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
1
作者 周进珍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4-28,共5页
模糊语言是相对于精确语言而客观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它广泛应用于文章写作和口语交际中,并且发挥着精确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模糊语言在口语交际中、文学写作中和应用文写作中都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我们对模糊语言应有足够重视。
关键词 模糊语言 精确语言 语用价值
下载PDF
领略泰山文化的一种新视角——评《泰山文化通俗读本》
2
作者 徐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好的社会科学通俗读物,其社会价值不可低估。《泰山文化通俗读本》一书从内容安排上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从价值上彰显了泰山文化与泰山精神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意义;语言叙述上做到了可读性与严谨性相结合。为撰写... 好的社会科学通俗读物,其社会价值不可低估。《泰山文化通俗读本》一书从内容安排上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从价值上彰显了泰山文化与泰山精神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意义;语言叙述上做到了可读性与严谨性相结合。为撰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通俗读物做了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文化 通俗易懂 价值鲜明 语言准确
下载PDF
论侦查讯问中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闫慧峥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0-71,共2页
侦查讯问中使用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一种正常的讯问语言运用方式,本文列举实例分别论证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侦查讯问中的运用.
关键词 精确语言 模糊语言 侦查讯问
下载PDF
《大戴礼记》诂正 被引量:2
4
作者 方向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大戴礼记》因不为两汉经师所传注,以致篇章残落,亡佚过半,今本多有残缺的内容。自北周卢辩作注以来,至清代校释者甚多,然疑义未能尽明,今选取部分条目加以辨正,以资探讨。
关键词 大戴礼记 校释 诂正
下载PDF
面向信息无障碍的精准语言服务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坤宁 王海兰 《中国语言战略》 2022年第2期62-72,共11页
构建信息无障碍社会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语言服务是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托语言服务打通信息在发送、传递、接收等各个环节的各条通路是实现信息无障碍的重要举措。精准语言服务主要是为常规形式下信息沟通困难的特殊对象提... 构建信息无障碍社会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语言服务是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托语言服务打通信息在发送、传递、接收等各个环节的各条通路是实现信息无障碍的重要举措。精准语言服务主要是为常规形式下信息沟通困难的特殊对象提供个性化、富针对性的除障语言手段,其本质是一种语言信息补偿服务,由供给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效能五要素构成。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应树立面向信息无障碍的精准语言服务意识,将助力构建信息无障碍社会纳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目标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精准语言服务体系,开展精准语言服务专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无障碍 精准语言服务 服务框架 服务要素
下载PDF
《札迻》诂正(一)
6
作者 方向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札迻》是孙诒让的第一部问世之作,校勘订正了秦、汉至齐、梁间七十八种古书中的讹误衍脱千余条,有功于学界。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今提出若干条,以见教于方家。
关键词 《札迻》 训诂 商榷
下载PDF
《札迻》诂正(三)
7
作者 方向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6期81-83,共3页
《札迻》是孙诒让的第一部问世之作,校勘订正了秦、汉至齐、梁间七十八种古书中的讹误衍脱千余条,有功于学界。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今提出若干条,以见教于方家。
关键词 《札迻》 训诂 商榷
下载PDF
《札迻》诂正(二)
8
作者 方向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5期70-73,共4页
《札迻》是孙诒让的第一部问世之作,校勘订正了秦、汉至齐、梁间七十八种古书中的讹误衍脱千余条,有功于学界。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今提出若干条,以见教于方家。
关键词 《札迻》 训诂 商榷
下载PDF
谈“教出境界”
9
作者 周迎春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52-55,共4页
教出境界是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的状态。达到这个境界如"高山抑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本文探讨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在备课、思考、使用教学语言上应该练就... 教出境界是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的状态。达到这个境界如"高山抑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本文探讨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在备课、思考、使用教学语言上应该练就的基本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出境界 合理开发资源 语言准确生动 学术精神与辩证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