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畅脉饮治疗80例血液流变学异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宗国 陈则英 +4 位作者 商娅 林立本 郑峰 吴宝金 翁颖萍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2,共2页
用畅脉饮治疗80例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患者,临床观察显示其在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治疗原发疾病方面,均具明显效果,是经济、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药物作用 畅脉饮 活血祛瘀药
下载PDF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60例疗效分析
2
作者 陈丽笙 朱惠英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6-7,共2页
对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分2组作疗效比较。西医组30例用抗菌素、激素和酶等行宫腔输卵管灌注;中西医结合组30例同时加服自拟"通阻汤"加减。以治疗后1年内受孕与否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判定疗效。结果:2组间有显著差异(P<... 对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分2组作疗效比较。西医组30例用抗菌素、激素和酶等行宫腔输卵管灌注;中西医结合组30例同时加服自拟"通阻汤"加减。以治疗后1年内受孕与否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判定疗效。结果: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优于单一的西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育症 女性
下载PDF
清气化瘀复方对家兔温病气分证血瘀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扬荣 戴春福 +1 位作者 郑旭 江明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91-94,共4页
家兔耳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动物血小板数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1);PT 及 kpTT 明显下降(P<0.01);TxB_2明显升高(P<0.01);6—Keto—PGF_(1d)明... 家兔耳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动物血小板数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升高(P<0.01);PT 及 kpTT 明显下降(P<0.01);TxB_2明显升高(P<0.01);6—Keto—PGF_(1d)明显下降(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见瘀血,出血、微血栓形成以及变性或坏死等病变。腹腔注入清气化瘀复方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诸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1);而单纯用白虎汤效果则较差(P>0.05)。提示温病气分证已存在血瘀病变,治疗气分证应注重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分病 血瘀 活血祛瘀药 药理学
下载PDF
内外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
4
作者 严桂珍 戴锦成 +1 位作者 官明源 陈天然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208-210,共3页
内服祛风散寒除湿、涤痰化瘀通络的方药治疗“类风关”往往毒副反应较大,以补法为主又取效慢、疗程长。本文以内外合治的方法,攻补兼施、整体与局部同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又减少了毒副反应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内服狗脊、淫羊藿、当... 内服祛风散寒除湿、涤痰化瘀通络的方药治疗“类风关”往往毒副反应较大,以补法为主又取效慢、疗程长。本文以内外合治的方法,攻补兼施、整体与局部同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又减少了毒副反应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内服狗脊、淫羊藿、当归等补肝肾扶正以治本,外用雷公藤、乌头、大黄等作中药离子导入祛邪以治标,治疗32例,总有效率达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中医药疗法 补益药[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治疗应用 祛风湿药[剂]/治疗应用 离子透入疗法
下载PDF
肾络通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月华 陈志强 +2 位作者 檀金川 许庆友 丁英钧 《河北中医》 2007年第12期1125-1127,1132,共4页
目的观察肾络通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缬沙坦组[予缬沙坦10 mg/(kg.d)经口灌服]、肾络通组[肾络通26 g/(kg.d)... 目的观察肾络通对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缬沙坦组[予缬沙坦10 mg/(kg.d)经口灌服]、肾络通组[肾络通26 g/(kg.d)经口灌服]、肾络通加缬沙坦组[予缬沙坦10 mg/(kg.d)和肾络通26 g/(kg.d)经口灌服]与模型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经口灌服],并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大鼠。行HE、Masson染色观察实验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及原为杂交方法检测实验大鼠梗阻侧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角蛋白(CK)在蛋白或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P<0.05),α-SMA的表达也增加(P<0.05),CK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病理损害减轻(P<0.05),α-SMA表达明显减少(P<0.05),CK表达明显增强(P<0.05),治疗各组间比较,肾络通加缬沙坦组优于缬沙坦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这可能与α-SM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有关。肾络通及缬沙坦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肾络通与缬沙坦联合用药,其作用比单一用药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剂 疾病模型 动物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 上皮细胞 肾小管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角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