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直接液化溶剂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晓静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4期26-29,共4页
讨论了煤炭直接液化过程中溶剂的特点、作用及质量要求,煤液化溶剂具有一般溶剂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供氢和传递氢的功能特点,起到溶解、分隔煤裂解生成的自由基的作用,溶剂必须具有一定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大小。初步讨论了表征煤液化... 讨论了煤炭直接液化过程中溶剂的特点、作用及质量要求,煤液化溶剂具有一般溶剂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供氢和传递氢的功能特点,起到溶解、分隔煤裂解生成的自由基的作用,溶剂必须具有一定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大小。初步讨论了表征煤液化循环溶剂供氢性的指标,指出普通溶剂如四氢萘和二氢萘等部分饱和的芳香化合物可直接用作煤液化溶剂,多环芳烃含量较高的煤焦油和石油系重质油,经过预加氢处理提高溶剂的供氢性后,可作为煤液化过程的起始溶剂或替代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 溶剂 活性氢 芳碳率
下载PDF
含氢硅油中活性氢的测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贾建国 陈明九 王广瑞 《有机硅材料》 CAS 2002年第4期18-20,共3页
以苯为内标物 ,采用核磁共振 ( 1HNMR)法 ,根据可测试的氢质子峰的积分面积 ,计算出含氢硅油中活性氢的质量分数。该方法所需样品量为 60~ 80mg ,分析时间为 1 5min,具有简单、省时、准确等特点。
关键词 含氟硅油 活性氢 测定 核磁共振
下载PDF
钼酸胺催化剂对煤-油共处理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薛永兵 凌开成 邹纲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用共振搅拌反应器研究了钼酸胺催化剂对煤 油共处理中煤总转化率及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时(390℃),催化剂能促进前沥青烯向小分子苯可溶物转化;高温时(480℃),有催化剂时煤的转化率低于无催化剂时煤的转化率,而且在产物中苯可溶物... 用共振搅拌反应器研究了钼酸胺催化剂对煤 油共处理中煤总转化率及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时(390℃),催化剂能促进前沥青烯向小分子苯可溶物转化;高温时(480℃),有催化剂时煤的转化率低于无催化剂时煤的转化率,而且在产物中苯可溶物产率与前沥青烯产率全部减少,说明产物发生了缩聚反应。在高温时(390℃)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煤转化率下降,同时在产物中苯可溶物产率与前沥青烯产率呈下降趋势。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缩聚越严重。反应体系有供氢溶剂不能抑制缩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共处理 催化剂 活性氢 缩聚反应
下载PDF
含氢硅油活泼氢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方芳 高慧莲 张海婴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5-47,共3页
将含氢硅油与溴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溴化氢,过量的溴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建立了含氢硅油活泼氢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了溶剂种类、称样量、溴-乙酸溶液用量、碘化钾用量、反应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含氢硅油 活泼氢 溴-乙酸溶液 碘化钾
下载PDF
活泼氢的核磁共振氢谱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婕 张世平 +1 位作者 孙伟 白银娟 《大学化学》 CAS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核磁共振氢谱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中最常使用的波谱方法之一,提供了有机化合物质子的化学位移、积分面积和耦合裂分等信息。常见的活泼氢是与氧、氮和硫共价相连的氢原子,存在着快速交换机制,与碳上的氢有显著的差异。在不同条件下活... 核磁共振氢谱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中最常使用的波谱方法之一,提供了有机化合物质子的化学位移、积分面积和耦合裂分等信息。常见的活泼氢是与氧、氮和硫共价相连的氢原子,存在着快速交换机制,与碳上的氢有显著的差异。在不同条件下活泼氢化学位移不固定、峰形多变并且耦合裂分情况复杂。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解析活泼氢,培养学生对谱图进行观察、分析以及结构推导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活泼氢
下载PDF
铁系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育珍 张学俊 +1 位作者 曹端林 庞稳绩 《工业催化》 CAS 2005年第10期28-30,共3页
概述了煤直接液化过程中铁系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及表征方法,探讨了催化剂存在的不足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铁系催化剂 活性氢 机理
下载PDF
煤油共炼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璐 朱慧红 +3 位作者 金浩 杨光 吕振辉 杨涛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410-413,共4页
针对目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煤油共炼技术的优势,简述了煤油共炼工艺对原料油和原料煤的性质要求,提供了煤油共炼中油和煤的可选种类,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的煤油共炼工艺的来源、工艺流程及效果。总结得出:已有的煤油共... 针对目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煤油共炼技术的优势,简述了煤油共炼工艺对原料油和原料煤的性质要求,提供了煤油共炼中油和煤的可选种类,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的煤油共炼工艺的来源、工艺流程及效果。总结得出:已有的煤油共炼工艺大多采用沸腾床或悬浮床反应器,而工艺的重点在于原料油能够获得足够活性氢并顺利传递到溶解煤中进行加氢反应;最后指出该技术要实现工业应用,应注重煤与油的合理选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煤油共炼 现状 溶剂油 活性氢
下载PDF
2-羟甲基环戊酮的合成及核磁研究
8
作者 张桂红 闻硕 +2 位作者 白鹏涛 宋恒 徐晨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环戊酮-2-羧酸甲酯为原料,通过缩醛、还原、羰基脱保护三步反应合成2-羟甲基环戊酮。对第三步反应经行优化,在水相中廉价β环糊精高效促进羰基脱保护反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产率99%。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经NMR表征,并详细... 以环戊酮-2-羧酸甲酯为原料,通过缩醛、还原、羰基脱保护三步反应合成2-羟甲基环戊酮。对第三步反应经行优化,在水相中廉价β环糊精高效促进羰基脱保护反应,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产率99%。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经NMR表征,并详细研究目标产物及其活泼氢的NMR。不同氘代试剂中,产物活泼氢出现在不同位置,通过重水交换,确定产物活泼氢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甲基环戊酮 核磁 活泼氢
下载PDF
Rh-MoS_(2)/泡沫镍电催化还原对氟苯酚
9
作者 周洋 何叶子 陈水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7,共9页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MoS_(2)/泡沫镍电极,在此基础上,通过原子掺杂的方式制备了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运用多种手段表征了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比较了掺杂Rh前后MoS_(2)/泡沫镍电极对对氟苯酚(4-FP)的催化还原效果,探讨了4...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MoS_(2)/泡沫镍电极,在此基础上,通过原子掺杂的方式制备了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运用多种手段表征了电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比较了掺杂Rh前后MoS_(2)/泡沫镍电极对对氟苯酚(4-FP)的催化还原效果,探讨了4-FP的降解机理。表征结果显示:Rh的掺杂促进了2H相MoS_(2)转变为1T相MoS_(2),改善了MoS_(2)的催化性能;在0.05 mol/L的Na_(2)SO_(4)溶液中,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Rh-MoS_(2)/泡沫镍的过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190.3 mV和70 mV/dec,远低于MoS_(2)/泡沫镍。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电位-1.3 V、初始pH 3.3、温度293 K的条件下,电解180 min后,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对4-FP的去除率为96%;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催化还原4-FP的主要活性物种为e-和活性氢(H*);经过5次循环实验,Rh-MoS_(2)/泡沫镍复合电极对4-FP的去除率由96%降低至88%,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铑 沉积状MoS_(2) 电沉积 电催化脱氟 活性氢
下载PDF
PBT聚醚聚氨酯不同活泼氢组分固化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雅琪 王卫泽 +2 位作者 杨敏 杨茜茜 轩福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6-381,共6页
以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BT)为聚醚聚氨酯的软段、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固化剂、一缩二乙二醇(DEG)为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利用二步法制备了不同活泼氢组分的PBT聚醚聚氨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 以3,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PBT)为聚醚聚氨酯的软段、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固化剂、一缩二乙二醇(DEG)为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TMP)为交联剂,利用二步法制备了不同活泼氢组分的PBT聚醚聚氨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差示扫描量热(DSC)仪、电子万能试验机及溶胀率测试仪,对PBT/TDI、PBT/TDI/DEG、PBT/TDI/TMP/和PBT/TDI/DEG/TMP体系进行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及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BT/TDI、PBT/TDI/DEG、PBT/TDI/TMP/和PBT/TDI/DEG/TMP体系的固化反应均为二级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35.984、165.573、164.933、164.292 kJ/mol。加入DEG可显著提高黏合剂基体的断裂伸长率,但拉伸强度下降;加入TMP能提高黏合剂基体的拉伸强度,但断裂伸长率下降;同时加入DEG和TMP的黏合剂基体拉伸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DEG和TMP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固化体系的交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推进剂 固化反应 反应动力学 力学性能 活泼氢
下载PDF
氢气在煤液化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盛清涛 凌开成 杜晋安 《煤化工》 CAS 2003年第6期29-3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煤液化反应中氢气的作用及供氢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介绍了提高煤液化中活性氢的方法。
关键词 煤液化 氢气 活性氢
下载PDF
含氢硅油活泼氢质量分数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时险峰 林健 +2 位作者 李大庆 李月强 陈笑茹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4,共4页
采用恒温恒压装置对含氢硅油和聚醚硅油中的氢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原理是利用Si—H键与K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通过准确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再由气态方程计算出氢质量分数。用分析级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相对... 采用恒温恒压装置对含氢硅油和聚醚硅油中的氢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原理是利用Si—H键与K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通过准确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再由气态方程计算出氢质量分数。用分析级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对检测方法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相对偏差小于3.00%,达到检测方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硅油 活性氢 氢质量分数 恒温恒压
下载PDF
神府煤高温快速液化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13
作者 盛清涛 凌开成 +1 位作者 王建平 商思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29,共4页
用共振搅拌反应器研究了神府煤的高温快速液化的可行性 ,体系中如有足够的活性氢 ,短时间内可得到很高的转化率 ,高温快速液化是可行的 .与普通液化相比较 ,高温快速液化在490℃的 6min达到最佳转化率 ,大于普通液化 430℃ ,60 min的转... 用共振搅拌反应器研究了神府煤的高温快速液化的可行性 ,体系中如有足够的活性氢 ,短时间内可得到很高的转化率 ,高温快速液化是可行的 .与普通液化相比较 ,高温快速液化在490℃的 6min达到最佳转化率 ,大于普通液化 430℃ ,60 min的转化率 ,并且液化产物绝大多数是轻质物 ,可见高温快速液化降低了能耗 ,提高了过程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液化 供氢剂 高温快速液化 活性氢
下载PDF
酚醛环氧涂料中环氧基团与活泼氢物质的量比对耐高温和防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亚丽 朱福贵 《中国涂料》 CAS 2022年第5期53-55,64,共4页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F51为主要成膜物质,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胺作为固化剂B组分,研究了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和固化剂中的活泼氢的物质的量比对酚醛环氧涂料耐高温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环氧/活泼氢物质的量比的增加,酚醛环氧涂...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F51为主要成膜物质,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胺作为固化剂B组分,研究了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和固化剂中的活泼氢的物质的量比对酚醛环氧涂料耐高温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环氧/活泼氢物质的量比的增加,酚醛环氧涂料的耐高温和防腐蚀性能先提升后降低;当环氧/活泼氢物质的量比达到1.1时,其耐高温和防腐蚀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环氧涂料 耐高温 防腐 活泼氢 环氧基团 物质的量比
下载PDF
硅氢加成产物中残留微量活性氢的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童成 彭艳 易有彬 《有机硅材料》 CAS 2018年第1期62-65,共4页
通过测定硅氢键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测定了硅氢加成产物中残留微量活性氢的质量分数,研究了反应碱液、样品稀释、发酵管器型和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平行测定。结果表明,KOH质量分数10%的KOH乙醇溶液作为反应碱... 通过测定硅氢键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测定了硅氢加成产物中残留微量活性氢的质量分数,研究了反应碱液、样品稀释、发酵管器型和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平行测定。结果表明,KOH质量分数10%的KOH乙醇溶液作为反应碱液与样品在改良后的发酵管中反应6 h可保证反应完全且完整收集到产生的氢气;普通样品可不稀释直接进行测定;该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辅助判断硅氢加成类反应的工艺可行性和产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氢加成 微量 残留 活性氢 测定
下载PDF
纳米Fe/Ni催化降解2,4-二氯酚的机理及过程中参数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红 王珺雯 +2 位作者 阮霞 宁晓勇 范先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9-455,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双金属材料,分析了其催化降解2,4-二氯酚的机理、降解过程中Ni的作用及相关参数变化。结果表明,2,4-二氯酚被纳米Fe/Ni降解的主要途径是2,4-二氯酚直接被脱去2个氯原子生成苯酚,此外也可先脱去一个氯原子...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Fe/Ni双金属材料,分析了其催化降解2,4-二氯酚的机理、降解过程中Ni的作用及相关参数变化。结果表明,2,4-二氯酚被纳米Fe/Ni降解的主要途径是2,4-二氯酚直接被脱去2个氯原子生成苯酚,此外也可先脱去一个氯原子生成2-氯酚或4-氯酚,然后继续脱氯生成苯酚;纳米Ni可将纳米Fe腐蚀产生的氢气转化为活性氢原子,活性氢原子再对2,4-二氯酚进行脱氯降解。在反应初期,溶液氧化还原电位及溶解氧浓度快速降低,pH及溶解铁浓度急剧升高,随着反应的进行,上述各参数值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Ni 2 4-二氯酚 催化降解 活性氢 苯酚
下载PDF
WS_x/γ-Al_2O_3加氢脱氮催化剂上的活性氢脱附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新平 魏昭彬 +1 位作者 任铁力 辛勤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以程序升温硫化(TPS)和硫化态催化剂的原位TPD技术表征了γ-Al2O3载体上分别以12-钨硅酸(SiW12)和偏钨酸铵为前身物所得两系列催化剂的硫化行为和表面活性氢脱附特性.结果表明,以SiW12为前身物时,由于... 以程序升温硫化(TPS)和硫化态催化剂的原位TPD技术表征了γ-Al2O3载体上分别以12-钨硅酸(SiW12)和偏钨酸铵为前身物所得两系列催化剂的硫化行为和表面活性氢脱附特性.结果表明,以SiW12为前身物时,由于钨物种以单一的八面体配位形态存在,相应催化剂的硫化温度明显降低,深度硫化温度范围显著变窄;同时,当催化剂中钨含量较小时,相应硫化态催化剂上活性氢的脱附量与以偏钨酸铵为前身物的催化剂相比明显增加.这一结果与其加氢脱氮活性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硅酸 偏钨酸铵 加氢 脱氮 硫化 脱附 催化剂
下载PDF
Mo修饰的钼铁复合催化剂及其煤直接液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晶 舒歌平 +4 位作者 杨葛灵 高山松 王洪学 卢晗锋 陈银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675-4684,共10页
分别在Fe催化剂制备的沉淀、氧化和干燥阶段引入Mo合成了五种Mo修饰的钼铁复合催化剂,调控了Mo和Fe的结合形式。利用XRD、SEM、TEM、BET、XRF、XPS和H_(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500 ml高压釜内进行神华上湾煤的直接液化实验。结果表明... 分别在Fe催化剂制备的沉淀、氧化和干燥阶段引入Mo合成了五种Mo修饰的钼铁复合催化剂,调控了Mo和Fe的结合形式。利用XRD、SEM、TEM、BET、XRF、XPS和H_(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500 ml高压釜内进行神华上湾煤的直接液化实验。结果表明,钼铁协同催化作用促进了氢的活化和煤的分解,Mo修饰的复合催化剂的煤直接液化活性明显提高。Mo在催化剂表层分布有利于活性氢在工业循环溶剂和沥青类物质中的传递,促进沥青转化为油。Mo与Fe共沉淀会影响铁氧化物晶体形成和生长,使晶粒尺寸下降,比表面积和可还原度升高。Mo从氨水中引入形成均匀分散的小晶粒Mo-Fe复合化合物,液化油产率提高4.4%。浸渍引入Mo不改变铁氧化物结构,但Mo富集于催化剂表面提高了与反应物的碰撞概率,液化油产率提高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钼铁复合催化剂 协同催化 表层分布 活性氢 油产率
下载PDF
加拿大油砂沥青减压渣油在CO/H_2-H_2O作用下的热改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贺 王宗贤 +3 位作者 赵翔鵾 李玉星 陈坤 郭爱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3,共9页
以加拿大油砂沥青大于420℃的减压渣油(BVR)为原料,对比研究其在CO/H_2-H_2O和N_2体系中的热改质特性,通过系统分析BVR在H_2-H_2O、CO-H_2O、N_2-H_2O等不同氢源下的热改质特性以揭示CO/H_2-H_2O对渣油热改质的作用机制,最后探讨合成气... 以加拿大油砂沥青大于420℃的减压渣油(BVR)为原料,对比研究其在CO/H_2-H_2O和N_2体系中的热改质特性,通过系统分析BVR在H_2-H_2O、CO-H_2O、N_2-H_2O等不同氢源下的热改质特性以揭示CO/H_2-H_2O对渣油热改质的作用机制,最后探讨合成气压力、含水量以及温度对BVR临CO/H_2-H_2O改质生焦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临氮改质相比,相同反应条件下,合成气和水可使BVR热改质的生焦诱导期延长3.5-6.5 min;相同生焦率(约0.1%)时,合成气和水可显著提升BVR热改质降黏率,410℃时相对临氮改质的降黏率为29.1%,而420℃时可达54.6%。比较不同氢源下BVR热改质的生焦诱导期、改质油黏度和安定性、渣油转化率发现,H_2-H_2O、CO-H_2O、N_2-H_2O等均对BVR热改质表现出与CO/H_2-H_2O相同的促进效果,各氢源作用活性的大小顺序为H_2-H_2O>CO/H_2-H_2O>CO-H_2O>N_2-H_2O。由此可知,CO/H_2-H_2O对渣油热改质的促进作用可归因于氢气、CO水热变换新生氢和水热裂解的综合效应,且其中氢气的作用仍最显著。合成气压力、含水量和反应温度可通过影响不同氢源的贡献而调控BVR临CO/H_2-H_2O改质生焦倾向。低成本易获取的合成气可以提供BVR热降黏改质所需氢源,水能够通过CO水热变换反应供出新生活泼氢而协同合成气实现BVR高效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合成气 水热裂解 活泼氢 降黏改质
下载PDF
新型染料中间体手性胍的合成及表征
20
作者 彭雪明 张英菊 +1 位作者 时磊 吕小兵 《染料与染色》 CAS 2007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以(R)-苯基甘氨酸甲酯盐为原料合成了手性胍—化合物(6),并对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化合物(6)上与氮相连的活泼氢原子,可能对某些反应有不利影响,故用碘甲烷对其进行甲基取代,得到了新的手性胍—化合物(7),并做了表征。
关键词 手性胍 活泼氢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