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肾损伤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石海鹏 吕杰 安友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ICU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危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AKI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有资料提示,每年约1300万人发生AKI,其中死于AKI及其并发症的占13.1%。Meta分析显示我国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为0.99%~11.6%... 急性肾损伤(AKI)是ICU危重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也是危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AKI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有资料提示,每年约1300万人发生AKI,其中死于AKI及其并发症的占13.1%。Meta分析显示我国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为0.99%~11.6%。目前,虽然肾替代治疗(RRT)应用较为广泛,但启动RRT的最佳时机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结合国外最新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的研究结果,对RRT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治疗时机
下载PDF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比较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时AKI分期分为3组(A组为AK... 目的比较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时AKI分期分为3组(A组为AKI 1期,B组为AKI 2期,C组为AKI 3期),比较3组患者达多尿期(尿量>400mL/d)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率、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CRRT治疗时间、ICU的住院时间、ICU的治疗费用及28天生存率。结果 A组肾功能恢复率为100%(18/18),28天生存率为100%(18/18);B组肾功能恢复率为91.30%(21/23),28天生存率为91.30%(21/23);C组肾功能恢复率为61.54%(16/26),28天生存率为73.07%(19/26)。A、B组肾功能恢复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达多尿期时间及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与C组CRRT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治疗时间及ICU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合并AKI,在早期(AKI 1期、2期)开始行CRRT治疗,有利于肾功能早期恢复,并能显著改善肾功能,缩短CRRT治疗时间及ICU的住院时间,减少ICU的治疗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疗效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节炎性微环境干预急性肾损伤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鲁刚 马奎 付小兵 《感染.炎症.修复》 2014年第2期79-83,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移植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炎性微环境的影响及对肾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孕后期C57BL/6雌性小鼠的UC-MSCs。另取雌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KI组、AKI+MSC移植... 目的:观察移植外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小鼠急性肾损伤(AKI)炎性微环境的影响及对肾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孕后期C57BL/6雌性小鼠的UC-MSCs。另取雌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KI组、AKI+MSC移植组,每组20只。AKI组和AKI+MSC组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蒂45 min复制AKI模型,并于模型制备成功时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2 ml(AKI组)或1&#215;106 UC-MSCs(AKI+MSC组)。于第2天和第7天每组活杀10只小鼠,取眼球血及肾组织,检测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干扰素-1(IFN-1)及抗炎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IL-10、B淋巴细胞瘤-2(Bcl-2)的水平。结果:2 d时AKI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空泡性变,BUN和C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造模成功后肾小管受损严重,7 d稍有减轻;AKI+MSC移植组小鼠肾功能在2 d时较AKI组有所恢复,肾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P<0.01),7 d基本恢复正常。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K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匀浆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抗炎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 d较7 d更加明显。各时间点AKI+MSC组抗炎因子的水平较AKI组明显升高,促炎因子的水平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7d较2 d改善更明显。结论:MSC可通过减轻AKI肾组织炎症反应,调节损伤肾脏组织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发挥保护肾损害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 急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炎性微环境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脏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彭家清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基础上伴发急性肾损伤(acute-on-chronic kidney injury,AC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入住我院的60岁以上CKD老年人出现A...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基础上伴发急性肾损伤(acute-on-chronic kidney injury,AC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入住我院的60岁以上CKD老年人出现ACKI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诱发因素、急性肾损伤分期及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进行分析及总结其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ACKI 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2例 ACKI 中,男49例(占59.76%),女33例(占40.24%),平均年龄(67.6±5.2)岁,在导致老年 ACKI 的危险因素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急症42例(占51.22%),其次是严重感染31例(占37.80%);肾毒性药物及低血容量导致的肾脏灌注不足分别为5例(占6.10%)及4例(占4.88%),总病死率52.44%(43/82),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36.59%比15.85%,P〈0.05);其中高血压急症、严重感染是 ACKI 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急症、严重感染是AC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及时控制感染、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时行肾脏替代治疗,是降低老年 ACKI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老年人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发病机制及诊治分析
5
作者 关却卓玛 杨立川 +1 位作者 秦伟 付平 《西部医学》 2019年第4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6年3月收治的1例经肌活检证实为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其肾病综合征,并对其住院诊治过程及门诊随访结... 目的探讨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6年3月收治的1例经肌活检证实为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的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积极控制其肾病综合征,并对其住院诊治过程及门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肌病迅速得到缓解。随访22个月,肾病在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半年,小剂量激素维持半年后得到临床缓解,停药后肾病稳定,随访期间肌病未再复发。结论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为免疫介导的肌病,骨骼肌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该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可能引起免疫紊乱的共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特发性炎性肌病 骨骼肌活检 IGA肾病 急性肾损伤 免疫紊乱
下载PDF
解毒化瘀法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脏疾病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龚学忠 汤晓春 +1 位作者 王骞 王跃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666-669,共4页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分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组(治疗组)29例,前列腺素 E1组(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静脉给予前列腺素 E120μg/d;治疗组同时服用川黄方中药汤剂,每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 C)、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中医证候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均能有效降低 SCr、BUN、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能有效减轻CKD 2~4期合并AKI患者肾损伤、保护肾功能,并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法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前列腺素 E1
下载PDF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唐静 周建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MG 值水平变化以及与窒息程度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AKI)之间的关...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aminidase,NAG)、血清中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MG 值水平变化以及与窒息程度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AKI)之间的关系,阐述其在窒息新生儿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围产期窒息新生儿40例(窒息组),按照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窒息者22例(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者18例(重度窒息组);根据有无发生 AKI 将4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AKI组25例和无 AKI组15例;记录入选新生儿 Apgar评分、胎龄、日龄、体质量。另外选择20例无窒息史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在出生后24 h内采取外周静脉血,同时收集尿液。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α1-MG、β2-MG的含量;采用 ELISA法测定尿液中 NAG含量;同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1)本研究40例窒息后新生儿 AKI 总发生率为62.5%(25/40),并且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对 AKI 影响不同,重度窒息患儿更易发生严重的肾损伤。(2)窒息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明显高于对照组[(25.48±12.45)U/L 比(8.62±2.49) U/L,(4.82±1.32)mg/L比(2.92±0.89)mg/L,(29.85±5.59)mg/L 比(25.23±5.26)mg/L]。(3)重度窒息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 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32.21±24.32)U/L、(5.89±1.59)mg/L、(34.32±7.64)mg/L]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17.25±7.32)U/L、(2.92±0.89)mg/L、(26.94±5.57)mg/L]。(4)AKI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28.24±21.25)U/L、(5.79±1.49)mg/L、(31.32±5.28)mg/L]明显高于无 AKI组[(16.34±6.72))U/L、(2.82±0.79)mg/L、(26.49±5.52)mg/L]。(5)按照对照组尿 NAG及血清中β2-MG、α1-MG值设定在x+2SD为对照上限值,窒息组中尿 NAG异常率达65%,明显高于血清中β2-MG、α1-MG 异常率(分别为32.5%和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急性肾损伤 N-乙酸-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α1 微球蛋白 β2 微球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