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18篇文章
< 1 2 2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水“人迹”:再议八大山人的山水观照与遗民旨趣
1
作者 陈薇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79,共3页
八大山人作品中蕴藏奇特而怪诞的各种“密符”是历代研究者的研究主线,但主要聚焦于花鸟画而缺乏对其山水画的研究。将八大山人的山水画立足于中国山水画中的“人迹”演变历程中、追溯其山水画写意精神的源流,依据其山水画作中钝秃笔法... 八大山人作品中蕴藏奇特而怪诞的各种“密符”是历代研究者的研究主线,但主要聚焦于花鸟画而缺乏对其山水画的研究。将八大山人的山水画立足于中国山水画中的“人迹”演变历程中、追溯其山水画写意精神的源流,依据其山水画作中钝秃笔法、半僧半道、半哭半笑、无水无土及翻白眼的各类“画眼”与“人迹”,探究他运用符号表达图像构造与心态写照,并以此充当研究八大山人点景人物山水画之重要补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点景人物 画眼 人迹 遗民
原文传递
从政治遗民到文化遗民——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原因新论 被引量:4
2
作者 扈耕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为清初文坛与遗民界极其重要的事件,长期受后人关注。然其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成为一大聚讼。深入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晚年为学趣向与青年时的狂儒、异端大异,而近于醇儒。这一转变,与清初特殊的政治背景... 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为清初文坛与遗民界极其重要的事件,长期受后人关注。然其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成为一大聚讼。深入解读侯方域的作品,可以看出其晚年为学趣向与青年时的狂儒、异端大异,而近于醇儒。这一转变,与清初特殊的政治背景密切相关,体现出他试图"以道易天下"、通过"济满以汉"的方式以保存汉文化的思想。这种转向表明,侯方域已由早期政治遗民转化为文化遗民。这必然影响到他对出处问题的思考,成为其参加清廷乡试的深层动机。这不仅是解开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问题的关键,而且对研究明遗民的转型及出处策略的演变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方域 乡试 遗民 情结 转型
下载PDF
论金遗民文学之文化心理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陶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9-54,共6页
金亡后文人出路约有五端:仕于新朝、依于汉人世侯、归隐山林乡里、入道和入宋。但均与新朝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完全决绝的态度不成为其主要选择。他们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二重性,既保持抱节守志、不仕二姓的传统观念,又对新朝并无强烈的敌... 金亡后文人出路约有五端:仕于新朝、依于汉人世侯、归隐山林乡里、入道和入宋。但均与新朝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完全决绝的态度不成为其主要选择。他们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二重性,既保持抱节守志、不仕二姓的传统观念,又对新朝并无强烈的敌视态度,更不排斥与新朝上层人物的交往,这与金末元初整体的文化背景亦有关联。他们对金朝灭亡和自身存在的视角,由现实性转为历史化。将现实中的家国之覆转化为历史性事件来感慨,有冷眼旁观的伤感,却缺乏一些切肤之痛;而国亡修史这一举动本身是在历史的追溯中探寻文化认同感的努力,是承认新朝正朔的体现;同时华夷之辨不再构成金遗民预设的心理前提和内在的心理伤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 遗民 出处选择 文化心理
下载PDF
“拯救郑思肖”?——有关郑思肖和遗民文学、遗民美术若干问题的商榷
4
作者 陈福康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3年第1期123-136,共14页
近年有关遗民、遗民文学和遗民文学理论的研究已形成学术生长点,而且从文学扩展到美术、宗教、社会生活等领域,其趋势在海外汉学中也有所体现。郑思肖是宋元之际重要作家、文论家和画家。黄小峰《拯救郑思肖》一文有些新的发现,但更多... 近年有关遗民、遗民文学和遗民文学理论的研究已形成学术生长点,而且从文学扩展到美术、宗教、社会生活等领域,其趋势在海外汉学中也有所体现。郑思肖是宋元之际重要作家、文论家和画家。黄小峰《拯救郑思肖》一文有些新的发现,但更多论述细节则过于粗疏,不合基本史实或缺乏起码论证。其开头据以立论的判断就不确,日本大阪所藏墨兰并非郑氏存世绘画唯一真迹。历代对郑氏遗民身份的定论,从来不是也不可能仅凭这幅画为证,此画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其遗民身份起“盖棺定论”作用。今人研究郑氏不应脱离其一生最重要的《心史》。所谓“无根兰”一语本身就无根。黄文对“求则不得,不求或与”的理解也不正确,其关于郑氏田产、“理财”的说法亦不妥。海外汉学家高居翰、闵道安、浩史悌等的论述同样均有不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郑思肖 高居翰 闵道安 浩史悌
原文传递
清初遗民戏曲文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宇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3期126-149,共24页
本文以明末清初的遗民戏曲文学作品为核心,将其置于戏曲史的大环境下加以考察,主要从遗民戏曲作家的生存背景、创作状况等方面,审视其作品的成因。通过丰富的戏曲元素、精湛的技巧、特殊的意象、优雅的曲词、多样的题材,以及犀利的现实... 本文以明末清初的遗民戏曲文学作品为核心,将其置于戏曲史的大环境下加以考察,主要从遗民戏曲作家的生存背景、创作状况等方面,审视其作品的成因。通过丰富的戏曲元素、精湛的技巧、特殊的意象、优雅的曲词、多样的题材,以及犀利的现实指向,解读遗民戏曲作品中彰显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特征,从而将遗民戏曲文学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加以考量。通过对戏曲文本和作家创作手段的分析、梳理,客观评价遗民戏曲创作在清代乃至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遗民 古代戏曲史 文学研究 Qing DYNASTY Ming DYNASTY Traditional 戏曲作品 特殊文化现象 戏曲创作 戏曲作家 戏曲文本 文学作品 文化特征 特殊贡献 时代特征 生存背景 明末清初 客观评价 创作手段 大环境
下载PDF
民间传说中傅山士大夫形象的多维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段友文 张小丁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44,共10页
傅山是明末清初士大夫阶层的中坚,也是明遗民的代表,得到了官方与民众的双重认可。傅山传说既进入了国家话语的"大传统",也进入了民间文化的"小传统"。比较而言,"大传统"中的傅山形象单一而平面化;"... 傅山是明末清初士大夫阶层的中坚,也是明遗民的代表,得到了官方与民众的双重认可。傅山传说既进入了国家话语的"大传统",也进入了民间文化的"小传统"。比较而言,"大传统"中的傅山形象单一而平面化;"小传统"中的傅山形象全面而立体化。文章以民间流布的傅山传说为研究对象,参考典籍文献中相关记载,探寻傅山士大夫形象在民众话语中的多维构建,挖掘此形象在明清易代之际的革新与转变。文章提出:弘扬以傅山为代表的士大夫所承载的"以天下为己任"与"明道救世"的责任担当意识,对当代中国梦的践行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士大夫 遗民 傅山
下载PDF
POSH is involved in Eiger-Basket (TNF-JNK) signaling and embryogenesis in Drosophila
7
作者 Ming Zhang Yongqing Zhang Zhiheng Xu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05-619,共15页
TNFα can trigger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cluding the JNK pathway, to regulate various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The scaffold protein POSH (Plenty of SH3 Doma... TNFα can trigger different signaling pathways, including the JNK pathway, to regulate various b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The scaffold protein POSH (Plenty of SH3 Domains)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the JNK pathway, but whether it is involved in TNF-signaling has not been reported. Although POSH has been implicated to play a role in development in zebrafish, it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null mutant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its effects is still not clear. In this study,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 JNK pathway scaffold protein, POSH, is involved in TNF (Eiger) signaling in Drosophila. POSH is likely to act downstream of dTAB2 and upstream of dTAK1 in the TNF-JNK signaling pathway.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POSH is essential during Drosophila embryogenesis, including epidermal dorsal closure, similar to other JNK pathway components such as Silpper, Hemipterous, and Basket. We observed defects in F-actin accumulation and adherens junction formation during dorsal closure in different posh null mutants, suggesting that POSH is required for epidermal cell migration and cell-shape change during epidermal dorsal clo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 JNK POSH EMBRYOGENESIS cell migration adherents junction
原文传递
顾炎武与申涵光交往述考——兼论其学术思想异同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可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6-58,共13页
文章从三个角度对顾炎武与申涵光的交往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探讨,所得主要结论认为,顾、申基于相似的家史背景而有共同的民族情感与遗民志节,其学术则互有同异,其同在强调"下学而上达",异在顾明显偏重于"下学",... 文章从三个角度对顾炎武与申涵光的交往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探讨,所得主要结论认为,顾、申基于相似的家史背景而有共同的民族情感与遗民志节,其学术则互有同异,其同在强调"下学而上达",异在顾明显偏重于"下学",申则看似"下学"与"上达"并重,实则强调"上达必该下学",使"下学"从属于"上达",终以"主敬"而归宿于"求放心"、"致良知"之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申涵光 遗民 下学 上达
下载PDF
清初屈骚传统的发扬:以《楚辞听直》《楚词笺注》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银川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2-15,21,共5页
清初经历易代鼎革,异族入主中原,与屈骚共情并为我所用,成为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黄文焕《楚辞听直》、李陈玉《楚词笺注》成书于顺治朝,得风气之先,具有承前启后之功。两书借由阐发楚辞弘义,重在抒发自我家国败亡、壮志难酬之悲情... 清初经历易代鼎革,异族入主中原,与屈骚共情并为我所用,成为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黄文焕《楚辞听直》、李陈玉《楚词笺注》成书于顺治朝,得风气之先,具有承前启后之功。两书借由阐发楚辞弘义,重在抒发自我家国败亡、壮志难酬之悲情,“自抒其无韵之《骚》”;通过篇目设计及各篇反复论辩,提高“忠”之首要地位,塑造、强化屈原忧国忧君、忠贞不贰的典型形象,以此实现与屈原精神的跨时空交流,期冀解脱现实困境。方法论层面,两书重视发挥论辩色彩,着重阐发大义,不重训诂。由此对清初文学创作尤其是辞赋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骚传统 《楚辞听直》 《楚词笺注》 遗民 微言大义
下载PDF
《水浒后传》《后水浒传》:明清之际遗民文化心态的反映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海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水浒后传》和《后水浒传》是明清易代之后涌现出的借续书来抒写遗民文化心态的佳作。两位作者都以与明末清初相似的时代——宋末元初作为叙事的切入点,可见作者对明王朝的眷恋和对遗民文化的认同。而这种遗民文化心态不仅体现在两部... 《水浒后传》和《后水浒传》是明清易代之后涌现出的借续书来抒写遗民文化心态的佳作。两位作者都以与明末清初相似的时代——宋末元初作为叙事的切入点,可见作者对明王朝的眷恋和对遗民文化的认同。而这种遗民文化心态不仅体现在两部小说作品的文本、序跋之中,也体现于作者的身世与交往中;不仅从作品主人公对王权的尊崇、忠君爱国不肯称王的举动中体现出,也在他们的诗作中得到流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后传》 《后水浒传》 遗民 文化心态
下载PDF
明末清初滇云遗民逃禅考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雪根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0-39,共10页
就清初遗民群体地域而言,西南、岭南是除江南之外,遗民数量、集中程度仅位居其次的两个区域。与其他地域相较,西南、岭南两地遗民逃禅风气更浓。滇黔地区的逃禅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社会阶层。仅就滇地而言,士大夫出家为僧有... 就清初遗民群体地域而言,西南、岭南是除江南之外,遗民数量、集中程度仅位居其次的两个区域。与其他地域相较,西南、岭南两地遗民逃禅风气更浓。滇黔地区的逃禅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社会阶层。仅就滇地而言,士大夫出家为僧有名有姓者多达50余人,其中著名者有担当普荷、钱邦芑、陈起相等。逃禅对遗民群体的生活、心理状态、思想观念、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云南文学 逃禅出家 遗民 士大夫
下载PDF
清代笔记小说对文字狱的述载——以《子不语》和《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吕留良案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泓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14-217,共4页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也是清代最著名文字狱中的主要人物。在《子不语》和《阅微草堂笔记》中都有表现吕留良的笔记,但袁枚和纪昀对吕留良的态度有所不同:袁枚重点叙述吕留良对佛教的态度,而纪昀则痛骂吕留良对朝廷不忠...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也是清代最著名文字狱中的主要人物。在《子不语》和《阅微草堂笔记》中都有表现吕留良的笔记,但袁枚和纪昀对吕留良的态度有所不同:袁枚重点叙述吕留良对佛教的态度,而纪昀则痛骂吕留良对朝廷不忠。因为身份和地位不同,导致两人对同一事件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也即袁枚认为吕留良案件是一个学术问题,而纪昀则认为是政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纪昀 吕留良 贰臣 遗民
下载PDF
杜诗与明清之际遗民的文学宗尚及精神诉求--以傅山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婷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52-66,M0004,共16页
明清之际,在急剧的历史变动下,杜诗在文人中不断被加以揄扬,这种现象在遗民中更为普遍。傅山作为山右遗民的代表,诗文中不仅多见对杜诗的推重之语,他还著有《重刊千家注杜诗批注》《杜诗通批注》与《杜诗韵字归部》。这种宗尚,就文学生... 明清之际,在急剧的历史变动下,杜诗在文人中不断被加以揄扬,这种现象在遗民中更为普遍。傅山作为山右遗民的代表,诗文中不仅多见对杜诗的推重之语,他还著有《重刊千家注杜诗批注》《杜诗通批注》与《杜诗韵字归部》。这种宗尚,就文学生态而言,乃晚近文学风貌之康续,即他以竟陵派为梯航,进而为自己宗唐宗杜张目。相对于史的眼光,傅山更倾向于文学层面体察杜诗,强调“以诗读诗”,显示出传承家学、订正异文与阐扬诗学主张的倾向。然而,在山河失色的现实前,杜甫“诗史”的精神早已内化为其创作的驱动力,由此,流溢出有别于南方文人的“冰雪气味”考察傅山与杜诗的联系,实乃关乎易代之际文人的文学宗尚与精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遗民 文学宗尚 精神诉求
原文传递
论曹寅梅花诗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59-63,共5页
曹寅在梅花诗里既表现了他自己对君子高标人格的追慕,也表现了他对曹宣的思念以及对家庭和睦的期盼;还表现了对具有"超世之志"、"不屈之节"的前明遗民和江南士子的敬重。
关键词 曹寅 《楝亭集》 梅花 君子 曹宣 遗民
下载PDF
生命之征:清初遗民游历的思想意义——以易堂诸子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将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游历是清初遗民在著述、讲学之外的另一项苦心经营的重要"事业"。行为即思想之体现,游历行为本身寄寓着此际士人对生存意义的拷问与探求,因此具有着繁复的思想意蕴。清初江右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在这方面即具有典范意义。交... 游历是清初遗民在著述、讲学之外的另一项苦心经营的重要"事业"。行为即思想之体现,游历行为本身寄寓着此际士人对生存意义的拷问与探求,因此具有着繁复的思想意蕴。清初江右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在这方面即具有典范意义。交友造士、广己造大以及遗民意气之发抒等均是此际遗民们热衷于游历的原因,也正是他们"经世"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于深入解读遗民心态及其学术与文学思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游历 易堂诸子 思想意义
下载PDF
乱世文人的心灵史诗——论元明之际戴良诗歌的主题取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海燕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戴良生于元代盛世,却亲历元末战乱并见证了明朝的建立。他藉诗歌吟咏性情,叙述乱离,以伤乱、教化、亡国、隐逸等为主题取向。从某种意义说,其诗歌可谓一部沉重的乱世文人的心灵史诗。分析戴良诗歌的主题取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元... 戴良生于元代盛世,却亲历元末战乱并见证了明朝的建立。他藉诗歌吟咏性情,叙述乱离,以伤乱、教化、亡国、隐逸等为主题取向。从某种意义说,其诗歌可谓一部沉重的乱世文人的心灵史诗。分析戴良诗歌的主题取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元末明初社会变迁之轨迹和加深对乱世文人独特心灵世界的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戴良 诗歌 主题取向
下载PDF
元初温州的遗民群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彩云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
宋元易代之际,温州产生以林景熙为代表的遗民群体,严守气节,拒绝与元政权合作。除了杜门诗文著述以怀念故国外,遗民大多选择隐居避世、课子读书,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过起了田园诗歌般的悠闲清贫生活。然后遗民"遗世"而不"... 宋元易代之际,温州产生以林景熙为代表的遗民群体,严守气节,拒绝与元政权合作。除了杜门诗文著述以怀念故国外,遗民大多选择隐居避世、课子读书,以传承文化为己任,过起了田园诗歌般的悠闲清贫生活。然后遗民"遗世"而不"遗民",以林景熙为领袖的遗民,依旧关心地方福祉,仍然积极参与到地方公益事业和宗族事务中来。关心民生利病,兴除利弊之举,同时,随着时光流逝,南宋遗民在传承文化的感召下,多以学官出仕元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温州 遗民 林景熙
下载PDF
吴嘉纪诗歌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廷新 郭小转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
吴嘉纪是清初明遗民界出现的名人,他作为清初典型的明遗民诗人,其人其诗都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但目前对他的研究还很有限。从他生活的年代到他逝去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吴嘉纪诗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概述,将目前学界... 吴嘉纪是清初明遗民界出现的名人,他作为清初典型的明遗民诗人,其人其诗都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但目前对他的研究还很有限。从他生活的年代到他逝去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对吴嘉纪诗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概述,将目前学界对吴嘉纪及其诗歌的研究进行总体把握,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嘉纪 诗歌 研究 遗民
下载PDF
金元之际东平遗民群体考述——兼论严氏幕府的文化复兴活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忠敏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5-58,共4页
金末元初,严实父子治理下的山东东平地区,从战乱中逐渐恢复和平,经济、文化都得到恢复发展。严实父子重视招贤纳士,大批遗民文士慕名而来。为了维系中原文明于不堕,金末遗民群体凭借严氏幕府的力量,开展了诸多文化复兴活动,为金元嬗变... 金末元初,严实父子治理下的山东东平地区,从战乱中逐渐恢复和平,经济、文化都得到恢复发展。严实父子重视招贤纳士,大批遗民文士慕名而来。为了维系中原文明于不堕,金末遗民群体凭借严氏幕府的力量,开展了诸多文化复兴活动,为金元嬗变中的文化传承作出意义深远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之际 东平 严氏幕府 遗民 考述
下载PDF
顾炎武与申涵光交往述考——兼论其学术思想异同
20
作者 周可真 《国际儒学论丛》 2016年第1期175-198,253,共25页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顾炎武与申涵光的交往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探讨,所得主要结论认为,顾、申基于相似的家史背景而有共同的民族情感与遗民志节,其学术则互有同异,其同在强调“下学而上达”,异在顾明显偏重于“下学”,申则看似“下学”...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顾炎武与申涵光的交往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与探讨,所得主要结论认为,顾、申基于相似的家史背景而有共同的民族情感与遗民志节,其学术则互有同异,其同在强调“下学而上达”,异在顾明显偏重于“下学”,申则看似“下学”与“上达”并重,实则强调“上达必该下学”,使“下学”从属于“上达”,终以“主敬”而归宿于“求放心”“致良知”之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申涵光 遗民 下学 上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