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养适用型人才:一个大学校长对高等教育的思考与践行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琳 冉清文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必须回答的问题。通过对适用型人才的特征界定,寻求适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同时,对《我的大学观》一书中渤海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述评。
关键词 适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 大学观 高等教育
下载PDF
职教适应性视角下旅游院校通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2
作者 李晓云 孙逸梵 张萍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6-100,113,共6页
加强人才通识能力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技能人才的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合作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走访调研旅游相关企业,分析“旅游+”新态势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探索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要素,包... 加强人才通识能力培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技能人才的要求,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国际合作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走访调研旅游相关企业,分析“旅游+”新态势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探索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要素,包括创新能力、辨别价值能力、批判思维以及信息整合能力等。通过学生综合素养问卷调查,了解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了“旅游+”新态势下人才素质特点,同时结合相关旅游职业院校通识课程的设计,分析了旅游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探讨提升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的对策建议,探索职教适应性视角下高职通识教育策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适应性视角 旅游院校 通识教育 人才培养 复合人才
原文传递
从常规性专长到适应性专长: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人才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沛鋆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12期35-42,共8页
文章在综合适应性专长的知识观、认知观、能力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境的特殊性,提出工程适应性专长的内涵,即在应对新的复杂工程问题时,拥有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充分理解新情境的特殊性,并将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应用... 文章在综合适应性专长的知识观、认知观、能力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境的特殊性,提出工程适应性专长的内涵,即在应对新的复杂工程问题时,拥有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充分理解新情境的特殊性,并将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应用于开发独特而有效的新型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进一步结合工程知识体模型,从程序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元认知、目标与信念、自主创新、情绪管理八大维度对工程适应性专长的结构开展系统性探索,以期为我国推动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专长 工程人才 概念内涵 特征结构
下载PDF
新型适应性人才企业岗位胜任力调查与探索
4
作者 王兴宇 苑恒轶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2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以企业转型升级为时代背景,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特点,通过对吉林省内三家企业的走访调查,制定了适应性人才岗位胜利力模型,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实战技... 以企业转型升级为时代背景,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特点,通过对吉林省内三家企业的走访调查,制定了适应性人才岗位胜利力模型,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实战技能培养、以虚实结合为手段的能力建设、以“双师型”为模式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跟踪调查结果,验证了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适应性人才 企业实践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新型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
作者 王兴宇 杨卓娟 +1 位作者 苑恒轶 李毅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7期15-17,共3页
该文以新工科的时代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的特点,研究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吉林省内三家企业为对象,结合实际提出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 该文以新工科的时代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的特点,研究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吉林省内三家企业为对象,结合实际提出快速适应性人才培养思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建设、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实战技能培养、以交叉融合为导向的知识能力培养。通过跟踪调查结果,验证了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适应性人才 培养 高校
下载PDF
适应新形势,构建多层次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过敏意 《计算机教育》 2010年第15期67-70,共4页
如何构建多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既满足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又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成功经验,研究... 如何构建多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既满足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又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成功经验,研究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提出多层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 实践教学 多层次 计算机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
下载PDF
论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学忠 余宏亮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8,共6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的核心内涵在于促进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融通,其价值取向在于树立科学的"全面观"和"适应观",促进人自由而富有个性、生动而又活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的核心内涵在于促进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融通,其价值取向在于树立科学的"全面观"和"适应观",促进人自由而富有个性、生动而又活泼地全面发展,培养支撑并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重树大学的本体价值追求为导向的理念创新,以变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的实践创新,以完善大学的质量观测体系为保障的评价创新,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质量标准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人才培养 质量标准 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 创新型人才
原文传递
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与旅游业发展适用人才培养浅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简王华 付艳 张广宇 《旅游论坛》 CSSCI 2009年第2期308-312,共5页
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专业知识结构缺乏核心竞争力,教学模式和就业期望存在差异,毕业生总体上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流失率尤其是景区就业的流失率较高。因此,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应重视与旅... 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专业知识结构缺乏核心竞争力,教学模式和就业期望存在差异,毕业生总体上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流失率尤其是景区就业的流失率较高。因此,广西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应重视与旅游业适用人才培养的对接,明确本、专科教学层次的定位,强化专业特色定位与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引导学生制定好职业规划,做好教师储备与教学结构调整的工作,重视实践性教学,构建学校-职能部门-旅游企业三位一体的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旅游教育 旅游发展 适用性人才 广西
下载PDF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空调冷源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9
作者 倪龙 姚杨 +2 位作者 姜益强 周志刚 范夙博 《高等建筑教育》 2016年第6期81-84,共4页
结合暖通学科人才培养特点,探讨空调冷源课程教学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文章详细论述了从教学方案改革、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型教师引进等多方面,将实践教学融入空调冷源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适应性专... 结合暖通学科人才培养特点,探讨空调冷源课程教学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文章详细论述了从教学方案改革、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型教师引进等多方面,将实践教学融入空调冷源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适应性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空调冷源 实践教学 适应性人才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为青藏铁路培养适应性人才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维民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39-142,共4页
本文依据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特征对人体的影响 ,理性分析了青藏铁路对所需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及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所拥有学科的优势特点 ,结合我校体育教学的实际 ,提出了我校体育教学主动培养青藏铁路建设“留得住 ,用得上”的适应... 本文依据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特征对人体的影响 ,理性分析了青藏铁路对所需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及我校所处地理位置和所拥有学科的优势特点 ,结合我校体育教学的实际 ,提出了我校体育教学主动培养青藏铁路建设“留得住 ,用得上”的适应性人才的建议与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青藏铁路 适应性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素质
下载PDF
高职院校团学干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11
作者 柏扣兰 陆金芳 《价值工程》 2016年第27期167-168,共2页
团学干部是学校育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高职院校团学干部与创新型人才方面,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论证了团学干部更好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团学干部 适应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社会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胡焱 张庆国 《大学数学》 2011年第3期7-11,共5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的新专业.但随着办学时间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革.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办学经验,在分析了该专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定位、专业课...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的新专业.但随着办学时间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革.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办学经验,在分析了该专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定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该专业社会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该专业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 社会适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7
13
作者 彭伟 张露芳 詹燕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本文通过阐述社会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分析了目前双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先进制造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通过变革目前课程教学中"教"、"学"、"用"三个环节,实施... 本文通过阐述社会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分析了目前双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先进制造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通过变革目前课程教学中"教"、"学"、"用"三个环节,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适应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国际化人才 主体教学
下载PDF
适应未来转型为导向的新时代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凌浩 《创意与设计》 2019年第1期9-13,共5页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大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加上对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存在的批评,将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本文结合对全国思政会议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国家创新战略、英国政策白皮书、《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及...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大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加上对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存在的批评,将成为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因。本文结合对全国思政会议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国家创新战略、英国政策白皮书、《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及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相关研究报告,围绕中国设计本科教育对目标与能力、教学模式以及有使命感的学习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为此提出中国特色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时代理念,以"适应未来转型"为导向,从顶层确立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受尊重的、适应未来职业领域的新型设计师与设计领导者。并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人才培养为例,探索5个具体策略与行动加以整体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变革 以学生为中心 有使命感学习 适应未来转型 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在传承中寻求对话与契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迎辉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30-432,共3页
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同类专业而言,既有与之相似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种种特殊的课题。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上要以人文... 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同类专业而言,既有与之相似的共性问题,又面临着种种特殊的课题。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道路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定位上要以人文精神的共性凝聚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教材及知识体系建设凸显"对话性",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文精神 对话性 跨文化适应能力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