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wis base-assisted Lewis acid-catalyzed selective alkene formation via alcohol dehydration and synthesis of 2-cinnamyl-1,3-dicarbonyl compounds from 2-aryl-3,4-dihydropyrans
1
作者 刘昌会 潘彬 顾彦龙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9-986,共8页
Acid-catalyzed dehydration of alcohols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lkenes. However, activated alcohols when employed as substrates in dehydration reactions are often pla-gued by the lack of alkene s... Acid-catalyzed dehydration of alcohols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for the synthesis of alkenes. However, activated alcohols when employed as substrates in dehydration reactions are often pla-gued by the lack of alkene selectivity. In this work, the reaction system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Lewis acid catalysts in the dehydration of activated alcohols by combining with a Lewis base. Observations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 revealed that the Lewis base component might have changed the reaction rate order. Although both the principal and side reaction rates decreased, the effect was markedly more observed on the latter reaction. Therefore, the selectivity of the dehydration reaction was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this observation, a new route to synthesize 2-cinnamyl-1,3-dicarbonyl compounds was developed by using 2-aryl-3,4- di-hydropyran as a starting subs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a Lewis acid/Lewis base combined catalys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ergistic catalysis acid-base catalysis Dehydration of alcohol 2-Cinnamyl-1 3-dicarbonyl compound Homogeneous catalysis
下载PDF
燃料电池用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膜研究进展
2
作者 崔秋娟 乔宗文 崔乔 《化学工程师》 CAS 2022年第3期69-72,共4页
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科学家们通过化学交联、物理共混、无机掺杂、酸碱复合以及接枝侧链等方法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并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膜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科学家们通过化学交联、物理共混、无机掺杂、酸碱复合以及接枝侧链等方法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质子交换膜的改性研究,并对磺化芳香类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化学交联 物理共混 无机掺杂 酸碱复合
下载PDF
固体酸碱性质对丙酮缩合生成异佛尔酮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谢丽莎 陈霄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0-1234,124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酸碱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固体酸碱性质对丙酮缩合生成异佛尔酮反应的影响。利用CO2和NH3程序升温脱附法对催化剂的酸碱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镁铝酸碱复合氧化物具有弱酸和弱碱中心,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酸碱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固体酸碱性质对丙酮缩合生成异佛尔酮反应的影响。利用CO2和NH3程序升温脱附法对催化剂的酸碱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镁铝酸碱复合氧化物具有弱酸和弱碱中心,催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酸量约为0.21mmol/g,碱量约为0.015mmol/g时催化剂表现较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佛尔酮 丙酮 共沉淀法 镁铝酸碱复合氧化物 固体酸碱性质
下载PDF
软硬酸碱规则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郝芬珊 《上饶师专学报》 1996年第3期84-87,共4页
本文从路易斯碱定义出发,以软硬酸碱规则分析配合物的形成特点,探求配合物稳定性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加以说明。
关键词 软硬酸碱 配合物 稳定性 电子给予体
下载PDF
MgCaAl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异佛尔酮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圆圆 陈霄榕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Mg-Ca-Al三元类复合性酸碱固体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丙酮气相缩合生成异佛尔酮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g-C... 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物质的量之比的Mg-Ca-Al三元类复合性酸碱固体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丙酮气相缩合生成异佛尔酮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通过XRD、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g-Ca-Al三元体系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Mg-Al体系催化剂.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的金属物质的量之比为10∶1∶10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丙酮转化率为33.2%,异佛尔酮选择性为86.2%.该复合氧化物表面的酸碱中心强度与密度较适宜于异佛尔酮的合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异佛尔酮 MgCaAl复合氧化物 酸碱固体催化剂 共沉淀法
下载PDF
镁钙铝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丙酮缩合中的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崔圆圆 陈霄榕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氨水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gCaAl复合酸碱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金属离子比、共沉淀时的溶液pH值、晶化温度、焙烧温度等条件对制备的催化剂在丙酮缩合制异佛尔酮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 采用氨水为沉淀剂,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gCaAl复合酸碱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金属离子比、共沉淀时的溶液pH值、晶化温度、焙烧温度等条件对制备的催化剂在丙酮缩合制异佛尔酮反应中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固体催化剂在丙酮气相缩合制备异佛尔酮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在Mg/Ca/Al物质的量比为10:1:10,共沉淀时溶液pH值为9.0,晶化温度为70℃,焙烧温度为600℃的较适宜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催化丙酮缩合反应时,丙酮转化率为33%,异佛尔酮选择性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缩合 酸碱氧化物催化剂 异佛尔酮 共沉淀法
下载PDF
软硬酸碱规则与配合物的稳定性
7
作者 郝芬珊 《张家口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52-55,共4页
从路易斯酸碱定义从发,以软硬酸碱规则分析配合物的形成特点,探求配合物稳定性规律,并从热力学角度加以说明。
关键词 软硬酸碱 配合物 稳定性 配位体 驱动力
下载PDF
软硬酸碱规则与体内微量元素
8
作者 沈文英 陈铭华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25-27,共3页
阐述了SHAB规则、分类、酸碱软硬度的定量标度和理论解释。根据SHAB规则把体内微量元素分为Lewis硬酸、软酸与交界酸和硬碱、软碱与交界碱。体内不同体液和器官含有丰富的软硬配体 ,与各类软硬酸 (金属离子 )结合成不同稳定性的配合物 。
关键词 软硬酸碱 微量元素 生物活性 人体 SHAB规则
下载PDF
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在化合物酸碱性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申明金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选用化合物中影响酸碱性的5个参数,运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酸碱性分类研究,得到了比判别分析等方法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既能聚类,又能进行判别,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模式识... 选用化合物中影响酸碱性的5个参数,运用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酸碱性分类研究,得到了比判别分析等方法更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既能聚类,又能进行判别,是一种具有优势的模式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K均值聚类分析 目标函数 模式识别 化合物酸碱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