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与ACDF术后相邻节段骨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东海 尤瑞金 +1 位作者 肖奕增 黄鹏举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对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的变化及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术后1年无骨化患者57例,1级骨化患者31例,2级骨化患者17例,未发现相邻节段3级骨化。术前正常骨量患者24例未见明显骨化,10例可见1级骨化,1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1例,2级骨化患者8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2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8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相关性检验r=0.266,P=0.006。术后1年正常骨量患者21例未见明显骨化,7例可见1级相邻节段骨化,2例2级骨化;低骨量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2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4例,2级骨化患者5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未见明显骨化患者11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10例,2级骨化患者10例。组间分布进行秩和检验,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相关性检验r=0.299,P=0.002。骨密度值数值变化等级方面,无相邻节段异位骨化患者中降低12例,无变化30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1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7例,无变化12例,升高15例;相邻节段2级骨化患者中,降低13例,无变化3例,升高1例;组间分布不相同(P<0.05);等级资料相关性检验r=-0.447,P=0.000。骨质疏松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骨密度数值变化与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术前和术后骨量异常有可能导致相邻节段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升高,并加重相邻节段骨化的严重程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ZERO-P 相邻节段异位骨化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融合器和融合器并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宁 周悦 +3 位作者 刘猛 刘永涛 黄栋 辛兵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融合器(ROI-C)与融合器并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3例,其中ROI-C固定治疗41例(RO... 目的分析并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融合器(ROI-C)与融合器并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3例,其中ROI-C固定治疗41例(ROI-C组,A组),融合器并钛板固定治疗42例(融合器并钛板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颈椎功能,Odom法对2组进行手术疗效评定,Bazaz分级系统记录2组吞咽困难情况,X线、CT记录2组颈椎Cobb角、病变椎间高度、融合情况及邻近节段异位骨化情况。结果ROI-C组平均随访时间(45.6±7.4)个月,融合器并钛板组平均随访时间(44.2±6.2)个月。ROI-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及邻近节段骨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融合器并钛板组。2组患者术后JOA、N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术后均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结论ACDF中应用ROI-C能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并发症少,患者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I-C融合器 颈椎病 颈前路钢板 吞咽困难 相邻节段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