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例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与用药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育兰 颜向华 +1 位作者 王宗贵 曾丹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调查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提高合理应用水平,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2014年6月收集的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80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调查... 目的:调查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提高合理应用水平,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2014年6月收集的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80例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调查其用药合理性。结果:80例报告中,涉及活血祛瘀注射剂品种13种,95%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在用药后第1~7天内,一般的不良反应/事件59例,新的不良反应/事件19例,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2例,发生类型以皮肤黏膜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多(60.00%)。2种及以上中药注射剂联用的17例(21.25%),超功能主治使用的19例(23.75%),超剂量使用的14例(17.50%),超浓度使用的21例(26.25%),不合理选用溶媒的9例(11.25%),超疗程使用1例(1.25%)。结论:应加强活血祛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合理用药 药物警戒
下载PDF
数据挖掘乌头类中成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合理用药警戒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晓朦 李凡 +2 位作者 张冰 陈小芬 朴晶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临床常用的乌头类中药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等,具有毒性,以其为主要组成的中成药安全性也是临床争议的热点。数据挖掘含有乌头类中药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特点与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警戒措施,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 临床常用的乌头类中药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等,具有毒性,以其为主要组成的中成药安全性也是临床争议的热点。数据挖掘含有乌头类中药成方制剂的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特点与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警戒措施,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检索自1984年以来国内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乌头类中成药的ADR/ADE详细个案,基于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Clementine 12.0,Cytoscape 3.3.0平台进行个案信息提取与数据挖掘。最终纳入78例ADR/ADE个案报道,涉及30个品种,92.31%案例肯定或很可能由乌头类中成药引起,大多累及多系统/器官损害,转归情况良好,死亡案例1例。纳入ADR/ADE的发生与患者机体、药物毒性以及临床用药等因素均有关。患者年龄与ADR/ADE表现关联最密切,以60~69岁患者为高发人群;含川草乌的制剂较含附子安全隐患更大;临床用药过程中超说明书剂量使用是最主要的隐患问题等。针对乌头类中成药ADR/ADE发生规律以及临床应用特点,提示临床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过敏体质者的用药安全,严格控制用法用量与疗程,同时加强公众用药安全教育,避免误用滥用,从而保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中成药 不良反应/事件 合理用药 警戒
原文传递
1001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事件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开礼 徐玉红 +1 位作者 吴斌 李东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15期70-72,共3页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10年至2011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分类统计、...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10年至2011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与报告1 001例,涉及92个生产厂家的48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几乎全部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多发生在给药后30 min内。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循环系统等。不良反应/事件包括各年龄段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0~9岁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9.48%),低年龄段给药剂量普遍偏高。新的不良反应/事件446例次,占44.56%。对症处理后,绝大多数转归良好。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比例为6.89%,主要表现为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及过敏性休克。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具有普遍性,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制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临床应按中医理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人群中的使用;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说明书内容的监管与完善,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
下载PDF
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对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丁峰 石庆平 +6 位作者 姜晓东 刘雁 桑冉 朱锦秀 魏胜同 忻志鸣 宋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04-1409,共6页
应用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探讨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其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接受参麦注射液治疗... 应用Logistic模型和ROC曲线探讨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其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接受参麦注射液治疗患者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模型,绘制风险因素的ROC曲线。研究期间有7 632例(男3 477名,女4 155名)患者纳入研究,8例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分组(≥50)(OR=5.061,95%CI:2.197~7.924,P=0.001)、用药总天数(OR=-1.020,95%CI:-1.652^-0.388,P=0.002)、单次用药剂量(OR=0.245,95%CI:0.127~0.364,P=0.000)等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分别用年龄分组(≥50)、用药总天数、单次用药剂量及联合预测因子构建ROC曲线,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0.975 3,95%CI:0.944 3~1.000,P<0.005)大于其他3个单一指标,风险预测价值优先。与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分组(≥50)、用药总天数和单次用药剂量。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将患者的年龄分组(≥50)用药总天数和用药剂量带入联合预测因子计算公式(P_(预测)=1/[1+e^(-(-21.588+5.061×X_(年龄)-1.020×X_d+0.245×X_(mL))]),预测患者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以便调整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不良反应/事件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原文传递
36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程军 韩一萱 +1 位作者 张士洋 汪龙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6年我院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可疑药物品种,ADR/...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6年我院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可疑药物品种,ADR/ADE临床表现、类型、关联性评价与转归,评价ADR/ADE病例中中药注射剂用药适宜性。结果: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中,≥61岁老年人发生212例(占57.45%),有药物过敏史31例,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33种,发生ADR/ADE的中药注射剂以华蟾素注射液最多。中药注射剂ADR/ADE累及系统-器官的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23.9%)、用药部位损害(21.7%)、神经系统损害(12.0%)为主。369例中药注射剂ADR/ADE报告中,超适应证用药38例,超剂量用药11例。结论:中药注射剂ADR/ADE主要由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应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保障患者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报告 合理用药 安全用药
下载PDF
144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燕妮 冯雪梅 +2 位作者 何海明 楚莉辉 何雨蓝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2012年收集的144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自发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报告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14岁以下儿...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2012年收集的144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自发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报告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14岁以下儿童患者74例,占报告总数的51.39%;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等;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临床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不良反应 事件 分析
下载PDF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系统构建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晓燕 张海霞 葛卫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构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系统,为临床提供用药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并快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实现基于该系统的ADR/ADE真实世界研究条件。方法:联合"触发器原理&q... 目的:构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系统,为临床提供用药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并快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实现基于该系统的ADR/ADE真实世界研究条件。方法:联合"触发器原理"与"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挖掘医院信息系统的ADR/ADE信号,由药师负责建立规则、布局功能模块以及对效果进行评估验证,由软件工程师负责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结果:建立了较全面的监测规则,实现了实时预警与回顾性研究数据快速提取,完成了ADR/ADE主动监测平台的搭建。结论:ADR/ADE实时预警有利于及时处置,减少药品危害,并提高上报效能,快速筛选数据的功能为上市后药品安全性再评价提供便利,对建立药品安全性监测与评价信息技术平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触发器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 主动监测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165例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一帆 高建超 +2 位作者 田春华 彭丹冰 夏东胜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4期233-235,239,共4页
目的探讨洋金花中毒事件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有诸多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报道。中毒原因为误食,服用民间偏方剂量过大或误服错配处方。结论洋金花存在的安全使用... 目的探讨洋金花中毒事件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有诸多洋金花中毒不良事件报道。中毒原因为误食,服用民间偏方剂量过大或误服错配处方。结论洋金花存在的安全使用风险应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文献分析
下载PDF
301例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被引量:9
9
作者 姚楠泓 许伟帅 +2 位作者 余小红 彭怀东 钟询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7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发生的一般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1例抗菌药物...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发生的一般特点及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301例抗菌药物致ADR/ADE报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给药途径、联合用药、ADR/ADE发生时间、涉及抗菌药物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ADR/ADE涉及药品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1例抗菌药物致ADR/ADE报告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60岁患者数最多(122例,占40.5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最多(139例,占46.18%);静脉滴注仍是引发ADR/ADE的主要给药方式;联合用药引发的ADR/ADE较多。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ADE例次数排序居首位,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引发ADR/ADE例次数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ADR/ADE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301例ADR/ADE报告中,严重的ADR/ADE共24例(占7.97%),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严重的ADR/ADE最多。结论:ADR/ADE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应强医、药、患合作,同时积极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从35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重点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楠 刘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2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郑州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方法:对我院352例ADR/ADE报告从发生ADR/ADE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ADR/ADE的类型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给... 目的:通过分析郑州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探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方法:对我院352例ADR/ADE报告从发生ADR/ADE的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引起ADR/ADE的药品种类、ADR/ADE的类型及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2例ADR/ADE报告中,10岁以下的患者80例,占22.73%;涉及的药品为133种,抗菌药物引起的ADR/ADE最为多见,占59.94%,其次是中药制剂,占13.07%;静脉用药引起的ADR/ADE有330例,占93.75%;主要的ADR/ADE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17%。结论:ADR/ADE报告和监测是医院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ADR/ADE报告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必要参考,降低了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药品风险管理 合理用药
下载PDF
15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晓丽 郑文文 +3 位作者 唐启令 陆丛笑 郭晨煜 张向萍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12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5年发生的15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相关信息,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2015年发生的152例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相关信息,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并就ADR/ADE的发生机制进行讨论。结果:152例发生ADR/ADE的患者,男性74例(48.7%),女性78例(51.3%)。婴幼儿及少儿患者(≤14岁)占20.4%,中老年患者(≥45岁)占64.5%。引发ADR/ADE例数最多的药品为热毒宁注射液(19例)和注射用血栓通(19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45.7%)。结论:临床医生应辨证施治,加强对重点人群(未成年患者和老年患者)的用药监测。同时,应熟悉中药注射剂所致ADR/ADE的发生规律,掌握其处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监测
下载PDF
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左丽 吴文宇 +3 位作者 吴斌 肖霄 王茜 邢惟青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20-1122,113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E)病例,总结监测要点,为安全合理应用利伐沙班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2009-06-01至2020-12-31期间上报的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对36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E)病例,总结监测要点,为安全合理应用利伐沙班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2009-06-01至2020-12-31期间上报的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对36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男女比例1.8∶1,70岁以上病例合计占69.44%;胃肠道出血为主要异常,且大多数严重病例为胃肠道出血;大多数病例在用药4周内出现异常,占80.56%;存在禁忌症用药、合并使用增加出血风险药物的情况。结论临床应用利伐沙班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1周1次随访至4周,加强老年患者的跟踪随访,加强对患者及其监护人的出血症状教育,尤其需加强对胃肠道出血的识别教育,避免禁忌症用药,非必要不联用增加出凝血风险的药物,说明书应添加严重胃肠道出血致死风险的相关警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出凝血异常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风险控制
原文传递
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为切入点开展临床药学实习带教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计建军 王长江 +3 位作者 查丽 王小琴 徐佳禛 陶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3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索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临床实习的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名,对照组以传统带教方式带教,试验组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为切入点,增加“输液... 目的探索临床药学本科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临床实习的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名,对照组以传统带教方式带教,试验组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为切入点,增加“输液外渗”和“药物性肝损伤”两个临床具体病例的案例教学,把以病例为导向(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及以文献为导向的教学法(reference induced-self education,RISE)教学方式融入到临床药学带教实践过程中,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及自我教学效果评估等方式进行分析考评。结果从考核成绩来看,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自我教学效果评估结果来看,试验组在“发现问题能力”“学习兴趣”“交流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自觉性”“知识掌握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药学实践技能”“课程参与度”和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毕业实习 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文献为导向的教学法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分析波生坦药物不良事件
14
作者 袁秀芝 唐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波生坦不良事件信号,判断其安全性,以期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FAERS数据库2016年1季度~2022年2季度数据信息,比照MedDRA不良事件编码处理数据,提取以波生坦为首...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波生坦不良事件信号,判断其安全性,以期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FAERS数据库2016年1季度~2022年2季度数据信息,比照MedDRA不良事件编码处理数据,提取以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采取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法(ROR)对信号进行分析。结果:以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中,女性占比(61.51%)高于男性(21.40%);通过对器官系统分类(SOC)分析发现波生坦产生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对首选语(PT)分析发现呼吸困难、死亡、感染性肺炎的发生排在前3位;对低位语(LLT)分析发现波生坦易导致死亡、基因突变、肺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对FAERS数据库中波生坦不良反应的挖掘,从SOC、PT、LLT 3个层次分析了不良事件特点,为波生坦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生坦 FAERS数据库 药物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下载PDF
上海金山地区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敏 杨雪光 +3 位作者 徐蓉 王欢良 何兴美 刘茜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 分析上海金山地区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E),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1年12月上海金山地区上报的63例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报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 目的 分析上海金山地区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E),为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1年12月上海金山地区上报的63例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报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发生时间、部位、严重程度及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63例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患者中,女性占36.51%,男性占63.49%,其中60岁及以上占77.78%;用药后30 d内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发生率为79.37%,其中用药后0~7 d内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发生率最高,为53.97%;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胃肠道出血(44.44%)和脑出血(25.40%);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 Version 5.0分级结果显示:3级及以上的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占38.10%,其中胃肠道出血占75.00%;临床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者占50.79%,治疗后恢复者占84.13%。结论 临床需高度重视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给患者用药过程中加强持续监测,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有关利伐沙班出凝血异常ADR/E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学会识别胃肠道出血的相关症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出凝血异常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高龄 胃肠道出血 安全性
下载PDF
医疗机构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重点监测工作的思考
16
作者 刘莹 陈烁晨 +2 位作者 裴丹 刘源 闫舒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目的为我国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重点监测工作,以及处于监测起步阶段的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提供方向.方法概述我国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重点监测工作的意义和背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存在... 目的为我国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重点监测工作,以及处于监测起步阶段的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提供方向.方法概述我国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重点监测工作的意义和背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对医疗机构开展重点监测工作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为了更好地开展药械不良反应/事件重点监测工作,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卫健委、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等多部门形成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械不良反应/事件 重点监测 医疗机构
原文传递
南京地区35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晶 于立丽 李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221-2226,共6页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库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并筛选2017年接收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数据,将患者...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库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并筛选2017年接收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数据,将患者性别、年龄、怀疑药品名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名称、过程描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8份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占23.18%。60岁以上患者占48.60%。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15例(32.12%)和80例(22.35%)。静脉滴注为主要的给药方式(294例,82.12%)。在累及器官、系统中,全身性损害发生频次最高(195频次,28.97%),其次为呼吸系统损害。结论本次分析中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有关。医疗机构、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应加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及风险管理建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左丽 邢惟青 +2 位作者 吴斌 王茜 唐碧雨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6期332-337,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报告,为新冠肺炎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2020年1月1日至3月6日期间上报的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通过分析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报告,为新冠肺炎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2020年1月1日至3月6日期间上报的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追踪获知共有32位患者使用了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对收到的21例怀疑药品为磷酸氯喹的新冠肺炎ADR/AE进行了统计分析:其ADR/AE发生率为65.62%,男女比例1∶1.1;30~39岁及50~59岁年龄段发生的ADR/AE比例较高,分别为38.10%、23.81%;发生率较高依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含心脏)、神经肌肉系统、眼睛损害;心律失常是磷酸氯喹可致命的ADR/AE类型;肝损周期较短,平均3.5天;联合有潜在肝损伤的中药汤剂时可能增加肝损伤风险;ADR/AE最短当天发生,最长用药后9天发生,多发生在用药后2~7天。结论临床在使用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应避免联用禁忌的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密切观察ADR/AE,一旦发现应积极处理,从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下载PDF
2010-2022年武汉市出血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19
作者 江莹 漆建军 +4 位作者 魏安华 王璐 李田 姚梦迪 曾露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 探讨武汉市出血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年武汉市ADR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出血相关ADR/ADE报告,对患者人口学特征、... 目的 探讨武汉市出血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年武汉市ADR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中出血相关ADR/ADE报告,对患者人口学特征、出血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类型及器官分布等进行汇总,并深入分析出血高风险药品。结果 共纳入2 005例报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段,男女构成比为1.34∶1;严重报告占比33.87%;ADR/ADE报告共涉及17类、341种药物,高风险药物排名前三分别为抗栓药物(66.03%)、抗感染药物(11.32%)、中药(4.79%);出血ADR发生时间多为用药7 d内;发生例次前3的首选语(PT)为血尿、胃出血、便血,涉及系统器官分类(SOC)为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结论 出血高风险药品主要为抗栓药,但抗感染药物和中药诱发的出血事件也值得关注,药师需加强药学监护,不仅要关注出血ADR发生的主要部位泌尿道和胃肠道,还需关注老年人以及颅内等重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出血 自发呈报系统 药物警戒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下载PDF
丹参注射剂561例临床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桂玲 刘金玉 +1 位作者 张程亮 刘东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47-550,564,共5页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2014年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61例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以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ADR/ADE发生时... 目的:分析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2014年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61例丹参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以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ADR/ADE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指标作为考查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1例ADR/ADE患者男女比例为1∶1.109,主要发生人群为40岁以上的患者(85.93%)。共发生ADR/ADE 784例次,主要发生时间为给药后30 min以内(56.8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4.31%)、全身性损害(16.45%)、心率及心律紊乱(12.76%),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构成比为4.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给予足够重视,需加强ADR/ADE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安全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