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白杨 杨仕年 +1 位作者 李芝慧 陈新 《西部医学》 2016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评估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科就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灸法及肌效贴贴扎技术,治疗组增加核心肌群训练... 目的评估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科就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灸法及肌效贴贴扎技术,治疗组增加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后第2、4周分别应用VAS评分、腰椎活动度(改良Schober法)及JOA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入选病例在完成第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无明显降低(P>0.001),但存在下降趋势。在治疗第4个疗程后VAS评分呈现明显统计学差异。在腰椎活动度(Schober)评分/JOA评分和改善指数、改善率比较上,治疗组从第2周起即存在着明显统计学差异,并将这种差异延续至第4周治疗结束。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能明显缓解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能显著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肌群训练 肌效贴 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下载PDF
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仕国 秦小红 +4 位作者 邹宇聪 张佩 陈美雄 黄坚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056-2059,共4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接受程度评分、不良事件等临床资料。IBM SPSS20.0分析疗效等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A、B组内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14.67、11.55,P均<0.001和t=24.80、15.35,P均<0.001)。A、B组间VAS、ODI差异有统计意义(t=3.24、2.75,P=0.002、0.009)。接受程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χ2=10.00,P=0.002)。结论:卧床休息和传统推拿治疗ANLBP均能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但传统推拿能更大幅度改善症状、更被患者接受、不良事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接受程度
下载PDF
运动针法可有效提高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有效性: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费静雯 林蕙泽 +6 位作者 张萍萍 柳兰萍 王翔 申江红 朱可欣 杨涛 于金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4-1052,共9页
背景近年陆续出现了多项运动针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SLB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但尚缺乏新的关于运动针法治疗ANSLBP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运动针法治疗ANSLB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 背景近年陆续出现了多项运动针法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SLB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但尚缺乏新的关于运动针法治疗ANSLBP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运动针法治疗ANSLB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PubMed、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筛选运动针法治疗ANSLBP有效性和安全性的RCTs、交叉研究、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1-03-25。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的17篇文献研究类型均为RCTs,共涉及1226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10例,采用运动针法治疗;对照组616例,采用阳性对照或空白对照/安慰针/假针。Meta分析结果:(1)运动针法对照西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MD=-1.54,95%CI(-2.43,-0.65),P=0.0007]、Roland-Morris腰椎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MD=-3.08,95%CI(-4.92,-1.24),P=0.001]低于对照组,腰椎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MD=-1.42,95%CI(-1.62,-1.22),P<0.00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7,95%CI(1.19,1.35),P<0.00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11,95%CI(-19.12,8.91),P=0.48];(2)运动针法对照假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D=-1.70,95%CI(-2.05,-1.35),P<0.00001]、RMDQ评分[MD=-3.06,95%CI(-4.50,-2.70),P<0.00001]低于对照组;(3)运动针法对照物理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D=-1.60,95%CI(-2.06,-1.14),P<0.00001]、RMDQ评分[MD=-3.00,95%CI(-4.31,-1.69),P<0.00001]低于对照组;(4)运动针法对照推拿,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1.50,95%CI(-1.65,-1.35),P<0.00001],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9,95%CI(1.09,1.30),P=0.0001]。1篇文献报道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针刺疗法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 运动针法 治疗结果 中医药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付垒 李玉学 +1 位作者 白坤常 王大龙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1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编号后奇偶数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肌效贴治疗,观察组辅助...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78例,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编号后奇偶数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肌效贴治疗,观察组辅助以核心肌群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5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腰椎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腰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腰椎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肌群联合肌效贴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椎疼痛感,提高腰椎的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腰背痛 核心肌群 肌效贴 VAS评分 腰椎活动度
原文传递
卧床休息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建强 龚艳菲 +2 位作者 吴立红 余芳 吴玉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卧床休息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LBP)恢复的影响。方法87例ANLBP患者随机分为卧床休息组(42例)与自由活动组(45例)。卧床组绝对卧床1周,1周后可适当室内活动,逐步过渡到室外自由活动,同时给予理疗、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口服;... 目的探讨卧床休息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NLBP)恢复的影响。方法87例ANLBP患者随机分为卧床休息组(42例)与自由活动组(45例)。卧床组绝对卧床1周,1周后可适当室内活动,逐步过渡到室外自由活动,同时给予理疗、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口服;活动组嘱自由活动,其他同卧床组。于患者就诊当天、2周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6周后进行RMDQ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就诊当天,VAS、RMD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时VAS、RMDQ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6周时RMDQ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卧床休息对ANLBP早期恢复不仅无促进作用,而且阻碍ANLBP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的改善,对ANLBP后期恢复也无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 卧床休息 视觉模拟评分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坤 刘彧 +4 位作者 董玉茹 刘水涛 王帅 史展 邢更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4例诊断为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组(n=28)和对照组(n=26)。ESWT组予发散式冲...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4例诊断为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组(n=28)和对照组(n=26)。ESWT组予发散式冲击波干预,对照组将冲击波能流密度调整为0。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采用肢体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进行疼痛和功能的评定,并记录下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4周ESWT组VAS评分及ODI均有改善,分别为(2.71±0.76)、(39.93±2.29),且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2,P=0.00;t=27.09,P<0.001);对照组VAS评分及ODI也有改善,分别为(5.77±1.27)、(58.96±3.70),但VAS评分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7),ODI指数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t=8.51,P<0.001);两组VAS评分与ODI指数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8,P=0.04;t=-22.89,P=0.03)。试验期间ESWT组及对照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1例和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3.57%、15.38%。结论作为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对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可能是有效、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物理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