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往行为视角下政治沟通日常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震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66,共8页
政治沟通日常化指政府在日常形态下与公众进行相对微观、直接的交流的一种状态或趋势,或指政治信息传播重视日常生活表达与公共领域对话的某种动态交往过程。政治沟通日常化要求政治沟通双方互为主体,进行平等、真诚的对话,以达成对于... 政治沟通日常化指政府在日常形态下与公众进行相对微观、直接的交流的一种状态或趋势,或指政治信息传播重视日常生活表达与公共领域对话的某种动态交往过程。政治沟通日常化要求政治沟通双方互为主体,进行平等、真诚的对话,以达成对于公共事务的理解与共识,共同实现公共领域的公共价值诉求;同时也要求政府的议程设置要贴近公众的日常生活、社会身份、职业满意度、生活幸福感等方面。公众政治参与"日常意识零碎化"是政治沟通发展的一个向度,有助于形成影响强大的"日常生活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行为 政治沟通 日常化
原文传递
网络诽谤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段启俊 郑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5,共7页
网络诽谤犯罪作为传统诽谤罪在网络空间内一种异化的表现,对其应当以新的眼光进行审视。在对网络诽谤行为进行认定时,应注意正确区分事实和意见,注意准确理解诽谤行为的主观目的,对于未捏造而仅散布诽谤信息的行为不宜认定为诽谤行为。... 网络诽谤犯罪作为传统诽谤罪在网络空间内一种异化的表现,对其应当以新的眼光进行审视。在对网络诽谤行为进行认定时,应注意正确区分事实和意见,注意准确理解诽谤行为的主观目的,对于未捏造而仅散布诽谤信息的行为不宜认定为诽谤行为。诽谤罪中情节严重的判断关系到罪与非罪的界限,以相关统计数字为依据对其进行认定时,应结合形式层面和实质层面进行双重判断并排除适用传播性理论的情形。将造成被害人的近亲属的相关伤害情形认定为情节严重时应从严把握。此外,本解释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不应包括网络空间秩序。对于网络诽谤自诉案件自诉人收集有罪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诽谤犯罪 诽谤行为 情节严重 传播性理论 公共秩序
下载PDF
行动:卓越教师的核心品质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祖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63-67,共5页
行动是在沟通交往中以自身言行的变化影响对方的言行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彰显了教育的本性和教师的专业性。行动是卓越教师的核心品质,集中体现为反思批判意识、教育创新能力、沟通交流意识、教育实践智慧。然而,受技术理性影响,教师工... 行动是在沟通交往中以自身言行的变化影响对方的言行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彰显了教育的本性和教师的专业性。行动是卓越教师的核心品质,集中体现为反思批判意识、教育创新能力、沟通交流意识、教育实践智慧。然而,受技术理性影响,教师工作的行动品格被遮蔽,阻碍着教师走向卓越。增强批判反思意识,激发教师开展教育创新,提升教师沟通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丰富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行动 交往 反思 实践智慧
下载PDF
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4
作者 汪苑菁 何云帆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蕴含着宝贵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毛泽东是“行动宣传”思想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文章通过综合分析... 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蕴含着宝贵的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毛泽东是“行动宣传”思想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文章通过综合分析古今中外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不仅是经典的政治传播思想,更是历久弥新的治国理政方略。进入新时代,毛泽东“行动宣传”思想对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引导、增强国际舆论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全社会统一意志和力量,对以实际行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新闻宣传 行动宣传 实际宣传 行动传播
原文传递
考虑汽车跟驰作用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时延控制方法
5
作者 丁然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在智能网联汽车跟驰过程中,由于车辆之间的距离较近,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会更加明显,为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通信时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汽车跟驰作用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时延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跟驰汽车动力学分析结果,利用加速度函数表... 在智能网联汽车跟驰过程中,由于车辆之间的距离较近,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会更加明显,为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通信时延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汽车跟驰作用的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时延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跟驰汽车动力学分析结果,利用加速度函数表达车辆的持续跟驰效应,将跟踪偏差视为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时延控制目标,构建汽车跟驰模型,模型基于坐标转换法确定前导车轨迹,并设计通信时延控制函数和跟驰作用控制函数,以车辆跟驰效应为基础,通过控制通信时延、跟随车与前导车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差异,控制跟随车按照控制目标跟随前导车行进,并获取跟随车轨迹,实现通信时延有效控制的智能网联汽车稳定跟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汽车跟驰中的通信时延,保证存在时延情况下的汽车跟驰稳定性;车队跟驰时速设置在90 km/h以内时时延控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联汽车 动力学分析 跟驰作用 通信时延 时延控制
下载PDF
本科教育中学生评教的行动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探究
6
作者 郭芳芳 闫丽媛 郝艳红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9-77,共9页
学生评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学生评教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运行却屡遭诟病。本研究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从北京、山西和上海各选取一所综合性高校,深度访谈了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评教中的行动关系。... 学生评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践中,学生评教的制度设计与实施运行却屡遭诟病。本研究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基础,从北京、山西和上海各选取一所综合性高校,深度访谈了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评教中的行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行动关系呈现出目的行动的特征;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行动关系倾向于规范行动的特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行动关系则表现为戏剧行动的特征。在管理者制定的政策指引下,三类主体未能形成对学生评教的理性共识。因此,为了真正理解并回归学生评教的本质,我们需从“命令-服从”式的权威转向“契约-共治”式的交往,建构贯穿学生评教流程的沟通交往共同体,实现学-教-管三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和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行动关系 交往理论 沟通理解 共同体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事件后社区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基于W市S小区的社会资本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晨雨 刘红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8,共9页
在建设“共建、共有、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背景下,对基层城市社区自治能力的探究十分必要。本文运用微信民族志法,基于公共传播分析框架对W市S小区的集体行动进行追踪考察。通过S小区微信群的分析,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S小区微信群中... 在建设“共建、共有、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背景下,对基层城市社区自治能力的探究十分必要。本文运用微信民族志法,基于公共传播分析框架对W市S小区的集体行动进行追踪考察。通过S小区微信群的分析,发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S小区微信群中多元主体入场、公共内容沟通增加和自组织行动产生。社会资本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网络扩张、社会信任萌发和集体规范体系形成。基于集体行动和社会资本理论,分析认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S小区增长的社区社会资本为集体行动提供交流、动员和监督平台、降低行动风险和供给行动制度。本文尝试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检验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社会资本变化对集体行动的促进作用,展现了社会资本在提升社区自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集体行动 突发公共事件 公共传播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MHI和支持向量机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新录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7期66-69,74,共5页
针对现代人体动作识别过程中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MHI及支持向量机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通过运动图像序列得到MHI图像,之后获得视频帧中的运动目标特点,通过此运动目标特点实现人体动作种类的分类,并且得到实验结果。通过得出的实验结... 针对现代人体动作识别过程中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MHI及支持向量机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通过运动图像序列得到MHI图像,之后获得视频帧中的运动目标特点,通过此运动目标特点实现人体动作种类的分类,并且得到实验结果。通过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来,基于MHI和支持向量机的人体动作是被方法能够在提取特征的过程中不仅保证信息量,还能够避免出现信息冗余的特点,保证实验的精准度,有效提高运行效率,所以此识别方法有效且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I 支持向量机 动作识别 测距通信
下载PDF
未成年人的电视使用与准社会交往 被引量:3
9
作者 朱秀凌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6-155,共10页
本研究聚焦于未成年人的准社会交往,通过对576名未成年的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的准社会交往比较理性;他们的准社会交往没有性别的差异,但是年龄越大的未成年人准社会交往程度越低;看电视时间越长,准社会交往越强烈;现实中人际交往困扰程度... 本研究聚焦于未成年人的准社会交往,通过对576名未成年的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的准社会交往比较理性;他们的准社会交往没有性别的差异,但是年龄越大的未成年人准社会交往程度越低;看电视时间越长,准社会交往越强烈;现实中人际交往困扰程度越高的未成年人,越可能利用电视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寂寞,而且准社会交往程度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电视使用 人际交往 社会行为 传播效果
原文传递
“行动中的科学”与科技传播的边缘力量的中心化——从SARS知识的传播谈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小素 潘正权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30-34,共5页
当前突如其来的SARS暗示了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的越来越变化莫测,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科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行动中的科学",这就对基于传统科学观的现有科技传播体系形成了挑战。由于广告、新闻传播等在目前科技传播中处于... 当前突如其来的SARS暗示了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的越来越变化莫测,为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科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行动中的科学",这就对基于传统科学观的现有科技传播体系形成了挑战。由于广告、新闻传播等在目前科技传播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大众传播力量本质上表现出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强烈适应性,所以,当前的"行动中的科学"日益要求把这种边缘的科技传播力量提到中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行动中的科学 科技传播 大众传播 中心化
下载PDF
“群”与“圈子”:互联网公益行动组织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仇筠茜 《全球传媒学刊》 2015年第3期73-91,共19页
社交媒体固有的技术特征,隐喻着不同的公益行动的组织模式。通过555份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社交媒体促成公共参与意愿个体以"群"(swarm)和"圈子"(clique)两种逻辑形成,分别与公共行动者的"信息化... 社交媒体固有的技术特征,隐喻着不同的公益行动的组织模式。通过555份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社交媒体促成公共参与意愿个体以"群"(swarm)和"圈子"(clique)两种逻辑形成,分别与公共行动者的"信息化"与"社交化"媒介使用偏向相对应。本土的"关系"文化投射到网络行动中,因此社交偏向和信息偏向的媒介使用,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圈子"表现出更高的相关性,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质化资料初步分析原因。在"群"逻辑中,行动组织的原点是符合社交媒体传播规律的"微媒体事件",但这一原点与公益的常态化、专业化发展相矛盾,造成公益传播的两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公共参与 网络行动 公益传播 社会资本
下载PDF
哈贝马斯语言哲学对“交往异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苗苗 李晓敏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第3期16-20,128,共6页
尤尔根·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对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交往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会话分析的方式阐释了行动主体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以及机构话语中所存在的误解。不仅如此,哈贝马斯还从“独白型”的会话模式和工具理性思维... 尤尔根·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对现代社会所存在的交往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会话分析的方式阐释了行动主体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的无效沟通以及机构话语中所存在的误解。不仅如此,哈贝马斯还从“独白型”的会话模式和工具理性思维定式两个层面分析了导致交往异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还从商谈理论原则出发强调会话策略的选择必须要区分“三个世界”,并构建言语行为中的主体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语言哲学 交往行动 交往异化
下载PDF
Translation of EST-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13
作者 黄丽文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186-187,共2页
In light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ST text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ology to guide the translation of EST into Chinese. Regarding EST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 In light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ST text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ology to guide the translation of EST into Chinese. Regarding EST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adopts the thre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ion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and draw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onstructivist the three constructivist translation criteria could guide effectively the translation of 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of EST CONSTRUCTIVIST TRANSLAT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action TRANSLATION CRITERION
下载PDF
行动学习法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运用浅析——以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建华 胡技飞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2期34-35,共2页
跨文化交际模拟运用一个最大的体现在于商务英语教学。行动学习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模式,融合了理论学习和行动认知,然后进行小组小结并互动分享。高职视听说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角,可尝试运用这种学习模式,达到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 跨文化交际模拟运用一个最大的体现在于商务英语教学。行动学习是一种综合的学习模式,融合了理论学习和行动认知,然后进行小组小结并互动分享。高职视听说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角,可尝试运用这种学习模式,达到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学习 跨文化交际 载体
下载PDF
论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沟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芳 胡玲玲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5期85-88,共4页
沟通是管理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师生间的沟通是全方位的,可以通过言语、行为、业绩等多种类型进行。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教学活动 沟通 技巧
下载PDF
多电源下配电网继电保护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灵 《电气开关》 2015年第4期9-11,共3页
典型的放射状链式配电网由于大量电源的接入,使其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难以正确动作;归纳并分析了多电源的接入对原有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的存在重要影响的若干问题,探讨了系统电源联络线路保护装置和备自投装置正确... 典型的放射状链式配电网由于大量电源的接入,使其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难以正确动作;归纳并分析了多电源的接入对原有的配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的存在重要影响的若干问题,探讨了系统电源联络线路保护装置和备自投装置正确的动作逻辑;并在介绍Agent的基础上,搭建解决配网馈线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的简易保护系统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源 继电保护 动作逻辑 代理架构
下载PDF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衍生机制与治理路径--基于资源动员理论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振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8-29,共12页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资源动员理论视角,通过对2005—2016年间的30个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比较分析发现,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由六项要素组成,分别为明确的群体目标、...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资源动员理论视角,通过对2005—2016年间的30个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比较分析发现,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由六项要素组成,分别为明确的群体目标、多元的参与主体、有效的群体沟通、专家学者的支持、大众媒体的传播和动员策略的运用。这六项要素对事件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事件满足六项要素的程度越高,事件的规模就越大。进而据此提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路径,依次是完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推进开放式决策模式、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发挥专家学者独特优势、提高政府回应水平、强化制度规范效力。这些发现对妥善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积极意义,也对有效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资源动员 关系网络 群体沟通
下载PDF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深层结构——话语的异化与理性的重建
18
作者 陈大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8-10,共3页
复调式结合了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多重语境来展开写作。科技理性对于交往行为的异化以及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都带来了话语方式的改变,这种话语方式的改变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异化和殖民的程度。基于此,在阐述交往行为、生活世... 复调式结合了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多重语境来展开写作。科技理性对于交往行为的异化以及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都带来了话语方式的改变,这种话语方式的改变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异化和殖民的程度。基于此,在阐述交往行为、生活世界内在结构的基础上,从话语方式的转变来揭示科技理性对交往行为的消极影响,并说明恢复交往理性和生活世界的本源性话语方式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交往行为 科技理性 交往理性
下载PDF
原型模型视角下的翻译教学
19
作者 朱越峰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拟从原型模型视角对翻译教学的本质内涵及五种翻译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 翻译教学 原型模型 知识圈 行动结构 交际结构
下载PDF
人道主义行动与科技
20
作者 Patrick Vinck, Ph.D. Phuong N. Pham, Ph.D. +4 位作者 Vincenzo Bollettino, Ph.D. Shawn M.D'Andrea, M.D. M.P.H. Michael VanRooyen, M.D., M.P.H. 尹悦 蔺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980-985,共6页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发展和采用,为人道主义行动带来了重大变化,机遇和挑战。虽然许多专业人士认识到技术创新可以用于人道主义行,但是,目前还不清楚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最大化用于人道主义的效果。笔者试... 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快速发展和采用,为人道主义行动带来了重大变化,机遇和挑战。虽然许多专业人士认识到技术创新可以用于人道主义行,但是,目前还不清楚何时、何地、如何使用这些技术最大化用于人道主义的效果。笔者试图通过强调基于新技术解决问题,并确定必须解决的挑战,包括技术的扩散,数字鸿沟,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的完整性,道德和隐私问题。本文以亚洲为背景,目前亚洲仍然是灾难最为严重的大陆,2003年-2012年的受灾人口占全世界的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灾难 人道主义行动 信息 沟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