近,剖面速度分布最不均匀;在1.2倍的漩滚长度后,剖面动量修正系数基本上都接近1.0。反坡正弦波形底板的综合剪切应力系数是水平光滑床的10~16倍,这表明反坡正弦波形底板在短距离消能方面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坡水跃 粗糙底板 共轭水深比 剪切应力 消能率
下载PDF
毛竹林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5
作者 赵志远 龙明星 李斌旭 《吉林水利》 2018年第5期10-13,共4页
针对毛竹林水库坝址区存在坝基持力层较软、河床顺河向断裂构造、岩石风化较深、左右岸裂隙发育、坝基肩岩体透水性强等不利地质现象,经现场勘查结合地质分析成果,围绕坝型适应性、减少坝基开挖和填筑工程量、增强大坝防渗性能等设计关... 针对毛竹林水库坝址区存在坝基持力层较软、河床顺河向断裂构造、岩石风化较深、左右岸裂隙发育、坝基肩岩体透水性强等不利地质现象,经现场勘查结合地质分析成果,围绕坝型适应性、减少坝基开挖和填筑工程量、增强大坝防渗性能等设计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其首部枢纽布置、坝顶高程、坝体分区和坝基处理等,均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匹配性能。经固结灌浆、帷幕灌浆等防渗措施处理后,大坝成库条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坝体分区 防渗帷幕 毛竹林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