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壳型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被引量:54
1
作者 范青华 黄英 +1 位作者 刘香鸾 张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2-56,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单体的加入方式及配比对产生乳液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在核阶段和壳阶段的单体聚合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乳化剂分子在乳液粒子上的...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单体的加入方式及配比对产生乳液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在核阶段和壳阶段的单体聚合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乳化剂分子在乳液粒子上的覆盖率低于40%时,可制得较理想的核/壳型复合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 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乳液聚合
下载PDF
丙烯酸酯-聚氨酯改性乳液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延科 凌爱莲 桑鸿勋 《中国胶粘剂》 CAS 2001年第6期7-10,共4页
用丙烯酸酯对水性聚氨酯 (PU)进行共混和共聚改性 ,并对改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同改性前的丙烯酸乳液 (PA)乳液及PU乳液相比 ,改性使乳液的粒径、粒子形态发生改变 ,使耐热性。
关键词 改性 乳液 胶粘剂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性能
下载PDF
丙烯酸及丙烯酯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3 位作者 陈善文 付翔 颉小勇 段舜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5-80,共6页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研究了丙烯酸及3种丙烯酸酯类物质对鱼类、藻类及水生甲壳类的毒性,以探讨有毒赤潮藻类棕囊藻所产生的这类物质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类物质分别对不同水生生物进行半静止的96h或48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对食蚊鱼(Gambusiaaffinis)96h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5 30、14 56、15 61、19 88mg/L;丙烯酸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扁藻(Platymonasellipti ca)、小球藻(Chlorellaminutissima)3种海洋微藻96h生长潜力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60 34、72 41、50 73mg/L;丙烯酸对丰年虫(Artemiasalina)、网纹氵蚤(Ceriodaphniareticulata)48h半效应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43 50、135 41mg/L.结论:研究得出的丙烯酸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虽大于赤潮期间海水中丙烯酸的质量浓度,但远小于棕囊藻囊内质量浓度,说明棕囊藻产生的丙烯酸类物质对其他水生生物具有一定毒性,丙烯酸的产生与棕囊藻占据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绝对优势及赤潮期间鱼类的大量死亡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丙烯酸 丙烯酯 急性毒性 棕囊藻 藻类毒素 赤潮 海洋生态环境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石蜡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秋香 陈建华 +3 位作者 陆洪彬 唐伟 陆玉 高扬之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2-698,共7页
以石蜡为芯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为壁材,纳米Si O2为改性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石蜡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系统研究了添加纳米Si O2对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石蜡为芯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为壁材,纳米Si O2为改性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石蜡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系统研究了添加纳米Si O2对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等对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纳米Si O2能够有效提高微胶囊壁材的热稳定性,当丙烯酸酯壁材中添加3%改性纳米Si O2时,微胶囊呈球形且表面光滑,尺寸250~300 nm,具有良好的储热能力,相变潜热高达134.79 J/g,分解温度比未添加改性纳米Si O2的石蜡微胶囊提高了40 K,经过1000次热循环测试,石蜡渗漏率仅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丙烯酸酯 石蜡 微胶囊相变材料 热稳定性
原文传递
细粒径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秋香 陈建华 +3 位作者 陆洪彬 唐伟 陆玉 高扬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58-2264,共7页
采用阳离子和非离子复配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以丙烯酸酯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细粒径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激光粒度仪分析表征了微胶囊相变材... 采用阳离子和非离子复配乳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以丙烯酸酯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细粒径微胶囊相变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及激光粒度仪分析表征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种类和壁材单体的配比对微胶囊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当采用阳离子和非离子复配乳化剂,壁材中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9∶1时,微胶囊相变材料呈球形且表面光滑紧凑,尺寸仅为0.2-0.35μm,具有良好的储热能力,相变潜热高达169 J/g;微胶囊中壁材对石蜡芯材的分解具有明显热阻滞作用,分解温度比纯石蜡提高了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乳化剂 丙烯酸酯 石蜡 微胶囊相变材料 相变潜热
下载PDF
高吸油性树脂的网络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尹国强 崔英德 +2 位作者 廖列文 邓志诚 康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9-152,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低交联度的丙烯酸酯类的吸油性树脂,考察了树脂的吸油性能。应用Flo-ry-Huggins热力学理论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重点研究了树脂网络结构对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网络结构形成的诸因素如单体结...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低交联度的丙烯酸酯类的吸油性树脂,考察了树脂的吸油性能。应用Flo-ry-Huggins热力学理论对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重点研究了树脂网络结构对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网络结构形成的诸因素如单体结构、共聚单体配比、树脂交联程度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性树脂 网络结构 性能 悬浮聚合 丙烯酸酯 油品回收 含油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胶膜性能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学川 宗奕珊 强涛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T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考察了聚氨酯(PU)质量分数、m(MMA)∶m(...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乙胺(T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考察了聚氨酯(PU)质量分数、m(MMA)∶m(BA)、初始—NCO与—OH摩尔比等因素对WPUA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w(PU)=80%、初始n(—NCO)/n(—OH)=6.0、w(DMPA)=5%、m(MMA)∶m(BA)=4∶6时,所得WPUA乳液性能稳定,其胶膜吸水率降低至9.80%,相比较未改性的聚氨酯胶膜的吸水率24.75%,其吸水率降低了60.4%;改性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8.9 MPa,是未改性聚氨酯胶膜的1.53倍,制备出了性能稳定、具有优异耐水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WPUA复合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改性 皮革化学品
下载PDF
缩聚物/加聚物复合胶乳的制备科学Ⅱ.核壳结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游波 武利民 +1 位作者 李丹 邹丽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 用合成的含羧基端羟基聚氨酯树脂 ,通过强外力乳化可形成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 ,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通过接枝乳液和共混乳液的性能差别对比 ,及 DSC、FT- IR、粒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表明 ,在聚氨酯 -丙烯酸酯接枝乳液中 ,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发生部分交联形成稳定的核 -壳结构。文中还对聚氨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聚物 加聚物 复合胶乳 制备 核壳结构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合成 表征 接枝乳液 交联机理
下载PDF
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施小仙 田恒水 朱云峰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30-34,共5页
相对于目前主张的丙烯氧化法生产丙烯酸,再酯化生产丙烯酸酯的主流工艺,乙炔羰基化法合成丙烯酸及酯的工艺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应用价值。文章分析比较了由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及酯的四种方法后,认为其中的两种改进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对于目前主张的丙烯氧化法生产丙烯酸,再酯化生产丙烯酸酯的主流工艺,乙炔羰基化法合成丙烯酸及酯的工艺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应用价值。文章分析比较了由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及酯的四种方法后,认为其中的两种改进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综述了其反应机理、催化剂、溶剂及阻聚剂的进展后,对合成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羰基化 丙烯酸 丙烯酸酯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水性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锦添 罗伟昂 +2 位作者 许一婷 曾碧榕 戴李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以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为成膜物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为膨胀阻燃体系,并添加可膨胀石墨、硫酸镁晶须进行改性,制备水性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采用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 以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为成膜物质,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三聚氰胺为膨胀阻燃体系,并添加可膨胀石墨、硫酸镁晶须进行改性,制备水性超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采用垂直燃烧法、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研究了防火涂层的结构与耐火性能,结果表明,以硅丙乳液和环氧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复配为成膜物质,受火膨胀后防火涂层形成了致密的"蜂窝"状结构,获得较好的防火性能。钛白粉在高温中能转变成焦磷酸钛,对提高防火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添加可膨胀石墨和晶须具有明显的协效阻燃效果。3%可膨胀石墨和3%硫酸镁晶须共同改性的防火涂层在800℃的残余质量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超薄 膨胀型 水性防火涂料 丙烯酸酯 协效阻燃
下载PDF
硅溶胶的有机化改性及其在胶粘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冯金辉 谭军 +2 位作者 左春苗 范宏 李伯耿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8-61,共4页
采用溶剂转化法和硅烷偶联剂,对亲水性硅溶胶进行有机化改性。与传统的短链偶联剂(如KH560、KH570)相比,使用长链聚醚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能够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中得到良好的分散,并形成柔性的界面层,从而... 采用溶剂转化法和硅烷偶联剂,对亲水性硅溶胶进行有机化改性。与传统的短链偶联剂(如KH560、KH570)相比,使用长链聚醚型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iO2粒子,能够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中得到良好的分散,并形成柔性的界面层,从而能够显著提高胶粘剂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偶联剂 硅溶胶 环氧树脂 丙烯酸酯 胶粘剂 表面改性
下载PDF
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贵长 王洛礼 范和平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0年第5期33-36,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FPC基材及丙烯酸酯胶粘剂(包括丙烯酸酯水基胶、溶剂胶及阻燃胶)的发展概况及技术进展。
关键词 丙烯酸酯 胶粘剂 柔性印刷电路 水基胶 溶剂胶
下载PDF
溶剂型丙烯酸系压敏胶的研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秀娟 张卫华 王艳梅 《弹性体》 CAS 2001年第6期34-36,共3页
介绍了用于表面保护膜的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合成工艺 ,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制得了性能优良的表面保护膜用丙烯酸系压敏胶。
关键词 溶剂型 丙烯酸系 研制 丙烯酸酯 压敏胶 溶液聚合 合成工艺 配方 共聚物
下载PDF
高速卷烟接嘴胶的研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唐红玉 王亚明 张松 《当代化工》 CAS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介绍了以醋酸乙烯与丙烯酸酯通过乳液共聚合成高速卷烟接嘴胶的方法;讨论了共聚单体、聚乙烯醇、引发剂、乳化剂、种子乳液量及pH值等因素对卷烟接嘴胶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高速卷烟接嘴胶 醋酸乙烯 烯丙酸酯 共聚乳液
下载PDF
丙烯酸(酯)生产工艺技术评析和今后发展意见(下) 被引量:10
15
作者 薛祖源 《上海化工》 CAS 2006年第4期40-44,共5页
介绍全球丙烯酸及酯类产品工业概况,并对当前工业上采用的几家公司的工艺技术作初步评析和对比。然后介绍世界各地区丙烯酸(酯)的消费构成,并对今后国内市场需求作了预测,最后提出今后国内发展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酸酯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己酯 丙烯酸丁酯 高吸收性树脂
下载PDF
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玉兴 温守东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8-30,共3页
介绍了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特点 ,分析了影响产品性能的四个主要因素 ,即原料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加水量 ,提出了各因素对产品性能影响的原因和结果 。
关键词 丙烯酸酯 压敏胶粘剂 合成 原料配比 引发剂 聚合温度 加水量
下载PDF
乙炔羰基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聪明 曹平 +2 位作者 曾毅 杨先贵 王公应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对乙炔碳基合成丙烯酸(酯)、丁二酸酸酐、丁烯二酸二丁酯和丙烯醛等系列有机产品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乙炔碳基合成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条件。镍基和钯基催化剂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酯)的良好催化剂,同时钯基催化剂也... 对乙炔碳基合成丙烯酸(酯)、丁二酸酸酐、丁烯二酸二丁酯和丙烯醛等系列有机产品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乙炔碳基合成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和反应工艺条件。镍基和钯基催化剂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丙烯酸(酯)的良好催化剂,同时钯基催化剂也是催化乙炔羰基合成丁二酸酸酐和丁烯酸二酯的良好催化剂。镍聚和钯基催化剂的复合及负载化是今后乙炔羰基合成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羰基合成 丙烯酸 丙烯酸酯 丁二酸酸酐 丙烯醛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邢朋 李洁 +1 位作者 张欠欠 谢洪德 《有机硅材料》 CAS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以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聚合主单体种类、MPTS加入方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MPTS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 以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聚合主单体种类、MPTS加入方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MPTS用量对压敏胶粘接性能、耐水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温度为82℃;用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作主单体且质量分数分别为20%、65%、7%时,压敏胶的粘接性能较好;在预乳液滴加结束前0.5 h内加入MPTS且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时,可以有效地提高压敏胶的耐水性,降低其吸水率,且粘接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压敏胶
下载PDF
丙烯酸(酯)生产工艺技术评析和今后发展意见(上) 被引量:8
19
作者 薛祖源 《上海化工》 CAS 2006年第3期40-44,共5页
介绍了全球丙烯酸及酯类产品工业概况,对当前工业上采用的几家公司工艺技术作初步评析和对比。然后介绍了世界各地区丙烯酸(酯)的消费构成,对今后国内市场需求作了预测,最后提出今后国内发展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酸酯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丁酯 高吸收性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