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1例(43只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先行前房穿刺术,待眼压...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1例(43只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先行前房穿刺术,待眼压控制3~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大多数眼压均控制在21 mm Hg以下,滤过泡功能良好,保留了较好的视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APACG先行前房穿刺术后再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控制眼压、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筛查手段,为防治其导致的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24例24眼为研究对象(即临床前期组),另外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筛查手段,为防治其导致的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24例24眼为研究对象(即临床前期组),另外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无葡萄膜炎的43例43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Topcon 3D 1000 OCT扫描房角,观察两组房角图像特征,并以Schwalbe线(SL线)为解剖标志线的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SL-AOD)及小梁虹膜间面积(trabecular-iris space area,SL-TISA)定量评估两组房角的宽窄。结果 3D-OCT能清晰显示小梁网的形态为三角形中等强反射区及SL线,在3D-OCT能清晰显示SL线者占94%。临床前期组周边虹膜明显膨隆,小梁网与周边虹膜的间隙明显变窄,对照组周边虹膜轻度膨隆或者平坦,小梁网与周边虹膜的间隙宽。临床前期组的SL-AOD及SL-TISA分别为(0.117±0.047)mm、(0.055±0.023)mm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371±0.096)mm、(0.121±0.030)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3D-OCT能清晰扫描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房角的改变并定量分析,可能成为筛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实用、可靠的新手段。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41例(43只眼)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先行前房穿刺术,待眼压控制3~4 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大多数眼压均控制在21 mm Hg以下,滤过泡功能良好,保留了较好的视力,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APACG先行前房穿刺术后再行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以控制眼压、挽救患者的视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筛查手段,为防治其导致的不可逆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前期眼24例24眼为研究对象(即临床前期组),另外取我院就诊无前房浅、房角窄、无葡萄膜炎的43例43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Topcon 3D 1000 OCT扫描房角,观察两组房角图像特征,并以Schwalbe线(SL线)为解剖标志线的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SL-AOD)及小梁虹膜间面积(trabecular-iris space area,SL-TISA)定量评估两组房角的宽窄。结果 3D-OCT能清晰显示小梁网的形态为三角形中等强反射区及SL线,在3D-OCT能清晰显示SL线者占94%。临床前期组周边虹膜明显膨隆,小梁网与周边虹膜的间隙明显变窄,对照组周边虹膜轻度膨隆或者平坦,小梁网与周边虹膜的间隙宽。临床前期组的SL-AOD及SL-TISA分别为(0.117±0.047)mm、(0.055±0.023)mm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0.371±0.096)mm、(0.121±0.030)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3D-OCT能清晰扫描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房角的改变并定量分析,可能成为筛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实用、可靠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