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纳入常规组,接受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目的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纳入常规组,接受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同一批)纳入风险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比较2组管理效果。结果风险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100%)和正确率(100%)高于常规组(85.0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感染控制的理解与应用(18.24±1.23)分、感染控制基础知识(18.45±1.17)分、感染控制操作规程(18.63±1.21)分、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18.54±1.33)分、职业防护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18.67±1.3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7.17±1.22)分、(17.36±1.22)分、(17.45±1.37)分、(17.29±1.41)分及(17.48±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工作准确性(18.58±1.17)分、规范性(18.42±1.26)分、响应速度(18.38±1.45)分、协作能力(18.39±1.43)分、改进意识(18.47±1.28)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7.22±1.38)分、(17.38±1.45)分、(17.27±1.31)分、(17.26±1.31)分及(17.32±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工作人员管理满意度(100%)高于常规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提升其知识掌握水平、工作质量及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纳入常规组,接受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1—12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工作的40名工作人员(同一批)纳入风险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比较2组管理效果。结果风险组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100%)和正确率(100%)高于常规组(85.0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感染控制的理解与应用(18.24±1.23)分、感染控制基础知识(18.45±1.17)分、感染控制操作规程(18.63±1.21)分、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18.54±1.33)分、职业防护与个人防护用品使用(18.67±1.3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7.17±1.22)分、(17.36±1.22)分、(17.45±1.37)分、(17.29±1.41)分及(17.48±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工作准确性(18.58±1.17)分、规范性(18.42±1.26)分、响应速度(18.38±1.45)分、协作能力(18.39±1.43)分、改进意识(18.47±1.28)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7.22±1.38)分、(17.38±1.45)分、(17.27±1.31)分、(17.26±1.31)分及(17.32±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组工作人员管理满意度(100%)高于常规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提升其知识掌握水平、工作质量及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