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国胜 向贤宏 +3 位作者 王于 范文哲 陈伟 杨建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后,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门脉移植组及尾静脉移植组.所有大鼠经腹腔皮下注射CCl4混合物8wk.第6周时门静脉组及尾静脉组分别从肠系膜上... 目的:探讨脂肪间质干细胞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后,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硬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门脉移植组及尾静脉移植组.所有大鼠经腹腔皮下注射CCl4混合物8wk.第6周时门静脉组及尾静脉组分别从肠系膜上静脉及尾静脉注射大鼠脂肪间质干细胞悬液每只2mL(细胞数量为2×106个),对照组自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细胞培养液.细胞移植前后取血检测肝功能指标.取肝脏标本并行包埋切片,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各标本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硬化程度并进行病理评分.对所有实验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AST、ALT、ALB)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142.2±31.2U/L,167.9±28.3U/Lvs354.2±26.4U/L;79.4±18.9U/L,85.8±21.4U/Lvs456.7±35.3U/L;26.3±2.0g/L,24.5±2.2g/Lvs17.2±1.7g/L,均P<0.05),但TBIL没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脂肪干细胞移植能抑制肝组织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形成.病理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脂肪间质干细胞对大鼠肝硬化模型有治疗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及肝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质干细胞 移植 肝硬化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方煌 解礼伟 +1 位作者 陈安民 李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729-1734,共6页
[目的]定向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髓核样细胞,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奠定生物学基础。[方法](1)200gSD雄性大鼠断颈处死后,取腹股沟脂肪垫处脂肪,0.1%胶原酶消化,体外接种培养,同时采用极限稀释法纯化细胞;(2)利用... [目的]定向诱导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髓核样细胞,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奠定生物学基础。[方法](1)200gSD雄性大鼠断颈处死后,取腹股沟脂肪垫处脂肪,0.1%胶原酶消化,体外接种培养,同时采用极限稀释法纯化细胞;(2)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表面标记进行鉴定;(3)第3代细胞消化计数后,用1.2%海藻酸钠溶液悬浮,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ml,滴入3.5%CaCl2溶液形成微球,加入含TGF-beta1的诱导培养基,低氧条件下进行微球联合培养;(4)7d后,取部分微球进行AlcianBlue染色并收集微球内细胞提取RNA,进行RT-PCR检测。[结果](1)体外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呈梭形和多角形,核大、核仁明显,平行排列生长或呈漩涡状生长;(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ca-1、CD44的阳性率分别为95.2%、99.7%,CD45、CD11b的阳性率分别为0.4%、1.5%;(3)微球联合培养7d后,Alcian Blue染色表明,实验组细胞外基质的生成明显多于对照组;(4)RT-PCR结果证实,髓核细胞标志基因和软骨细胞标志基因的表达,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本实验方法可以获得大量均一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2)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被定向诱导分化为髓核样细胞;(3)首次探讨了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后移植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为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低氧 转化生长因子1 髓核样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3
3
作者 戴景兴 杨林林 +6 位作者 曲戎梅 周智涛 余磊 邱晓忠 彭晨 李晋 原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差速贴壁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纯化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分离ADMSCs,并与普通培养法得到的ADMSCs进行表面分子CD44阳性率对比。在... 目的:探讨差速贴壁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纯化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分离ADMSCs,并与普通培养法得到的ADMSCs进行表面分子CD44阳性率对比。在第2代ADMSCs中加入条件培养基进行诱导,根据条件培养基的不同分成3组:①成骨诱导组:加入成骨培养基;②成脂诱导组:加入成脂培养基;③对照组:仅加入基础培养基。成骨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脂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差速贴壁培养法获得CD44阳性率更高的ADMSCs。成骨诱导组的ALP大大高于对照组,成脂诱导组油红O染色阳性,对照组油红O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差速贴壁培养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中分离得到高纯度AD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差速贴壁法
下载PDF
体外诱导大鼠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成肌腱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侯凯 李梅 +4 位作者 李金茹 杨逸昆 李纯 王文秀 黄德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29-933,共5页
目的体外诱导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T-MSCs)成肌腱细胞,为临床肌腱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SD大鼠腹腔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经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 目的体外诱导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T-MSCs)成肌腱细胞,为临床肌腱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SD大鼠腹腔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经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5,GDF-5)诱导,使其向肌腱细胞分化。应用形态观察和RT-PCR等方法,从形态和分子水平上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SD大鼠腹腔脂肪组织中分离出的AT-MSCs呈散在分布,排列不规则,以星形和多角形细胞为主,能稳定增殖传代。经5、10 ng/mL GDF-5诱导8 d后,大部分细胞呈梭形。RT-PCR结果显示经GDF-5诱导的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未经诱导的对照组;GDF-5诱导的细胞Bcl-2/Bax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从脂肪组织中可以获得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AT-MSCs,并能在体外稳定传代。经GDF-5诱导后,AT-MSCs有向肌腱细胞分化的倾向。GDF-5在一定时间内对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有利于AT-MSCs向肌腱细胞的分化。AT-MSCs有可能替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用于肌腱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肌腱细胞 生长分化因子-5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成年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后CD_8^+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房佰俊 宋永平 +2 位作者 林全德 张伟 曹莹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6年第5期351-352,35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成年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分子机制。方法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aGVHD的患者,以每1kg体重2×106个细胞剂量静脉输注AMSC;首先应用尼龙毛柱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再经... 目的初步探讨成年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MSC)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分子机制。方法3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aGVHD的患者,以每1kg体重2×106个细胞剂量静脉输注AMSC;首先应用尼龙毛柱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再经CD8磁珠分选出CD+8T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生aGVHD患者使用AMSC前后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输注AMSC前相比,输注AMSC后,CD+8T细胞中的CD+8CD2-8亚群显著上调,同时,患者的aGVHD得以有效控制。结论AMSC治疗aGV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8CD2-8T细胞亚群有关,CD+8T细胞可能是AMSC作用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D8^+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野百合碱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钙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郑苏梨 谢良地 +2 位作者 李宏亮 梁敏烈 许昌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发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动脉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发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动脉钙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ADMSCs。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Ctr组)、PAH组和ADMSCs组,每组8只。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称重法测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分别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肺动脉干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CaVα1c)肌浆/内质网Ca2+ATP酶2a(SERCA-2a)、三磷酸肌醇受体1(IP3R-1)、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和TRPC6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MCT注射4周后,与Ctr组相比,PAH组大鼠MPAP和RVHI均显著升高(P<0.05);ADMSCs移植2周后,与PAH组相比,ADMSCs组MPAP和RVHI均明显降低(P<0.05)。(2)与Ctr组相比,PAH组大鼠肺动脉CaVα1c、TRPC1和TRPC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P<0.05),SERCA-2a和IP3R-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PAH组相比,ADMSCs组CaVα1c、TRPC1和TRPC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SERCA-2a和IP3R-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ADMSCs能有效地降低MCT诱发的PAH大鼠的肺动脉压力,减轻右心室肥厚。ADMSCs降低肺动脉压力可能与钙离子通道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肺动脉高压 钙通道
下载PDF
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表型及其心肌样细胞的分化潜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闫小宾 李琼 +3 位作者 郭志坤 齐立杰 罗欢欢 李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鉴定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生物学表型及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成年兔肩胛区皮下脂肪组织经消化、培养,观察其形态变化。第3代细胞进行CD29、CD34、CD44、CD105免疫细胞化学显色、免疫荧光单标、双标及三标显色... 目的鉴定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生物学表型及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成年兔肩胛区皮下脂肪组织经消化、培养,观察其形态变化。第3代细胞进行CD29、CD34、CD44、CD105免疫细胞化学显色、免疫荧光单标、双标及三标显色。5-氮杂胞苷(5-aza)诱导ADMSCs 7d,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显示肌钙蛋白-I(Troponin-I)和肌球蛋白重链(MHC)表达。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结果ADMSCs开始为圆形,后逐渐伸展,呈现形态多样性。90%以上的第3代细胞阳性表达CD29、CD44、CD105,三者共表达于胞质中。CD34阴性表达。CD分子表达阳性的细胞70.59%±1.26%表达Troponin-I,71.98%±1.13%表达MHC。结论 90%以上的ADMSCs共表达干细胞表面标记CD29、CD44、CD105,它们具有很强的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分子 生物表型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样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新西兰白兔
下载PDF
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夏菁 陈光辉 +1 位作者 刘宏斌 王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83-784,F0003,共3页
目的体外培养并诱导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肌细胞的替代治疗提供新的来源。方法采用消化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ADMSCs,对第3代细胞进行免疫化学鉴定和5氮杂胞苷(5aza)诱导,于诱导后第7、14、21和28天行免... 目的体外培养并诱导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心肌细胞的替代治疗提供新的来源。方法采用消化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ADMSCs,对第3代细胞进行免疫化学鉴定和5氮杂胞苷(5aza)诱导,于诱导后第7、14、21和28天行免疫化学鉴定,并测定GATA4和Nkx2.5表达和心房利钠肽(ANP)含量。结果人脂肪中含有梭形细胞,CD44、CD13、CD105阳性表达,而CD45、CD34、HLADR、Ⅷ因子阴性表达。诱导后细胞排列方向一致,部分细胞聚集成团;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和心肌肌钙蛋白T呈阳性表达。有GATA4和Nkx2.5的表达及心房利钠肽的分泌。结论成人脂肪组织中含有间充质干细胞,且可在5氮杂胞苷诱导21d后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转化 体外诱导
下载PDF
蒙古马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宗正 韦林盖 +2 位作者 苏小虎 张焱如 芒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7-100,共4页
取蒙古马背臀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脂诱导剂和成骨诱导剂培养,采用倒置显微... 取蒙古马背臀部皮下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等步骤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经过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分别加入成脂诱导剂和成骨诱导剂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对其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ADSCs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其经成脂、成骨诱导培养2周后形态、体积发生明显改变.经油红O染色,细胞质内出现橙红色脂滴;茜素红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中央能形成钙化结节.说明马ADSCs经体外诱导培养后可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并具有明显的成脂和成骨表型,表明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真核表达载体介导的ICOSIg基因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洁 刘涛 +3 位作者 姜锦 李光 黄志伟 王玉亮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构建含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融合蛋白(ICOSI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能否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中表达。方法克隆编码大鼠ICOS的胞外片段,将其与编码人免疫球蛋白IgG Fc段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 目的构建含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融合蛋白(ICOSI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能否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中表达。方法克隆编码大鼠ICOS的胞外片段,将其与编码人免疫球蛋白IgG Fc段的基因融合,构建ICOSIg融合基因及其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OSIg。经测序鉴定后转染ADSCs,Western blot法检测ICOSIg在ADSCs中的表达。结果经测序鉴定验证pcDNA3.1(+)/ICOSIg质粒构建成功,且能在ADSCs中成功表达。结论ICOSIg在ADSCs中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基质细胞 受体 Fc 基因融合 质粒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真核表达载体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褚嫒嫒 张卫泽 +2 位作者 陈永清 马凌 肖立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治疗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的假手术组(n=10)、心肌梗死对照组(n=10...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移植治疗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的假手术组(n=10)、心肌梗死对照组(n=10)以及注射ADMSCs移植组(n=10)。结扎兔前室间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急性心肌梗死1h内将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的第三代ADMSCs(5×106个,1mL)植入ADMSCs移植组梗死心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液。术前及术后4周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心功能变化。取心肌梗死区组织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验证移植后的ADMSCs是否向心肌细胞分化,苏木素-伊红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观察梗死区毛细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证实移植后4周ADMSCs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舒张末期直径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均小于心肌梗死对照组[(0.72±0.04)cm vs.(0.88±0.07)cm,P<0.05;(1.07±0.12)cm vs.(1.21±0.09)cm,P<0.05;(1.176±0.057)g/kg vs.(1.361±0.095)g/kg,P<0.05],而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均大于心肌梗死对照组[31.87%±2.03%vs.28.00%±3.38%,P<0.05;51.75%±3.37%vs.43.13%±3.72%,P<0.05];ADMSCs移植组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并分化为心肌样细胞;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DMSCs组梗死局部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心肌梗死对照组[(20.00±2.65)个vs.(7.75±2.12)个,P<0.05]。结论同种异体移植的ADMSCs能够在梗死心肌内存活并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增加梗死区血管新生,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移植
下载PDF
新生大鼠棕色脂肪干细胞心脏细胞分化潜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爱侠 冯蓓 +1 位作者 冀天基 李奋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765-770,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棕色脂肪干细胞(rADSCs)向心脏细胞分化的潜能及不同刺激因子的分化效能。方法采用不同刺激因子对rADSCs进行诱导处理,3周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细胞(CCSs)特异标记物的...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棕色脂肪干细胞(rADSCs)向心脏细胞分化的潜能及不同刺激因子的分化效能。方法采用不同刺激因子对rADSCs进行诱导处理,3周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细胞(CCSs)特异标记物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rADSCs在5-氮杂胞苷(5-Az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4(BMP4)刺激下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和CCSs,其分化效能依次为5-Aza>BMP4>Tgfβ1;分化的心肌细胞为心肌细胞和CCSs的混合细胞群;5-Aza能显著减少细胞数目,而TGFβ1和BMP4对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和心脏传导系统细胞,5-Aza、TGFβ1和BMP4对细胞分化效能和生长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心肌细胞 心脏传导系统细胞 分化 5-氮杂胞苷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4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BMP-2基因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云峰 刘俊杰 陈能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221-227,共7页
目的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通过腺病毒转染青山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方法取麻醉状态下青山羊腹股沟脂肪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获得ADSCs,转染以腺病毒介导的人BMP-2基因。倒置相... 目的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通过腺病毒转染青山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可行性及其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的能力。方法取麻醉状态下青山羊腹股沟脂肪组织,经体外分离培养获得ADSCs,转染以腺病毒介导的人BMP-2基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ADSCs生长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对ADSCs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SABC法检测ADSCsⅠ型胶原的表达,通过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BMP-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人BMP-2基因的ADSCs形态规则;细胞生长速度快,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P<0.05);成骨诱导后,转染组细胞ALP活性和Ⅰ型胶原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转染组ADSCs BMP-2基因m RNA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明显强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经腺病毒介导的人BMP-2基因转染的青山羊ADSCs在体外诱导培养中可以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并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转染后细胞BMP-2目的基因表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腺病毒科 转染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化 成骨细胞
下载PDF
复合同种异体类雪旺细胞的异种神经支架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早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旭 马艳梅 孙妍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3,共8页
目的探讨化学联合冻融方式处理的脱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复合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类雪旺细胞后修复面神经损伤的实验效果。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腹股沟脂肪垫,通过单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opose-deribed stem cell,ADSCs),并通... 目的探讨化学联合冻融方式处理的脱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复合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类雪旺细胞后修复面神经损伤的实验效果。方法取日本大耳白兔腹股沟脂肪垫,通过单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opose-deribed stem cell,ADSCs),并通过化学试剂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体外定向诱导成类雪旺细胞(schwann cell-like cell lineages,SCs-like);取Wistar大鼠双侧坐骨神经,通过化学联合冻融的方式制备脱细胞异种神经支架。使用Di OC16(3)荧光探针进行类雪旺细胞的标记。建立兔面神经5 mm的缺损模型,以不同移植物确立3组实验分组(n=10):A组(自体神经修复组);B组(复合Di OC16-SCs的异种神经支架修复组);C组(单纯异种神经支架修复组)。术后8周通过再生神经的电生理、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及特异性蛋白定量评价神经功能的早期修复效果。结果术后各组动物分笼饲养,均存活良好。解剖时发现各组动物再生神经连续性及完整性均良好,未形成明显的神经瘤。术后8周各组术侧动作电位潜伏期延长,A、B组明显快于C组,且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计算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密度,A、B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生神经内特异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染色观察,可见A、B组内NGF及BDNF的蛋白含量均高于C组(P<0.05),且A组NGF蛋白含量最高,B组BDNF蛋白含量最高。结论复合体外定向诱导的类雪旺细胞的脱细胞异种神经支架在修复面神经5 mm的缺损中早期获得的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的修复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缺损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类雪旺细胞 异种神经支架
下载PDF
成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扩增的支持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微 秦俭 董嘉楠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人脐带血(HUCB)中所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方法:取脐带血,肝素抗凝,Per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低糖DMEM培养获得贴壁细胞层。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结果: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与人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形似纤维状细胞形态并表达与MSCs相关的抗原(CD13,CD44,CD71,CD166),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CD34,CD45),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共孵育,对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有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血 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接触式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威 孙丽君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接触式细胞共培养条件下,人软骨细胞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效应。方法用4,6-联脒-2-苯基吲哚(PKH26)荧光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进行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细胞比例为1:1,单独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共培... 目的探讨接触式细胞共培养条件下,人软骨细胞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效应。方法用4,6-联脒-2-苯基吲哚(PKH26)荧光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进行接触式细胞共培养,细胞比例为1:1,单独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对照组。共培养2周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荧光标记阳性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eal-Time PCR检测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基因的相对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分离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基因相对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蛋白多糖上调307倍,Ⅱ型胶原上调584倍。结论与软骨细胞接触式共培养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能够被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 诱导分化 软骨细胞
下载PDF
氯化钙对大鼠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亚杰 朱兆宇 曹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62-4266,共5页
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MSCs)可用于治疗成骨分化后的骨缺损。为了揭示氯化钙(CaCl2)对大鼠A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本研究大鼠AMSCs分别在标准成骨分化培养基(含有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酯)、CaCl2培养基(含有8mmol/LCaCl2... 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MSCs)可用于治疗成骨分化后的骨缺损。为了揭示氯化钙(CaCl2)对大鼠A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本研究大鼠AMSCs分别在标准成骨分化培养基(含有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酯)、CaCl2培养基(含有8mmol/LCaCl2)和基础培养基(阴性对照)中培养,诱导后7d、10d、14d和21d,分别使用茜素红染色(ARS)检测钙沉积现象,使用磺酰罗丹明B法测定细胞增殖,并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ALP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成骨分化培养基组相比,8mmol/LCaCl2显著增强成骨分化,并且促进细胞增殖。因此,应用CaCl2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成骨诱导的替代或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 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评 刘建安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1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胰岛细胞移植可为机体提供正常的胰岛组织细胞,替代体内已被疾病破坏的胰岛细胞,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达到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为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间充质... 1型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胰岛细胞移植可为机体提供正常的胰岛组织细胞,替代体内已被疾病破坏的胰岛细胞,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达到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为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便如此,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移植为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带来了新的希望,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心脏补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江炜 张建伟 +4 位作者 王亚斌 马赛 张然 邓红兵 曹丰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得到改性的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ζ-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材料的表征。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Fluc)双重报告基因的小鼠AD-MSCs细胞,并接种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观察细胞黏附和生长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成像(BLI)及MTT比色法评估AD-MSCs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结果 XPS测定的结果提示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构建成功。SEM观察可见纳米纤维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形态和生长状态良好。CFM、BLI及MTT比色法的结果提示细胞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共培养后呈三维分布,增殖状态好。结论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用LBL进行改性后可明星促进AD-MSCs的三维生长,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是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纤维膜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心脏补片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兔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良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润梅 翟红霞 殷亚昕 张津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10-312,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法对扩张型心肌病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白耳兔5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和对照组。将体外分离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心肌内多点注射法移植入模型...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法对扩张型心肌病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白耳兔50只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和对照组。将体外分离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心肌内多点注射法移植入模型1组病兔,采用经冠状动脉移植方法植入模型2组病兔,对照组采用心肌内多点注射法注射相同体积的IMEM培养基。术后4周处死动物留取心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植入体内后的存活及分化情况。于细胞移植术前和术后4周将三组兔行超声心动、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比较心功能指标。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移植术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均可以在病损心肌中成活,并分化为心肌细胞;移植术后4周,模型2组与模型1组心功能比较,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下降(P<0.05~0.01),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心脏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增加(P<0.05~0.01)。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可在心肌细胞内存活,并可分化为心肌细胞,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兔的心脏功能;经冠状动脉移植较心肌内多点注射移植法更有利于发挥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