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康雷 何泽云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9期88-90,共3页
文章阐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理论研究进展,实验研究现状,以及此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中药注射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剂、水蛭注射液及中药复方的研究情况。研究显示:活血化瘀中药对脑出血急性期有... 文章阐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理论研究进展,实验研究现状,以及此法在临床的具体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中药注射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剂、水蛭注射液及中药复方的研究情况。研究显示:活血化瘀中药对脑出血急性期有很好的疗效,既可止血,又可活血,具有双向和多向调节作用,从而消除血肿,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等,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活血化瘀 中药治疗 综述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魏佳琪 苏连华 +1 位作者 孟玉凤 冯淬灵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2436-2440,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3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口服治疗,连续治疗8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肺动脉压力、运动耐量测定试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喘促、乏力、自汗恶风、身体疼痛、发绀积分,肺动脉压力,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的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肺动脉高压 活血化瘀法 阿托伐他汀钙片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血流剪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与血瘀证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胡聿昕 廖俊雅 +1 位作者 张志清 柴欣楼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95-3998,共4页
为探索血流剪应力高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与中医血瘀证间的关系,文章从血流剪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ECs)的生物力学效应的角度回顾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明确了不同水平的血流剪应力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而导致血... 为探索血流剪应力高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与中医血瘀证间的关系,文章从血流剪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ECs)的生物力学效应的角度回顾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明确了不同水平的血流剪应力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而导致血瘀证形成,并阐述了活血化瘀中药通过调控血流剪应力及保护ECs以发挥其活血化瘀功效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表现为血瘀证证型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拓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剪应力 血管内皮细胞 血瘀证 活血化瘀中药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血瘀证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仔颖 洪金妮 陈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7期1394-1397,共4页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高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活血化瘀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预防、干预恶性肿瘤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可显著提高其疗效。通过探讨卵巢癌的病因病机,阐明血瘀证与卵巢癌... 卵巢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率高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活血化瘀中药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预防、干预恶性肿瘤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可显著提高其疗效。通过探讨卵巢癌的病因病机,阐明血瘀证与卵巢癌的关系,并从中药方剂、单味药、中药提取物3个方面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血瘀证卵巢癌的概况进行综述,为中医药治疗卵巢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血瘀证 中医药 卵巢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诊断与治疗思路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喜明 王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2型糖尿病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由于气血阴阳失调和饮食、情志、药物滥用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血瘀证,血瘀存在2型糖尿病的全过程,是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表现出疼痛、肤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症状,而且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 2型糖尿病在其病理变化过程中,由于气血阴阳失调和饮食、情志、药物滥用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血瘀证,血瘀存在2型糖尿病的全过程,是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表现出疼痛、肤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症状,而且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同时易化热、生毒,伤血、伤脉、伤神,产生多种变证。治疗上应视其寒热虚实,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瘀证 诊断 活血化瘀法 治疗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法对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玲 邵良 +2 位作者 张伶俐 谭雅莉 雷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只SPF级雌性SD大鼠采用混合菌接种法建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化瘀组、通络组及活血化瘀通络组。另取10... 目的: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3只SPF级雌性SD大鼠采用混合菌接种法建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活血化瘀组、通络组及活血化瘀通络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空白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10 mL·kg;·d;蒸馏水,活血化瘀组、通络组、活血化瘀通络组分别予14.4 g·kg;·d;血府逐瘀汤、通络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合通络药,1次/d,药物灌胃28 d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后留取输卵管组织;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β、IL-6及TNF-α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输卵管组织TLR4、MyD88、NF-κB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活血化瘀组、通络组、活血化瘀通络组可显著降低血浆中IL-1β、IL-6及TNF-α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输卵管组织中TLR4、MyD88 mRNA及蛋白表达(P<0.05);活血化瘀通络组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活血化瘀组和通络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法可通过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功效,治疗输卵管炎,优于单用活血化瘀法或通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 活血化瘀通络 输卵管炎性不孕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0
7
作者 崔焱 梁直英 董竞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 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治疗以活血化瘀方为主,并根据中医辨证(痰热...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 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治疗以活血化瘀方为主,并根据中医辨证(痰热阻肺型,痰浊阻肺型,肺肾阴虚型,肺脾气虚型)随证加减。对照组2 8例,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黏度,肺功能(FEV1、FEV1/FVC % )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 7 .9% ,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1)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 <0 . 0 5 ) ;治疗组可改善全血黏度(P <0 .0 5 )。结论两组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较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活血化瘀方 临床观察 pulmonary FEV1/FVC 常规西药治疗 全血黏度 肺肾阴虚型 肺脾气虚型 血液流变学 治疗组 临床疗效 对照方法 COPD 中医辨证 随证加减 治疗前后 总有效率 体征积分 功能比较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周亚红 毛利云 温丽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内异灌肠方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腹腔液中CA125及IL-6值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60例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内异灌... 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内异灌肠方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腹腔液中CA125及IL-6值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60例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组,30例治疗组给予内异灌肠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痛经及性交痛的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CA125值的变化情况、卵巢囊肿大小的变化,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CA125及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23例痛经、13例性交痛患者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个月后前后症状不同程度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腹腔液CA125及IL-6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AFS评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异灌肠方能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及性交痛的疼痛情况,降低腹腔液CA125及IL-6,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活血化瘀 中药保留灌肠
下载PDF
活血生津中药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唾液腺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庆伟 刘宏 +2 位作者 乔乃安 程玉峰 刘月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62-664,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生津中药制剂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5 0例首程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中药加放疗 ,2 4例 ) ,对照组(单纯放疗 ,2 6例 )。对放疗前及放疗不同剂量时的口干程度、唾液流速... 目的 :探讨活血生津中药制剂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中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5 0例首程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中药加放疗 ,2 4例 ) ,对照组(单纯放疗 ,2 6例 )。对放疗前及放疗不同剂量时的口干程度、唾液流速及淀粉酶分泌速度进行比较。结果 :随放疗剂量的增加 ,两组口干程度增加 ,唾液流速与淀粉酶分泌速度下降。放疗中观察组口干程度曲线较对照组明显平坦。放疗至 2 0、40、60Gy时观察组唾液流速及淀粉酶分泌速度均较对照组为高。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辅以活血生津中药制剂可改善口干症状 ,明显的保护其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头颈部肿瘤 唾液腺 综合疗法 活血生津
下载PDF
论活血化瘀是脑出血急性期的基本治疗原则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江翠红 丁爱国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9-262,共4页
结合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及部分临床文献 ,提出脑出血急性期存在着瘀血这一基本病理改变 ,而活血化瘀可从多方面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生理学异常。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 ,可明显改善出血灶周围的血液循环 ,加速血肿吸收 ,解除脑组... 结合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及部分临床文献 ,提出脑出血急性期存在着瘀血这一基本病理改变 ,而活血化瘀可从多方面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生理学异常。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 ,可明显改善出血灶周围的血液循环 ,加速血肿吸收 ,解除脑组织受压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降低致残率。因此 ,活血化瘀应成为脑出血急性期的基本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治则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复方防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清源 张敬文 +3 位作者 吴千言 黄晟赫 李靖焜 敖梅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目的综合分析活血化瘀类复方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绘制研究热点与重点知识图谱,聚类呈现常用方剂、药材,探索各研究之间的横向关联,评价整体研究质量,为其临床应用与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检索7大常用中英文数据(CNKI、Wa... 目的综合分析活血化瘀类复方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绘制研究热点与重点知识图谱,聚类呈现常用方剂、药材,探索各研究之间的横向关联,评价整体研究质量,为其临床应用与研究方向提供借鉴。方法检索7大常用中英文数据(CNKI、Wanfang、VIP、SinoMed、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2006—2020年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数据挖掘,通过VOSviewer软件呈现可视化图谱,采用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表对研究质量进行独立评价。结果初步检索共获得1895篇文献,其中245篇符合纳入标准。近15年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呈现迁移性,逐渐由自拟方转为古方研究;不同区域的研究热度不一,文献报道较多的省份依次为河南、河北、广东等;常用中药材依次为丹参(139次)、泽泻(103次)、山楂(102次)等;常用复方依次为血府逐瘀汤(17次)、活血降脂汤(10次)、补阳还五汤(8次)等;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较少,需进一步加强学术联系;整体研究质量有待提高,大部分研究设计不规范,证据力度不够;同名方剂不同临床研究间的配伍组成、剂量与疗程等差异较大,而各自意义不明。结论 (1)活血化瘀类复方防治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趋于多元化与细致化。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等众多热点。研究对象疾病谱更具针对性,逐渐由单一高脂血症研究转向高脂血症与其他疾病的合并症研究。(2)当前该研究领域存有地域局限性与合作局限性。此类研究以中东部区域为主,鲜见来自西北部地区的报道。团队之间的合作较少,学术交流合作有待加强。(3)该领域临床研究质量总体偏低。文献源自权威数据库及学位毕业论文的比率低;大部分研究设计存在方法学缺陷;同名方剂不同研究间异质性大而区别意义不明、针对性不清。建议后期研究注重方法设计的科学性,开展规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药复方 高脂血症 可视化分析 系统评价 血府逐瘀汤 活血降脂汤 补阳还五汤
原文传递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润之 陆启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对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进行了概述,分别从活血化瘀散结、活血化瘀理气、活血化瘀祛痰、活血化瘀扶正等方面探讨了不同活血化瘀法与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一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活血化瘀 子宫肌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活血化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及高凝指数的观察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继志 朱建军 +2 位作者 王天瑶 杨锦媛 龚启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为探讨活血化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allergicpurpura,AP)的机理及高凝指数变化的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汤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同时观察AP患者治疗前... 目的 :为探讨活血化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 (allergicpurpura,AP)的机理及高凝指数变化的意义。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汤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同时观察AP患者治疗前后的高凝指数值变化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86% ,对照组治愈率为 48%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治疗后的高凝指数值显著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 ,P <0 0 1。结论 :活血化瘀汤通过增加抗凝活性、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减低血小板聚集性等综合因素作用 ,显著降低AP患者高凝指数 ,明显改善了AP的高凝血状态 ,从而达到提高AP治愈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活血化瘀 高凝指数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气血并治方及其配伍对高脂血症血瘀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鲁波 刘剑刚 +3 位作者 史大卓 王永炎 李秀玲 梁鑫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气血并治方及方中活血药和理气药对大鼠脂质代谢、血管活性因子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比较全方及方中活血药和理气药的作用差异。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和应激方法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血管... 目的:观察气血并治方及方中活血药和理气药对大鼠脂质代谢、血管活性因子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比较全方及方中活血药和理气药的作用差异。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和应激方法造成大鼠高脂血症血瘀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水平、血管活性物质含量和血液流变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全方组、活血药组及理气药组对TC均有显著降低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全方组、理气药、活血药,对LDL-C也有显著降低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0.01);理气药组和全方组对TG有显著降低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0.01);全方组能显著降低TC/HDL比值,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全方组对内皮素(ET)含量有显著抑制作用,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全方、活血药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有显著抑制作用。全方和活血药均有降低大鼠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性,降低红细胞聚集等作用。结论:气血并治方及方中活血药和理气药可作用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环节,二者配伍后的疗效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增加;活血药组对血液流变性作用明显,全方组、理气药组次之,有效作用项目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并治方 高脂血症 血瘀证 活血化瘀 脂质代谢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从“血脉相关”探析血瘀证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甜 马重阳 +5 位作者 徐文秀 廖雪晶 吉静 王雪茜 程发峰 王庆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4-859,共6页
"血脉相关"理论指的是血和脉共同构成一个维持和调节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系统,涵盖了血和脉之间的多重关系。在诸多血脉病变中,尤以血瘀最能体现血与脉相互作用的病理变化,在血瘀证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血液形质改变和脉络流... "血脉相关"理论指的是血和脉共同构成一个维持和调节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系统,涵盖了血和脉之间的多重关系。在诸多血脉病变中,尤以血瘀最能体现血与脉相互作用的病理变化,在血瘀证的形成过程中,存在血液形质改变和脉络流通失常两个最主要因素。"活血脉、化瘀滞"的活血化瘀类方药对血瘀证确有疗效,说明血液瘀滞和脉络瘀阻是血瘀证的核心病机。"血脉相关"理论还可以阐释不同疾病血瘀证的"同证异象",而复杂系统下血瘀证的整体性特征、演化规律及其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需要在"病证结合"原则的指导下,考虑疾病的特异性。因此,厘清"血脉相关"理论体系,以典型疾病为切入点,从血液和脉络双重视角出发,考虑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血瘀证内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相关 血瘀证 活血化瘀 同证异象 缺血性中风
原文传递
中药对粘附分子表达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红 周谋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调节粘附分子表达的机理。方法 :通过文献报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其中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解毒药最为显著 ,阐述了中药对粘附分子的作用及影响。结果 :大量研究表明 ,中药在调节LFA - 1细胞 (D1 1 a/CD1 8)、I(AIU -ICD54)... 目的 :探讨中药调节粘附分子表达的机理。方法 :通过文献报道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其中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解毒药最为显著 ,阐述了中药对粘附分子的作用及影响。结果 :大量研究表明 ,中药在调节LFA - 1细胞 (D1 1 a/CD1 8)、I(AIU -ICD54)、CD1 8/CD1 1 b、VCAM - 1等具有重要作用 ,这将中药的药理作用提高到了基因调控水平。结论 :今后从分子免疫学的深度 ,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作用于中西医结合防治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中药调节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中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晨 张释文 史晓燕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84-28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SLE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两组连续...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SLE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SLE病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积分(3.62±2.02)低于对照组(6.42±2.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强的松平均每日维持量为(10.69±4.91)mg,撤减量优于对照组(19.16±7.06)mg,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血瘀证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改善SLE血瘀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血化瘀法 环磷酰胺
下载PDF
卢跃卿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拾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贾丽娜 卢跃卿 刘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总结卢跃卿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床医案及查阅相关书籍与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卢跃卿教授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提出"虚、瘀、浊、毒"病机,提出益肾健脾总治则,对症予以活血化... 目的总结卢跃卿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临床医案及查阅相关书籍与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卢跃卿教授对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提出"虚、瘀、浊、毒"病机,提出益肾健脾总治则,对症予以活血化瘀兼利水、降浊排毒通肠腑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结论通过总结卢师临床治疗辨证分析方法,灵活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可延缓病情发展,延长非肾脏替代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益肾健脾 活血化瘀 降浊排毒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永锋 陈刚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34期3790-3793,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R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RF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血清SCr和BU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K、Cl及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C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 0. 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可明显提高CRF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 中药
下载PDF
招远祺教授从湿、痰、瘀、毒论治中风经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娄真真 孙一凡 +3 位作者 毛慧 蓝嘉盈 赵敏 招远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094-1097,共4页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不一。招远祺教授认为湿、痰、瘀、毒在中风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中风的关键病邪,外邪、饮食、情志等均可导致湿、痰、瘀、毒的形成,临床上分别采用补脾健脾以祛湿,治脾理气以化痰,理气活血以祛瘀,开窍...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认识不一。招远祺教授认为湿、痰、瘀、毒在中风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中风的关键病邪,外邪、饮食、情志等均可导致湿、痰、瘀、毒的形成,临床上分别采用补脾健脾以祛湿,治脾理气以化痰,理气活血以祛瘀,开窍醒神以解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湿 祛湿化痰 醒神开窍 健脾祛湿 理气化痰 活血化瘀 招远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