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用先进高强钢韧性断裂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婷 熊自柳 +2 位作者 孙力 张青 赵轶哲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6,23,共8页
韧性断裂预测对汽车轻量化产品设计与成形工艺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全面综述了强耦合型与弱(非)耦合型韧性断裂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重点围绕考虑加载路径与应力状态的断裂失效与成形极限曲线预测、各向异性耦合的失效模型拓展、应变... 韧性断裂预测对汽车轻量化产品设计与成形工艺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全面综述了强耦合型与弱(非)耦合型韧性断裂模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重点围绕考虑加载路径与应力状态的断裂失效与成形极限曲线预测、各向异性耦合的失效模型拓展、应变速率与温度效应对材料断裂的影响等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介绍,其中,MMC模型、Lou-Hoh模型、MBW模型以及强耦合的剪切修正的GTN模型与Rousselier模型等在先进高强双相钢、TRIP钢、QP钢等材料上取得了良好的断裂预测效果;此外,介绍了韧性断裂模型的参数标定方法,给出了未来汽车用先进高强钢韧性断裂模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韧性断裂 失效模型 参数标定 应变率 温度效应
原文传递
超高强度钢薄板扭曲回弹特性的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超群 陈军 +3 位作者 陈劼实 徐栋恺 于翔宇 白燕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8-472,共5页
为了研究超高强度钢复杂件冲压过程中出现的扭曲回弹现象,设计了可用同一副模具成形的两端开放和一端封闭的2类S梁零件,对其成形后的扭曲回弹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提出了零件整体最大扭曲量的概念,并用其作为评价扭曲回弹程度... 为了研究超高强度钢复杂件冲压过程中出现的扭曲回弹现象,设计了可用同一副模具成形的两端开放和一端封闭的2类S梁零件,对其成形后的扭曲回弹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提出了零件整体最大扭曲量的概念,并用其作为评价扭曲回弹程度的指标,分析了压边力、摩擦以及板料轧制方向对于零件扭曲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压边力范围内,扭曲程度随着压边力的减小而减小,摩擦对于2类S梁零件的扭曲回弹的影响呈现不同的规律,在较大压边力和摩擦系数下,采用垂直轧制方向板料成形导致更大的扭曲.研究结果可为预测与减少复杂零件拉深成形扭曲回弹控制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钢 扭曲回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钒微合金化钢的技术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才福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9-1043,共15页
介绍了钒微合金化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钒钢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氮是含钒钢中有效的合金元素,含钒钢中增氮,优化了钒在钢中的析出,显著提高沉淀强化效果。采用钒氮微合金化设计,配合适当的轧制工艺,促进V(C,N)在奥氏体中析出,起到了晶内铁... 介绍了钒微合金化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钒钢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氮是含钒钢中有效的合金元素,含钒钢中增氮,优化了钒在钢中的析出,显著提高沉淀强化效果。采用钒氮微合金化设计,配合适当的轧制工艺,促进V(C,N)在奥氏体中析出,起到了晶内铁素体形核核心作用,实现了含钒钢的晶粒细化。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钒微合金化可以提高双相钢、贝氏体钢、相变诱导塑性钢、孪晶诱导塑性钢、热成型马氏体钢等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的强度并改善使用性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钒氮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高强度钢筋、高强度型钢、非调质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高强度带钢等产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中国钒微合金化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微合金化 析出强化 晶内铁素体 先进高强度钢 高强度钢筋
原文传递
热成形技术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辉 景财年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6,共6页
高强度钢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材料,但钢板强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传统的冷成形技术无法再满足生产需求。随着热成形技术的应用,汽车高强度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汽车的轻量化理念,介绍了热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热成形技术在先进... 高强度钢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材料,但钢板强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传统的冷成形技术无法再满足生产需求。随着热成形技术的应用,汽车高强度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汽车的轻量化理念,介绍了热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热成形技术在先进高强度钢中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热成形技术 先进高强度钢 应用 发展
原文传递
新能源电动汽车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挑战、趋势和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红 刘旭升 +3 位作者 张宜生 Jacek Senkara 李光瀛 马鸣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853-3861,3881,共10页
多材料混合结构在车身上的应用可以实现汽车安全性、轻量化水平的共同提升,也是如今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先进高强钢(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AHSS)、铝合金、工程塑料以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 多材料混合结构在车身上的应用可以实现汽车安全性、轻量化水平的共同提升,也是如今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先进高强钢(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AHSS)、铝合金、工程塑料以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等作为轻质高强材料的代表已广泛应用于白车身、覆盖件以及复杂结构件的制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先进高强钢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电池包 异种材料连接
下载PDF
先进短流程——深加工新技术与高强塑性汽车构件的开发 被引量:20
6
作者 干勇 李光瀛 +2 位作者 马鸣图 毛新平 罗荣 《轧钢》 2015年第4期1-11,共11页
在近年来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和先进热成形处理AHF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先进的短流程与深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工艺途径,为高强塑性汽车构件的生产制造开发了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的新工艺。首先采用先进短流程工艺... 在近年来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和先进热成形处理AHF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先进的短流程与深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工艺途径,为高强塑性汽车构件的生产制造开发了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的新工艺。首先采用先进短流程工艺,包括以CSP、FTSR、ISP半无头轧制为主要特征的第2代TSCR技术和以ESP无头轧制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第3代TSCR技术,生产高强度薄规格汽车板作为热冲压成形的原料;然后采用先进热成形处理AHFT技术,对短流程薄规格热轧酸洗板进行热冲压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深加工,制作高强塑性汽车构件。本文简要介绍了短流程薄板坯连铸连轧TSCR技术的发展,先进热成形处理AHFT技术的强塑化工艺与主要技术特征。讨论了采用短流程TSCR新工艺生产先进高强度钢AHSS薄规格汽车板,为先进热成形处理AHFT提供热冲压成形板料的主要技术关键。介绍了在超短流程的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线上开发高强塑性TWIP钢的试验进展。短流程TSCR新工艺与先进热成形处理AHFT深加工新技术相结合,开发与生产超高强塑性汽车构件,需要钢铁与汽车行业的密切合作。这项短流程—深加工新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新一代汽车对轻量化节能减排和抗冲撞安全的要求,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汽车板构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钢 短流程 深加工 薄板坯连铸连轧 超薄带 先进热成形处理 高强塑性 汽车构件
下载PDF
几种典型第三代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技术浅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永刚 潘红波 +1 位作者 詹华 迟志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19,共7页
针对第一代先进高强度钢塑性低与第二代先进高强度钢成本高、工艺性较差,国内外对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对相关报道分析,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是以高强度BCC结构为基体,在基体上有一定量的较高稳定性FCC结构的复合组织... 针对第一代先进高强度钢塑性低与第二代先进高强度钢成本高、工艺性较差,国内外对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对相关报道分析,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是以高强度BCC结构为基体,在基体上有一定量的较高稳定性FCC结构的复合组织。对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如δ-TRIP钢、DSHT工艺、纳米贝氏体钢、中锰TRIP钢、Q&P钢、HS-Q&P钢进行了介绍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先进高强度钢 强塑积 亚稳奥氏体 TRIP钢 淬火-碳分配工艺
原文传递
高强钢材料性能对车身零件冲压回弹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磊 蒋浩民 +1 位作者 汪晨 李光耀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69-1371,共3页
根据材料性能波动对某冲压件回弹的影响,结合某汽车车身高强钢零件的冲压结果,借助有限元仿真工具,比较了该零件的实验试冲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在两结果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强度钢板的屈服强度、应变硬化指数、摩擦因数及板料厚... 根据材料性能波动对某冲压件回弹的影响,结合某汽车车身高强钢零件的冲压结果,借助有限元仿真工具,比较了该零件的实验试冲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在两结果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强度钢板的屈服强度、应变硬化指数、摩擦因数及板料厚度的波动对该零件回弹影响的规律。应用带一个中心点的部分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回弹波动的影响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屈服强度、板料摩擦性能、硬化指数、板料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钢板 力学性能 冲压 回弹 实验设计
下载PDF
面向汽车轻量化的先进高强度钢成型技术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琦 阳林 贺绍华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2年第5期47-50,55,共5页
汽车轻量化是现代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采用先进高强度钢是其主要途径,当前的技术难点在于先进高强度钢成型困难。本文详细分析五种先进高强度钢的机理特性、成型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先进高强度钢 成型技术
下载PDF
先进高强钢电阻点焊过程中液态金属致脆性的高温三点弯实验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雪 韩赟 +2 位作者 张永强 付参 谢金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676-679,共4页
基于目前汽车产业的轻量化需求,先进高强钢板被广泛应用在汽车板中。为了保护高强钢板的表面不被腐蚀,其表面需要采用热镀锌或锌层合金化等表面处理技术,利用锌的阳极保护对钢板进行保护。但是由于锌的熔点为440-460°C,因此对高强... 基于目前汽车产业的轻量化需求,先进高强钢板被广泛应用在汽车板中。为了保护高强钢板的表面不被腐蚀,其表面需要采用热镀锌或锌层合金化等表面处理技术,利用锌的阳极保护对钢板进行保护。但是由于锌的熔点为440-460°C,因此对高强钢板进行电阻点焊时,会发生液态金属致脆(Liquid Metal Embrittlement, LME)现象。此现象主要是由于锌或锌的金属间化合物在点焊过程中发生局部熔化,进而在点焊过程中的复杂应力场的作用下,沿着晶界扩展,进而导致晶界出现沿晶微裂纹的现象。本文提出采用高温三点弯的实验模拟方法,近似模拟出了Zn及Zn合金在高温复杂应力下沿着晶界浸润的液态金属致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ahss) 液态金属致脆(LME) 电阻点焊 高温三点弯实验模拟
原文传递
1200MPa级超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形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昌炜 郭必檬 +1 位作者 王武荣 韦习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6-1470,1481,共6页
通过圆筒拉深试验研究了1 200 MPa级超高强度双相钢板(DP1200)和纯马氏体钢板(M1200)的极限拉深成形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钢板的微观组织形貌与结构,探讨了其微观组织结构与断裂机理的关系.结果表明:DP1200和M1200的极限... 通过圆筒拉深试验研究了1 200 MPa级超高强度双相钢板(DP1200)和纯马氏体钢板(M1200)的极限拉深成形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钢板的微观组织形貌与结构,探讨了其微观组织结构与断裂机理的关系.结果表明:DP1200和M1200的极限拉延比分别为2.03和1.99,其单向拉伸性能不能准确地反映钢板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成形性能;2种钢板的断裂模式均为断口分布着大量韧窝的韧性断裂,但其裂纹扩展机理不同.DP1200中的裂纹是以沿铁素体/马氏体相界为主,兼有穿过马氏体相并扩展的失效模式;而M1200钢中的裂纹是沿马氏体晶界扩展的失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板 双相钢 成形性能 断裂 扩展机理
下载PDF
冷却制度对铸态先进高强度钢组织及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战芳 车立达 +1 位作者 刘振宇 李向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102,共9页
通过设计一套可开模的水冷铜模装置,研究了不同连续冷却工艺对先进高强度钢显微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为研究试验钢的裂纹形成及扩展机理,对试样中不同类型夹杂物在基体中所产生的径向应力进行了计算以及应用了一种新方法来表征试验钢... 通过设计一套可开模的水冷铜模装置,研究了不同连续冷却工艺对先进高强度钢显微组织和断裂韧性的影响。为研究试验钢的裂纹形成及扩展机理,对试样中不同类型夹杂物在基体中所产生的径向应力进行了计算以及应用了一种新方法来表征试验钢裂纹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试验钢在固相线附近进行缓慢冷却有利于形成更多的MnS+Al2O3复合夹杂物,与单一的Al2O3夹杂相比,复合夹杂周围的径向应力明显降低。试验钢在临界铁素体转变温度以下缓慢冷却,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晶内多边形铁素体,晶内多边形铁素体对裂纹扩展有抑制作用,因此试验钢的断裂韧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钢(ahss) 断裂韧性 裂纹扩展 夹杂物 铁素体
原文传递
先进高强双相钢拉延回弹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星 祝洪川 +1 位作者 潘利波 张志建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101,共6页
基于企校联合自主研制的拉延弯曲实验机平台,分别研究了武钢590 MPa级和780 MPa级双相钢的拉延弯曲回弹性能。通过不同弯曲半径模拟不同冲压模具圆角半径,同时以不同名义张紧力(0.2-1.2)模拟冲压压边力,分析讨论了两种材料的成形及回... 基于企校联合自主研制的拉延弯曲实验机平台,分别研究了武钢590 MPa级和780 MPa级双相钢的拉延弯曲回弹性能。通过不同弯曲半径模拟不同冲压模具圆角半径,同时以不同名义张紧力(0.2-1.2)模拟冲压压边力,分析讨论了两种材料的成形及回弹性能;利用光学应变测量仪分析了两种材料在拉延弯曲区域和弯曲、反弯曲两个区域的应变量。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780 MPa级双相钢的回弹量要略大于590 MPa双相钢;同时,弯曲半径越大、张紧力越大,两种材料的回弹量和应变越小;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双相钢 拉延弯曲 弯曲半径 张紧力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QP980成形性能评价
14
作者 牛超 陈新平 林建平 《宝钢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8-13,共6页
对第三代先进高强钢QP980和第一代先进高强钢DP980的成形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数字化图像相关方法(DIC)进行标准试样的单向拉伸试验,对变形区域全场轴向应变和横向应变进行分析,并比较了标距区域和变形区域最大点的应力—应变曲线;基... 对第三代先进高强钢QP980和第一代先进高强钢DP980的成形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数字化图像相关方法(DIC)进行标准试样的单向拉伸试验,对变形区域全场轴向应变和横向应变进行分析,并比较了标距区域和变形区域最大点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Marciniak方法采用DIC方法进行两种材料成形极限试验,并对材料在不同应变下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QP980的综合成形性明显高于DP980,表现为QP980材料的均匀延伸率高出DP980约9%,达到17.26%;加工硬化指数接近0.18,比DP980高80%;成形极限FLD0为0.18,比DP980高出50%;在均匀变形阶段,QP980中大部分残余奥氏体发生向马氏体的转化,提高其加工硬化能力,表现为比DP980材料更高的均匀延伸率;但进入局部变形阶段后,残余奥氏体含量很低,继续变形相变诱导强化能力明显减弱,表现为两种材料相当的局部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钢 QP钢 成形性 均匀变形 成形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