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球形SiO_(2)-Al_(2)O_(3)载体的可控制备及其载钯材料的吸/放氢循环性能
1
作者 张港 李殿卿 +2 位作者 冯拥军 纪富豪 叶小球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8-1103,共16页
采用模板剂-SiO_(2)联用改性并通过油柱成型法制备系列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的球形SiO_(2)-Al_(2)O_(3)载体。600和1050℃焙烧后的载体经表征分析可知,模板剂的加入大幅度提高球形Al_(2)O_(3)的抗压碎强度,其中5%模板剂添加量时抗压... 采用模板剂-SiO_(2)联用改性并通过油柱成型法制备系列低密度、大孔容、高强度的球形SiO_(2)-Al_(2)O_(3)载体。600和1050℃焙烧后的载体经表征分析可知,模板剂的加入大幅度提高球形Al_(2)O_(3)的抗压碎强度,其中5%模板剂添加量时抗压碎强度增加了93.11%,且SiO_(2)的加入可有效降低球形Al_(2)O_(3)的堆密度并增大孔容。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联用改性所制备的载体具有0.38 g·cm^(-3)的低堆密度及41.67 N·particle-1的高抗压碎强度,其平均孔径达到23.49 nm,孔容为1.00 cm^(3)·g^(-1),同时具备低密度和高强度两个难以兼容的基本特征。以改性Al_(2)O_(3)为载体,采用分批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高Pd负载量的氢同位素分离材料Pd/SiO_(2)-Al_(2)O_(3),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和吸/放氢循环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载钯材料表面光滑无裂纹,活性组分钯纳米颗粒主要负载在孔道内部,经300次吸/放氢循环测试后,30%Pd/SiO_(2)-Al_(2)O_(3)材料在102 s内达到吸附平衡,H/Pd(原子比)稳定保持在0.66~0.69,吸/放氢循环吸附性能稳定且抗粉化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Al_(2)O_(3) 油柱成型法 吸/放氢 循环性能
原文传递
多壁碳纳米管的改性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雄伟 储伟 +1 位作者 庄惠祥 徐士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3-496,共4页
考察了空气处理、混酸处理、 H2 O2 处理和等离子体活化等化学改性和多种活性金属修饰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 TPD-H2 评价装置测试了不同样品吸附的氢气在程序升温后的脱附情况 ,用峰面积和氢气的校正因子计算出样品吸附氢气... 考察了空气处理、混酸处理、 H2 O2 处理和等离子体活化等化学改性和多种活性金属修饰对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影响 ,采用 TPD-H2 评价装置测试了不同样品吸附的氢气在程序升温后的脱附情况 ,用峰面积和氢气的校正因子计算出样品吸附氢气的体积 ,从而计算出碳纳米管的储氢容量 .实验结果表明 ,化学改性和金属修饰均能明显提高碳纳米管的储氢性能 ,其中经过混合酸和 H2 O2 化学处理并负载质量分数为 2 0 % Ni的碳纳米管 ,在常温常压下的氢气储存的质量分数达到 2 .5 5 % ,比未做任何处理的碳纳米管的储氢容量提高了 7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储氢材料 化学改性 氢吸附一脱附 等离子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