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0
1
作者 周熙琳 梁辉 黄洁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9-462,46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各项参数与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D-二聚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度急性脑梗死组(n=41)、中度急性脑梗死组(n=35)和重度急性脑梗死组(n=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各项参数与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D-二聚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度急性脑梗死组(n=41)、中度急性脑梗死组(n=35)和重度急性脑梗死组(n=26);并以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TEG参数(包括R值、K值、α角、MA值、CI值)、PAgT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R值和K值明显缩短,α角、MA值和CI值明显增大,D-二聚体和PAg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度和轻度脑梗死组比较,重度脑梗死组患者的TEG参数、D-二聚体及PAg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脑梗死组比较,中度脑梗死组TEG参数和PAgT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PAgT水平与α角、MA值、CI值呈显著正相关,与R值和K值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TEG参数与D-二聚体和PAgT水平存在较强的相关性,TEG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以及高凝状态监测中均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聚集率 D-二聚体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韦君丽 张璐璐 郭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测定,比较各组尿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分别为69例和30例,占4... 目的研究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事件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酶法进行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测定,比较各组尿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升高分别为69例和30例,占49.29和23.08%,血浆尿酸浓度分别为(413.5士87.9)umol/L和(349.8士81.8)u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尿酸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平行关系,即病情重、预后差者,血尿酸水平升高者所占比例高。结论高尿酸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病人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3
作者 孙文霞 彭丹 伍树芝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2773-277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NSE、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108例ACI病人分为轻型梗死组(32例)、中型梗死组(62例)、重型梗死组(14例),根据患病后是否并发意识障碍分为伴意识障碍组(22例)与不伴意识障碍组(86例)。结果ACI组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间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00;r=0.420,P=0.002;r=0.458,P=0.001)。伴意识障碍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不伴意识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Hcy可作为辅助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神经功能缺损 意识障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99-101,共3页
睡眠障碍是急性脑梗死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同时也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对于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预防与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睡眠障碍是急性脑梗死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同时也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的病情,甚至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对于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预防与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这一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本文对急性脑梗死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期望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采用积极的方法克服患者的睡眠障碍,引导患者的积极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德生 苏庆杰 +3 位作者 龙发青 李羲 周向东 王杰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以降低SAP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将其分为SAP组(6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以降低SAP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将其分为SAP组(69例)和非SAP组(311例),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S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收集的3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SAP的发生率为18.15%(69/380);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年龄≥65岁,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都是SAP发生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由高到低排序: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年龄≥65岁、卧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卧床、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急性脑卒中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AP的发生有很多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控制及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AP的高危因素,采取积极正确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患SAP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发生率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独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泗芹 王珊珊 +4 位作者 杨琰 张晓娜 张娟 牛爱敏 范秀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独与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017年1~10月期间在山东省五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173名急性脑梗死后患...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独与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017年1~10月期间在山东省五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173名急性脑梗死后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关联。结果在173名急性脑梗死后患者中,情绪孤独、社交孤独、情绪孤立和社交孤立的检出人数和检出率分别为46例(26.59%)、42例(24.27%)、58例(33.53%)和76例(43.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家庭月收入、职业状况、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是情绪-社交孤独的影响因素;其中自尊水平是情绪-社交孤独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自我效能(B=-0.096,OR=0.909,95%CI=0.833~0.992,P=0.032)和积极应对(B=-1.401,OR=0.246,95%CI=0.123~0.495,P<0.01)分别是社交孤独和社交孤立的保护因素。结论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与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立不同维度独立相关。本研究为急性脑梗死后患者情绪-社交孤立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情绪社交孤独 自尊水平 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宜海杰 韩秀平 +2 位作者 白利杰 姚翠娥 王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6期7143-7146,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7例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58例...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7例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IL-8及TNF-α等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随治疗进行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7%)与对照组(7.0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阿替普酶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ME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金俏 魏连桂 刘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8期3088-309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ME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0.8 g/次口服,3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口服,1次/d;依...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ME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0.8 g/次口服,3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口服,1次/d;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ME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1周、2周后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1周、2周后MESS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MESS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所致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8-640,共3页
脑出血是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后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溶栓率降低.现就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所致脑出血的定义与类型,以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年龄、血压、心房颤动(AF)、血糖等因... 脑出血是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治疗后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溶栓率降低.现就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所致脑出血的定义与类型,以及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年龄、血压、心房颤动(AF)、血糖等因素进行综述,分析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实现患者个体化溶栓、提高溶栓疗效和降低出血性转化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 被引量:17
10
作者 叶仕能 阮靖 张小智 《中国医药》 2012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疗效。方法80例ACI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和对照组(奥扎格雷钠),各40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并检...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疗效。方法80例ACI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和对照组(奥扎格雷钠),各40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浆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2.5%、37。5%,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0.0%(,=10.365,P=0.03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RP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4.2±1.0)mg/L比(9.6±2.9)mg/L,t=2.947,P=0.042;对照组:(6.9±0.9)mg/L比(9.9±2.6)mg/L,t=1.85,P=0.047],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可通过降低CRP水平来发挥保护脑组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奥扎格雷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急性脑梗死中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璇 吴成吉 +1 位作者 董淑欣 王志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7期1062-106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2例急性脑封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ys C及MMP-9水平。于治疗后5d及10d时复查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92例急性脑封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ys C及MMP-9水平。于治疗后5d及10d时复查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对观察组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分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ys C及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7±0.35)mg/L,(0.86±0.22)mg/L;(183.68±58.92)μg/L,(118.46±45.83)μg/L,P<0.05]。治疗后10d观察组血清Cys C、MMP-9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95±0.21)mg/L,(1.27±0.35)mg/L;(156.37±52.84)μg/L,(118.46±45.83)μg/L,P<0.05]。颈动脉狭窄组血清Cys C及MMP-9水平均高于无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及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时明显升高,且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在脑梗死的风险预判、病情评估、疗效及预后上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胱抑素C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血清Lp-PLA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陆怡德 吴佳宁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和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检测186例ACI患者的血清Lp-PLA2活性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和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检测186例ACI患者的血清Lp-PLA2活性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收集相关病史资料,并行颈动脉彩超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或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分别按血管病变部位、病变严重程度及斑块性质分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与CAS的相关性。结果易损斑块组Lp-PLA2活性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3组之间血清hs-CRP和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及闭塞组血清Lp-PLA2活性高于无狭窄组(P<0.05)。闭塞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无狭窄组(P<0.05)。并发颅内外CAS性狭窄组血清hs-CRP水平及Lp-PLA2活性高于无CAS性狭窄组(P<0.05)。易复发组年龄、高血压比例、心脏病比例、糖尿病比例及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易复发组(P<0.05),而2个组之间男性所占比例及血清TC、TG、Lp-PLA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p-PLA2、TC、LDL-C、hs-CRP与CAS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8、0.229、0.229、0.16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p-PLA2、TC、LDL-C及hs-CRP诊断ACI患者C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683、0.683和0.584,Lp-PLA2的最佳临界值为489.5 U/L。结论血清Lp-PLA2活性与CA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ACI患者CAS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脑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邹荣成 曹迎 +2 位作者 刘婷 孙云蕾 金霞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0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综合训练...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综合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9.16±1.25)分,生活能力BI指数(75.85±6.16)分,脑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时间(9.23±1.08)d,治疗时间(17.35±4.05)d,治疗总有效率92.5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指导急性脑梗塞患者开展早期功能锻炼,有效刺激患者运动神经中枢,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修复,推动患者转归康复的进程,提高患者治疗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脑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娟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8期186-187,195,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对照组43例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对照组43例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MESSS评分分别为(22.91±6.33)分、(22.72±6.1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1 5,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MESSS评分分别为(14.83±3.72)分、(19.13±4.17)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5 9,P<0.05);观察组患者分诊所用时间和急救持续时间分别为(0.78±0.26)min、(2.75±0.30)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08±0.28)min、(3.87±0.8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0 1、8.147 8,P<0.05)。观察组患者残疾率、死亡率9.30%、2.33%明显低于对照组41.85%、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45 1、14.125 8,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分诊和急救时间,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残疾以及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急救护理
下载PDF
凝血和纤溶指标在急性脑梗死和非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佳 张鹏 +6 位作者 黄烨 陈贵丹 温雪 王凤梅 刘文娟 王雅平 李琦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7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 研究常见纤溶和凝血指标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和非急性脑梗死(n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Non-ACI)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 目的 研究常见纤溶和凝血指标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和非急性脑梗死(n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Non-ACI)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为试验组,另选100例Non-ACI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患者入院后48 h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和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的血浆水平,并计算D-D/Fbg和D-D/FDP比值,分析比较各指标在两组间以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结果 ACI组中D-D、Fbg、FDP、D-D/Fbg、D-D/FDP和PT的水平明显高于Non-ACI组(P<0.05)。ACI组中,女性患者D-D、FDP、D-D/Fbg和PT水平高于男性患者,而APTT在男性患者中呈现较高水平;>70岁患者D-D、FDP和D-D/Fbg的水平高于≤70岁的患者。在Non-ACI组中,仅男性患者的APTT高于女性患者;>70岁患者D-D、FDP、D-D/Fbg、D-D/FDP和PT的水平均高于≤70岁患者,而AT-Ⅲ则相反(P<0.05)。D-D、FDP、D-D/Fbg、D-D/FDP、PT和Fbg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2、0.79、0.79、0.75、0.64、0.61,其中D-D对预测ACI的灵敏度为95%,特异性为68%。结论 D-D、Fbg、FDP、D-D/Fbg、D-D/FDP和PT在ACI和Non-ACI患者以及不同性别和年龄的ACI患者中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ACI和Non-ACI患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纤溶系统 凝血系统 检验指标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卓 赵艳生 +2 位作者 张亚杰 陈丽 杜鑫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的7月于开滦总医院就诊的8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3D-ASL、MRA、弥散加权成像(D...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的7月于开滦总医院就诊的8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3D-ASL、MRA、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情况,比较梗死核心区域、IP区域、对侧健康区域的脑血流量(CBF)、表观扩散系数(ADC),观察血管狭窄分布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61例,均存在3D-ASL异常;小面积缺血性脑卒中23例,其中3D-ASL异常7例。梗死核心区域、IP区域的CBF、ADC均明显低于对侧健康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中,16例患者3D-ASL未见明显异常,其他68例3D-ASL异常患者的罪犯血管均存在程度不同的狭窄或闭塞,以0~1级为主,占77.9%(53/68)。结论3D-ASL联合MRA可准确判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存在IP区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脑梗死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柯光敏 何军 +1 位作者 陈亦农 孔卫国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的病人100例,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为常规治疗组、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慢代谢...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的病人100例,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为常规治疗组、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治疗。三组病人疗程均为15 d,比较各组病人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各组病人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对血小板的抑制率低于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西洛他唑可以克服氯吡格雷抵抗,根据基因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西洛他唑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爱琴 寿记新 +2 位作者 李雪元 马林 朱晓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脑梗死后12h内,对47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1H-MRS检测。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2周正规内科治疗,1~2个月后复查头颅1H-MRS。分别比较梗死灶...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脑梗死后12h内,对47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1H-MRS检测。所有患者均住院接受2周正规内科治疗,1~2个月后复查头颅1H-MRS。分别比较梗死灶中心、梗死灶-正常组织交界区与其对侧相同部位,同一部位不同时间点的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总肌酸(肌酸+磷酸肌酸)(Cr)、胆碱化合物(Cho)及乳酸(Lac)]含量的差异。结果:47例脑梗死患者病后各期均出现NAA、Cho及Lac3种代谢物改变。梗死灶中心在发病后12h内NAA/Cr及NAA/Cho值降低(t=2.593,P=0.011;t=2.630,P=0.010),Lac/Cr值升高(t=5.478,P<0.001);与发病6h内相比,6~12h内Lac/Cr值升高(t=2.598,P=0.011),NAA/Cho值降低(t=2.337,P=0.022);1~2个月后NAA/Cr、NAA/Cho、Cho/Cr及Lac/Cr值均降低(P<0.05)。交界区发病12h内出现Lac/Cr升高(t=25.720,P<0.001),并在1~2个月后下降(t=9.875,P<0.001),而NAA/Cr、NAA/Cho及Cho/Cr值未改变(P>0.05)。与未溶栓组相比,溶栓组1~2个月后交界区NAA/Cr、NAA/Cho及Cho/Cr值均增高(P<0.05),而梗死区中心MR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提供脑梗死区的代谢变化信息,推断脑梗死后病理生理变化,对评估脑梗死程度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磁共振波谱 诊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PEDF表达及其比值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金岗生 卢一 +5 位作者 冯炯 陈衍 胡浩宇 徐宾 郑水红 金姬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以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分为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新诊断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1、3、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表达以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分为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新诊断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第1、3、7、14、28天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PEDF、VEGF浓度并计算VEGF/PEDF的比值变化,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浓度随病程逐渐增高,第7天达到最高浓度(214.72±55.95)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P<0.05)。而急性脑梗死组血清PEDF浓度在入院后第1天最低(28.77±8.60)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5),随病程时间延长逐渐提高,第14天接近健康人正常水平。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3、7天血清VEGF/PEDF比值分别为7.48±1.98、7.86±2.83、7.39±2.18,均高于对照组5.93±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63,P<0.001;t=3.68,P<0.001;t=3.24,P<0.01)。结论 VEGF/PEDF比值可以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一个检测指标,血清VEGF、PEDF浓度及其比值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酶联免疫分析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磐华 《河北中医》 2000年第9期649-650,共2页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0例经头颅 CT或 MRI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用红花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0例经头颅 CT或 MRI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0例用红花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 <0 .0 1 ) ,但 2组治疗后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也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无毒、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红花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