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现场应用及室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挺 袁青 +2 位作者 李风光 牛增前 党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泡沫压裂是针对低压、低渗、水敏性油气藏的一种有效开采方法,在有效改造储层的同时具有返排率高、对地层伤害小的优点。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与地层流体的相容性更好,在国内各油气田均开展了现场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的... 泡沫压裂是针对低压、低渗、水敏性油气藏的一种有效开采方法,在有效改造储层的同时具有返排率高、对地层伤害小的优点。二氧化碳泡沫压裂液与地层流体的相容性更好,在国内各油气田均开展了现场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的现场应用与室内研究,指出进一步研究二氧化碳泡沫体系在压裂过程中的相态变化来提高携砂能力、设计合理的施工工艺提高加砂规模以及研制可在酸性条件下交联的稠化剂和多样的酸性交联剂是二氧化碳泡沫压裂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泡沫压裂 压裂工艺 室内研究 酸性交联剂 羧甲基稠化剂
下载PDF
两性离子型酸液稠化剂的合成与酸降解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汝生 林鑫 +2 位作者 陈奎 李洁华 谭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揭示两性离子酸液稠化剂在高温酸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共聚物酸液稠化剂CXS,通过降解前后的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变化研究了... 为揭示两性离子酸液稠化剂在高温酸液中的降解行为,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共聚物酸液稠化剂CXS,通过降解前后的黏度、分子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的变化研究了CXS在120℃高温和不同酸浓度条件下的降解行为,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酸浓度的增加,CXS降解程度增大,降解产物中低分子量组分的含量增加,CXS在2%HCl中降解后的黏度降幅小于40%,在10%HCl中降解后的黏度降幅大于80%;CXS共聚物在酸和高温的作用下主要以主链的断链为主、伴有酯键和酰胺键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稠化剂 两性离子共聚物 酸降解
下载PDF
抗凝胶印花涂料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治禄 杨德生 +1 位作者 吴培莲 陈一 《印染助剂》 CAS 2007年第12期13-14,20,共3页
炭黑分为酸性色素炭黑和中性炭黑.色素炭黑具有比较好的抗凝胶能力,而中性炭黑必须用抗凝剂六偏磷酸钠、扩散剂NNO、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31 Br进行表面处理,并把pH值调配到微酸性,以解决涂料印花炭黑遇丙烯酸型合成增稠剂会产生凝胶的问题.
关键词 酸性色素炭黑 中性炭黑 抗凝剂 丙烯酸型合成增稠剂
下载PDF
高性能阴离子型增稠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笃冠 何平 谢洪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31,共7页
以制备的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司班 80为乳化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条件 (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氨水中和的 p H值、丙烯酸... 以制备的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两性共聚物为稳定剂、司班 80为乳化剂、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丙烯酸铵进行反相乳液聚合。研究了聚合条件 (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氨水中和的 p H值、丙烯酸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和时间 )对白浆粘度、流变性能及耐电解质能力的影响。得到的胶乳产物用水配制成质量分数 1 .5%的白浆粘度可达到 80 Pa· s以上 ,完全适合涂料印花增稠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产物粒子为圆球形 ,直径 0 .0 2~ 0 .0 5μm,用水稀释后粒子直径增大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反相乳液聚合 涂料印花增稠剂 稳定剂 合成 性能 阴离子型
下载PDF
丙烯酸系增稠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8
5
作者 刁立鹏 张晓东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单体,Span-80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自制稳定剂为胶体保护剂,过硫酸铵-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尿素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合成制备... 以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单体,Span-80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自制稳定剂为胶体保护剂,过硫酸铵-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尿素体系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合成制备了活性染料印花增稠剂。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中和度为90%,乳化剂占油相质量分数为12%,交联剂占单体质量分数0.15%,稳定剂占单体质量分数9%,引发剂占单体质量分数0.06%时,所制备的增稠剂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增稠剂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合成 被引量:8
6
作者 郭玉杰 《山东化工》 CAS 2011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α-甲基丙烯酸和多种丙烯酸酯类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吐温-60为复配乳化体系,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为交联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出增稠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含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 以α-甲基丙烯酸和多种丙烯酸酯类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吐温-60为复配乳化体系,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为交联剂,通过乳液聚合,合成出增稠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含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增稠剂增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体配比是影响增稠剂各项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当SMA=1%时,增稠性能最好;随着交联剂的增加,耐盐性下降,增稠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交联剂为0.3%时出现最大值;引发剂量为0.3%时,所得聚合物的增稠性能最好,为0.4%时,所得聚合物的耐盐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 丙烯酸 增稠剂 乳液聚合
下载PDF
辐射聚合制备印花增稠剂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尹沾合 王殿君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研究了用 6 0 Coγ射线引发丙烯酸 (AA)、多羟基物质聚乙烯醇 (PVA)等组成的反相乳液进行辐射聚合制备涂料印花合成增稠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辐射剂量、PVA用量及电解质加入等因素对增稠剂增稠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 ,本合成增稠剂除... 研究了用 6 0 Coγ射线引发丙烯酸 (AA)、多羟基物质聚乙烯醇 (PVA)等组成的反相乳液进行辐射聚合制备涂料印花合成增稠剂。讨论了交联剂用量、辐射剂量、PVA用量及电解质加入等因素对增稠剂增稠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 ,本合成增稠剂除增稠效果好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聚合 制备 印花 增稠剂 聚乙烯醇 丙烯酸 抗电质性能
下载PDF
一种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合物酸液稠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戴姗姗 蔡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5-579,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正十六烷基溴化铵(HDMC)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DMC-HDMC)。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其分子结构和疏水微区结构进行...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正十六烷基溴化铵(HDMC)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制备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P(DMC-HDMC)。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其分子结构和疏水微区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酸液中的流变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DMC-HDMC)含有亚甲基长链(CH2)15,在溶液中能够形成疏水微区,且其临界缔合质量分数(CAC)为~0.17%(质量分数)。在w(HCl)=20%的溶液中,当w〔P(DMC-HDMC)〕=0.16%(<CAC)和0.18%(>CAC)时,其流出时间t分别为20.47 s和40.8 s;与非疏水缔合型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相比,随酸质量分数的增加,PDMC的黏度明显降低,而P(DMC-HDMC)则相对稳定,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w〔P(DMC-HDMC)〕=1.0%时,在w(HCl)=20%溶液中60、90℃下的热稳定性ω分别为85.5%和70.4%;w〔P(DMC-HDMC)〕=0.8%时,w(HCl)=20%溶液中30℃、170 s-1下剪切120 min后剪切稳定性ω'为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液稠化剂 疏水缔合 阳离子型聚合物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下载PDF
疏水缔合型交联酸稠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军 陈腾飞 +2 位作者 程芳 程晓亮 赵众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3-408,共6页
为改善常规稠化剂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YD-D10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疏水缔合型交联酸液稠化剂(AAG4)。对AAG4的... 为改善常规稠化剂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疏水单体YD-D10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疏水缔合型交联酸液稠化剂(AAG4)。对AAG4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AAG4为稠化剂配制的交联酸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AAG4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盐酸盐加量0.01%、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质量比1∶1)加量0.04%,YD-D10加量0.42%,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6 h。AAG4的热稳定性良好。在盐酸质量分数为20%的条件下,AAG4与有机锆交联剂的交联性能优异,交联酸液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抗剪切性能。120℃、170 s^-1下剪切1 h的酸液黏度为82 mPa·s。交联酸的缓速性能较好,在90℃下其与天然岩心的反应速率远小于盐酸的反应速率,交联酸的缓速率达到97.3%。在30℃下交联酸对天然岩心的最终溶蚀率与20%HCl相当,现场酸压施工效果良好,可以实现高温碳酸盐岩储层的深度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压裂 疏水缔合 交联酸 稠化剂
下载PDF
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反相乳液聚合及其增稠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高勇 《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3期36-38,共3页
采用具有增稠和抗电解质作用的丙烯酸聚氧乙烯酯活性单体和具有聚合稳定作用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涂料印花用丙烯酸系增稠剂.研究了活性单体、交联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出活性单体用量占共聚... 采用具有增稠和抗电解质作用的丙烯酸聚氧乙烯酯活性单体和具有聚合稳定作用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涂料印花用丙烯酸系增稠剂.研究了活性单体、交联剂、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出活性单体用量占共聚单体摩尔数的0.5%,交联剂占共聚单体质量的0.3%,反应时间为1.5h时,增稠剂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增稠剂 反相乳液聚合 增稠性能 涂料印花用
下载PDF
化妆品用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增稠性及耐离子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晓敏 龙春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1-344,共4页
以5种化妆品常用的聚丙烯酸类增稠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流变学参数黏度对其增稠性及耐离子性进行分析。考察了5种增稠剂水溶液在不同质量分数和pH下的黏度变化,结果表明,共聚物Carbomer 940的增稠效果最好,但黏度在pH=2~11时变化较大... 以5种化妆品常用的聚丙烯酸类增稠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流变学参数黏度对其增稠性及耐离子性进行分析。考察了5种增稠剂水溶液在不同质量分数和pH下的黏度变化,结果表明,共聚物Carbomer 940的增稠效果最好,但黏度在pH=2~11时变化较大;含金属离子共聚物AVS、EMT-10和HMB增稠效果一般,黏度在pH=5~11时保持稳定;自聚物Zen增稠效果最差,但黏度在pH=2~8时保持稳定。向增稠剂水溶液中加入NaCl和MgCl_2,考察化妆品中常见离子对增稠剂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的加入均破坏了5种增稠剂水溶液的稳定性,其中自聚物Zen的耐离子性最好;对增稠性和耐离子性最好的2种增稠剂复配体系进行分析,发现Carbomer 940和Zen的复配体系在增稠性方面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两者复配使用能得到增稠性和耐离子性都较好的增稠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聚丙烯酸 增稠剂 黏度 耐离子性
下载PDF
凹土/聚丙烯酸复合增稠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师杰 陈静 +1 位作者 王梅元 吴健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和凹凸棒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半干法制备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主要研究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凹土含量对聚丙烯酸增稠剂黏度的影响,并考察所制备的复合增稠...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和凹凸棒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半干法制备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主要研究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凹土含量对聚丙烯酸增稠剂黏度的影响,并考察所制备的复合增稠剂流变性能和耐电解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引发剂1mL浓度为0.02g/mL、中和度为0.6、交联剂1mL浓度为0.0010g/mL,在丙烯酸与丙烯酰胺配比为1:1时凹土用量10%制得的复合增稠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丙烯酸 增稠剂 黏度
下载PDF
改性β-环糊精共聚物稠化酸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喜平 石伟 +1 位作者 袁辉 朱忠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3-1420,共8页
以马来酸酐(MAH)和β-环糊精(β-CD)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经醇解反应合成了乙烯基β-环糊精单体(MAH-β-CD)。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合成的MAH-β-CD为单体... 以马来酸酐(MAH)和β-环糊精(β-CD)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经醇解反应合成了乙烯基β-环糊精单体(MAH-β-CD)。以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合成的MAH-β-CD为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四元共聚物(PAADM)。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得出四元共聚物最优制备条件为:m(MAH-β-CD)∶m(AM)∶m(AMPS)∶m(DMDAAC)=1∶69∶20∶10,引发剂用量为0.4%(占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45℃,单体质量分数20%,反应时间6 h,p H=7。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核磁氢谱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的聚合物即为目标产物。聚合物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8%的PAADM在盐酸(质量分数20%)中的酸溶时间为100 min;PAADM与PDMC稠化酸比较结果显示,PAADM稠化酸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缓速性能,并且该稠化酸抗剪切性能和配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β-环糊精 酸化 酸液稠化剂 性能评价 油田化学品与油品添加剂
下载PDF
聚丙烯酸盐增稠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宝山 王春鹏 +1 位作者 刘钟兰 安瑞杰 《化学与粘合》 CAS 1999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合成一种聚丙烯酸增稠剂,应用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和苯丙乳液。
关键词 聚丙烯酸 增稠剂 合成树脂乳液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同明 刘金树 《染整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34-38,共5页
以航空煤油等为连续相,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丙烯酸异辛酯为疏水性单体用量,水为介质,Span-80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向乳液聚合法合成增稠剂,在反应结束时用Tween-80进行反转相。探... 以航空煤油等为连续相,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共聚单体,丙烯酸异辛酯为疏水性单体用量,水为介质,Span-80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反向乳液聚合法合成增稠剂,在反应结束时用Tween-80进行反转相。探讨连续相种类、交联剂用量、丙烯酸用量、疏水性单体用量对增稠剂黏度及粒径的影响。优化合成工艺为:航空煤油为连续相,交联剂用量0.5%,丙烯酸、丙烯酰胺质量比3∶1,疏水性单体用量0.8%。自制增稠剂乳胶粒子形貌均匀,稳定性良好,分散均匀,没有出现过度聚合。采用自制增稠剂进行印花,成糊具有一定的耐电解质性能,印花图案清晰,得色量高,线条清晰,手感柔软,无渗边现象,符合分散染料印花对增稠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丙烯酰胺 增稠剂 乳液聚合 分散染料
下载PDF
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制备及在日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汤金伟 陈晓红 +2 位作者 冯俏君 方伟洪 程文静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0年第5期55-58,共4页
以丙烯酸为原料,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为交联剂,水为溶剂,在引发剂作用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得到聚丙烯酸增稠剂。研究了温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对聚丙烯酸增稠剂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实验方案,并对聚丙烯酸增稠剂进行傅... 以丙烯酸为原料,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为交联剂,水为溶剂,在引发剂作用下采用乳液聚合法得到聚丙烯酸增稠剂。研究了温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对聚丙烯酸增稠剂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找出最佳实验方案,并对聚丙烯酸增稠剂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聚丙烯酸增稠剂在日化应用中具有优异增稠性能以及良好的分子链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单体共聚 增稠剂 日化
原文传递
耐高温交联酸压裂液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其辉 杨向同 龚福忠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7,共7页
针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转向酸使用成本高,耐温性差以及现有胶凝酸破胶不完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稠化剂和有机锆交联剂,然后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水溶液(下同)中将稠化剂通过有机锆交联剂进行交联,得到耐高温交... 针对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转向酸使用成本高,耐温性差以及现有胶凝酸破胶不完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稠化剂和有机锆交联剂,然后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水溶液(下同)中将稠化剂通过有机锆交联剂进行交联,得到耐高温交联酸基液,再根据压裂液性能要求添加高温缓蚀剂、助排剂、铁离子稳定剂和黏土稳定剂,研发了一种耐180℃高温的交联酸压裂液。采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压裂液摩阻测试仪和表界面张力测定仪等对交联酸压裂液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交联酸压裂液在180℃、170 s^(-1)条件下剪切120 min后,黏度仍可维持为73 mPa·s,加入0.15%过硫酸铵破胶后,黏度降为3.2 mPa·s,高温流变性和破胶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交联酸 稠化剂 耐高温性能
下载PDF
一种盐酸液稠化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通义 戴秀兰 +2 位作者 陈光杰 赵众从 魏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030-2032,2035,共4页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X为共聚单体,总单体含量为30%,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得了一种四元共聚物BC-13。性能评价表明,该聚合物可直接用作盐酸稠化剂,其酸溶性好,...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X为共聚单体,总单体含量为30%,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得了一种四元共聚物BC-13。性能评价表明,该聚合物可直接用作盐酸稠化剂,其酸溶性好,溶胀时间为25 min;90℃下恒温2 h,0.8%的BC-13可以使酸液粘度保留率达90%;剪切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与其它酸液添加剂配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共聚物 酸液稠化剂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天然果酸成分在化妆品发泡和增稠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安 曾丽梅 +1 位作者 冯学华 陈美谷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3-86,共4页
研究了天然果酸成分在化妆品生产上发泡和增稠体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天然果酸成分加入化妆品配方中,经酯化后,配方的泡沫性能、增稠效果及抗刺激性能大大提高.其中0.9%天然果酸成分和0.7%椰子油一乙醇酰胺混合物的效果最好,因此它是... 研究了天然果酸成分在化妆品生产上发泡和增稠体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天然果酸成分加入化妆品配方中,经酯化后,配方的泡沫性能、增稠效果及抗刺激性能大大提高.其中0.9%天然果酸成分和0.7%椰子油一乙醇酰胺混合物的效果最好,因此它是椰子油二乙醇酰胺的最佳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果酸 发泡剂 增稠剂 泡沫性能 增稠效果 抗刺激性能 椰子油 二乙醇酰胺
下载PDF
考虑幂律特性的胶凝酸酸岩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德政 王世彬 郭建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92-196,11,共5页
讨论了考虑幂律特性的胶凝酸与灰岩的酸岩反应动力学规律,并在8MPa条件下利用旋转圆盘仪测试了胶凝酸反应动力学相关参数。研究表明,在30、50、70℃条件下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为J=3.9582×10-6 C0.2364,J=5.9088×10-6 C0.... 讨论了考虑幂律特性的胶凝酸与灰岩的酸岩反应动力学规律,并在8MPa条件下利用旋转圆盘仪测试了胶凝酸反应动力学相关参数。研究表明,在30、50、70℃条件下的酸岩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为J=3.9582×10-6 C0.2364,J=5.9088×10-6 C0.2621,J=7.5509×10-6 C0.3258,反应活化能为14.009kJ/mol。稠化剂质量浓度为2、4、6、8g/L时胶凝酸的H+有效传质系数分别为6.2756×10-7、6.1732×10-7、5.8692×10-7、5.7815×10-7cm2/s。试验条件下,稠化剂质量浓度对传质速率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酸压设计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酸 幂律特性 反应动力学 稠化剂 有效传质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