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的变化及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术后1年无骨化患者57例,1级骨化患者31例,2级骨化患者17例,未发现相邻节段3级骨化。术前正常骨量患者24例未见明显骨化,10例可见1级骨化,1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1例,2级骨化患者8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2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8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相关性检验r=0.266,P=0.006。术后1年正常骨量患者21例未见明显骨化,7例可见1级相邻节段骨化,2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4例,2级骨化患者5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10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相关性检验r=0.299,P=0.002。骨密度值数值变化等级方面,无相邻节段异位骨化患者中降低12例,无变化30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7例,无变化12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2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3例,无变化3例,升高1例;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级资料相关性检验r=-0.447,P=0.000。骨质疏松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骨密度数值变化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术前和术后骨量异常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升高,并加重相邻节段骨化的严重程度;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的变化及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术后1年无骨化患者57例,1级骨化患者31例,2级骨化患者17例,未发现相邻节段3级骨化。术前正常骨量患者24例未见明显骨化,10例可见1级骨化,1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1例,2级骨化患者8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2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8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相关性检验r=0.266,P=0.006。术后1年正常骨量患者21例未见明显骨化,7例可见1级相邻节段骨化,2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4例,2级骨化患者5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10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相关性检验r=0.299,P=0.002。骨密度值数值变化等级方面,无相邻节段异位骨化患者中降低12例,无变化30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7例,无变化12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2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3例,无变化3例,升高1例;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级资料相关性检验r=-0.447,P=0.000。骨质疏松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骨密度数值变化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术前和术后骨量异常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升高,并加重相邻节段骨化的严重程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