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对Cr(Ⅵ)的生物吸附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2
1
作者 李荣华 张增强 +1 位作者 孟昭福 李红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4-1441,共8页
以玉米秸秆粉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玉米秸秆粉对Cr(Ⅵ)的去除率、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等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Cr的化学形态变化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向50mL浓度为50mg.L-1的Cr(Ⅵ)溶液中加... 以玉米秸秆粉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玉米秸秆粉对Cr(Ⅵ)的去除率、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和温度等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Cr的化学形态变化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向50mL浓度为50mg.L-1的Cr(Ⅵ)溶液中加入0.5g玉米秸秆粉,于25℃、200r.min-1、pH1.0的条件下恒温震荡3h,玉米秸秆粉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率达97.77%,吸附过程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玉米秸秆粉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k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在298K时最大吸附量为14.46mg.g-1.对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过程.最后结合FTIR和SEM谱图,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玉米秸秆粉对Cr(Ⅵ)同时存在吸附和还原能力,玉米秸秆粉是具有吸附污水中铬能力和潜在利用价值的生物质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吸附 氧化还原 Cr(Ⅵ) 热力学特征
原文传递
农业废弃物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特征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李荣华 张院民 +2 位作者 张增强 孟昭福 唐次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93-1700,共8页
以核桃壳粉为吸附剂,通过批试验探讨了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中Cr的化学形态变化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最佳pH为1.0。向50mL50mg·... 以核桃壳粉为吸附剂,通过批试验探讨了体系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中Cr的化学形态变化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最佳pH为1.0。向50mL50mg·L-1的Cr(Ⅵ)溶液中加入0.5g核桃壳粉,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可达95.39%,吸附过程伴随着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过程,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对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o和ΔSo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过程,升高温度有利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在301、308和318K条件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0.54、26.00和29.53g·kg-1。试验结合FTIR和SEM手段,对核桃壳粉进行了分析,发现核桃壳粉对Cr(Ⅵ)的吸附是一个包含氧化还原的极其复杂的反应过程,核桃壳粉是具有吸附污水中铬的能力和潜在利用价值的生物质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粉 吸附 氧化还原 Cr(Ⅵ) 热力学
下载PDF
龙口褐煤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与还原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翠霞 邓昌亮 徐海宁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7-341,共5页
进行了以龙口褐煤作吸附剂、还原剂净化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了含铬废水pH、浓度对褐煤吸附、还原Cr(Ⅵ)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龙口褐煤净化含铬废水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褐煤 含铬废水 吸附 还原 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
下载PDF
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 被引量:27
4
作者 逯兆庆 寻知磊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44,共3页
活性炭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和还原性 ,已广泛用于废水处理工业。阐述了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的基本原理 ,采用吸附 -还原联用处理含铬废水 ,介绍了其工艺流程、特点及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践证明 ,经处理的废水中六价铬含量达国家排放标准。
关键词 活性炭 含铬废水处理 吸附 还原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颗粒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钰婷 张亚雷 +1 位作者 代朝猛 张伟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9-1354,共6页
重金属是毒性大、难降解、易累积的环境污染物,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新型功能修复材料在去除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零价铁的常用制备方法及特性、去除效... 重金属是毒性大、难降解、易累积的环境污染物,纳米零价铁作为一种新型功能修复材料在去除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零价铁颗粒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包括纳米零价铁的常用制备方法及特性、去除效能、对不同重金属的去除机理以及发展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并拓展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重金属 吸附 还原
下载PDF
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曾淦宁 武晓 +4 位作者 郑林 伍希 屠美玲 王铁杆 艾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0-536,共7页
以铜藻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初湿含浸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NZVI/SAC),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颗粒以50~150 nm粒径的球形形态负载在铜藻基活性炭上... 以铜藻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初湿含浸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NZVI/SAC),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颗粒以50~150 nm粒径的球形形态负载在铜藻基活性炭上,且NZVI/SAC表面具有一层以铁的氧化物形态存在的核壳结构.对水中Cr(Ⅵ)的去除实验表明,NZVI/SAC是一种适用于高浓度Cr(Ⅵ)废水的处理材料;NZVI/SAC去除水中Cr(Ⅵ)的机制是还原反应与吸附共同作用,p H<4时NZVI/SAC对Cr(Ⅵ)的去除以还原作用为主,p H>4时材料对Cr(Ⅵ)的去除主要以NZVI和SAC的吸附作用决定;当载铁量为30%、p H=2、温度为30℃时,2 g·L-1的NZVI/SAC能将100 mg·L-1Cr(Ⅵ)在10 min内快速降解,此时以还原反应为主,最终去除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活性炭 纳米零价铁 Cr(Ⅵ) 吸附 还原
原文传递
五氯酚的污染现状及其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旭刚 孙丽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3-10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起五氯酚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在介绍了五氯酚的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五氯酚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吸附是可逆的,但吸附的富集浓缩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前处理手段。化学氧化措施对五氯酚的去除... 20世纪80年代起五氯酚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但由其引起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在介绍了五氯酚的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五氯酚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吸附是可逆的,但吸附的富集浓缩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前处理手段。化学氧化措施对五氯酚的去除效果较好,反应速度较快,但处理成本较高,且容易形成强致癌污染物。生物措施处理成本低,降解产物安全,但去除效果相对较差。还原脱氯比较适合污染的原位治理,且处理成本较低。土壤粘粒及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研究使利用土壤特性处理五氯酚污染土壤及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成为可能。五氯酚污染处理方法互有长短,不同处理方法的联合应用方面的研究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吸附 生物转化 氧化转化 还原转化
下载PDF
Cr(VI)离子在TiO_2表面的吸附与光催化还原消除 被引量:22
8
作者 付宏祥 吕功煊 +1 位作者 张宏 李树本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
随着体系pH值增大,Cr(VI)离子在TiO2表面的吸附下降.当Cr(VI)离子初始浓度为300μmol/L时,其在TiO2表面具有最大值吸附.H2PO4-阴离子及乙酸的存在对Cr(VI)离子的吸附有阻抑作用,甲酸存... 随着体系pH值增大,Cr(VI)离子在TiO2表面的吸附下降.当Cr(VI)离子初始浓度为300μmol/L时,其在TiO2表面具有最大值吸附.H2PO4-阴离子及乙酸的存在对Cr(VI)离子的吸附有阻抑作用,甲酸存在会提高Cr(VI)离子的吸附.Cr(VI)离子在TiO2半导体催化剂表面的光催化还原受体系的酸度影响较大.H2PO4-阴离子或Mn2+离子存在会降低Cr(VI)离子的光催化还原效率.在太阳光照下,Cr(VI)离子在TiO2上的光催化还原也可实现.通过调节反应结束后水溶液的酸碱度,Cr(VI)离子得以消除.反应后催化剂经酸处理,其活性恢复并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光催化 铬离子 二氧化钛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腐殖酸对生物炭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丁文川 田秀美 +4 位作者 王定勇 曾晓岚 徐茜 陈健康 艾小雨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7-3853,共7页
以污泥生物炭作吸附剂处理水中Cr(Ⅵ),研究了共存腐殖酸对生物炭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能显著促进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大幅提高吸附量以及缩短吸附平衡时间,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初始pH4.0,生物炭浓度20 ... 以污泥生物炭作吸附剂处理水中Cr(Ⅵ),研究了共存腐殖酸对生物炭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能显著促进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大幅提高吸附量以及缩短吸附平衡时间,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溶液初始pH4.0,生物炭浓度20 g·L-1,Cr(Ⅵ)初始浓度在50~800 mg·L-1范围下,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更好地描述等温吸附行为.加入腐殖酸(20 mg·L-1)后拟合得到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达10.10 mg·g-1,较未加入腐殖酸的吸附量5.56 mg·g-1提高近1倍.在pH 2.0~8.0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初始pH值升高而减小.腐殖酸浓度上升,生物炭吸附能力进一步提高.红外光谱显示,生物炭表面的羟基、羧基、酯基、芳香环上C—H和环状结构上的CC等化学活性官能团与Cr(Ⅵ)的吸附有关.结合XPS分析结果,推断腐殖酸共存促进生物炭吸附的机制是:腐殖酸提高了Cr(Ⅵ)在生物炭表面聚集浓度,有利于生物炭对Cr(Ⅵ)的直接吸附和还原,而腐殖酸本身具有的吸附能力增加了对溶液中Cr(Ⅵ)和Cr(Ⅲ)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六价铬 腐殖酸 吸附 还原作用 重金属 污泥
原文传递
活性炭吸附水中六价铬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10
作者 公绪金 李伟光 +1 位作者 张妍妍 李刚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96-402,共7页
重金属因其潜在的生物毒性和高污染风险给水源地水质安全与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带来严重威胁。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较其他方法具有高效性、化学污泥减量化、低温适应能力强、可实现重金属回收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六... 重金属因其潜在的生物毒性和高污染风险给水源地水质安全与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带来严重威胁。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较其他方法具有高效性、化学污泥减量化、低温适应能力强、可实现重金属回收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六价铬为典型污染物,分析其化学特性及毒理学性质,阐述活性炭吸附水中Cr(Ⅵ)的表面接触还原作用、表面结合作用和表面沉积作用等主要吸附机理,并对pH值、离子强度、活性炭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特性、腐植酸类物质对活性炭吸附水中Cr(Ⅵ)效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活性炭 吸附机理 表面还原 表面结合作用 离子强度
下载PDF
NH_3在V_2O_5/AC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与氧化 被引量:24
11
作者 马建蓉 刘振宇 +1 位作者 黄张根 刘清雅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6,共6页
将V2O5担载在活性焦(AC)上制得V2O5/AC催化剂,通过吸附脱附实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与原位质谱结合,对200℃下NH3在V2O5/AC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具有吸附NH3和将NH3转化为NO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源于两种活性... 将V2O5担载在活性焦(AC)上制得V2O5/AC催化剂,通过吸附脱附实验、程序升温脱附实验与原位质谱结合,对200℃下NH3在V2O5/AC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C具有吸附NH3和将NH3转化为NO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源于两种活性位;担载V2O5后,催化剂对NH3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并产生了新的NH3氧化产物N2,但NH3氧化为NO的能力减弱;S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进一步增大了V2O5/AC对NH3的吸附量,这可能是因为硫铵盐的生成消除了催化剂将NH3氧化转化为NO和N2的能力.当催化剂表面吸附的NH3接近饱和,即表面接近酸碱平衡后NH3才能被氧化为N.NH的几个氧化反应都主要依赖气相的O,催化剂自身的化合氧作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活性焦 吸附 氧化 二氧化硫 选择性还原
下载PDF
Effects of WOx modification on the activity, adsorption and redox properties of CeO_2 catalyst for NO_x reduction with ammonia 被引量:25
12
作者 Ziran Ma Duan Weng +1 位作者 Xiaodong Wu Zhichun S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305-1316,共12页
A series of WO3/CeO2 (WOx/CeO2)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wet impregnation of ammonium metatungstate on a CeO2 support. The resulting solid aci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UV-Vis ... A series of WO3/CeO2 (WOx/CeO2)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wet impregnation of ammonium metatungstate on a CeO2 support. The resulting solid aci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UV-Vis spectroscopy (UV-Vis), Raman spectroscopy (Raman), in-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situ FT-IR) of ammonia adsorption, NH3-TPD, H2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NH3/NO oxidation and activity measurements for NOx reduction by NH3 (NH3-SCR).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lytungstate (WOx) species are the main species of tungsten oxide on the surface of ceria. The addition of tungsten oxide enhances the BriSnsted acidity of ceria catalysts remarkably and decreases the amount of surface oxygen on celia, with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CeO2 and WOx. As a result, the N2 selectivity of NH3 oxidation and NH3-SCR at high temperatures (〉 300℃) is enhanced. Therefore, a wide working temperature window in which NOx conversion exceeds 80% (NOx conversion 〉 80%) from 200 to 450℃, is achieved over 10 wt.% WOx/CeO2 catalyst. A tentative model of the NH3-SCR reaction route on WOx/CeO2 catalysts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 reduction WOx/CeO2 catalyst redox NH3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MgAlFe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SO_2的性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银飞 葛忠华 吕德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1,共5页
MgAlFe水滑石在 6 0 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化物 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测定它的吸附硫容 ,发现它对SO2 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 吸附SO2 后MgO和尖晶石相消失 ,形成硫酸盐晶相 用氢气对饱... MgAlFe水滑石在 6 0 0℃以上焙烧后脱去表面水和层间水形成MgAlFe复合氧化物 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测定它的吸附硫容 ,发现它对SO2 有优良的氧化吸附性能 吸附SO2 后MgO和尖晶石相消失 ,形成硫酸盐晶相 用氢气对饱和吸附SO2 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还原再生 ,发现它经过 10次吸附还原循环后 ,MgO和尖晶石的晶相依然存在 ,是一种可循环利用脱除S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复合氧化物 二氧化硫 XRD 吸附 再生 吸附剂
下载PDF
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的对比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艺钟 刘珊 +3 位作者 刘志文 吴文成 邓东阳 鞠勇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719,共8页
为使壳聚糖粉末吸附后易于固液分离,采用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毫米级(2.8~3mm)壳聚糖凝胶球,比较了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不同:Cu(Ⅱ)和Cr(Ⅵ)最佳吸附pH分别为5.5和3.0;达到吸附... 为使壳聚糖粉末吸附后易于固液分离,采用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法制备毫米级(2.8~3mm)壳聚糖凝胶球,比较了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吸附行为不同:Cu(Ⅱ)和Cr(Ⅵ)最佳吸附pH分别为5.5和3.0;达到吸附平衡Cu(Ⅱ)和Cr(Ⅵ)分别需要25h和2h;Cu(Ⅱ)的吸附反应是自发、吸热、熵增过程,而Cr(Ⅵ)吸附反应为自发、放热、熵减过程;吸附Cu(Ⅱ)后的壳聚糖凝胶球不易脱附,而吸附Cr(Ⅵ)后凝胶球脱附率相对较高。借助红外表征及Langmuir、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拟合表明,Cu(Ⅱ)吸附机理为单层化学吸附,而Cr(Ⅵ)是单层化学吸附与多层物理吸附共同作用的吸附-还原过程。壳聚糖凝胶球对Cu(Ⅱ)和Cr(Ⅵ)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5.67mg/g和185.08mg/g,说明冷冻干燥法可以强化壳聚糖的吸附量,同时毫米级的壳聚糖凝胶球改善了壳聚糖粉体吸附剂难分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凝胶球 冷冻干燥 Cu(Ⅱ)和Cr(Ⅵ) 吸附 还原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Pd在超级活性炭上的负载对其储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詹亮 张睿 +5 位作者 王艳莉 梁晓怿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袁渭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负载金属Pd和PdO都有助于提高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吸氢性能,并能使其吸氢能力分别提高2倍~4倍和4倍~5倍左右.同时由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团聚和迁移现象,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金属Pd的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应分别控制在125℃和2h.在... 负载金属Pd和PdO都有助于提高超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吸氢性能,并能使其吸氢能力分别提高2倍~4倍和4倍~5倍左右.同时由于过渡金属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团聚和迁移现象,负载在活性炭上的金属Pd的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应分别控制在125℃和2h.在0℃和27℃常压下,Pd/AC和PdO/AC(SBET为3886m2/g)对氢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0mL/g、23mL/g和14mL/g、15.8mL/g,且它们的循环使用寿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负载 储氢性能 吸附量 温度
下载PDF
磺化泥炭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彭荣华 曾文南 李晓湘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60-864,共5页
以泥炭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适量的浓硫酸进行磺化处理,并将磺化后的泥炭与聚乙烯醇和甲醛所形成的树脂结合以增强其机械强度,得到一种吸附性能优良的吸附剂——磺化泥炭.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以磺化泥炭作吸附剂和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的实... 以泥炭为主要原料,通过加入适量的浓硫酸进行磺化处理,并将磺化后的泥炭与聚乙烯醇和甲醛所形成的树脂结合以增强其机械强度,得到一种吸附性能优良的吸附剂——磺化泥炭.在静态条件下,进行了以磺化泥炭作吸附剂和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了p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磺化泥炭吸附和还原Cr6+的影响,探讨了磺化泥炭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确定了磺化泥炭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方法及最佳条件.同时结合对实际含Cr6+废水的吸附和还原净化处理,探讨了磺化泥炭对电镀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泥炭 吸附 含铬废水 还原
下载PDF
Reduction leaching of rare earth from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s ore with ferrous sulfate 被引量:18
17
作者 肖燕飞 冯宗玉 +4 位作者 胡谷华 黄莉 黄小卫 陈迎迎 龙志奇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917-923,共7页
The practice ofin-situ leaching of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s ore with ammonium sulfate could only leach most of rare earth in ion-exchangeable phase, but not the colloidal sediment phase. Therefore, the redu... The practice ofin-situ leaching of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s ore with ammonium sulfate could only leach most of rare earth in ion-exchangeable phase, but not the colloidal sediment phase. Therefore, the reduction leaching of rare earth from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s ore with ferrous sulfate was innovatively put forward. The soak leaching process and the column leaching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ion-exchangeable phase could be released, and part of colloidal sediment phase rare earth could be reduction leached by the cations with reduction properties. The mechanism of reduction leaching was discussed with the Eh-pH diagram of cerium. Moreover, the stronger reduction of reductive ions, the greater acidity of leaching agent solution, and the higher reductive ion concentration, could result in the higher rare earth efficiency and the bigger ce-rium partition in the leaching liquor. In the ferrous sulfate column leaching process, the rare earth leaching rate and the rare earth effi-ciency were a little higher than with (NH4)2SO4 agent, and the rare earth efficiency and the partitioning of cerium in leaching liquor could be about 102% and 5.3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ferrous sulfate leaching process revealed some problems, so compound leaching with magnesium sulfate and a small amount of ferrous sulfate was proposed to an excellent alternative leaching agent for further studies, which may realize efficiency extraction and be environment-frien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reduction leaching ferrous sulfate the 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s ore
原文传递
从酸性硫脲浸金溶液中回收金的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朱萍 古国榜 《黄金》 CAS 2001年第11期28-32,共5页
介绍了酸性硫脲浸金的原理及从硫脲浸金液中回收金的主要方法 ,包括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溶剂萃取法、置换沉淀法、加氢还原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
关键词 硫脲 吸附 活性碳 离子交换树脂 溶剂萃取 加氢还原 回收
下载PDF
FTIR研究非完全脱乙酰甲壳质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14
19
作者 曲荣君 阮文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5-441,共7页
以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非完全脱乙酰甲壳质(NCTS)与Cu~ (2+),Ni^(2+),Co^(1+),Zn^(2+),Cd(2+),Hg^(2+),Ag^+,Pb^(2+)等八种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对各配合物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吸收带作了经验归属... 以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法研究了非完全脱乙酰甲壳质(NCTS)与Cu~ (2+),Ni^(2+),Co^(1+),Zn^(2+),Cd(2+),Hg^(2+),Ag^+,Pb^(2+)等八种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对各配合物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吸收带作了经验归属.研究结果表明,在NCTS的金属离子配合物中,除—NH_2,—OH参予了配位外,羰基((?)C=O)和酰胺基(—CONH—)亦在不同程度上参予了配位;NCTS对Hg^(2+),Ag^+的吸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氧化还原现象,Hg^(2+),Ag^+,分别被还原为Hg_2^(2+)和Ag^0,而NCTS分子中的—CH_2OH有可能被氧化成—C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剂 NCTS 甲壳质 金属离子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啤酒糟及其生物炭吸附废水中Cr(Ⅵ)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中华 范传芳 +1 位作者 张记市 赵宗伟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19-24,共6页
采用啤酒糟为原料,在磷酸浸泡后于150℃下部分炭化制备生物炭。分析了某些关键因素如初始废水Cr(Ⅵ)浓度、pH值和生物炭使用量对废水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糟和生物炭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一致。它们含有羟基、... 采用啤酒糟为原料,在磷酸浸泡后于150℃下部分炭化制备生物炭。分析了某些关键因素如初始废水Cr(Ⅵ)浓度、pH值和生物炭使用量对废水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啤酒糟和生物炭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基本一致。它们含有羟基、羧基、氨基和溶解性有机炭可以通过络合、氧化还原反应除去废水中的Cr(Ⅵ)。啤酒糟和生物炭在初始pH为2~3时对废水中的Cr(Ⅵ)的去除效率最好(都达到85%以上)。当Cr(Ⅵ)初始浓度为400 mg/L、吸附剂用量为6 g/L、pH为2.0时,啤酒糟和生物炭对废水Cr(Ⅵ)的吸附能力分别为51.19 mg/g和56.94 mg/g。Dubinin-Raduskevich和Elorich模型拟合结果说明,啤酒糟和生物炭对溶液Cr(Ⅵ)除去的主要机理表现为物理吸附协同还原反应,而且它们对Cr(Ⅵ)除去能力与其表面特性和含Cr(Ⅵ)的废水微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生物炭 六价铬 吸附 还原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