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度估计机械臂抓取系统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泽 蔡乐才 +2 位作者 成奎 高祥 王新杰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46-56,共11页
针对传统工业机械臂只能对固定位置的固定目标进行抓取的问题,在YOLOv5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估计的机械臂抓取系统目标检测算法——MAR-YOLOv5。首先,为了满足机械臂抓取过程中对目标物体角度信息的需求,在原算法的基础上添加了... 针对传统工业机械臂只能对固定位置的固定目标进行抓取的问题,在YOLOv5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度估计的机械臂抓取系统目标检测算法——MAR-YOLOv5。首先,为了满足机械臂抓取过程中对目标物体角度信息的需求,在原算法的基础上添加了角度估计模块,通过环形平滑标签(Circular Smooth Label,CSL)角度分类法精准预测目标物体角度。然后,通过增加目标检测层提高对小目标物体的检测能力。最后,在特征提取C3模块中加入了卷积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以增强在复杂环境中特征提取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自制的增减材制造数据集上的检测速度达到48 FPS,检测精度(m AP)为92.68%,与只添加角度估计模块的YOLOv5算法相比,m AP提高了4.19%。对于目标密集、遮挡等情况,本算法也可实时、准确地完成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机械臂抓取 角度估计 注意力机制 增减材制造
下载PDF
金属增减材制造本构模型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丰 刘蒙 +3 位作者 李国和 王大春 闫冬 范建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3,共12页
总结了金属增材制造材料本构模型的获取方法,从准静态试验、热压缩试验、动态试验、硬度等效及微观组织模拟5个方面归纳了金属增材制造材料本构模型获取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结... 总结了金属增材制造材料本构模型的获取方法,从准静态试验、热压缩试验、动态试验、硬度等效及微观组织模拟5个方面归纳了金属增材制造材料本构模型获取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通过准静态力学试验、热压缩试验及动态力学试验获取的本构模型可以反映材料宏观的力学性能,但无法反映材料的非均质特性;硬度等效本构模型可以体现一定的非均质性,但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基于微观组织的本构模型对材料的性能表征较为全面,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的发展,开发具有一定物理意义、考虑增材成形材料微观组织分布的本构模型获取方法将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制造 本构模型 力学性能试验 硬度 微观组织
下载PDF
增减材制造的复合加工工艺规划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荣斌 杨乐新 戴丽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76-1081,共6页
针对在采用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加工复杂零件时存在的欠工艺规划问题以及工艺规划优化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增减材制造的复合加工工艺规划算法,通过执行零件分割、建造方向确定、增减材操作序列建立和操作序列优化4个步骤,最终生成一... 针对在采用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加工复杂零件时存在的欠工艺规划问题以及工艺规划优化问题,重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增减材制造的复合加工工艺规划算法,通过执行零件分割、建造方向确定、增减材操作序列建立和操作序列优化4个步骤,最终生成一个时间最优的可行操作序列,能够实现复杂零件的精确加工。并进行了实验案例研究,其结果验证了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制造 模型分割 工艺规划 操作序列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增减材一体化复合制造技术热力耦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宇辉 高孟秋 +3 位作者 赵吉宾 王志国 何振丰 贺晨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74-282,共9页
采用高斯移动热源、重启动分析、预定义场以及J-C本构模型等方法,探究了增减材复合制造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实现了增减材复合制造过程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斯线热源方法在降... 采用高斯移动热源、重启动分析、预定义场以及J-C本构模型等方法,探究了增减材复合制造过程中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耦合作用,实现了增减材复合制造过程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斯线热源方法在降低计算量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而重启动分析与预定义场实现了增减材制造过程工艺的良好衔接;随着温度的降低,应力形式由热应力转变为加工应力,工件表面由残余拉应力转变为残余压应力,表明在增材制造过程中激光加热产生的高温对工件表面应力影响较大;在增材工艺与减材工艺之间的冷却时间延长后,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由正值转化为负值,这说明减材工艺的介入时机对工件表面的应力状态有较大影响,选择合适的减材加工温度,有利于降低残余应力对工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制造 有限元仿真 工艺衔接 热力耦合 残余应力
原文传递
增/减材柔性制造及加工系统构成形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公海 冯培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将柔性制造的思想引入到增/减材制造中,形成增/减材柔性制造工艺。阐述了该工艺的内涵及加工范围,确立了增/减材柔性制造工艺流程,描述了各组成工序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增/减材柔性制造中材料沉积、材料去除两工序内部及其之间的多种柔性... 将柔性制造的思想引入到增/减材制造中,形成增/减材柔性制造工艺。阐述了该工艺的内涵及加工范围,确立了增/减材柔性制造工艺流程,描述了各组成工序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增/减材柔性制造中材料沉积、材料去除两工序内部及其之间的多种柔性加工方式。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增/减材柔性制造系统的设备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给出了加工设备的总体布局。为进一步研究该工艺的加工序列规划及各种构成设备具体结构形式等方面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制造 柔性制造 材料沉积 材料去除 加工系统构成
下载PDF
增减材复合制造WC颗粒增强316L不锈钢材料组织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宇辉 高孟秋 +1 位作者 赵吉宾 贺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基于自主研发的增减材复合工艺技术与装备,探索了激光功率和WC颗粒质量分数对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致密度、组织演变和表面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WC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致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硬度和耐磨性能均逐渐提... 基于自主研发的增减材复合工艺技术与装备,探索了激光功率和WC颗粒质量分数对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致密度、组织演变和表面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WC质量分数的增加,试样致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硬度和耐磨性能均逐渐提高,过多的WC颗粒会使工件内部产生热裂纹,同时降低了工件的表面质量;当激光功率由270 W提高到330 W时粉末充分熔化,凝固后未熔合缺陷明显减少.当WC颗粒质量分数为5%、激光功率为330 W时,增材件的致密度最高达到99.6%;相比未添加WC颗粒的工件,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表面质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制造 颗粒增强 316L不锈钢 致密度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用于电子束增减材技术的电子束气化切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新 林峰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5期53-57,63,共6页
电子束选区熔化具有能量吸收率高、成形效率高等优势,但其成形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束选区熔化和电子束切割复合的电子束增减材技术,利用现有电子束选区熔化设备开发出针对316L不锈钢的跳转点扫和跳转线扫两种电子... 电子束选区熔化具有能量吸收率高、成形效率高等优势,但其成形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束选区熔化和电子束切割复合的电子束增减材技术,利用现有电子束选区熔化设备开发出针对316L不锈钢的跳转点扫和跳转线扫两种电子束切割方法,均获得深度大于1 mm的切割槽。结果表明:跳转线扫模式所得切割槽的深宽比更大且槽宽上下一致,其切割效率约为跳转点扫模式的8倍;跳转线扫模式得到的最优切割槽侧表面粗糙度优于Ra10μm,且热影响区沿着切割槽向下逐渐减小;将跳转线扫切割方法与电子束选区熔化相结合,得到的成形件侧表面粗糙度从Ra25μm以上降至约Ra1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切割 电子束选区熔化 增减材制造
下载PDF
不同工艺策略对机器人增减材复合制造316L不锈钢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子豪 朱勇强 +5 位作者 韩昌骏 贺韶 何烨 邰志恒 Vyacheslav Trofimov 杨永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5-166,共12页
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成形零件尺寸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大的问题,采用机器人增减材复合制造平台,研究了不同工艺策略(先增材后减材成形及增减材交替成形)对增减材成形316L不锈钢试样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增减材交替工... 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成形零件尺寸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大的问题,采用机器人增减材复合制造平台,研究了不同工艺策略(先增材后减材成形及增减材交替成形)对增减材成形316L不锈钢试样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增减材交替工艺策略的层间作用对成形试样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对增材和减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优化后的参数为激光扫描间距2.5 mm、刀具主轴转速3600 r/min、刀具进给速度3 mm/s、铣削深度0.3 mm和铣削宽度3 mm,并采用该优化参数在不同工艺策略下成形了316L不锈钢试样。结果显示:先增材后减材和增减材交替成形试样的力学性能相当,增减材交替工艺策略可以实现内部结构复杂的316L不锈钢零件的成形,对零件成形性能没有消极影响。最后采用增减材交替工艺策略进行了阀门模具的制造,验证了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的工业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增减材复合制造 激光增材制造 机器人定向能量沉积 铣削减材 表面质量 阀门模具
原文传递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控形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9
作者 蒋凡 杨迪 +4 位作者 张国凯 许志合 蔡新翰 闫朝阳 陈树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金属增材制造是制造强国战略下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电弧增材制造以其高沉积效率、低成本、可进行复杂结构直接成形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增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过程复杂,成形质量与精度面临很大挑战。... 金属增材制造是制造强国战略下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电弧增材制造以其高沉积效率、低成本、可进行复杂结构直接成形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增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过程复杂,成形质量与精度面临很大挑战。针对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短流程、长周期的制造特征,讨论如何从热源上降低成形偏差、从过程上降低制造误差、从结果上改善成形精度,介绍了一系列创新的热源调制、过程控制与结果优化的方法策略,总结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为如何进一步提升电弧增材过程的成形控制效果提出了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 解耦热源 轨迹规划 增减材复合制造 成形控制
下载PDF
增减材复合制造316L不锈钢的滑动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成铭 赵吉宾 +1 位作者 赵宇辉 王志国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192,共12页
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SLM)/铣削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对316L不锈钢滑动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增减材复合加工机床上分别采用单一增材方法和增减材方法制备316L不锈钢试样,在一台加工中心上制备传统铸造316L不锈钢试样。激光能量密度E设置... 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SLM)/铣削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对316L不锈钢滑动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增减材复合加工机床上分别采用单一增材方法和增减材方法制备316L不锈钢试样,在一台加工中心上制备传统铸造316L不锈钢试样。激光能量密度E设置为112.5~183.3 J·mm^(-3),铣削每齿进给量设置为0.02~0.08 mm。首先测试分析了试样致密度、组织缺陷、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表面粗糙度。在与Si3N4陶瓷球配对的干式滑动试验后,对摩擦因数、磨损率、磨痕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LM成形材料的致密度和硬度在E=150.0 J·mm^(-3)时取得最高值。增减材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增材试样,在每齿进给量相同时略高于铸造铣削样。SLM成形材料的摩擦因数范围为0.93~1.03,在最致密时取得最低值并略低于铸造材料。增减材表面在30 min内的总磨损率随每齿进给量的减小而降低,其数值为8.44×10^(-8)~12.17×10^(-8)mm^(3)/mm,低于增材表面,在每齿进给量相同时略高于铸造铣削表面。增减材表面在滑前12 min内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而黏着磨损及材料断裂现象比其他两种表面轻微。滑动30 min后SLM成形材料主要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以及缺陷引起的材料断裂,而材料黏着是其磨损面氧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选区熔化 铣削 增减材复合制造 滑动磨损 表面形貌
原文传递
五轴增减材混合加工中心集成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刘伟 王振忠 +1 位作者 叶超 侯亮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以实现复杂零部件快速增材和高精度减材的复合加工为目的,开发了五轴联动增减材混合加工中心。在此基础上阐述机床增材与减材的设计开发过程及增减材集成控制原理,分析机床整体精度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相关增减材试验。采用航空发动机叶... 以实现复杂零部件快速增材和高精度减材的复合加工为目的,开发了五轴联动增减材混合加工中心。在此基础上阐述机床增材与减材的设计开发过程及增减材集成控制原理,分析机床整体精度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相关增减材试验。采用航空发动机叶轮和五轴机床验收标准中的圆锥台试件做减材试切加工,针对叶轮叶片及S试件进行增材加工的工艺算法优化和对应的增材试验,初步得到了较符合预期的加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联动 增减材混合加工 增减材集成开发 增材工艺 精度控制
下载PDF
Inconel 718高温合金增减材复合制造各向异性及切削温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欢 刘彬 +2 位作者 李亮亮 刘静 李鹏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结合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和铣削加工的增减材复合制造不仅可以实现高效加工,而且能够及时消除缺陷,使加工材料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但是制造过程中铣削温度和增减材切换产生的界面对零件性能影响还不明晰。以Inconel 718高温合金为原料... 结合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和铣削加工的增减材复合制造不仅可以实现高效加工,而且能够及时消除缺陷,使加工材料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但是制造过程中铣削温度和增减材切换产生的界面对零件性能影响还不明晰。以Inconel 718高温合金为原料制备薄壁结构,对比室温及高温铣削影响,分析其不同朝向的性能。结果表明,竖直方向的综合力学性能低于其他方向,在倾斜45°方向时,高温铣削的性能优于室温铣削,层间增减材复合制造试样获得最大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复合制造 拉伸强度 Inconel 718 定向能量沉积 高温铣削
下载PDF
增/减材复合加工316L宏观形貌和残余应力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玉莹 巩亚东 +1 位作者 屈硕硕 蔡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6,共7页
为了研究激光功率P、送粉速率f和扫描速度vf对熔覆层宏观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激光熔化沉积的单层单道成形试验研究.以熔覆层的形状系数ξ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获得P,f和vf对几何形貌影响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参数... 为了研究激光功率P、送粉速率f和扫描速度vf对熔覆层宏观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激光熔化沉积的单层单道成形试验研究.以熔覆层的形状系数ξ为评价指标,通过极差分析获得P,f和vf对几何形貌影响的主次顺序.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f对熔覆层ξ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P,f和vf分别为1 k W,0.7 g/min和600 mm/min.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增/减材复合制造316L不锈钢薄壁圆环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的顶部和底部是拉应力,中间部分是压应力;铣削加工可以消除一部分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增/减材复合加工 316L不锈钢 正交试验 宏观形貌 残余应力
下载PDF
激光增减材交互中基体温度状态对表面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孟秋 赵宇辉 +3 位作者 赵吉宾 王志国 王志永 孙力博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132,共9页
为了研究增减材交互过程中基体温度状态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对冷却不同时间的增材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并测试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微观组织及硬度。在482℃基体温度下进行铣削加工时,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约为2.226μm,... 为了研究增减材交互过程中基体温度状态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对冷却不同时间的增材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并测试工件表面的粗糙度、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微观组织及硬度。在482℃基体温度下进行铣削加工时,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约为2.226μm,表面有凹坑和凸起的缺陷,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为残余拉应力,沉积层顶部硬度约为200HV。在205℃和164℃基体温度下进行铣削加工时,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分别降低到1.192μm和0.844μm,表面形貌均由均匀的铣削纹理组成,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由残余拉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沉积层顶部硬度分别为309HV和286HV。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温度的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表面缺陷减少,表面残余应力由残余拉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硬度增加,工件表面质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增减材复合制造 温度状态 表面质量 316L不锈钢
原文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增/减材复合零件拉伸性能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亮亮 李鹏飞 +1 位作者 刘洋 张腾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9,共5页
通过遗传算法对增/减材复合加工316L的拉伸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以送粉速率、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为考察因素,以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正交试验结果建立评价指标回归模型,并结合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 通过遗传算法对增/减材复合加工316L的拉伸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以送粉速率、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为考察因素,以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正交试验结果建立评价指标回归模型,并结合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的加工工艺匹配为送粉速率7.23 g/min、激光功率600 W、扫描速度600 mm/min,在此条件下抗拉强度为763.981 4 MPa,屈服强度为553.520 4 MPa,伸长率为0.701 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复合 316L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工艺及加工设备的结构特性
16
作者 王公海 冯培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4,共5页
基于所提出的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系统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制造工艺的工艺过程,并对整个制造系统的各主要加工设备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任何成熟沉积方式及其相应设备只要满足所给出的集成条件,即可添加到本系统中,实现沉积方式... 基于所提出的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系统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制造工艺的工艺过程,并对整个制造系统的各主要加工设备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任何成熟沉积方式及其相应设备只要满足所给出的集成条件,即可添加到本系统中,实现沉积方式及其设备的"柔性"添加。进一步给出了适合本系统的一些常用沉积方式的结构形式,深入探讨了数控去除设备、应力消除设备、净化设备及工件/沉积盘分离设备在本系统中的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所有加工设备的通用工作台的结构形式,描述了工作过程。这些研究为形成具体的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增减材混合制造系统 加工设备 通用工作台 结构形式
下载PDF
增减材混合制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果春焕 王泽昌 +4 位作者 严家印 袁丁 姜风春 王建东 牛中毅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0-548,共9页
增材制造可以制造通过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部件,因此在航空工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然而,增材制造成形部件的尺寸和几何精度以及表面质量低于传统方法成形的部件,阻碍了增材制造的进一步应用.增减材混合制造将增材制造与传... 增材制造可以制造通过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部件,因此在航空工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然而,增材制造成形部件的尺寸和几何精度以及表面质量低于传统方法成形的部件,阻碍了增材制造的进一步应用.增减材混合制造将增材制造与传统的加工手段结合,对增材制造成形的部件进行高精度数控加工,以改善部件表面光洁度以及零件的几何和尺寸精度.本文阐述了增减材混合制造的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数控加工 增减材混合制造 工艺规划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孟秋 赵宇辉 +2 位作者 赵吉宾 王志国 何振丰 《真空》 CAS 2019年第6期68-74,共7页
近年来,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成为智能制造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依靠增材制造实现材料层积成形,利用减材技术提高表面质量、改善应力状态,兼顾了增材制造的快速成型及减材制造的高精度。本文首先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概况及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 近年来,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成为智能制造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依靠增材制造实现材料层积成形,利用减材技术提高表面质量、改善应力状态,兼顾了增材制造的快速成型及减材制造的高精度。本文首先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概况及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的概况,然后就国内外有关增减材设备的研究及增减材过程中有关材料表面残余应力和粗糙度的研究进行说明,最后,对增减材复合制造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减材复合制造 设备 残余应力 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DMG MORI LASERTEC 65 3D加工中心的不锈钢粉末激光沉积增/减材复合制造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军涛 张伟 +4 位作者 李宇佳 胡松浩 黄松海 何天运 刘咏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8-374,共7页
采用国内首台增/减材复合加工中心——DMG MORI LASERTEC 65 3D,完成不锈钢粉末的增/减材复合制造,通过研究激光直接金属沉积成形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速度等増材工艺参数对不锈钢沉积层截面形状尺寸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优化沉积... 采用国内首台增/减材复合加工中心——DMG MORI LASERTEC 65 3D,完成不锈钢粉末的增/减材复合制造,通过研究激光直接金属沉积成形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及送粉速度等増材工艺参数对不锈钢沉积层截面形状尺寸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优化沉积工艺参数,测定沉积件的力学性能,并初步探究DMG MORI LASERTEC 653D复合加工中心对于不锈钢异型涡轮增压壳体的增材与减材复合制造的能力水平和应用空间。结果表明:最佳沉积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为2 400 W,扫描速度为1 000 mm/min,送粉速率为14 g/min,粉末沉积件获得理想的等轴晶组织,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632 MPa和46.9%,与同材料的锻件相当。用DMG MORI LASERTEC65 3D复合加工中心,可完成不锈钢异型涡轮增压壳体的粉末激光直接金属沉积成形和5轴铣削的复合加工制造,在保证工件精度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实现如法兰钻孔、接头生产等难加工部件的一次性成形,较传统加工方式效率提高5~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减材复合制造 不锈钢粉末 激光直接金属沉积成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金属增减材混合制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招润焯 丁东红 +1 位作者 王凯 卢清华 《电焊机》 2019年第7期66-77,共12页
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不仅具有增材制造的成形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和复杂结构易成形等优点,还兼具机械加工高质量和高精度等优点,是复杂金属构件整体成形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结合增材与减材的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从设备集成和成形工... 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不仅具有增材制造的成形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和复杂结构易成形等优点,还兼具机械加工高质量和高精度等优点,是复杂金属构件整体成形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结合增材与减材的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从设备集成和成形工艺两方面综述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增减材设备的机械性能、成形方法和集成方式,重点介绍了增减材混合制造路径规划的方法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指出未来增减材混合制造设备和成形工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增减材混合制造 设备集成 工艺规划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