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雷波 陈利 +5 位作者 吴嘉川 万晓强 游国亮 吴虹刚 陈舒 郑念东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期238-242,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40)和C组(n=42)。其中...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28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A组(n=46)和B组(n=40)和C组(n=42)。其中A组均接受血栓抽吸手术治疗,B组均接受支架取栓术治疗,C组于支架取栓术中联合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比较不同组手术情况、血管再通前后血流评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近期临床预后结局。结果:A组手术总时长、血管再通时间短于B组、C组,平均取栓次数低于B组、C组,不同组血栓逃逸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血流评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90d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C组,A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同组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术后7d神经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预后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取栓均可使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显著获益,支架取栓术中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不同方案在血管再通效果、阻止血栓逃逸、改善预后生存、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相近,但血栓抽吸技术手术时间和血管再通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技术 支架取栓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Solumbra技术用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PON-1、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文 潘宁 郭铮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观察Solumbra技术用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72例急性大动... 目的观察Solumbra技术用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对氧磷酶(PON-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72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应用中间导管的Solumbra技术组(观察组,39例)和无中间导管的单纯支架机械取栓组(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90 d预后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以及血清PON-1、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取栓再通率为5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0%,取栓次数为1(1,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1,3),从穿刺到再通时间(PRT)为(75.63±21.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6.54±25.87)min,从发病至再通时间(ORT)为(261.41±66.5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5.67±70.92)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2.81±3.01)分,较治疗前的(24.15±4.53)分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3±3.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ON-1、BDNF水平分别为(206.51±30.45)U/L、(3.96±0.67)μg/L,均较治疗前的(106.37±16.85)U/L、(2.10±0.41)μg/L升高,且高于对照组的(190.13±28.24)U/L和(3.21±0.5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42%,二次栓塞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30%、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umbra技术可有效提高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机械取栓的效率,改善患者血清PON-1、BDNF水平和神经功能,减少二次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Solumbra技术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谷红注射液联合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林进光 文学 +1 位作者 林涛 陈志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6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观察大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应用谷红注射液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动脉闭塞性)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管内取栓治疗并成功恢复灌注,按机会均等... 目的观察大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应用谷红注射液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动脉闭塞性)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管内取栓治疗并成功恢复灌注,按机会均等的原则等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3例。两组术后均按相关指南予标准化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谷红注射液,于不同时间节点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NIHSS评分、mRS评分)、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及血管再通后闭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24 h、14 d、90 d的神经缺损情况(NIHSS评分、mR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作为取栓治疗并发症的血管再通后闭塞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动脉闭塞所致的脑梗死患者在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开通责任血管后早期联合使用谷红注射液,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及降低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患者血管再通后闭塞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红注射液 血管内机械取栓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李本夫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5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化降血脂、活血改善循环、清除自...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8月在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强化降血脂、活血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负荷量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24 h。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治疗10 d NIHSS评分、治疗90 d mR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10 d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大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非大血管闭塞型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